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關於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測學發〔2021〕3號學會各分支機構、團體會員單位,省級測繪(地理信息)學會: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
-
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公布!共增選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2019年,中國工程院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在新當選的75位工程院院士中,來自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9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9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8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7人,農業學部7人,醫藥衛生學部10人,工程管理學部6人。此外,還選舉產生來自挪威、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9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鬥二號系統星座方案主要設計者許其鳳逝世
IT之家7月4日消息 據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衛星大地測量及導航定位專家、北鬥二號系統星座方案的主要設計者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7月2日在北京逝世。
-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奎堂到市經開區調研「三優兩加強...
2020年12月31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奎堂帶隊到市經開區調研「三優兩加強」(優化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加強服務發展和環境監管)工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靜,市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秦毅,市生態環境局相關科室、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市經開區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調研。
-
這位嶽陽籍中國工程院院士最大的愛好是創新
創新是他最大的愛好——記嶽陽籍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克儉圖為馬克儉院士。□凌 輝馬克儉,中國工程院院士,從事結構工程教學、科研50年,在「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和「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方面作出了貢獻,在建築結構科學領域有較大創新與發展,並將十多項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苦難磨鍊了他發奮圖強的意志1934年12月22日,馬克儉出生於嶽陽縣新開鎮古港村馬家垸。
-
7月已有3位院士逝世,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1位院士
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一些中草藥、植物和食物帶有促癌物。發現人鼻咽部的厭氧桿菌能產生丁酸。發現與HLA連鎖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國際上首次證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協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黏膜組織在裸鼠能誘發人鼻咽癌。這是EB病毒誘發人鼻咽癌的直接證據,同時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機制的模型。
-
無錫經開區,兩周歲生日快樂!
成立兩年來經開區錨定「四區」建設目標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服務經濟推進以雪浪小鎮為核心的「一鎮五園」產業布局探索「小鎮+平臺+生態+集群」的全新產業發展路徑隨著湖南大學無錫智能控制系統研究院上海大學無錫研究院東南大學群智智能和決策控制研究院等創新平臺相繼落戶
-
一個甲子的初心堅守——記我國著名旱地農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今年8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山侖,長期從事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研究,至今仍堅持開展多項科研與顧問諮詢工作,孜孜不倦地踐行著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與堅守。近日,在夏糧入倉、秋糧播種之際,記者來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入了解這位有著67年黨齡、和新中國一同成長起來的農業科學家不忘初心、跋涉於農業科研道路上的風雨故事。
-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2月19日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鍾南山院士稱,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鍾南山說道:「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日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大環境下,如果零星病例發生,是常態化防控下的正常現象。
-
喜迎天下第一山,革命聖地經開區領導到訪!
2021沒過多久,深圳市前海九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九米),就喜迎來了紅色搖籃、革命聖地井岡山經開區的領導來訪。 1月11日,江西省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彭學凱,黨工委員、吉安市人民政府住深圳辦事處主任劉亞東,黨工委員會管委會副主任、管理局局長張志福等領導一行蒞臨前海九米考察調研
-
穩住「最大民生」基本盤——曲靖經開區就業服務綜述
去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曲靖經開區就業中心按照上級部門的部署積極應對,全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著力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穩住了就業這個「最大民生」基本盤。
-
新聞背景:院士制度源於歐洲 1948年產生首批院士
20世紀初,「科學」「科學家」「科學院」等科學新名詞開始出現在中國報刊上。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1946年決定建立院士制度,1948年第一批院士產生,共81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醞釀建立學部制。1954年,中國科學院開始籌備建立物理學數學化學部、生物學地學部、技術科學部和哲學社會科學部,其中自然科學方面共推選出172名科學家為學部委員。
-
合肥2021年首場土拍來了!經開區3宗地掛牌
2021年合肥首場土拍來了 經開區3宗地2021年1月8日掛牌 其中位於明珠廣場板塊 1宗107.88畝商住用地 要求引入不少於10家(含10家)
-
鄭州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工會主席王宏偉號召轄區學子弘揚中國精神...
大河網訊 「中國精神就在英雄身上的彈孔和刀疤裡!在英雄不屈不撓的骨子裡!在英雄感天動地的犧牲和奉獻裡!在代代中國人的拼搏和堅守裡……」12月30日上午,在鄭州經開區實驗小學,鄭州經開區黨工委委員、工會主席王宏偉走上講臺以「弘揚中國精神,做新時代好少年」為題,為經開區實驗小學學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感悟深刻的思政大課。區教文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關希哲,區濱河第一小學、世和小學、錦龍小學、九龍中學小學部等學校師生通過釘釘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網上聽課。
-
智眼看5G丨對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李德紘:5G...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將出席論壇並作重要分享。在5G商用的浪潮中,智慧交通是被寄予厚望的領域之一。而對於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來說,自其身交通、城市設計、人工智慧的專業背景,更讓他對5G多了一份期待。
-
中美英三國工程院共同舉辦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張素)由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工程院和英國皇家工程院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全球重大挑戰論壇15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開幕。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調研湘科集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滕飛)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澤山到湖南湘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湘科集團」)考察調研,湘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金銀國陪同調研。王澤山此次調研共2天,先後到訪了湘科集團旗下四家子公司。
-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苗子健攝 人民網合肥10月23日電(記者 苗子健)10月23日,由安徽省商務廳、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商務部國際商報社、長豐縣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召開。 會議以「國際化合作、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國際合作園區建設、開放合作、科技創新、區域發展等方面,開展交流討論。
-
合肥第5座銀泰要來了!預計落戶經開區南豔湖!
合肥第5座銀泰要來經開了南豔湖的66畝商業地要有著落了再添2座超150米高樓建築168玫瑰園、清華附中入駐經開區將迎來大爆發合肥第5座銀泰或入駐南豔湖!種種跡象表明,南豔湖的大商業真的是要來了!值得注意的是,早前,就有網友爆料,經開區銀泰商業項目可能落戶南豔湖板塊。「啟迪旁邊要來經開銀泰城?好像在談」。再久一點的消息是,去年7月26日,經開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亞斌帶隊赴銀泰中心,拜訪銀泰商業集團副總裁段劍揚,雙方對商業項目合作進行溝通。
-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記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因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身先士卒、成就卓越,李蘭娟的名字響徹神州,人人皆知抗疫「女神」李蘭娟院士。但對浙江大學的醫學生來說,她依然是那個在課堂上誨人不倦、指引他們奔向人類健康共同體的「李奶奶」。上網搜索「李蘭娟」三個字,能彈出長長一串頭銜: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著名感染病學家,浙江大學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然而在她心底,她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醫生和科研工作者。在教學、臨床和科研一線堅守超過半生,她最為看重的,除了病人,就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