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24年見證紐約華埠變遷 黎明儀榮升一級警探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29日電 紐約市警總局1月26日舉行新年以來首次警員升職典禮,在警隊服務24年的華裔警探黎明儀(Detective Ming Y. Li)被擢升為一級警探(Detective First Grade)。黎明儀的太太、女兒和許多同事陪同他出席了當天的儀式。黎明儀成為目前為數不多的華裔一級警探之一。

  據美國《僑報》報導,現年50歲的黎明儀在警隊服務24年,其中有22年是在五分局度過,見證了華埠20多年來的變遷,他既經歷了當年黑幫橫行華埠的時代,也看到了如今治安穩定的局面。

  黎明儀小時候從香港移民美國,並在紐約長大。他於1983年從警校畢業,之後被派駐曼哈頓哈林區北端的華盛頓高地34分局。在34分局經過兩年的鍛鍊後,他於1985年轉入負責華埠治安的5分局,並在該分局任職至今。他在1989年成為偵探科成員,1999年被晉升為二級警探。

  在26日的升職儀式上,黎明儀回想了當年華埠黑幫盛行的年代,當時連警察都不敢隨意上街,而警隊裡的華裔警員也少之又少。經過五分局全體警員這麼多年的努力,現在華埠的治安狀況已是今非昔比,而他本人也希望繼續在五分局更好地為華裔社區服務。

  陪同黎明儀出席當天儀式的黎太太也高興地表示,丈夫這麼多年來一心一意和同事一起維護華埠的治安,他因不想離開華埠和這裡的鄉親,所以主動要求一直留在五分局。 (管黎明)

