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人都擁有清晰心理邊界

2021-01-08 兮若生涯諮詢

成熟的人他不會和你可以套近乎,不會隨意跨界打擾你,更不會以各種名義綁架你。

因為他們清楚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邊界,他人無權幹涉,只需做好自己。

每個人都有兩種生存空間,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這種空間與外界的界限,被稱作邊界。

對於有形的物理邊界,我們是比較會處理的,比如有陌生人闖入你的家裡,要把你的東西抱走,你第一反應肯定是會把人趕出去。

無形的心理邊界,我們的處理不如有形的那麼堅決,如當一個人指揮你做東做西或者惡語相加時,你卻很可能選擇忍耐或順從。

01 什麼是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是心理學中一個頭號元素。心理邊界是一個容納了所有心理元素的容器。在這個邊界的外面是外部世界,裡面的,就是自我。

心理邊界也被稱作「個人邊界」,維基百科這樣定義「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ies)是指個人所創造的邊界,通過這個邊界,我們可以知道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和被允許的行為,以及當別人越界的時候,自己該如何回應。

學會劃定恰當的心理邊界,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它會讓你不容易受苦,在各種關係中,知道他人是不可控的,但他們有可控制的部分,他們可以主動向外學習,可以建立關係,讓自己有更好的機會。

同時也會尊重他人的心理邊界。當你擁有清晰的心理邊界後,你提出你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想法,把重點放在可控的部分,他人也會因為你明確的敘述,而互相建立合適的心理邊界。這也是尊重他人的心理邊界。

你也許認為與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這樣一來大家能隨心所欲地相處,且相互之間也不用激烈地討價還價。

不利之處是他人傷害了你的感情你卻不自知。如果我們是那個侵犯了他人心理邊界的人,發現事實真相後,我們會感覺自己是個冷血的人,為自己的過錯而自責。

心理邊界就好像圍繞你的自我畫的一個圈。心理邊界最重要的目標不是區分自己和別人,而是區分內在世界和外界世界。在圈裡的內在世界,每個問題都有解,可以掌控。在圈外的外在世界,問題都不一定可控。無論是個人發展、家庭、婚姻、政治、經濟、文化,總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內,有一部分在你的控制範圍外。區分這兩者的,就是心理邊界。

一個能掌控人生的人,一定要有一個清晰、健康的心理邊界,這樣當你面對問題的時候,一切都會有解。知道什麼能控制,什麼不能控制,放手不能控制的,專注於能控制的部分 。為什麼說「一切」都有解?因為放棄也是某種解決方式。

所以,只要有邊界,一切都有解。

02 心理邊界形成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一起階段

5個月之前,你哭了,媽媽拍打; 你餓了,媽媽就餵奶,這個階段,你沒有邊界,你會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這是「在一起」的第一階段。

第二個階段:不聽話階段

5-10個月後,你會發現外面還有個新奇的世界。開始把眼光投向母親之外的人和事,開始探索和嘗試。這就會進入邊界建立的練習期。 這就是變得「不聽話」的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有幾種表現,比如:

「這是我的!」是歸屬意識的啟蒙,玩具不讓別人動,但卻拿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因為你有了「我」、「我的」的概念,所以就想表達能對自己的東西說了算。不理解的爹媽往往硬要寶寶和別人分享,說「你不能這麼自私」。

