陸遜,出將入相的社稷之臣,誰說書生百無一用

2021-01-08 憑欄優讀

儒生脫塵,不為貪逸淫樂之事。

很喜歡卡牌遊戲中,陸遜的這一句臺詞,是我心中,讀書人的樣子。我心目中的儒生,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虛懷若谷,戒驕戒躁。而隨著後世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名句之後,在人們的眼中,儒生,讀書人,似乎被打上了「無用」的標籤,但儒生,真的這麼不堪大用嗎?

遊戲中的陸遜

對於小看儒生,看不起讀書人的人,個人還是很想向他們推薦一下陸遜,希望他們好好看看陸遜的故事。三國時代的東吳,不論是在演義中,還是歷史,都被人們默認作為一個陪襯一樣的存在,人們對於東吳名臣的認知中,更多的還是周瑜魯肅,但也正因如此,世人往往忽略了陸遜,其實才是撐起東吳基業的柱石。

陸遜的畫像

論功績:三場戰爭,奠定了他傳世名將的地位。

陸遜一生,經歷大小戰役不計其數,而最為我們所熟悉的,應該便是奇謀渡江破荊州,火燒連營退劉備,以及石亭大戰敗曹休。而正是這三場戰爭,撐起了東吳的基業,讓孫權有了稱帝的資本。

拿下荊州,奠定了東吳基業

背盟偷襲荊州,擒殺武聖關羽,這一戰,為東吳開疆擴土,讓東吳的基業,從揚州一州之地,擴張到了荊州,也為日後奪取交州打下了基礎,基本上可以說是確定了整個東吳版圖。而夷陵之戰,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一生的積累,燒掉了劉備光復漢室的所有希望,個人以為,夷陵之戰後,三國紛爭的大趨勢基本定型,佔據中原的曹魏勢力統一天下,已成定局,蜀漢也好,東吳也好,只能是割據地方,再無機會。但對於東吳而言,孫權的志向就是割據地方,而陸遜這一仗,讓他有了稱帝的資本。

火燒連營連環畫

石亭破曹休這一戰,對三國不熟悉的人,沒有去研究那個時代的人,可能知道的不詳細。石亭一戰,陸遜用計,大破曹休,曹魏勢力放置於南面的軍團損失殆盡,大司馬曹休也因此鬱鬱而終,曹魏集團數十年再無南下攻吳的實力,這一戰,讓東吳得到了數十年的天平。

當然了,除此之外,陸遜還有諸多其他的戰功,但有著這三場戰爭的功績,後世之中,不論唐宋,為古代名將設廟時,都有陸遜這個儒生的一席之地。

《新三國》中的陸遜

論人品心胸:他是「忍辱負重」這個成語的由來。

據記載,在面對劉備大軍的時候,年輕的陸遜被任命為大都督時,軍中諸將,要麼是東吳三朝老將,要麼是孫家宗親,這些人眼中,儒生陸遜,不過是個毛都沒有長齊的小子,根本沒有把陸遜放在眼中。

古代儒生的形象

對於這點,陸遜當然知道,但他一面和自己手下諸將鬥智,調動諸將,一面又要對付劉備的大軍,最後是費盡心思一把火,退了劉備,也贏得了東吳上下的認可。當時陸遜說:「 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也接受了主上的委命。國家之所以委屈各位來聽從我的指揮,是因為認為我還有一些長處,能夠忍受這樣屈辱承擔重任的緣故。」也正是這句話,我們的詞典裡,多了一個詞,叫做「忍辱負重」。

心中有大天地,能做大事的人,往往都是有學識,有擔當,有能力,更有心胸的人,而真的能把家國大事,放到個人計較之前,也只有把仁義禮節讀到骨子裡去了的儒生了。

遊戲《三國無雙》中的陸遜

儒生之傲,也是儒生之悲。

陸遜的功績人品,能力見識,在東吳,無人可比,而出將入相的陸遜除了能帶兵打仗,也能治理國家。但越是如此,他一旦被猜忌,等待他的結局,只有死亡。而陸遜被猜忌的原因,也是因為一心為國,想要為國家選擇更好的繼承人,但權力的更替,最是血腥,你的功績,他的能力,你的才華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你的立場,而堅守儒學道義的陸遜,當然不被接納,而且你能力出眾,更要被針對。

