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上的這座古寺,建於晉朝,是湖南的第一座寺廟

2021-01-08 指尖嶽麓

麓山寺

麓山寺的起源及麓山寺碑

麓山寺是湖南的第一座寺廟,創建於晉朝武帝(司馬炎)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佛教從後漢明帝時傳入中國,據傳,佛教傳入中國,是因為有一天,漢明帝做了一個很古怪的夢。他夢見一個身材魁梧的金色天神,頭頂白光,腳踏祥雲從天而降,飛來金殿之前。明帝正要上前施禮,卻見金人騰空西去。

第二天,明帝將此夢說給文武百官,博士傅毅為其解夢說:「臣聽說天竺有一天神,身高一丈六尺,遍體金色,光芒四射,且輕舉能飛,其名為佛。陛下夢中所見的,可能就是佛啊。」明帝間道:「天竺在什麼地方?」傅毅回答:「在我國西方,聽說有幾千裡的路程。」傅毅的話,引起了漢明帝的好奇心。

永平七年(公元64),明帝派蔡愔和秦景兩名官員到天竺去求取佛經。一行人一路跋山涉水,當他們走到今天的阿富汗一帶時,在這裡巧遇了兩位從天竺來的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經過交流,蔡愔和秦景認為兩位高僧就是他們要找的人,遂決定邀請他們來中國傳授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蔡愔和秦景帶二位高僧經西域回到了洛陽,同時以白馬駝回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經。東漢朝廷對此事很重視,高規格接待了兩位高僧。第二年,漢明帝在洛陽城東雍門外為天竺僧人建造了寺院,命名為白馬寺。這是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

民間開始建寺奉佛,據考究始於後漢末的笮融(東漢末年豪強),此段歷史「三國志」中有較為詳細的記載。麓山寺建於晉初,僅落後於笮融建寺50年,可見當時佛教在江南傳播速度之快,在湖南的佛寺中麓山寺更是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所以被稱為「湖湘第一道場」。

古麓山寺

關於麓山寺前一段的歷史沿革,唐代大文豪兼書法家李邕(公元678-747年)撰書的麓山寺碑記敘得很詳細,可見隋唐時期麓山寺的盛況,此碑為「大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歲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月壬戌建」碑,江夏黃仙鶴刻,原碑文有一千四百多字,記錄如下:

麓山寺者,晉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禪師者,振錫江左,除結澗陰,嘗與炎漢太宗,長沙清廟,楝宇接近,雲霧晦冥,赤豹文狸,楝蘿薜帶,山只見於法服,竇後依於佛光,至請舊居,特為新寺。禪師洎翼日,宏聚謀,介眾表之,明詔行矣,水臬有制,邱墟盡平。太康二載,有若法導禪師者,莫知何許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證源,不壞外緣,而見心本,無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啟靈應:神僧銀色,化身丈餘,指定全摸,摽建方面,法物增備,檀供益崇,廣以凌雲之臺,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閔禪師者,江夏人也,空慧雙銓,寂用同轡,慈目相視,淨心相續,綜核萬法,安住一歸,注大道經,究上乘理,永託茲嶺,克終厥生。逮宋元徽中,尚書令湘州刺史王公諱僧虔,右軍之孫也。信尚敬田,作為塔廟,追存實相,加名寶山。矢攵乎弓冶筆精,陶甄意匠,留書藏石,緘妙俟時,候法宇之傾低,斯珍價以興葺:遠慮將久,遺事未彰。梁天監三年,刺史夏侯公諱祥,了義重元,別構正殿。紹泰二年,刺史王公諱琳,律師法賢,或在家出家,或聞見眼見,建涅盤像,開甘露門;長沙內史蕭沆,振起法鼓,宏演梵言,繼揵槌於是景鍾,納貝葉於層閣。陳司空吳明徹,隋侍中鎮南晉安王樂陽王,並佛性森然,國楨秀者,壯迴廊以雲構,蔚聯居以天覆。

