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員親歷春運25年:人多時列車廁所擠十來人

2021-01-12 搜狐網

  1989年,伴隨著民工潮,中國媒體開始大量使用「春運」字眼。從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樣的候鳥式大遷徙不斷輪迴。

  1983年1月31日,春運期間,上海站客運員在候車室向顧客宣傳乘車安全知識。新華社資料圖片

  關於春運

  春運,一開始稱「春節客運」、後來叫「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再後來簡化為「春運」。從1954年起,鐵道部就有春運記錄,當時日均客流為73萬人次,高峰客流90萬人次,時間為春節前後15天。

  1989年,伴隨著民工潮,中國媒體開始大量使用「春運」字眼。從此,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樣的候鳥式大遷徙不斷輪迴。

  目前,我國春運的時間是這樣確定的:以春節為界,節前15天,節後25天,共40天,鐵道部、交通部、中國民航總局均按這個時間段進行專門運輸安排。

  儘管有關部門為春運做出了艱苦的努力,但「春節回家難」仍是許多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1981年,當「春運」兩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的標題上時,楊勇開始了北京客運段乘務員的生涯。

  兩年後,春運成為「全國性、大交通春運」,不再是鐵路「包攬天下」的任務,各種交通運輸方式都加入了春運的大軍。

  此後,春運成為中國社會一個越來越頻繁使用的關鍵詞。每年曆時40天左右的春運,被國外媒體稱為全球最大的人口流動。

  而對楊勇來說,從1983年開始,春節就意味著他要迎接人潮洶湧的客流;他將周而復始地見到無數雙眼睛裡透出的回家的迫切。

  「1980年代」

  旅客多是短途探親

  綠皮車裡像搖煤球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在上世紀80年代初,這個家不遠。

  楊勇記得,那個時候的春運,最忙活的是短途車。加開的列車全是短途,量也不大。

  就北京來說,最熱的線路是到承德、石家莊、保定一帶。

  旅客們多是在北京工作生活,趁著過年,回家看老人。當時的車速是每小時60公裡左右,如果有人春運時從北京回廣州過年,需要在火車上待上三四天。

  旅客帶的東西,讓楊勇印象深刻的是凍肉。那時天冷,大塊的肉都是用鍘刀鍘,鍘好裝在袋子裡帶上火車。掛麵也算好東西,很多旅客背著一捆捆的掛麵。乘務員碼行李有講究,要「刀切賽板牆」。

  「沒有空調,全部都是綠皮車」,在楊勇的記憶裡,當時人們經常會用到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一條綠色的長龍在山間蜿蜒」。

  春運時正是最冷的時候,車裡都要燒煤,乘務員必須有鍋爐證才能上崗。每個車廂由乘務員負責燒火,一趟車下來,手上會留下鏟煤的黑膙子。綠皮車動靜大,晃蕩起來,人在車廂裡像被搖煤球一樣。

  那時候的冬天,冷得鼻子一吸氣就能粘上。綠皮車廂透風,煤又燒不熱的時候,車上的水管就會結冰,連接處遇冷收縮,車廂裡就跑水,一凍就成了冰。旅客和乘務員在車廂裡走動,要像耍雜技一樣小心翼翼。

  楊勇記得,春運跑丹東的時候,外面下大雪,火車上,一位外賓用被子圍住全身,被子上結了一層雪,就像個雪人。外賓衝著他,無奈地笑。

  一列車一個臥鋪車廂很少有人捨得買盒飯楊勇說,那時候,幾乎沒有舒適可言,一列車只有一個臥鋪車廂,很少有人捨得花錢去坐。

  因為車少,超員也多,春運的超員率能達到90%左右。一到春運,解放前日本人遺留下的火車,又矮又小,木頭地板,也被拉出來重新用。

  車上很少會有人捨得買盒飯,楊勇記得,那時候說上海人節省,從上海到北京,30多個小時,一隻燒雞吃了一路,每個骨頭縫都吃得乾乾淨淨。

  那時候的客流和風俗有關。北方有「三六九不回家」的風俗,到那幾天,客流就會少很多。而到了大年三十,列車上幾乎就沒有人了。

  雖然超員,楊勇心裡還是比較踏實。他說,那時候旅客想得簡單,能回家就行。路程也不長,心理穩定。楊勇從列車員做到了列車長,上世紀80年代春運的客流,一年年在增長,但在他看來,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探親流和學生流還是春運的主力軍。

