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2020-12-01 湖南在線

說起嶽麓書院,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聞名古今的「朱張會講」,還是激蕩三湘的嶽麓峰會?

作為一座低調才氣有內涵的教育界「老口子」

這座背倚靈嶽、歷經千年時光洗禮的書院不僅人才輩出

更引得各路「頂級網紅(先賢大儒)」爭相打卡

從著名理學家朱熹到王陽明再到東林學派第二代宗師高世泰 ……

或遊歷、或講學,被後人傳為佳話


2020年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調研,讓這座沉澱千年的古書院又大火了一把。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究竟是啥意思

嶽麓書院不僅是教書育人的福地,它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都是文物寶藏。

嶽麓書院的大門,始建於宋,現存大門則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大門正上方掛著的「嶽麓書院」匾額,更是宋真宗賞的御匾。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對聯。

但真正廣為傳頌的還是那句被稱為史上最牛氣、最大氣的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相傳在清代嘉慶年間,書院進行大修,完工之後,門人請山長(院長)袁名曜撰寫對聯。袁名曜以「惟楚有材」囑諸生應對,眾人苦思不得結果,貢生張中階至,脫口答到:「於斯為盛。」上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對這幅對聯有誤解,認為湖南人調子高、口氣大,那真是誤會大了。其實,對聯裡的「惟」在這裡作發語詞,沒有意義。意思是說楚國(特指湖南)人才眾多,而書院尤為興盛。

很多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又為這個「名聯」賦予了新的含義。

9月17日下午,嶽麓書院,小雨淅瀝。正在嶽麓書院考察的習近平對大學生們談起他對「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新解:

於斯為盛這個「斯」,是指的這個時代。明年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是我們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徵程的起點。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你們這個年紀正當其時。

殷殷之情,溢於言表。

康熙題的「學達性天」、乾隆題的「道南正脈」

影響都不及這四個字

講堂是嶽麓書院的主體建築,是書院山長集合生徒講學授課的地方。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學達性天」「道南正脈」以及「實事求是」。


嶽麓書院「實事求是」匾。

前兩塊匾分別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御賜之物。但是,我們這裡著重介紹的是另一塊,堪稱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實事求是」牌匾。它的來頭沒有前兩塊大,是1916年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所撰,並以此為校訓。但「實事求是」這四個字卻貫穿了中國文化之脈,推動著璀璨的中華歷史走向美好未來。

千餘年來,實事求是、經世濟用一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核和精華所在,求真求是也成為許多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


《恰同學少年 》劇照。

看過電視連續劇《恰同學少年》的人對這一幕都很熟悉: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追求進步的熱血青年相聚在嶽麓書院,毛澤東說到:「不管多少飽學先賢,只不過是匆匆過客,過眼雲煙;只有朱老夫子留下的這四個字(實事求是),才是嶽麓書院的精華,才是湖湘經世致用的根本所在。」

歷史上,毛澤東對這四個字也進行了深入思考。

1917年至1919年,毛澤東曾兩度寓居於嶽麓書院的半步齋,對著「實事求是」匾額日夜研究,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後期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還豐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

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指出,「實事」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隨後,「實事求是」被確定為中央黨校校訓。

毛澤東所說的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也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所在。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也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說到,我們要自覺堅定實事求是的信念、增強實事求是的本領,時時處處把實事求是牢記於心、付諸於行。

從嶽麓書院校訓到湖湘文化的精神內核,再到 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簡簡單單四個大字,承載著一條生生不息的中國文化傳承發展之脈。

嶽麓書院山長待遇竟然這麼好

小知識tips:

「山長」即院長,是書院教學、行政的主持者。「山長」之名起於唐末五代,宋以後的書院大多沿用山長之名。

嶽麓書院在建院之初聘請的掌教之人,大多是學行兼優、居山林而不仕的士大夫。發展到以後,有時也聘請地方學官兼任書院山長,元朝一度以山長為朝廷學官,這時雖仍稱山長,但已名實不符。至清乾隆時,朝廷統一更名為院長。

所以從嶽麓書院山長的歷史看,其多出身於國家官學系統,或有任官經歷,具有深厚的官方背景。


嶽麓書院山長官學出身或任官經歷統計表。


周式像。

這裡我們著重介紹的是嶽麓書院第一位有史志記載的山長——周式。

周式主院時,正值嶽麓書院在北宋最繁榮階段。此人才高八鬥,品行兼優,在當時頗有名望,史稱「學行兼善,尤以行義著稱」,引得學子們紛紛來此拜師求學,數年之間便在嶽麓書院聚集起數百名學生。


