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時代畫上休止符

2021-01-10 秋月幾度

香港電影著名導演羅文先生5月8日因病辭世。此羅文雖非彼羅文,不及香港樂壇教父羅文有名,但他的離開或許更具代表性。那就是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已經離我們遠去,將不再回來。

也許有人會說香港大導演如王晶、王家衛等依然健在且寶刀未老,怎麼就輕易斷語香港電影的終結呢?個中緣由,且聽我一一道來。

香港電影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個傳奇故事。約有650萬人居住的香港,卻一直擁有全球數一數二規模的電影王國,是眾所公認的「華人電影製作中心」,是娛樂電影的東方大本營,有「東方好萊塢」之稱。香港電影歷史久,類型多,產量高,曾長期雄霸東亞市場,影響力遍及海峽兩岸及整個華人世界,也受到歐美及亞洲等國重視。到6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共製作影片4000多部,其中,1961年產量高達300多部,僅次於印度、美國和日本,如按人口比例,香港電影產量實居世界之首。

八十年代以來,美國電影鯨吞全球市場,唯獨在香港遭遇勁敵,票房不利。有時甚至所佔票房不到三成。如《兔子羅傑》票房只及《賭神》的三分之一,《奪寶奇兵》只排到票房的第16位。

進入九十年代,香港電影出現由盛到衰的趨勢,九十年代初至中期,香港電影的創作經歷了一個短暫的黃金時期,各種類型片風起雲湧,票房收入也令電影從業者信心大增。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終於一蹶不振。「九七」回歸之後,香港與大陸在藝術創作和市場上的聯繫更為緊密。受市場萎縮之苦,及內地13億人的龐大市場吸引,香港優秀電影人才紛紛轉向大陸發展。而伴隨香港電影人在九十年代開始揚威國際,亦引發香港大量電影人才打入好萊塢。香港電影出現人才匱乏的困境。1995年11月的香港《明報月刊》上甚至赫然出現 「香港電影之死」的醒目標題。

但香港電影並未死去,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香港電影才真正迎來死亡。重量級的電影人的相繼辭世,電影隊伍日益老化且缺乏新鮮血液的補充。這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於早期玩命地趕拍電影,香港電影精英們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一些優秀電影人士都英年早逝 ,算起來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是香港電影悲傷年代。而香港電影減產退化嚴重,既無重量級作品,數量也少得可憐。香港導演羅文的逝去,算是香港一代電影人集體離開。即使王晶、王家衛、杜琪峯等名導尚在,看看他們的電影幾乎都在大陸完成,香港只不過是個符號而已。

在羅文導演辭世之前,看到了港版倚天屠龍記的選角,這已經是坊間熱議的話題。為什麼呢?因為演員選得太老了,堪稱老年版倚天。主要男演員超過40歲,如張無忌扮演者林峰41歲,已經算是比較年輕。至於重要女演員也多在28、29左右。女主文詠珊已經30歲,導演王晶作為名導選角上如此老化,當屬無奈,實是無人可選。