偷襲荊州破關羽

回看陸遜的人生,我以為治學做事,都應該好好想他學習,至於我這種胸無大志的普通人,面對權力紛爭的時候,個人的本能,還是覺得敬而遠之的好。

相關焦點

  • 陸遜的才能和周瑜比如何?他還是後略遜一籌
    而魯肅雖然有聯劉抗曹的大局觀,但隨機應變的戰略技術卻與二人相差甚遠,呂蒙有白衣渡江襲取荊州的戰績,但其謀略又仰仗過陸遜,而且攻荊州還殺關羽也是其不足之處。所以此二人不能為四英將第一檔。  而陸遜呢,一個後生晚輩,如何在江東出將入相的呢?  陸遜,字伯言,出身江東世家大族。孫權為了拉攏陸遜,將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了陸遜。當然陸遜名揚天下的就是夷陵之戰。
  • 困住陸遜的八卦陣,在100年後有人將其看破,問其原因卻閉口不言
    他起於豪門,卻遭遇家族巨大變故,為恢復家族榮耀,他在仇人的朝廷裡做官,力挽狂瀾於既倒,這個人就是陸遜。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陸遜出將入相,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奈何晚年陷入奪嫡之爭啊,整個《三國志》,作為臣子單獨立傳的只有兩個,一個諸葛孔明,一個陸伯言。
  • 「社稷之臣」汲黯
    一年下來,東海郡政通人和、五穀豐登,租稅創了歷史新高,這就是「臥而治之」的典故。漢武帝非常欣賞汲黯的才華,馬上召他回京,升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在京城,汲黯耿直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廷尉張湯喜好嚴刑峻法,他主持法律條文的修訂,竟然編出了359章,光砍頭的罪名就開列了490條。汲黯看不下去了,就在朝堂上指責張湯:「高祖皇帝進漢中時,約法不過三章;蕭何丞相制定刑律,律令不過九條。
  • 社稷造句和解釋_社稷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社稷(shè jì)。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社,土神;稷,穀神。[陳白塵《大風歌》:「足下能肩此重任,真是社稷之福!」]社稷參考例句:1、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2、召為主薄督蔚,朝廷誇他是社稷之臣。
  • 社稷之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社稷之器,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穀神,代指國家;器:人才。國家的棟梁之材。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又稱蔣琬》:「蔣琬,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才也。」近義詞有:社稷之臣,社稷之器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 經典有聲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盡心下》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所以得著百姓的歡心便做天子,得著天子的歡心便做諸侯,得著諸侯的歡心便做大夫。諸侯危害國家,那就改立。犧牲既已肥壯,祭品又已潔淨,也依一定時候致祭,但是還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 東吳大功臣陸遜,晚年為何被孫權殘酷對待,憤懣而終?
    孫權當時搞兩黨之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整治世家貴族們勢力。很不巧的是陸遜也是世家貴族之一,要說陸遜死的冤吧,他確實是忠於東吳的,要說陸遜死的不冤吧,陸遜也確實當時是沒搞懂君主的心思,恰巧他的君主,又不是一個大度的人。
  • 八卦陣困住陸遜,為啥諸葛亮的老丈人會救出陸伯言
    《三國演義》上,劉備徵討孫權,夷陵之戰大敗,劉備敗退白帝城,陸遜緊追不放。卻說陸遜大獲全功,引得勝之兵,往西追襲。但見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湧,有如劍鼓之聲。遜大驚曰:「吾中諸葛之計也!」這就是著名的八卦陣了,據說諸葛亮按照奇門遁甲在江邊列了這座戰陣。當然正史上沒有這段,說說三國演義上上這段吧。
  • 社稷之花(上)
    社稷之花(上) 明代陳洪綬《玩菊圖》。壹稻花裡的家國安穩  社稷,是土神和穀神的總稱。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與「土」本是一字,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生殖崇拜;稷,即粟或黍屬,從西周開始被尊為五穀之長,與社並祭,合稱「社稷」。《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 社稷之花(下)
    社稷之花(下) 宋代沈子蕃《梅鵲圖》軸。顧名思義,此梅之花蒂應為綠色,或是「綠萼」,但無論如何,這種梅花應未見於當時的宮苑之中。其實,這些皇宮深苑裡的梅花,就是「宮梅」。一百年後的宋理宗趙昀,召見畫家丁野堂問道:「卿所畫者,恐非宮梅。」丁野堂回答:「臣所見者,江路野梅耳。」可見宮梅與野梅的區別之大。