宋真宗召見周式。

他辦學成績卓著,風聞天下,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還曾得到宋真宗的親自召見,深受真宗喜愛。

要知道在北宋時,被朝廷賜書賜額的書院常有,但得到皇帝專門召見的書院山長卻十分少見,周式所受禮遇之高可見一斑。

據傳,真宗本打算任命他為國子監主簿,留在宮中講學。但周式卻不愛仕途,於是謝絕了皇帝的好意,一心請求回到嶽麓山執教。


宋真宗手跡。

真宗為之動容,只得允了他,還給他賞賜了對衣鞍馬、內府書籍,其中有當時的「高新科技產品」——雕版印刷九經,並書「嶽麓書院」匾額。至今書院仍存有明代嶽麓書院刻石,乃真宗字跡。

此後,嶽麓書院聲望更是水漲船高,出現了「鼓笥登堂者相繼不絕」的局面。

除了周式享受皇帝VIP禮遇之外,嶽麓書院的其他山長也備受推崇。

譬如清朝時,山長羅典過七十歲大壽,當時的湖南學政錢澧以全省儒生之長而稱晚輩,恭作《羅慎齋前輩七十壽序》,為其慶賀。羅典八十歲時還有三品大員湖南按察使清安泰到書院來謁拜。

嶽麓書院院長的超級待遇不僅表現在體尊望重上,在薪資待遇上也頗為優厚。

在乾隆年間,「嶽麓書院掌教每年束脩銀三百六十兩,每月薪水銀七兩,每年開館酒席銀四兩,生辰、端午、中秋、年節每節銀六兩,每年共四百六十五兩。或遇另延,聘儀臨期酌送」「每年十一個月,食米二十二石」。除此之外,還配有專門的廚師、火夫,「廚子一名,火夫一名,每月每名工食銀六錢,每年共工食銀一十四兩四錢」。嘉慶年間,隨著經費的增加,嶽麓山長薪酬再上臺階,總收入更是在白銀516兩以上。

如此名利雙收的職業,絕對能霸佔現代家長們最看好職業top1啊。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當時所有的山長都能享受這種待遇。

乾隆年間,相對比嶽麓書院的山長,城南書院山長的待遇卻要低很多,不信的話,請看兩院山長收入對比列表:


乾隆年間嶽麓、城南兩書院山長收入明細表。

只能感嘆一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嶽麓書院上學

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不同於現在的自費上學,古代在嶽麓書院讀書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

以清代為例,嶽麓書院的學生在院學習時,不僅不用交學費,還有助學金和獎學金:正課生每月至少有膏火銀一兩、食米三鬥。待遇之高堪比現代「白領」。

要知道,在當時,嶽麓書院的門夫、堂夫、齋夫等員工,每人每月的工資也不過食銀六錢、食米二鬥。如果考慮諸生考課獎賞、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食量大小、員工工食要保證其基本生活,還要養家餬口等因素,嶽麓學生地位之高不言自明。

雖然讀書待遇好,但是也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嶽麓書院學規》碑。

嶽麓書院的教學安排,一般是正月開館,二月開課,十二月散館,上學時間從年頭到年尾,只有一個月時間放假過年和每月兩天月假,其餘時間都要在書院學習,不得出院,而且曠課三天就不給發助學金了。此外,每月還要集中上課兩次、考試兩次,考試內容從「四書五經」到程朱之學到賈、韓、歐、曾數家文字等。

相比之下,現在上學真的幸福多了!

嶽麓書院的那些名師和名學生

地以人而勝,人以道而存。

歷朝歷代,嶽麓書院都不缺以文化傳承為己任的碩學鴻儒,他們不僅自己尋夢,同時也兢兢業業地充當著別人的引路人。

宋代著名學者周式因惦記著山間庭院的生徒,婉拒了宋真宗擬授國子監主簿的任命;南宋時期被稱為「東南三賢」的著名理學家張栻,傾其心血將嶽麓書院打造成聞名全國的理學重鎮、湖湘學派的學術基地;與張栻為道友的文化巨人朱熹,兩度講學嶽麓書院……

此外,還有元朝的劉必大、劉安仁、吳澄,明代的陳鋼、楊茂元、王守仁、張元忭、鄒元標、吳道行,清代的車萬育、李文炤、王文清、羅典、歐陽厚均、王先謙,晚清民國時期的楊昌濟、李達等等。