香港電影伴隨70後的成長而變化,對於70後其意義不言而喻。大家喜歡調侃周星馳式的無釐頭,喜歡擺弄成龍式的雜耍式的武術,喜歡模仿李連杰精準連貫的拉風動作。現在這一切終將隨著香港電影的逝去永遠保留在記憶中,思之令人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上市之路為何畫上休止符 開心麻花下一步怎麼走
    而從開心麻花的業務劃分上看,演出業務是開心麻花立足的根本,但真正擴充公司體量卻是影視業務,與此同時,相對單一的影視內容產出也讓開心麻花的業績起伏不定。隨著公司終止創業板市場申請並進行股權結構調整,開心麻花下一步又會邁向哪裡?
  • 獅子座七月愛情運勢:有一方選擇畫上休止符
    他的花心製造出了這個難題,不過他也難倒了他自己,因為最後會有一個人選擇不願意再重新跟他來過,審判代表著他其中一位對象已經決心要放棄他,所以這段感情應該在最近會有一方選擇畫上休止符。今天獅子座的塔羅測試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疑惑想要進行個人情況佔卜的,也可以來和老師聊一聊,最後祝福大家,我們下期再見。
  • 解放思想沒有休止符
    改革開放沒有終點,解放思想沒有休止符,這是在40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的治國之道。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人們的思想是解放的還是保守的、是發展的還是僵化的、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直接關係到「關鍵一招」能否抓住關鍵要害、解決關鍵問題。40年前「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極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破除了人們的思想禁區,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大幕。
  • 疫情會為刷臉支付畫上休止符嗎?
    刷臉支付的風險還不限於此,從交易方式看,刷臉支付在支付流程上的變革弱化了交易意願的驗證及其法律效力,由此帶來了資金安全隱患。由於人臉的被動性(不能夠主動發起交易)和非接觸性(不需要和設備直接接觸),對客戶是否本人、是否具有交易意願的驗證客觀上也就合二為一了。
  • 香港電影的流金歲月
    21歲的張曼玉《警察故事)(1985)作為成龍最長壽的電影系列,這則「警察故事」直到28年後,才被畫上句號。彼時,成龍59歲。「真心英雄」依舊賣力,只是比起熱血,更顯傷情。」;周潤發一雪前恥,與成龍開啟香港電影的雙子閃耀時代。
  • 許冠傑|開啟香港粵語歌時代的傳奇
    許氏兄弟舊照三哥許冠英也是香港影壇的一代笑星,尤其是與香港著名演員林正英合作的許多殭屍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四許冠傑也拍了很多電影,但是他最大的成就是在音樂上。許家合照粵語歌的春天在許冠傑之前,沒有粵語流行歌曲。
  • 我們的青春回憶,興盛半個世紀的香港電影是如何輝煌和沒落的?上
    這位「影視帝國教父」是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和見證人。從1925年參與創辦上海的「天一影片」到1958年成立香港的「邵氏兄弟」,他漫長的一生,經歷了電影各個時代的演變,從默片到有聲,由黑白到彩色。1946年,邵氏二哥邵邨人搶先成立戰後香港第一家電影公司——大中華影片,拍攝以大陸為主要市場的低成本娛樂片。但由於國統區金融系統一片混亂,通貨膨脹嚴重,票房在結匯後大打折扣,公司難以為繼,很快關門大吉。大中華的夭折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打擊很快接踵而至。
  • 香港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穿清代官服?丨雜貨科考隊
    穿官服、戴官帽、青面獠牙、頭上貼符、一碰一跳見人就咬的 香港僵 屍 ,是很多八零九零後的 童年陰影 。香港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都穿 「清朝官服」 ?殭屍的畫風,怎麼和歐美日韓的吸血鬼喪屍都不大一樣?為什麼這些年很少看到新拍的殭屍電影了?
  • 因「尺度」被禁的香港電影佳作!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邵氏一家獨大,那個時候明星拍功夫電影,一檔接一檔,就像工廠的流水線,成本低,產量高,我們稱之為「電影製片廠」的時代。從七十年代開始,嘉禾、新藝城的出現逐漸打破了邵氏壟斷的格局,觀眾的需求也隨之變化,不再拘泥於武俠片,各種類型片開始誕生。
  • 流金歲月—香港電影鏡頭下大陸形象的變遷
    作者:大隱者原創文章,謝絕轉載曾經與好萊塢齊名的香港電影,已經慢慢成為一個懷舊的符號了,時過境遷,今天大隱者和影迷們一起回顧香港電影的那段黃金時代——鏡頭下大陸形象的變遷。從1984年確定香港回歸之後的歲月裡,香港電影大致經歷了牴觸、迷茫共存、慢慢接納三個過程。
  • 為什麼把符從枕頭下拿開後就做噩夢?