  「1990年代」

  列車內擁擠難聞

  有旅客直接跳車真正讓楊勇吃驚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

  「人一下子就像從地裡生出來一樣」。他那時候跑北京到四川達縣的線路,車到了達縣一停,站外黑壓壓的一片,看得他頭皮發麻。

  當時,幾乎從四川出門打工的人,都要從山裡走出來集中到達縣。回家過年後,出外打工的人,要提前一周在車站外面排隊等車。這一周,幾乎沒有人離開他所排的位置,吃喝睡都在那一平方米多的地方。有時候為了防止加塞,後面的旅客要抱著前面人的腰,像長龍一樣搖晃。

  火車一到,車站大門打開,武警帶隊進去。進入車廂,「就像碼行李一樣」,把農民工們碼起來。座位上擠滿了,座位之間的小桌上擠上4個人,廁所裡擠11到12個人,嚴絲合縫。

  楊勇現在還能清晰記起當時的情景,乘務員幾乎無法走動,整個車廂裡氣息無法忍受,打開車廂門的時候,會覺得一股腥臭的熱浪直撲過來。

  整個列車只會空出幾格座位,以應付突發事件。楊勇說,有時候會遇到突發性精神病。

  擁擠,難聞的氣味,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使旅客的忍耐性達到極限。有人會當場跳車或者攻擊旁邊的人,這時候需要把發病的人隔離開。一般來說,隔離一段時間,人就會平靜下來。也有人受不了直接就跳車摔死了。

  多年春運的經驗,楊勇總結出一個規律,回家過年的農民工發病的頻率,要比出門打工的農民工高。他推測,從外地回家的時候,他們兜裡都揣著錢,害怕被人偷,所以太緊張。

  那些奔赴北京的四川人吃苦的勁頭,讓楊勇覺得心酸。農民工出門都背著鋪蓋卷和麻袋,列車裡塞都塞不下,被鐵路上的人稱為「麻旅」。他們買盒飯的時候,都是從鞋底和內褲裡拿出皺巴巴的零錢。充滿了汗酸味的錢和他們剛出門時臉上帶著的怯怯的笑,一直留在了楊勇的記憶裡。

  「民工流」開始出現春運就像一場戰爭楊勇說,那時候的春運像一場戰爭。有時候,農民工都上了火車,發現人實在是太多了,兩個車廂間的彈簧被死死壓住,車都開不了。比上車更難的是趕人下車,旅客都死死地貼在車上,怎麼勸都不肯下來。

  楊勇至今回憶起來還有些不好意思,他說沒辦法,就只能往下扔行李,行李下去了,人也會跟著下去,等著車站再調配車輛。

  車開了,還不能踏實。到下一站之前,乘務員會反覆告誡旅客,不要開窗。到站之後,又是一批人湧上來,看到有縫的窗戶,拿起扁擔就撬,撬開直接跳進來,車廂裡一片混亂。身為列車長的楊勇,壓力大得睡不著覺。他最擔心的就是出安全事故,當時服務的概念還不強,每年春運最大的一個念頭就是平安。

  在90年代初,很多農民工出門找不到工作,又會回流到當地。春運的時間也因此有所拉長,從40天變成了50天。

  那時候,農民工成為春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1994年,「民工流」三個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據當時報導,鐵路春運人次已經達到2.1億。

  「2000年代」

  回家一票難求

  引發公眾怨氣時間來到90年代後期,空調車出現,綠皮車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1997年開始的火車大提速,讓春運旅途變得不那麼難熬。車票的價格也在調控客流的名義下,不斷上浮。

