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朋友邀約去「萃辰天心書院」參加一個分享會,一聽「書院」兩個字,腦海就出現了中式瓜皮禮帽、山羊鬍子長辮子、手拿戒尺搖頭晃腦吟誦《四書》《五經》的熱鬧畫面。當我推開書院的大門,古樸的中式棗紅色書架上整齊的擺滿了各類的書籍,迎面圓形屏風前古色古香的木案上的根雕——觀音,俯瞰著天下眾生,幾本書和插花臘梅的點綴,書香禪韻的感覺油然而生,一位身著粗布大褂的女管理員迎了上來,一個合手禮,一句甜美的「歡迎光臨」,一種禪意迎面襲來,我也趕緊躬身回禮,當小姑娘抬起頭的瞬間,我驚詫了,圓圓的臉龐在粗布大褂的映襯下愈發的精緻和秀美,圓形的眼鏡更增添了一份書卷氣,小小的年紀竟然投身於文化事業中,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力行的傳播國學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接受著佛法無邊的薰陶,這本該是一個嬉戲打鬧的年齡啊,在當今浮躁的社會裡能在這裡潛心靜修,是我等凡夫俗子望而不及的。
聞著淡淡的茶香,來到大廳,中間的長形大桌是供人靜心閱讀的地方,周圍仍然是有很多的書架和幾間茶居雅室,一張擺放著佛教文化的手工飾品柜上的幾本書吸引了我的目光,直覺告訴我這應該是書院的推薦,我隨手拿起一本《家門沒有上鎖》翻閱著,被書中的一段話深深吸引:釋迦牟尼以少有的洞察力發現了常人的荒唐性——無一例外地把自己由高貴的存在降低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乞丐,用盡一生所有的時間,用儘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向外乞討,乞討權力,乞討知識,乞討偉大,乞討一切。這太荒唐了,一個乞丐,一個地道的乞丐!你只需要靜靜地想一下「我是一個地道的乞丐」,會發生什麼?——無法忍受的憤怒,無法忍受的挫敗,無法忍受的窒息,必然從你的心靈深處升起來。是啊,生命的誕生每個人都是高貴的、自由的,自由是人與生俱來的稟賦和權利,是人的本性,現實中的人生活在不自由狀態之中,飽受種種奴役,人在社會生活中服從經自己同意的法律,道德生活中聽從良心的呼喚,我們都無法做回原本的那個高貴的存在。當太子的釋迦牟尼被權力、知識和美女包圍得緊緊的時候,他找不到一個片刻是屬於他自己的,他找不到一個空間是屬於他自己的;不管他是出於主動還是出於被動,他的所有時間和空間都被佔得滿滿的。他需要一個能屬於他的時間和空間,可他在皇宮裡無法得到它們,因此,他出家了:僅僅是為了尋找出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時間,僅僅是為了尋找出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空間,好讓他能成為他自己。對於一個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的我,毅然決定要買下這本書,來一次對生命的朝聖。可管理員卻告訴我,這是書院的展品僅此一本,不賣,經我的軟磨硬包,管理員看到了我的誠意,送了我本《家門沒有上鎖》的電子書,遂了我的心願,註定了今日佛緣。
在接下來的分享活動中,聆聽了書院特邀的老師為我們分享他在參加財經專家——吳曉波、邏輯思維——「羅胖」他們在跨年演講會上的演講心得以及他們對2018年的預測,受益匪淺,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