麓山寺碑文

開元九年,天台大禪師守護法身,澄清悲海,嚴幢標聳,智火融明,襲如來堂,坐法華定,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有若曇捷法師者,伐林及樹,染法與衣,不墜一滴之油,有霑大根之雨。總管大將軍齊郡公權公諱武,福德莊嚴,喜慧方便,疏寫四部,鎮重百城。有若智謙法師者,願廣於天,心細於氣,誦習山頂,創立花臺;有若摩訶衍禪師者,五力圓常,四無清淨。以因因而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有若首楞法師者,文史早通,道釋後得,遠涉吳會,幽尋天台,法界圖於剡中,真僱論於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說筵,一法開無量之門,一音警無邊之眾,方等有以復悔,雙林有以追遠:並建場所,互為住持。惟(闕二字)禪師者,跡其至,憑其高,起乎雲門,絕彼塵綱,深以為性有習,道有因,止於心,返於照。習也者坐乎樹,居乎山;因也者固:習而無因則不住,因而無習則不證。是以區和正覺,阿若冥搜,想息而精進甲堅,愛除而煩惱殼散。百川到海,同味相鹹,千葉在蓮,比色於淨,起定不離於平等,發慧但及於慈悲。故能聞者順其風,觀者操其道,牧伯萃止,皇華洊臻,啟焚香之上緣,託神佛之嘉願。

隋舍利塔

上座惠杲、寺主惠亶、都維那興哲等,皆靜慮演成。妙輪轉次,因差別而非法,隨品類而得根,去二見而入流,率一心而辦事,鹹以形勝之會,如彼修行之跡,如此而豐碑未勒,盛業不書,安可獸而已哉?將何以發揮頌聲,披揚宿志者也?司馬西河竇公名彥澄,碩德高闈,紹賢遠識,器守嶽厚,撫操冰清,屬以師長闋官,攝行隨手,以家而表於孝友,以已而廣於詩書,以重而雅俗自興,以明而至道丕若。且猶歸心淨土,模範佛乘,摧憍慢之外幢興,開示之真語,建謀群吏,迺命下寮,顧蛟山之易疲,嘆龍宮之難紀。

其詞曰:

天地有象,聖賢建橋。宴坐中巖,成道西域。後代襲武,前良作則。安樂是依,靈鷲是式。一想冥契,二歸願塞(其一)。

金方置廟,衡麓開場。龍象擁錫,人天護香。思神賜土,靈化度堂。重鎮牧伯,上遊侯王。光昭法侶,大啟禪房(其二)。

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萬家,帶江千裡。玉水布飛,石林雲起。雷激庭際,月窺窗裡。花臺隨足,天樂盈耳(其三)。

人與地靈,心將法滅。既往在此,比明齊哲。佛日環照,牛車結轍。連率順風,駟驪欽烈。訪道追勝,形馳目絕(其四)。

碑板莫建,軌物未宏。和合是請,佐貳是膺。政敷大郡,信發廣乘。願言有述,以訪無能。惟石可久,與山不崩(其五)。

古麓山寺

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歷史上很有名,宋朝大書法家「米芾」,在長沙觀摩此碑後,題有:「襄陽米黻同廣惠道人來,元豐庚申(公元1080年)元日」十數字。明朝成化年間,長沙太守錢澍建亭護碑,但由於年代太久,碑石裂損,字已剝損不少,碑後江夏黃仙鶴刻幾字,只有守朝時拓本才有。米黻題字亦早不存。如果在現在的拓本中「贊曰英英披霧……」等字沒有缺損,就代表這也是明朝以前的拓本。

唐朝以後對麓山寺的修葺情況,並沒有史料記載。明朝歷史年間,麓山寺曾改名萬壽禪寺。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僧人智檀等修復麓山寺,但不久又毀於戰爭。康熙二十年僧人法燈再次進行了復建,仍稱為萬壽寺。一直到民國時期再次恢復「古麓山寺」的名稱。

麓山寺名稱變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湘水又經麓山,其山東臨湘川,西旁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可見古時有許多隱居讀書的人,都常居住在這裡,為後來嶽麓書院的辦學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唐朝末年,就有僧人為讀書人建立學舍。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