  楊勇看著農民工旅客的衣服從原來的褂子套褂子,變得更加體面,臥鋪車廂也越來越多。

  超員率從90年代的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到了現在的規定百分之二十,但最高峰的時候仍然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

  但是,一票難求的局面依然沒有打破,拿到一張票,對很多人來說,依然需要經過一場「激戰」。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說,中國的人均鐵路僅有6釐米,不足一根香菸長,仍然是經濟發展的瓶頸。

  而2008年那場冰雪災害,讓人體會到,回家對於一個打工在外的人,是類似於宗教般的信仰。

  楊勇跑了20多年的春運,做為一名一線員工,他說沒有辦法,人實在是太多了。探親流、學生流、民工流,再加上現在的旅遊流,這場大的人口流動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09年的春運仍在進行中,對於今年的春運,楊勇最深的體驗是金融危機的影響。

  他說,在以前,這個階段軟臥和臥鋪都沒票了。但是今年,有不少軟臥和高級包廂是空著的。跑北京到十堰的列車長也說,春運開始後,臥鋪居然有空位,需要動員旅客去補,是很多年都沒有的情況了。

  楊勇推測,今年的春運期有可能會延長,因為金融危機,很多人春節出門後找不到工作,可能會階段性回流。

  今年的春運,也因為有了網友的草根售票指南,和關於內部出票的視頻,格外引人關注。

  20多年無法解決買票難的問題,讓網友集聚了太多的怨氣。

  開動腦筋化解矛盾2012年有望買票不難1月17日,在北京打工10多年的李庭華,站在北京西站的的售票窗口準備買回河南的票。

  他並不知道胡錦濤就春運火車「買票難」問題做了批示,要求開動腦筋化解矛盾;也不知道鐵道部的發言人說,2012年會解決一票難求。

  聽到這個提法,他笑了笑,眼睛仍然一眨不眨地盯著顯示票額的大屏幕。

  李庭華手裡捏著一張紙,上面寫滿了車次,還要替很多工友買票。他已經帶著鋪蓋在西站過了一夜,早上9點放票,他排到了前十位,但是依然有很多票沒買到。他說再排一天,買到了票,和工友一起出去吃頓好的,然後再回家。

  李庭華的願望很簡單,他希望從家裡回來的時候買票會更順利一點。再長遠一點,他希望能在北京紮根,以後不用年年買票回家,「受這個煎熬」。

  楊勇現在已經是滬特車隊的總支書。他依然在一線,唯一的希望是春運不再那麼擠。

  他說,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最起碼,像裝物品一樣去運人的情景不會再出現了。

  新觀察

  給春運難題把把脈

  毫無疑問,在任何國家,任何和平的年代,很少會爆發短時期內人口劇烈流動的現象。因此,每年中國曆時40天左右的春運,數十億人次的大規模人口遷移,焦慮的人群、擁擠的列車,辛酸的旅程,其實都不是正常的現象,或者說,「春運難」是一種社會的病症。

  疾病都有它的致病原因,那麼春運難題的「病因」又是什麼呢?

  鐵路部門將其歸之為硬體的匱乏,最常見的解釋就是「人均擁有鐵路不到一根香菸的長度」。確實,改革開放之後,由於國家交通建設投資陷入誤區,大量的資金被投向營利性的高速公路,鐵路被忽視,發展速度遲緩,遠未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然而,是不是大規模擴大鐵路建設,春運的問題就能解決呢?