  • 夷陵之戰中,63歲的劉備為什麼會敗給39歲的陸遜?毛主席一語道破
    陸遜,字伯言,吳縣華亭人,出身於江東著名的士族家庭。他在青年時代即圭角顯露,孫權很看重他,把孫策的女兒嫁給了他。他長於軍事謀略。荊州戰役中,曾經幫助呂蒙籌划過偷襲關羽的計劃。呂蒙對他大為讚賞,向孫權推薦其說可大任。呂蒙死後,他是吳國軍方的主要負責人。夷陵之戰的發展進程,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劉備進攻。
  • 【國家政治】「社稷」一詞最初的含義是什麼?
    【含義】一、「社稷」最初指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左傳·僖公四年》:「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漢書·高帝紀下》:「又加惠於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二、後來用「社稷」來指國家。《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韓非子·難一》:「晉陽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 「百無一用是書生」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看了後兩句才知道
    我們現在經常能聽到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被很多人用來形容讀書無用,但是這句話真的是這樣嗎?不聯繫上下文閱讀,是不能體會其中意思的。這句話出自清代黃景仁的詩《雜感》,全詩如下:《雜感》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 陸遜被困八卦陣,諸葛亮為何在事發之後,又請人救助於他?
    在古代如果誰能得到這樣一個秘術,相信在多艱難的戰爭當中都能取勝。而在傳說當中能夠掌握的人大都是軍師,比如說姜太公或者範蠡,他們憑藉著裡邊的敘述,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不過這個八卦陣之所以成名,還需得益於諸葛亮。因為在三國的時候,他曾經憑藉著這樣一個秘術,讓東吳的一員大將陸遜都困於陣中,後來還是在他的解救之下人才沒有隕落。不過既然已經困住了他,諸葛亮為何還要派人去救助呢?
  • 掌心中持有「兵符紋」,出將入相!
    二、擁有兵符紋的人有領導才能在古代,兵符是將軍調兵遣將的憑證和信物,也是一種權利的象徵,通常擁有兵符的人都是久經沙場的將相之材。而手掌擁有兵符紋的人,性格剛毅不屈,勇敢果斷,具有雄才大略,是出色的領導人物。在古代最適合做將才,年少成名,徵戰沙場,建立赫赫戰功。
  • 129期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千古一帝之唐太宗詩句必賞
    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每天一古人詩詞,一起來欣賞經典詩詞!《賜蕭瑀》唐代:李世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 為什麼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要胸懷「社稷」?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所以祭祀后土為「社神」。《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后土為社。」《孝經·援神契》:「社者,五土之總神。」五土就是后土,就是土神。稷,五穀之神。《禮記·祭法》:「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
  • 孫權晚年的太子之爭,孫亮如何在兩虎相鬥中,被立為太子
    魯王一派的全琮還給陸遜寫信,對陸遜進行試探和拉攏,結果受到陸遜的警告。太子派的顧譚則多次上書孫權,建議對孫和的太子之位再次予以明確,以絕他人之念,吾粲也上書,不僅建議申明孫和的太子之位,更建議讓孫霸出駐夏口,把孫霸的心腹楊竺等人調離建業。陸遜上書孫權,言辭更為懇切:「太子是正統,地位應如磐石之固,魯王是藩臣,寵秩應當有差別,這樣上下才得安定,我在此叩著頭流著血向您稟報!」
  • 陸遜又是否到過白帝城
    陸遜直入石陣觀看,日暮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怪石黃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湧,有如劍鼓之聲。知是中了諸葛亮之計,急欲回時,無路可出。幸有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到來,從生門將陸遜引出。」這個傳奇性的故事,並不見史書記載,最早見於《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諸葛亮石伏陸遜》,《三國演義》又作了進一步的加工。
  • 《夢幻西遊》山河社稷圖幻獸之卷怎麼玩 山河社稷圖幻獸之卷玩法介紹
    導 讀 幻獸之卷是《夢幻西遊》全新資料片繪夢山河中的一個玩法,同時也是山河社稷圖中的一卷,玩家們可以前往遊戲中解鎖不同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