正是他們孜孜矻矻,一代代地接續經營,才 成就了許許多多志向高遠、才華卓著的求學者,才使得這所書院 千古常新,一直煥發強烈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創造力。


嶽麓書院對學子的培養,並不拘泥於傳統的以應付科舉考試為主的「人才」,而是注重文韜武略、傳道濟民。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時指出:「作為湖南大學前身的嶽麓書院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之才。」

從宋代的「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興將相,什九湖湘」,嶽麓書院憑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了一代代棟梁之才。

僅以近代中國為例,即先後湧現了以陶澍、魏源、賀長齡等為代表的經世改革派,以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為代表的洋務運動領導者,以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等為代表的維新變法志士,以黃興、蔡鍔、陳天華等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以楊昌濟、範源濂等為代表的教育家,以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鄧中夏、李達等為代表的共產主義者。

無數嶽麓書院的學子以天下為己任,成為歷史天空中的閃耀群星。

相關焦點

  • 嶽麓書院的「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什麼意思?
    瀏陽人張楚留影嶽麓書院。圖/李林冬整個九月,嶽麓書院是熱鬧的,其間來了大領導視察調研,也來了貴客參觀。他們或在給群眾的講話中或在聊天中,都有說到「惟楚有材 ,於(於)斯為盛」,這副嶽麓書院門頭上的對聯。
  • 中國四大古書院之一,湖湘文化的搖籃,嶽麓書院
    千百年來,嶽麓書院人才輩出,南宋初期,著名理學家朱夫子和代理山長張雲登上講壇,形成了當時理學最為興盛的湖湘學派,接班人王夫之、陶宛28555;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胡林翼、蔡翼,陳天華、陳潛、蔡和森、鄧中夏、何叔衡、李達等先後到嶽麓書院學習,成為湖湘一代人才的搖籃。
  • 嶽麓書院邀訪學者講座第29期:甲申年的張佩綸與李鴻章
    嶽麓書院 資料圖   紅網時刻5月22日訊(通訊員 夏金龍)5月24日(周四)下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邀請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張曉川副教授講學,主題為「甲申年的張佩綸與李鴻章   【講座信息】   時 間:2018年5月24日(周四)15:00—17:30   地 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明倫堂(文廟大成殿後面)   主 題:甲申年的張佩綸與李鴻章   主講人:張曉川(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教授)   主持人:餘露(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助理教授、歷史系主任
  • 邊走邊聊,用22萬字全新品讀這座千年書院!
    近日,瀏陽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李兵以一本與其子「阿犇」(李毓哲)合著的《邊走邊聊:陪你看千年嶽麓書院》講述了嶽麓書院的前世今生,並錄製了近5個小時的音頻作品講述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作品從朱張渡到赫曦臺再到書院大門、教學齋,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對嶽麓書院重要景點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逐一的講解,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
  • 探書院、觀非遺 湖湘文化源遠流長
    新華網長沙11月26日電(記者 劉佳佳)探訪千年書院、體驗非遺魅力、感受民族文化,「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記者團25日先後趕赴嶽麓書院、雨花非遺館、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參觀採訪,近距離感受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
  • 蘋果手機裡贈送的貼紙,原來用途是這樣的,漲知識了!
    蘋果手機裡贈送的貼紙,原來用途是這樣的,漲知識了! 其實貼紙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蘋果品牌的LOGO 兩個,有很多網友表示這估計就是讓大家裝大牌用的,把這個貼紙放在馬桶上,電腦上,或者文具上,這樣自己的物品就好像是蘋果品牌的一樣
  • 原來你是這樣的湖南
    說起湖南,你會想到什麼?關於湖湘文化,你了解多少?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南嶽衡山,雲蒸霞蔚七十二道峰,延綿不絕△湖南韶山|毛澤東故居△湖南長沙|航拍嶽麓書院
  • 書院的進取 - 經濟觀察報