  答案是否定的。鐵路的硬體建設,不可能按春運時期的客流需要建設,春運的客流只是短期的高峰,日常的鐵路出行需求要遠遠低於它。其實,在公路、民航的競爭下,現在有些線路在平日裡已經出現運力過剩的情況。

  如果以春運客流為鐵路建設的基本參照,必定造成大量的資源閒置,這將是極大的浪費。所以,擴大鐵路建設可能解決運力不足問題,若要達到完全滿足數十億人次春運的需要,那既不現實,也不合理。

  退一步說,即使鐵路的硬體規模足以保證春運時人手一票,但短時期內人口劇烈流動,這一春運最根本的病症並沒有解決。春運讓整個社會陷入緊張,使各個社會機制的運轉不堪重負的現實依然存在,這根本談不上治病,最多算是打一針止痛針,緩解疾病的痛苦而已。

  那麼,春運難題的病因到底在哪裡呢?

  這當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來看。

  春運宏觀上的病因,在於戶籍制度。

  在春運的客流中,進城打工者是人數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他們之所以願意承擔著巨大的辛勞與痛苦,年復一年於春節期間奔波於返鄉、進城的路上,是因為戶籍藩籬下,享受親情、合家團圓必須付出這樣的代價。

  可以想像,倘若能打破戶籍的藩籬,進城農民能順利變身為市民,舉家遷住於城市,在城市中建立起親戚朋友網絡,以探親團圓為目的的春運需求,將大規模縮減。

  春運微觀上的病因,在於鐵路的管理。

  一方面,鐵路部門目前盲目追求「高檔化」,軟臥的過快增長,火車不合時宜的酒吧、包間等高消費設施,擠佔了有限的運力,讓鐵路運力資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和最大效率的使用。

  另一方面,鐵路運營管理高度封閉,火車票的售賣缺乏透明度,火車站無票可售,同時大量的票卻在市場上高價流通。

  春運的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初,其實是一種進步。計劃經濟時代,對人口流動實行嚴密的行政控制,公民缺乏自由,社會發展停滯。而在市場經濟時代,公民獲得了在自己的國土上自由旅行的權利,社會的流動性大大增加。

  改革造就了春運,社會的進步同時伴隨著社會的成本,但是,我們不能再退回到過去,將改革繼續向前推進,這才是解決春運難題,以及當下諸多社會問題的唯一辦法。

  國華

  溫故知新

  鐵道部:對客運重視不夠,要扭轉

  最近,記者走訪了鐵道部負責同志,向他提出了有關鐵路旅客運輸方面的問題。鐵道部負責同志做了回答。

  問:我們收到不少讀者來信,反映外出乘火車困難,有時因列車超員嚴重,吃飯、喝水都很不方便。請你談談旅客大量增加的原因,你們採取了什麼措施?

  答:乘火車的旅客大量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於各項經濟政策落實,城鄉經濟活躍,農民乘車到附近城鎮參加集市貿易的增多了。

  其次,是由於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企業發揮了主動性,進行經濟活動的業務人員增多了。

  再次,是由於城鄉人民經濟收入有所提高,探親訪友、旅行遊覽的增多了。

  還有其他一些原因。總之,乘火車的旅客增加,這是經濟形勢好轉給鐵路帶來的新問題。

  為了提高客運能力,我們儘量想辦法增開客車,擴大編組和加掛車輛。在一些限制口、「卡脖子」區段,還採取了減少貨車、增加客車和其他一些措施。

  過去我們對客運重視不夠,今後一定要扭轉。

  ——摘編自《人民日報》1981年1月18日第2版《就當前鐵路旅客運輸問題鐵道部負責同志答本報記者問》

  那時流行

  綠皮車

  綠皮車,就是一種沒空調的老式火車客車車廂類型。因外表是墨綠色,故名綠皮車。

  由於票價便宜,綠皮車受到一些人的歡迎。

  不過,如今這些綠皮車大都年久失修,炎炎夏日,有的車廂因電扇配置不齊或不能用,溽熱難耐,成了名副其實的「悶罐」:「三九」嚴冬,車廂又成了「冰箱」。

  隨著舒適的紅白藍色空調車、動車組的運行,綠皮車已逐漸被淘汰。

(責任編輯:羅丹)