1957年的嶽麓山導遊圖

唐朝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大詩人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於公元712—770年期間,漂泊在潭州(古代行政區,是隋朝至明朝時期州治或府治長沙的古稱。潭州曾作為一級行政單位潭州行省,是大部分湖南地區以及部分湖北地區在古代的稱呼;也曾作為二級行政單位潭州或潭州府,地域包括今長沙、湘潭、株洲、嶽陽南、益陽、婁底等地),那年清明節(上巳節)正是三月三日,他寫有一首「清明」為題的古詩:「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齒膝。此都好遊湘西寺,諸將亦自軍中至。馬援徵行在眼前,葛強親近同心事。金鐙下山紅日晚,牙檣捩舵青樓遠。古時喪亂皆可知,人世悲歡暫相遣。弟侄雖存不得書,幹戈未息苦離居。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更祓除。」杜甫的這首詩正是描繪了清明時節,長沙城千人萬人出遊湘西寺(即今古麓山寺、原道林寺已不存)的盛況,想當時,就連駐防在此的軍人也有許多來到此處,可見唐代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很重視清明節。詩詞後面八句記遊人晚歸之景,同時也寄寓了作者對身世離亂的感慨之情。至於為什麼把嶽麓、道林二寺稱為「湘西寺」,據考究,自三國吳時起,歷晉、宋、齊、梁、陳,長沙地區湘江以東設臨湘縣,湘江以西設湘西縣,到隋朝才合併稱長沙縣。那麼杜甫在詩中把「嶽麓、道林二寺」稱為湘西寺也正是由此得來。

嶽麓總圖

南宋祝穆(其父祝康國是朱熹表弟,祝穆少年喪父,由於他是朱熹的內表侄,因此就讀書於朱熹家塾,由朱熹親自教學。)青年時,祝穆常往來於吳、越、荊、楚之間,所到必登高探幽,臨水攬勝,遍訪民情風俗,這為他晚年廣泛著述積累了豐富資料和感性知識,在其撰寫的《方輿勝覽》一書中,在有關嶽麓山的記載中提到: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峰疊秀,下瞰湘江,嶽麓寺在山上,百餘級乃至,下有李邕麓山寺碑。經此描述,南宋時期的麓山寺景致仿佛可見。

1957年的麓山寺寺門 (戴亞東攝)

嶽麓山早有唐朝以前就以風景幽美著名於世,唐朝詩人「駱賓王、韓愈、宋之問、劉長卿、李群玉、戴叔倫、杜荀鶴、僧齊已、羅隱」等有詩題詠,留下了很多佳作,隨著社會的變革以及嶽麓山名聲的傳播,在後來的宋、元、明、清幾個朝代,歷代詩人都留下了燴炙人口的詩篇。

《嶽麓山道林二寺行》

作者:杜甫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爭盤紆。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五月寒風冷佛骨,六時天樂朝香爐。地靈步步雪山草,僧寶人人滄海珠。塔劫宮牆壯麗敵,香廚松道清涼俱。蓮花交響共命鳥,金榜雙回三足烏。方丈涉海費時節,懸圃尋河知有無。暮年且喜經行近,春日兼蒙暄暖扶。飄然斑白身奚適,傍此煙霞茅可誅。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內不喧呼。昔遭衰世皆晦跡,今幸樂國養微軀。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貴功名焉足圖。久為野客尋幽慣,細學何顒免興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於。宋公放逐曾題壁,物色分留與老夫。