    符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莫名的牴觸?符籙,說白了就是一種靈文書寫於特定的符紙上,形成了獨特的磁場,在相應的範圍內可以庇佑緣主,或起到對應的功效。有人不明白符是什麼,受到電影上道士起壇畫符作法的影響,加上電影畫面一般都是陰森恐懼,厲鬼、殭屍頻出,讓人心生懼怕,這其實都是導演編劇為了刺激觀眾而誇大的拍攝手法,我們完全沒有這個擔心的必要。因為真實的符是各種各樣的,並非如電影畫面那樣的驅鬼降妖。比如有送子符、開光符、招財符、平安符、五雷符、和合符、太歲符、鎮宅符等等,當然也有闢邪消災類的符。
  • 香港電影的那些年:王羽求出路,李小龍獨步江湖,雙周一成大混戰
    而對於內地觀眾和香港觀眾,他們對香港電影的認知其實又是不同的,從70年代末期以後,隨著電視機的慢慢普及、錄影帶的流行,香港電影才算真正的走進了中國內地市場,故而香港電影對於我們(特指內地觀眾),真正的記憶時光,又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時代。(*以下關於票房的描述,單位均為港元。)
  • 珍藏|香港殭屍電影一代宗師林正英,在殭屍電影裡的徒弟們
    1985年,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之後主演了多部相同題材電影,成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武功高強,每次對付殭屍都帶齊雞血墨斗糯米靈符八卦鏡金錢劍等幾大法寶,而且他每次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總有幾個不爭氣又淘氣的徒弟跟在身邊,給他添點亂搞點事,讓整個滅殭屍過程增添了恐懼和搞笑氣氛。
  • 香港經典電影十大排行榜,第一至今無人敢翻拍
    香港電影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達到了最鼎盛的時期,風靡整個亞洲,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同時造就了一批不可磨滅的經典電影和天王巨星,時至今日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如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遠去,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香港十大經典電影中去感受那個年代獨有的味道。
  • 被評「最恐怖的香港電影」,看完我為導演退出電影圈,感到惋惜
    正在著急之時,勁強在一份報紙上,發現位於中環的某公司登的一則招聘保安的廣告,工資還不低,每月1700。於是勁強就跑去應聘,沒想到這次很順利,很快就入職了,換上制服當起了超市保安,過上白天睡覺,晚上上班的生活。與勁強在一起的有四名同事,分別是漢叔(詹森飾演)、肥仔(鄭則仕飾演)、香港先生(王青飾演)和小丁(許炳森飾演)。
  • 陰陽師畫什麼符得ssr的概率高 SSR召喚畫法推薦
    陰陽師畫什麼符得ssr的概率高?遊戲中SSR式神的出貨機率是最低的,很多朋友覺得是花符的原因,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都是玄學,下面小編就來推薦幾個吧。
  • 十大最具香港特色的電影片名,《唐山大兄》最多人理解錯
    【十大最有香港特色的香港電影片名,《古惑仔》最經典,《唐山大兄》最多人理解錯】香港是講粵語(廣東話》的,所以粵語電影和粵語歌曲,也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名片。香港電影面向的不單單是香港市場,主要還要供應臺灣省和東南亞市場,所以經常會做一版國語配音。電影對白可以配音,但電影片名卻不太好翻譯。
  • 那個曾影響了世界的香港電影還存在嗎?
    所以香港電影裡有著眾多的經典鏡頭,但在重視故事的各大國際獎項上並不吃香。美國當代電影理論家和作家大衛·波德維爾曾引用《紐約時報》對香港電影的評述:「盡皆過火,儘是癲狂。」為什麼這麼評價?因為當時的香港電影敘事中,已將其中細節呈現出一種局部被掏空,然後去無限放大。比如在當時歐美的鬼片依舊在如何血腥和恐怖上尋找題材的時候。香港的鬼片已經發展出來殭屍功夫片、鬼怪刑偵片、恐怖愛情片。
  • 關於香港恐怖電影的往事,為大家進行一些簡單回顧
    1970年代末,香港的一批年輕導演們也蓄勢待發,他們從內容到製作方式向傳統的香港電影挑戰和反叛,在短短幾年中幾十位年輕導演拍攝了自己的處女作,凝聚為浪潮之勢,席捲香江兩岸,香港電影新浪潮登上歷史舞臺。 徐克的《蝶變》和《地獄無門》,雖然不是恐怖片的內核,卻在驚悚氛圍的營造上不輸同期恐怖佳作;許鞍華的前兩部作品,《瘋劫》取材於香港奇案,《撞到正》則是實打實的鬼片,承接香港粵劇電影的傳統,風格時而輕鬆鬼馬,時而驚悚嚇人,攝影調度風格已與傳統香港恐怖片迥異。
  • 香港電影,我……祝你好運!
    2002年09月26日15:31:12 南方都市報 竇婉茹   踩著香港電影的屍體,韓國電影如今上去了。  香港電影人不是不著急。周星馳來廣州,回答所有的問題都兜圈子,但是一問到「港產片持續低迷,香港電影繁華不再」,史蒂芬周的眼睛第一次放射出精光,大讚韓國電影有創意,而港產片卻得過且過,不思進取。  切膚之痛啊。當年僅次於好萊塢的第二大電影產地,眼看著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