相關焦點

  • 春運坐綠皮車回家是種怎樣的體驗,這事兒得問列車員
    月2018年2月14日訊,凌晨0點52分,北京至重慶北的3603次臨客列車緩緩啟動,車廂內變得擁擠嘈雜。暗綠色的車體,老式燃煤供暖供水的列車,透露著一股年代感。3603次臨時客車,是春運中北京客運段加開的兩列綠皮臨客之一,較之往年再次減少。紅的,白的,綠的,藍的……繁忙的春運裡,各種顏色的列車都上線運行。
  • 80、90、00、10年代火車上的春運記憶:由於嚴重超員,列車員會勸...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 駱一歌" 以前在火車上認識了很多人,後來都沒怎麼聯繫了,僅限於車上的友誼。" 陳也回憶起十多年前的春運記憶感慨萬千。在綠皮火車上靠吃東西、找人聊天、打撲克等活動消磨時間的記憶正在人們腦海裡漸漸遠去。你還記得你體驗過的春運嗎?
  • 民國時的鐵路春運:1927年曾為春運加開"臨客"
    那會兒在外地上班、求學的人也已經非常多。因此,春節前後,民國鐵路客流也非常大,鐵路當局也採取了一些針對性措施,開始了中國最早的春運。  最早春運臨客在何時  筆者查詢鐵路檔案史料,現在能找到的關於民國「春運」最早的資料是1927年廣三(廣州至三水)鐵路管理局上呈交通部的一份呈報。
  • 鼠年春運方案來了!長三角開行1276對列車,創歷年新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記者日前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三角鐵路鼠年春運方案目前已經出臺。今年春運期間,長三角計劃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276對(動車組列車950對),同比增長10.8%,其中增開旅客列車276對,運力安排創歷年春運新高。
  • 2021年春運淄博火車站預計發送旅客72萬人次 加開列車12對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2021年春節為公曆2月12日,春運自1月28日起至3月8日止,節前15天,節後25天,共計40天。2021年春運,淄博火車站預計將發送旅客72萬人次,日均1.8萬人次。受春運啟動時間、疫情防控常態化等影響,今年春運期間客流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 鐵路部門多項措施助力「反向春運」→
    列車「深夜食堂」:春運途中的家鄉味兒一年一度的春運時間,許多人選擇坐列車回鄉,那麼餐車裡的菜,是怎麼製作的?列車上的炊事員,又有著怎樣的辛苦?記者蹲點從上海返回重慶的列車,記錄了餐車裡忙碌的夜晚。餐車廚師的交接班主要是核對工具、查看食材、安排食譜。
  • 蒼南高鐵新站房將迎首個春運 開行列車增至67列
    蒼南高鐵新站房將迎首個春運 開行列車增至67列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1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11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春運大潮即將來臨,這也是蒼南高鐵站2.0版啟用後迎來的首個春運,新建的站房和站臺將大大增加蒼南站車次運行能力。
  • 女列車長22年工作經歷:僅5次在家吃年夜飯
    2月9日清早,記者登上了從廣州東開往武昌的L468次臨客,隨這位女列車長體驗了一次她的春運旅程。 「態度好點多解釋,絕不能和乘客發生衝突」 9日早上6時10分,L468次臨客列車緩緩駛入廣州火車東站,這是一輛民工專列,曹舟和同事們走下火車,站在站臺上準備迎接旅客上車。
  • 2021春運車票明起開售 注意這些事項有變化(附購票日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春運車票明起開售 注意這些事項有變化(附購票日曆) 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2021年的春運大幕也即將開啟。2021年鐵路春運自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40天。 明天12月30日,2021年春運首日火車票將正式開搶!
  • @山西人,春運搶票高峰期來了!除夕前三天火車票陸續開售
    @山西人,春運搶票高峰期來了!根據鐵路部門發布的「春運購票日曆」,1月6日就可以購買臘月二十三即農曆「小年」的火車票了;從本周日開始,可以陸續購買除夕前三天的火車票。搶票高峰期即將到來。2021年春節放假7天,即2月11日至2月17日,其中2月11日為除夕。每年除夕前3天為春運高峰期,也就是2月8日、9日和10日。