相關焦點

  • 美國僑報:紐約曼哈頓華埠商家的艱難「轉型」之路
    自從19世紀70年代以來,曼哈頓華埠一直設法保持其工人移民特性,而正是華埠一些根植於歷史的傳統,使它成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社區之一。經濟困境加劇了醞釀已久的代際分化,年輕人認為,華埠必須順應時代才能生存下去,而年長者則擔心華埠會變成一個主題公園,售賣的都是發到社交媒體上的甜點和18美元的亞洲融合雞尾酒。  2020年農曆新年期間,華埠的客流量已經大幅下滑。
  • 谷愛麗擢升為紐約華埠醫院副院長
    中新網8月4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下城醫院8月2日正式宣布,該院社區事務主任華裔谷愛麗從即日起,將擢升為「高級助理副院長」,接掌顧客服務和社區事務部。  籍貫山東的谷愛麗生於香港,70年代移民來美,在紐約上州雪城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在紐約長島大學完成商業管理碩士學位。1997年開始正式在下城醫院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由於她能說流利的國、粵、英語,加上多年來活躍於華人社區,成為下城醫院在華埠社區的「代言人」。
  • 美媒:美國亞裔組織紐約曼哈頓華埠貼海報 反對種族歧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美國亞裔公民關懷組織(簡稱CAACNYC)發起的「不要殘酷」(Don't Be Cruel)活動,5月31日在紐約曼哈頓華埠啟動,超過30名志願者拿著由14歲華裔學生葉雪恩(Kyra Yip)繪製的反歧視漫畫海報,在各個店家門口張貼
  • 無悔從警路!沙坪垻這個警察節慶祝活動超燃!
    那一年,他們初入警隊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一腔熱血注入公安事業回眸往昔縱然時代變遷、滄海桑田他們初心不忘,誓言永恆今天上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舉行「無悔從警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慶祝大會暨榮譽儀式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伴隨著掌聲16名榮休民警代表整齊地站上主席臺4位民警代表分別講述了他們的從警生涯王永昌堅持總會有回報從警十年從迷茫到堅定從熱愛到堅持我也從一個認識淺顯的毛頭小子成長為分局刑偵支隊的一名探長其實哪有人生的開掛只有厚積而薄發章權更懂得責任與擔當光陰的故事總能擦亮榮光奮鬥的腳步繼續加速前行一路走來我經歷過巡警
  • 趙峰:從警16年堅守戰鬥第一線,做轄區安寧的守護神
    趙峰,1994年12月入伍,2004年12月從部隊轉業參加公安工作,現任鄭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楓楊派出所所長。從警16年來,一直工作在公安基層一線,他身先士卒、克難攻堅,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  2020年11月底,趙峰帶領民警巡邏至鄭州市高新區大學科技園11號樓某室時,發現「河南****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有詐騙嫌疑。為不打草驚蛇,趙峰立即安排偵查員在該單位附近蹲點觀察。經偵查發現,該公司以辦理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一級、二級建造師等證書,向學員保證拿證、保證掛靠公司,每年能收益6-8萬元為噱頭騙取學員信任,讓學員繳納費用進行詐騙。
  • 見證城市變遷 青島新聞網視頻回顧2018年青島大事記
    見證城市變遷 青島新聞網視頻回顧2018年青島大事記 2018-12-31 11:21
  • 海子裡的牧羊人見證中國最長內陸河生態變遷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9日電 題:海子裡的牧羊人見證中國最長內陸河生態變遷  新華社記者張曉龍、李志浩、阿曼  艾合買提·阿不拉家方圓30公裡內,遍布著大大小小10多個湖泊(3月24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阿曼 攝  別人都在大草原上放牧,艾合買提·阿不拉卻把羊趕進了海子。
  • 日曆的記憶,見證濟寧四十年時代變遷
    以往每到年關,各式各樣的日曆、掛曆伴隨著各類年貨紛紛上架,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物件。近幾年,隨著手機電子日曆和文創日曆的興起,傳統的舊掛曆、老懷歷銷量下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作為曾經的必備物品,日曆的變遷也見證了祖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 紐約華人商家時興數字當店名 - 世界華文傳媒網上論壇
    紐約華人商家時興數字當店名         華聲報訊:美國紐約華人社區商家近年時興以阿拉伯數字為商店取名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報導,華埠過去曾有江浙風味的「456餐館」,如今以數字取名的餐館比比皆是,例如「參伍玖牛肉麵」、「888餐廳」、「老三小吃」等,有的以店名求吉利,有的借店名突出店東的身分,順口、易記又十分有趣。
  • 求吉利圖好記 紐約華人商家時興數字當店名
    點擊進入>>>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世界日報報導,紐約華人社區商家近年時興以阿拉伯數字為商店取名,在美容美髮業和餐飲業中尤甚。  據了解,華埠過去曾有江浙風味的「四五六餐館」,如今以數字取名的餐館比比皆是,例如「參伍玖牛肉麵」、「八八八餐廳」、「老三小吃」等。有的以店名求吉利,有的借店名突出店東的身分,順口、易記又十分有趣。
  • 【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四案全破」在過去不可想像
    原創 楊槐柳 袁野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見證漢警變遷3#110警察節5見證漢警變遷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美國舊金山華埠「小孟嘗」譚廣生離世 享壽104歲
    中國僑網1月15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被譽為舊金山華埠「小孟嘗」的知名僑領、成功商人譚廣生先生,因感冒引發肺炎病救治無效,於當地時間12日晚上7時15分,在舊金山聖瑪麗醫院兒孫們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104歲。
  • 首個人民警察節|一家三代從警接力,述說71年的警察故事
    從一開始用手寫資料,到現在的電腦存儲;從一開始外出辦案要「借」警服,到現在每名警察都擁有自己的制服;從一開始走訪、調查靠兩條腿,到現在警用汽車、摩託車的普及......從楊吉良開始,楊家三代民警,見證著新時代70年川警的變化。1981年出生的楊怡一家三代從警。三代人的青春與熱血書寫了對公安事業的熱愛與責任。
  • 你好,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
    編者按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 今天我們一起 憶崢嶸歲月 致敬從警路
  • 改菜單、招司機 紐約中餐外賣業者將危機變轉機
    從1月疫情在中國開始,紐約中餐也遭受巨大打擊,至2月上旬,全市三大主要華裔聚居區的生意下降50%多,與中國發達的餐飲配送業不同,紐約餐館在居家避疫令下無法提供堂食,外賣平臺的不成熟,令很多紐約中餐館遭受重創。
  • 美國僑報網:紐約戶外營業項目將延至2021年9月30日
    中國僑網12月30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繼紐約10月底啟動戶外營業(Open Storefronts)項目之後,市長白思豪於當地時間12月29日宣布將這一項目延長至2021年9月30日,準許餐館等小商家在店門外售賣預包裝食品或用作顧客取餐區域,幫助更多小商家利用店門外的空間開展經營。
  • 2006年7月18日電視節目表-搜狐娛樂
    CCTV6    06:08 故事片:智破奇案 HBO      06:00 《Tough Guys Don't Dance》 CCTV6    08:05 溫情劇場:一個護工的故事 HBO      08:00 《拿錯金盆洗錯手》(Gettin' Square) CCTV6    10:14 故事片:十天 HBO      10:15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
  • 小小一張身份證 見證時代變遷
    底卡標準、樣本、宣傳資料等見證了身份證的發展和變化(資料圖片)   從最早一人一張、統一在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備案的「身份」證明——「人口卡片」,到手工製作的一代身份證,再到如今可以電子識別、功能多樣的二代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數十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 【1·10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
    【1·10警察節】憶崢嶸歲月,致敬從警路!2021年1月8日,西烏旗看守所組織召開了「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活動,看守所全體民輔警參加。隨後,看守所代表組織為從警十周年的同志們頒發了紀念獎章,記錄光榮時刻,共慶警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