《望嶽麓》

作者:楊基

我為長沙客,不醉長沙酒。

為愛嶽麓山,繫舟城邊柳。

峰巒一何秀,膏沐春雨後。

蛾綠淨洗妝,方知朱鉛醜。

所嗟山中寺,頹圯想已久。

嶙峋北海碑,千載獨不朽。

信為神靈惜,長使山鬼守。

褰衣欲訪古,日落辰在酉。

荒煙烏鵲喧,竹密虎兕吼。

老眼念後期,未知重來否。

此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 // 麓山景區

編輯 // 何丹

相關焦點

  • 湖南衡山有座傳奇古寺,石牆鐵瓦,迎風傲雪,為南嶽最早古剎
    湖南衡山遊客最多的大殿是祝融峰頂的祝融殿,不過山上最早的古剎並不是名氣更大的高臺寺等名寺,而是祝融峰額下,靠近祝融殿的上封寺。  上封寺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距今約1400年,現在是座漢族古寺,不過早期卻是座道觀,隋朝初期是道教第二十二福地,隋煬帝南巡時下旨改為寺廟,御賜「上封寺」之名並沿用至今。
  • 高海拔安徽的寺廟建在1300米的山頂上,坐落在九華山山上
    總會有人立即開始談話,而不是人盡皆知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這些詞一出來,我們就知道他們一定是有佛教的人,自中國漢代以來,他們更加重視佛教的建設,並延續至今,仍然是遊客們真心懷念的旅遊景點,甚至有的是國家命名的5A旅遊景點,我想談談海拔最高的安徽寺,他建在1300米的山頂上,坐落在九華山山上!
  • 湖南有座古老寺廟,據說「求子求財」很靈,沒去過的可以試一試!
    湖南有座古老寺廟,據說「求子求財」很靈,沒去過的可以試一試!佛教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至今我國有很多佛教信徒。 假日,我們去寺廟旅行時燒香迎接佛。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談談湖南的寺廟。 據說這座寺廟裡有很多人來這裡要錢。 另外,有很多外國遊客來這裡。
  • 西安這座寺廟,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原來寺廟和日文有著很深的淵源
    對於古寺古鎮或許都挺受到許多人的喜歡的,作為曾經隋唐時期的皇家寺院,一直也被稱之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西安是歷史底蘊濃厚的一座城市,唐朝時崇尚佛教文化,作為當時的都城,長安的寺廟越來越多,如今保留下來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天要介紹的是西安的一處寺廟,這個地方就是西安大興善寺。這裡始建於晉朝,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大興善寺「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
  • 老照片再現1938年的湖南,看民國時期的湖南人生活環境
    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裡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湖南。圖為當年的湖南岳陽城市鳥瞰照。嶽陽建城始於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
  • 重慶人氣最高的寺廟,曾是全國唯一僧尼合廟的寺廟,地處一座山上
    人生如夢,遇事有感人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亦有激動之處,亦有憂鬱之處,亦有美好之處,亦有風景如畫之處,人生如夢,亦有傷感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亦有傷感之處,作為西部旅遊文化大市,重慶的旅遊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擁有眾多的旅遊景點,其中最有名的旅遊熱點就是其中的許多景點,其中既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古建築,又有令人驚嘆的山川美景,這使重慶成為國內遊客喜愛的旅遊城市
  • 新年祈福好去處:中國最具特色的三座千年古寺!
    新年祈福好去處:中國最具特色的三座千年古寺!大家好,歡迎關注旅遊小常識。洛陽--白馬寺白馬寺在河南省的洛陽市,當時佛教還剛剛在中國傳播,所以這是中國建的第一座官辦性質的寺院,它已經有 1900 多年的歷史,寺廟內保存了大量的佛像,非常珍貴。
  • 無錫排名第一的古寺,至今1500多年歷史,據說求姻緣特別靈驗
    境內也保存著眾多的歷史遺蹟,今天要介紹的惠山寺歷史可以追溯到晉朝,是一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寺廟,距今有著1500年的歷史。惠山寺保存完整的唐代聽松石床、唐宋經幢、香花橋、宋代金蓮橋、明代古銀杏、清代御碑等珍貴文物。寺內有大量唐代到清朝著名人物的題詞和詩詞,乾隆皇帝也曾在此留下墨寶。據本地人說,這個寺廟求姻緣也非常靈驗,渴望脫單的你,不妨來這個寺廟試試,說不定回去就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2020年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調研,讓這座沉澱千年的古書院又大火了一把。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究竟是啥意思 嶽麓書院不僅是教書育人的福地,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都是文物寶藏。 嶽麓書院的大門,始建於宋,現存大門則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大門正上方掛著的「嶽麓書院」匾額,更是宋真宗賞的御匾。