    其時,書院可以分作三個人文地理帶,一是黃河流域書院帶,約有30餘所,以河南為中心,著名者有嵩陽書院、應天書院;二是長江流域書院帶,約有500餘所,尤以江南為盛,以廬山為中心,形成東西向與南北向相交的書院十字架地帶。往東,從廬山到會稽山,形成了陸王心學的思想山川。往西,地接衡廬,由程朱理學一貫三,把廬山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衡山石鼓書院連接起來,開闢出內聖外王的思想路線。
  • 原來這麼多「講究」,漲知識了
    原來這麼多「講究」,漲知識了中國人燒香拜佛不僅是對神靈的一種敬重,更是一種信仰和祈求在裡面,我們都知道,燒香的時候要燒三根,但是為什麼燒香要點三根呢?原來這麼多「講究」,漲知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雖然我們都不懂為什麼要燒三根香,但是我們在電視和生活中也看過不少人會這樣做。
  • 嶽麓山上的這座古寺,建於晉朝,是湖南的第一座寺廟
    可見古時有許多隱居讀書的人,都常居住在這裡,為後來嶽麓書院的辦學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唐朝末年,就有僧人為讀書人建立學舍。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嶽麓山長周式,御筆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
  • 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中國教育的發源地,範仲淹就出自於此
    在古代,學校特別重要,學校的老師在當地地位很高,老師大多是有學識、有教養的人,我們中國現在有四大書院,這個四大書院是以前上課的地方,有很多名人在這裡上課或上課,這個四大書院可以在千百年的戰火中倖存下來。
  • 原來是它在作怪,看完漲知識了
    原來是它在作怪,看完漲知識了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耳朵痒痒的,有的以為是耳屎,於是伸出手指去掏,然而什麼都沒有,再換棉籤掏掏,耳屎還是少得可憐,一直癢就一直掏,結果可能掏出血了。那麼為什麼耳朵癢卻什麼都掏不出來?原來是它在作怪,看完漲知識了。第一個 可能是耳朵裡面進水了,我們洗完澡或者遊完泳之後,耳朵裡面多多少少都會殘留一些水漬zi,而且水是流動性的,所以耳朵會感覺痒痒的。
  • 邂逅「萃辰天心書院」
    今天受朋友邀約去「萃辰天心書院」參加一個分享會,一聽「書院」兩個字,腦海就出現了中式瓜皮禮帽、山羊鬍子長辮子、手拿戒尺搖頭晃腦吟誦《四書》《五經》的熱鬧畫面。,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力行的傳播國學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接受著佛法無邊的薰陶,這本該是一個嬉戲打鬧的年齡啊,在當今浮躁的社會裡能在這裡潛心靜修,是我等凡夫俗子望而不及的。
  • 漲知識,原來順產和剖腹產的孩子,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力,而是這些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一起解答一下,為你解除煩惱。漲知識,原來順產和剖腹產的孩子,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力,而是這些。1、剖腹產會影響智力嗎?其實順產的孩子和剖腹產生下來的孩子在智力,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現在我們醫院在為孕婦打麻藥的時候,劑量都非常小,而且剖腹產的時間一般都很快,不像順產這樣至少幾個小時,多了一兩天,所以在剖腹產中使用的麻藥,對於孩子的影響還起不到呢,孩子就已經生出來了,當然影響不了他的智力了,準備要孩子或者生孩子的媽媽放心吧,可以自由的選擇。
  • 春晚:原來眼睛還能用自私來形容,看完他們的小品真的漲知識了
    在春晚的這幾個語言類節目當中,小編私心喜歡的還是大俊爸爸和孫濤老師的那個演戲給你看,不僅笑料足而且反應的問題也很真實,對於村官對待村民們的態度也被展現的明明白白,開場孫濤形容大俊爸爸的眼睛很自私徹底點中了小編的笑穴,令人窒息的操作,原來眼睛還能用自私來形容,看完他們的小品真的漲知識了,雖然林老師的眼睛小,但是自私這個詞語用的是否有些「過分」,不過這也形容的太準確了吧,詞庫裡對眼睛的形容詞又多了一個
  •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鼓聲劈浪激揚拼搏的精神彰顯生命的力量朵朵香粽是最鍾情的味道軟糯可口,唇齒流連或鹹或甜都要品嘗世間百味都是好味一片粽葉,裹入縷縷情思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願你收穫仲夏時節的美妙與安康
  • 十二生肖的來歷原來是這樣!通俗易懂,看完漲知識了
    今天帶你了解十二生肖真正的來歷,來看看吧! 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古人依據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和活動特點來安排的,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 1.老鼠 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
  • 原來有這說法,看完漲知識了
    原來有這說法,看完漲知識了!我們經常會說甲魚如何美味,如何有營養!卻很少有人聽過說烏龜好吃的。其實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把烏龜和甲魚歸為一種動物,以為只是不同地區的人把這種動物的名字叫法不一樣。卻不知道,其實烏龜和甲魚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甲殼類動物,他們雖然外觀相似,實際確實有很大區別的。甲魚又叫做王八,也有人叫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