  • 廣西加開一大波列車助力春運,附時刻表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從今天起您可以購買2月11日(除夕)的火車票啦還沒買到票的小夥伴別擔心自1月28日(春運首日)起南寧局集團公司加開一大波旅客列車最大限度滿足春運旅客出行需求加開車次表小編已經給您碼好歡迎轉發收藏↓ ↓ ↓2021年春運時間為1月28日至3月8日共40天。
  • 2021春運車票明起開售,注意這些事項有變化(附購票日曆)
    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2021年的春運大幕也即將開啟。2021年鐵路春運自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40天。明天12月30日,2021年春運首日火車票將正式開搶!與往年不同,這個春運,乘客不但又多了不少出行新線路可選擇,還可享受到「靜音車廂」等服務。
  • 《春運手冊》:火車篇 票務攻略
    當年未使用的次數,不能留至下年使用。9、發售學生票應按什麼原則選擇徑路?學生票應按近徑路或換乘次數少的列車發售。但在直達列車或換車次數少的遠徑路也可發售。10、在旅行中需要乘其他交通工具是否可以分段購買學生票?學生回家或返校,全程旅行中需要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時,在不紅道的原則上,經確認後可分段購買學生票。
  • 2021年春運時間定了!回家要特別注意(內附2021春運購票日曆)
    2021年春運將從 1月28日開始 3月8日結束 共計40天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2021年春運專題會議,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春運形勢和客流特徵,聽取春運各項準備工作進展和意見建議,研究安排疫情防控、運力組織、運輸銜接、安全生產
  • 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
    權威消息來了!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統籌做好春運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春運形勢和客流特徵,聽取春運各項準備工作進展和意見建議,研究安排疫情防控、運力組織、運輸銜接、安全生產、出行服務、宣傳引導等有關工作。資料圖:2020年春運。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這份火車購票、出行指南請收好!
  • 春運大事件——1994年
    1994年,北京中南海國務院召開部署春運期間相關工作會議。1994年11月25日,在北京中南海第一會議室,國務院部署1995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會議,緊張地開了一整天。然而這一年的春運高峰沒有如期而至。廣州很早備戰春運,但春運第一天火車站卻冷冷清清,有的列車甚至空著車廂。春運頭七天運了不到30萬人。
  • 春運返程指南 順利回城上班的N種機智方案
    按照2018春節放假規定,大多數人都要在2月21日,即農曆正月初六返程。到下周二,12306網站就將開放正月初六的車票購買窗口。推出《春運返程指南》,希望能幫助到時沒買到票的朋友,順順利利趕回上班,做到生活工作兩不誤。科技在不斷豐富著我們的出行方式。現在就連簡單的購買一張火車票,都有了N中選擇。只要你巧用以下返程指南,就總會有一款方案能適合你。
  • 2021年春運火車票12月30日開售,購票日曆趕緊收藏
    2021春運時間為1月28日至3月8日根據訂票規定 2020年12月30日起購票人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話 購買2021年1月28日的火車票 2021年1月1日起 可以通過車站窗口和代售點購買 2021年1月13日至2021年1月19日 可以購買春節7天長假的火車票
  • 長株潭城際線上的春運:城鐵人舍小家 只為旅客平安回家
    城際列車車長不但要熟練掌握客運業務,對於頻繁的車機聯控也要駕馭自如。從試運行到現在三個月的期間,他們已經練就了用最快的時間吃飯、上廁所和處理業務,因為他們清楚列車行車不能耽誤,列車的安全正點是他們肩上的重任。
  • 2021年曆時40天的春運期將到,「打工人」你準備好回家了嗎?
    2021年春運將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2021年春運專題會議,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春運形勢和客流特徵,聽取春運各項準備工作進展和意見建議,研究安排疫情防控、運力組織、運輸銜接、安全生產、出行服務、宣傳引導等有關工作。 2021年春運火車票何時可以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