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戴望舒的一首詩,意境深遠,不愧為讀者深愛的雨巷詩人

2021-01-13 品詩賞詞

獨自在外打拼,時常思念遠方的親人,夢中也會見到母親滄桑的面容,雖然早已長大成人,總覺得自己孤寂的心靈在他鄉無從寄託。前路漫漫、人海茫茫,最痛苦的時候卻無人訴說,遊子的心又有誰懂。還記得,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更慨嘆,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下面品讀戴望舒的一首詩,意境深遠,不愧為讀者深愛的雨巷詩人,把遊子的思念抒發到刻骨銘心。

《遊子謠》

作者:戴望舒

海上微風起來的時候,

暗水上開遍青色的薔薇。

遊子的家園呢?

籬門是蜘蛛的家,

土牆是薜荔的家,

枝繁葉茂的果樹是鳥雀的家。

遊子卻連鄉愁也沒有,

他沈浮在鯨魚海蟒間:

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

因為海上有青色的薔薇,

遊子要縈系他冷落的家園嗎?

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

清麗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園,

遊子的鄉愁在那裡徘徊躑躅。

唔,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

許多朋友都喜歡戴望舒的《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人稱「雨巷詩人」,原名戴朝安,望舒就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詩人曾赴法留學,受法國象徵派詩人影響很深。這首詩抒發遊子的情思,雋永飄逸,意象朦朧,鄉愁憂怨濃得化不開,就像李煜詞中所寫,「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人在外時間久了,睹物思情,望月懷遠,海上微風吹拂著他飄逸的黑髮,海面上碧波蕩漾,仿佛綻開了青色的薔薇。遊子觸景生情,也想起了自己的家園。落花無情、流水有意,海風淺語、詩人深憶,不知如今的家園是否依然薔薇飄香?

緊接著詩人展開聯想,蜘蛛、薜荔和鳥雀都有自己的家,而遊子卻連鄉愁也沒有!詩人委婉地訴說自己不敢想家,因為「沈浮在鯨魚海蟒間」。 鯨魚海蟒,代表著處境艱難的意象。世事紛紜、禍福難料,何況自己的境遇堪憂,更不願讓家裡人牽腸掛肚,不如一切都自己另一個人扛著。於是他便經常在無人覺察的角落,獨自傷心垂淚,然後整理衣冠繼續昂首闊步。

戴望舒強忍悲愁,只願長醉不醒。可是人生的路還很長,還要擔負更多的責任。哪怕苟且地活著,也要咬緊牙關,等待人生旅途的下一個出口。好在詩人尋找到了新的寄託,「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時間是治癒心靈傷口的良藥,愛情是令人感到愉悅和幸福的珠寶,詩人也暫時拋掉了鄉愁的煩惱。

戴望舒仿佛把對故鄉的眷戀轉移到對旅伴身上,但鄉愁畢竟無法最終消除,「遊子的鄉愁在那裡躑躅徘徊」,暴露了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他不由得再次嘆息,「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雖然人生如履薄冰,但依然不懼鯨魚海蟒,詩人決然地要掙脫鄉愁、奮勇抗爭。

縱觀全詩,這首詩意境深遠,作者剛開始時強烈地思念家鄉,然後希望通過愛情轉移自己的情感寄託,最後又決定直面現實,砥礪前行,表現了詩人勇於突破自我,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全篇情景交融,意象豐富,彰顯了詩人對現代詩歌技巧的熟練把控,這是一首非常難得的優秀作品。

