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解放思想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改革開放沒有終點,解放思想沒有休止符,這是在40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的治國之道。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人們的思想是解放的還是保守的、是發展的還是僵化的、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直接關係到「關鍵一招」能否抓住關鍵要害、解決關鍵問題。40年前「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極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破除了人們的思想禁區,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鄧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正確地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直面改革開放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破除人們對市場經濟意識形態屬性的擔憂和顧慮,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同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大確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標誌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
如今,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日可待。面對成績,有些人選擇坐在歷史的「功勞簿」上,對新時代是否還需要繼續解放思想發出各種奇談怪論。比如,有人認為,中國已經融入世界市場了,對如何運用市場規則已經輕車熟路了,解放思想最多只是一種歷史的記憶。有人則認為,解放思想沒有過時,但更應當面向西方發達國家「取經」,學習他們的政黨制度、法律制度、選舉制度,用西方政治模式改造中國政治體制。還有人認為,解放思想是頂層設計者的事情,與基層幹部群眾無關,因此在基層工作中表現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兩張皮。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十年動亂結束不久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我國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認識論領域的具體體現,是中國共產黨以什麼樣的世界觀、價值觀、群眾觀思考問題、謀劃戰略、推動工作的思想前提。歷史的經驗表明,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到關鍵節點時,唯有解放思想才能撥開迷霧、找準目標、引領航向;思想解放越是深入徹底持久,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就越能劈波斬浪、無往不勝。
由此看來,解放思想不是一時之舉,更不是什麼「歷史記憶」,它是貫穿改革開放40年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近70年歷史、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的方法論原則。時間越久,解放思想的時代意義就越能顯現,它不是一個「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一個「深不深」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適應經濟新常態,還是貫徹新發展理念,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應對、解決前進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
解放思想是為了更好地統一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主張標新立異,更不是搞多元主義。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 因此必須集中發力,防止各自為政、分散用力。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人心齊,泰山移。思想統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解放思想不等於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是不顧中國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不顧中國文化傳統和歷史根底,不顧中國政治體制和發展道路的瞎想,主張推行西方政治模式、治理經驗、經濟體制和思想文化,試圖用西方邏輯解釋中國、裁剪中國、改造中國。解放思想不等於胡思亂想,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就是解放思想的政治界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與解放思想是高度統一的。
解放思想要突出系統性和全面性。一方面,解放思想貫穿於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內政國防外交、治黨治國治軍都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向縱深領域拓展。另一方面,頂層設計需要解放思想,基層實踐也離不開解放思想。增強黨員幹部擔當精神,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注重把基層經驗和群眾智慧吸納到頂層設計之中,讓基層實踐的「小經驗」上升為治國理政的「大智慧」。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新時代實現新藍圖,同樣需要用好解放思想這一重要法寶。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拿出敢為天下先的膽魄,永葆「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譜寫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的壯麗史詩!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黨性人民性理論的歷史發展與中國創新」(課題編號:16JJD77004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標籤 -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新時代
網站編輯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