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了年代距今5300年到5600年到一隻玉龜。
玉龜擺放在墓主人胸前,和賈湖遺址的龜殼被置於墓主人腰間一樣,都體現出主人對龜的重視程度。
引人矚目的是玉龜中間還夾著一片玉版。
這片玉版,引發的最多的猜想,自然就是就是洛書——傳說中,洛書正是大禹從神龜身上得到的。
但是本文的關注點不在玉版上的鑽孔數量與洛書的對應關係,而是在這片玉版上的另一個圖案:羽毛!
一、玉版上的羽毛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圍繞在玉版中心的八角形周邊的,是八根羽毛。
在八根羽毛的外圈,還有四根羽毛。
羽,在古代是羽蟲的代稱。
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在一切鳥類中,鳳是尊長。而古文「鳳」字,實際上就是「風」字。
因此,羽,自古以來就象徵著風。
玉版上的八片羽毛,自然就象徵著八風。
巧的是,我們說過,八風,就是八卦之風。
高誘注《呂氏春秋》時,正是把八風釋為八卦之風:
「八風,八卦之風也。炎風,艮氣所生,一曰融風;滔風,『震』氣所生,曰明庶風;勳風,《巽》氣所生,一曰清明風;巨風,『離』氣所生,一曰凱風;悽風,『坤』氣所生,曰涼風;飂風,『兌』氣所生,一曰閶闔風;厲風,『乾』氣所生,一曰不周風;寒風,『坎』氣所生,一曰廣漠風。」。
也就是說,玉版上的這些羽毛,是八卦的象徵。
二、羽和羽舞
羽,是古代羽舞中的必備道具。
羽舞,是古人用來行「節八音,行八風」的。
「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左傳·隱公五年》)
古代有名為「八佾」的羽舞,舞者每人手持羽毛,排成縱橫都是八人的方陣,總人數恰好是八八六十四人,與《周易》的六十四卦數恰好相同。用來行八卦之風的用含相當明顯。
「八佾」之舞的六十四這個人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論語·八佾篇》中,孔子對季氏的「八佾舞於庭」就發出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聲討,表示出對這種無禮之舉的深惡痛絕。
因為以「八佾」來「行八風」這種儀式,歷來被視為只有天子才能夠擁有的特權。
三、《周易》中的羽
羽,還是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中的羽聲,與音律有關。
我們說過,《周易》的《漸》卦中有一句「其羽可用為儀」,其實大有深意。
句中的「羽」,就是指五音中的羽聲。
巧的是,如果我們以黃鐘九寸為宮聲,則羽聲之律管長度就是五寸三分,而《漸》卦的的卦序數字正是第五十三卦!
更巧的是,我們還說過,如果我們以九九八十一為黃鐘之宮,那麼所得的羽聲律數為四十八,恰好是玉版上的四、八兩組羽毛數量,而《周易》中的第四十八卦《井》卦,恰好是夏至時日躔的井宿之名,而我們還說過,《漸》卦與「日至鴻漸」的物候有關,上九爻「其羽可用為儀」所對應的時間正是夏至!
更更巧的是,羽聲南呂的律數為四十八,按照「三分損益」的生律法,三分益一而得得姑洗律數,恰恰是六十四,正是八佾樂舞中八八六十四的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