相關焦點

  • 最唯美的現代愛情詩八首,總有一首打動了你
    每每品讀詩歌,總是讓我有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而詩歌中的愛情,更是久久的縈繞在我的耳邊,給我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最唯美的八首現代愛情詩吧!《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品,在這首詩歌中,作者通過對陰沉狹窄的雨巷、在雨巷中獨自一人徘徊的行人,以及那個像丁香花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來抒發了作者內心迷惘而又感傷的情懷,給人一種幽深和朦朧的美感。
  • 一首朱自清茅盾都點讚的妙詩,出自22歲的年輕人之手,風靡了93年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經歷住時間考驗的現代詩,詩名《雨巷》。這首現代詩的知名度應該不用筆者多說了,愛詩詞的你一定是聽過的,在數個版本的現代詩排行榜中,這首詩一直都是榜上有名的,此詩的作者是我國現當代著名詩人戴望舒。戴望舒是象徵派詩人,1905年出生於浙江杭州,18歲考入上海大學,成為了田漢的愛徒。
  • 最唯美的八首現代愛情詩,每一首都深情到淚奔
    每讀一首經典唯美的愛情詩,就讓我們領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給我們一種極致美的享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八首唯美的現代愛情詩吧!這首詩歌是席慕蓉寫的一首經典愛情詩,全首詩歌中用短短的幾行,道出了人世間的所有聚散離合。在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席慕蓉將昨日、今朝以及餘生三個時空結合貫穿了起來,引發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回憶起自己和戀人曾經走過的一點一滴。
  • 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歐麗娟品讀古詩詞》裡了
    以前品讀古詩詞,總覺得自己理解的不夠透徹,太過於淺白,以至於無法讀懂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直到,前段時間收到歐麗娟老師的《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後,發現歐老師解讀的非常很好,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書裡了。作者歐麗娟,是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教授,難怪作者能對古詩詞領悟的如此透徹。
  • 張籍信手拈來的一首名作,看似輕鬆調侃,卻寓意深遠
    張籍是唐代著名詩人,與白居易同一時代,也是韓愈的弟子。北宋的王安石評價張籍時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可見詩人要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優秀作品,除了深厚的文學功底,還需推敲字句的苦吟工夫。詩人既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同時又能被環境中的人事所感動,從而在平凡的場景中提煉有用的素材,再用精煉的語言捶打成耐人尋味的詩篇。下面分享的是張籍信手拈來的一首名作,看似輕鬆調侃,卻寓意深遠。牧童詞唐代:張籍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飢鳥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壟頭。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隔堤吹葉應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
  • 中國現代10大詩人評選,你最喜歡誰的詩
    他在新詩理論上提出了創造性的「新格律詩」理論,他認為詩歌必須有三美,分別是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音樂美是指詩歌從聽覺方面來說表現的美,包括節奏、平仄、重音、押韻、停頓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諧,符合詩人的情緒,流暢而不拗口——這一點不包括為特殊效果而運用聲音。繪畫美是指詩歌的詞彙應該盡力去表現顏色,表現一幅幅色彩濃鬱的畫面。
  • 李白最唯美的一首詩,充滿了無限意境,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李白是中國眾多詩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同時也最有影響力,作品流傳最廣泛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深刻,也非常生動,往往只用了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是最讓大家敬佩的一個地方;讀他的詩作,不僅能夠領略到詩歌之美,同時也能被他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氣勢所震撼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有一首《從軍行》,也是寫得很氣勢,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每一句都很經典,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從中感受到古人的家國情懷,當敵人進犯時,敢於拿起武器去反抗。
  • 唐代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詩,古木又逢春,道盡春天的意境和力量
    唐代有位詩人在春天裡看到一棵古樹,本來朽木殘枝,但在春天的光景裡生長出新枝,原來枯木逢春之後,也會生機盎然,感慨生命的美好和春天的力量。這首詩有著怎樣的描述,讀完有著怎樣的感想,又給予我們怎樣的思考,一起來品讀吧。
  • 楊萬裡很有趣的一首詩,只描寫了農家尋常之景,但是每一句都很美