  • 中國最靈驗的寺廟,一座古樸千年古廟,為何竟斷香火30多年
    我國是一個佛教文化廣泛傳播的國家,在很多地方都建了寺廟,善男善女們燒香祈求,有名的是河南的白馬寺,據說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建造的第一座寺廟,扎西倫布朗寺有世界上第一個銅佛彌勒佛。現在很多寺廟增加了商業氛圍,不僅僅是燒香的地方,但是,中國四川省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幾百年來一直被無視,但是寺廟裡的寺廟卻保持著平常的氛圍,另外,這座寺廟作為我國最具靈驗性的寺廟而聞名,這個寺廟的名字是石經寺。
  • 成都這座古寺 藏「天府樹王」奇景 門票免費被譽「川西第一禪林」
    位於成都市北郊5公裡的昭覺寺,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是成都規模最大的寺廟,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昭覺寺是四川地區最重要的寺院之一,而宋代高僧圓悟克勤(1063-1135年),亦是昭覺寺歷史上最出色的一位禪師。
  • 聖輝大和尚前往湖南湘潭大唐興寺到職視事
    視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湖南佛教協會)開會討論(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湖南佛教協會)2019年11月16日下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大和尚在主持完15日永興大和尚榮膺長沙古麓山寺方丈的升座儀軌,按規定上交了會計事務所依法審計的具有法律效應的方丈離任財務審計報告
  • 一座建於公元1314年的寺廟,遊客從來沒有斷過,只為爭搶一炷香
    對於到處去名山旅遊來說,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喜歡去的地方,因為爬山不僅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景,還可以鍛鍊他們的毅力,比如我們熟悉的武功山,如果沿著小路走,就是很棒的鍛鍊,爬到山頂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滿足感,在眾多名山大川中,狼山也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
  • 又到新年,京城十二座著名古寺,祈求什麼最靈驗?
    又到新年,京城十二座著名古寺,祈求什麼最靈驗?大覺寺還有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根據佛教史藉,佛陀有兩顆靈牙留在人間,一顆傳到斯裡蘭卡,一顆輾轉傳到中國,這棵佛牙就存放在靈光寺,所以這裡成為世界佛教僧眾頂禮膜拜的地方。
  • 安徽佛教名山,山上一座寺院建於唐代,內有肉身菩薩,聞名千年!
    九華山位於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距離青陽縣城大約20公裡,整個景區面積有120公裡,現存文物約有2000多件,寺廟約有80餘座,別譽為「東南第一山」,香火鼎盛,遊客雲集。而最令九華山聞名於世的是,在九華山的最頂峰寺廟內,有一座肉身菩薩,成為世界奇觀。這座山頂寺廟,叫做月身寶殿,佔地面積約700平米,建於唐朝貞元年間。
  • 潭柘寺是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已經對外開放!
    說到北京的旅遊景點,大概可以想到很多,但是說到北京的寺廟,不知道先想到的是哪一個,作為首都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這裡寺廟不少影響比較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北京求姻緣最靈驗的寺廟,這座寺廟也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 中國這座「奇怪」的寺廟:建寺百年不開門,如今參觀需要預約
    大家好,歡迎大家去逛新一期的任性店,我國有很多寺廟,比如白馬寺、靈隱寺、觀音廟等,這些寺廟每年都會迎來很多上香的人,我們都知道,寺廟主要是供人們上香拜佛,但是在中國還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寺廟,這個寺廟建起來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從來沒有接待過客人,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 日本宗教建築創新設計12例|寺廟|隈研吾|建築師|庭院_網易訂閱
    這座佛教寺廟坐落於東京的東北部,是禪宗分支 Obaku Sect在東京的第一座寺廟。在這裡,死亡成為了一個精細的「行業」,這棟建築中有禱告室、音樂室、美術館、茶室、寺廟等等空間。建築師妹島和世使用她所擅長的材料與建築語彙打造了這座與周邊傳統建築樣式完全不同,卻又毫無違和感的空間。
  • 杭州少有的三教合一古寺,相傳是呂洞賓煉丹之地,近靈隱卻少遊客
    畢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剎,既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又承載了大家的各種嚮往,其實每年都有不少遊客會去杭州旅遊,就是專門來看靈隱寺,如此可見,一旦寺廟有了明星效應,完全不輸當紅的明星,不管是節假日還是暑假期間,這裡都是人山人海,相比較之下其它的寺廟人氣就有點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