    晚年楊萬裡回到故鄉,過著一種平淡的生活,這個時候的詩人洗盡鉛華,每天無非就是去到周邊的村子裡遊玩,或者是靜下心來做學問,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讓楊萬裡真正體會到了農家的樂趣,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誠齋」體最大的特點,那就是用詞簡練,寫得通俗易懂,但是同樣意境高遠,這種簡練的風格,也讓作品顯得很有趣,譬如這首《寒鴉》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同樣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看似只描寫了尋常的農家之景,可是每一句都很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冬日美景,讀來也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寒雀》宋代:楊萬裡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話晚晴。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說到底這場爭論只是一位大牌詩人看不慣一位業餘詩人的詩風,本來賞詩就是一件憑一己之好的事,哪怕是李白也曾受到爭議,何況餘秀華這樣的詩壇新秀。但這場爭論卻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如今沒落的詩壇到底需要的是擁有文人情懷的食指,還是不缺噱頭的餘秀華?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唐朝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後來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不同的詩篇有不同的意義,其中借景抒情最為常見,有一首詩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崔顥的《黃鶴樓》。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乃至於後來很多詩人再登黃鶴樓吟詩作賦,都自嘆不如,遠不及崔顥的《黃鶴樓》水平之高。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王維很冷門的一首詩,意境很是壯美,落筆自然而有奇致
    雖然王維這首《渡河到清歌作》不是很出名,但其氣勢雄渾意境壯美,也是值得一讀的佳作。這首詩寫出黃河下遊的積水淼浩,波光連天,崔嵬崢嶸,黛色蔥鬱,一派廓大氣勢,顯示出王維前期山水詩歌的明朗風格。泛舟大河裡,積水窮天涯。天波忽開拆,郡邑千萬家。行復見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舊鄉國,渺漫連雲霞。詩人揚帆行舟於黃河之上,浩浩蕩蕩的積水遠接天涯。開篇兩句就寫出黃河雄壯和開闊的景象。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蘇東坡有許多名篇都源於酒意,歡喜了就是一番「詩酒趁年華」,失意了就是一頓「長恨此身非吾有」。就算幻想卸甲歸田,也是「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東坡不僅自身愛喝,並且更喜歡眾樂樂,常常招呼二四、三五成局,終究大型派對上的暢飲更有氣氛。
  •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古典的詩詞之中,離別之詩總是寫得最多的一種,也是無數古人經歷得最多的事,所以離別之詩就顯得格外之多,而離情又格外傷情,故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往往多經典名句。今日小編在此就為大家帶來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 淺談歷史著名詩人倉央嘉措《那一世》與現代詩人吳順珍《這一世》
    胡金全評知名詩人吳順珍詩歌《這一世》讀詩歌《這一世》,不禁讓人想起西藏著名詩人倉央嘉措那一首著名的詩歌《那一世》。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文學是作家生命本能的升華,一個作家的生命經歷特別是童年生活,對其創作的影響是深遠的。文學創作者的「Background」與文學作品的風格、思路及意蘊息息相關。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80後詩人吳順珍出生成長在「改革開放四十年」裡。正因為如此,那一首《那一世》是悽涼而美麗的,這一首《這一世》是陽光而唯美的。
  • 6歲時,他寫了一首五指山的古詩,後世詩人讀後都「埋怨」他
    丘浚這首七律寫得好是肯定的,但如果是成年時的丘浚所題,可能還不會讓去到過五指山的詩人感到「挫敗感」,偏偏這首七律詩是丘浚6歲時的一首習作,這就讓後世的絕大多詩人讚嘆:「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神童,其他人再努力也難望其項背!」而古代詩壇也發生過與丘浚所寫的《五指參天》一詩相類似的趣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唐代「詩仙」李白寫了一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詩歌——《望廬山瀑布》。
  • 詩詞|一首詩,驚豔千年
    說起中國的知名詩人詞人,你腦海裡第一個蹦出來的一定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若是再思考一下,或許你還會想到杜牧、李商隱、辛棄疾、陸遊……還有一類詩人,你不一定聽過他的名字,但他的詩句耳熟能詳。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讀幾首以「孤篇」橫絕中國詩歌史,驚豔了千年時光的絕美詩篇。
  • 這兩首頌揚徐帆、劉亦菲的詩在當年紅極一時,連網友們也大加捧場
    然而,自清末以來大量湧出的近現代詩卻總是讓人褒貶不一。近現代詩相較於傳統詩歌,更為靈活自由,不講究韻律和格式,注重於意象的營造,徐志摩、顧城、舒婷、海子等一大批優秀詩人的作品也讓人愛不釋手。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詩卻飽受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