「不要!」是練習語言的界限。此時,寶寶正努力把自己和不喜歡的事分開。如果小孩子此時體驗到可以自由地對人家說「不」,成年後才有可能向不好的事說「不」。

「我生氣啦!」大哭、鬧,是練習情緒的界限。他在試探「我是不是可以不高興」,「我不高興別人會怎麼對我」。家長的反應經常是「你再哭不要你了」,「你怎麼那麼不乖啊」。

若這些階段過渡不好,你的邊界感就會有問題,要麼長大以後跟父母分不開,什麼都需要依靠父母,要麼就是邊界變城牆,把自己困在小圈子裡,長大成為一個很獨的人。

第三階段:求助階段

若這些階段過渡好了,你就能順利的進入第三個「求助」階段。你會建立自己的邊界,也知道這個邊界的極限,你會說「媽媽你幫我……吧」。

在這個瞬間,孩子和母親的關係已經改變了,孩子有自我邊界,也懂得向外開放,這是你第一次求助。未來在社會中一個人善於來事、求助、妥協,都從這裡開始。

03 心理邊界不清的表現

當我們在第一次心理邊界形成時,沒有建立健全的心理邊界,就無法把自我與他人的心理邊界清晰區分出來,邊界的焦點會一直處在模糊或越位的狀態,這很容易影響人際關係。

自我與他人是有彼此邊界重疊的,這個重疊指的是自己允許多少的心理邊界,當成是他人的心理邊界;又把多少他人的心理邊界當成是自己的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重疊少的人,思想獨立。自己傷心,自己能處理。

心理邊界重疊多的人,依賴性強。自己傷心,希望別人過來安慰自己。

1.投射控制型越位

因為投射,所以焦慮,因為焦慮,所以控制他人,主動出擊型越位。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投射」,它的意思是說,個體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者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

比如在親密關係中,之所以很多人喜歡用控制的方式去查看對方手機,猜測對方可能會出現的出軌行為等,恰恰就是因為自己認為這樣的事情一定會發生,而在自己身上被否認後,最終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你眼中的世界,其實是你內心的投射。

因為有了投射,所以勢必會擔心,會焦慮。因為焦慮,所以就希望通過控制來緩解這種焦慮 。但又因為擔心不可控,所以更焦慮。因為更焦慮,所以就會不斷重複控制,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按照依戀理論,親密關係中彼此如果是安全型的,兩個人心理狀態對等,那麼雙方控制、越位就會較少,彼此相處舒適度會高。

這樣的控制,就好像手裡的沙子一樣,越使勁越握不住。很多管理者希望控制進度,時時刻刻幹預員工做事,時間一長, 有能力的人會走;沒能力的人會更加慫,更加需要你來幫助。

越位進入別人的邊界,短期也許會讓你獲得掌控感,長期卻是個雙輸的事。

2.完美主義型越位

不尊重自己的邊界,跨越自己的邊界,導致完美主義。有心理邊界的人有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有局限性這個特點。心理越位的人,從內向外看則認為外面的空間都是自己的掌控區。

事情「應該」是這樣,別人「應該」這麼想,而自己「應該」控制自己範圍內的所有事,但實際上,你無法控制,又什麼都做不來。這個時候,他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無所不能的無能感」,覺得什麼事情都應該「那樣」,可是所有事好像都不聽話,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完美主義就是把自己掌控區投射到所有外界的空間的典型症狀,是過度自戀的表現。他們的生活充滿「應該」的細節,偏偏自己的精力又無法顧及所有,就好像把照片投射到牆上,並且認為牆應該發生改變,其實牆不會有什麼變化。當外界不進行改變時,沒有達到他們的完美要求,他們就乾脆什麼都不做。

他們構想了一切外界的「應該」,卻自己就是做不出來,是不是「無所不能的無能」呢?

3.防禦型心理越位

在我們生活中,當別人在否定我們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就呈現出防禦的姿態,如很容易情緒激動,嘴比腦子快,說出別人不懂自己的話,然後給臉色。其實是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案的。

如果讓自己的防禦能更高級些,試著用幽默、自黑甚至自我解嘲的方式來處理,那豈不是升華了防禦本身?所以,同樣的,你在面對別人心理越位時,是否可以讓防禦變得高級一些?如果你的防禦高級了,對方的心理越位可能就會被輕鬆化解。甚至為此,對方在下次想越位的時候,想到你過往的反應,會克制著不越位呢。

別人怎麼對你,其實都是你在如何回應他們時你教他們的。

4.僵硬型心理越位

為了做到心裡不越位,我們是否就要死守邊界,無比有原則呢? 其實,過於嚴格的邊界也是件麻煩事兒,叫做邊界僵硬。

邊界僵硬,就是和別人分得足夠清,以至於到了固執的地步。這種人聽不進去他人的意見,過分堅持不必要的原則,拒絕一切人情世故。

設立好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靈活調整與他人重合的模糊具有彈性的地帶。

以上這種心理邊界模糊的人,自我邊界和他人重疊部分多,不是把自己的事當成別人的,就是把別人的是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樣容易把邊界以外不可控的事情,當成邊界以內可控的事情去做,想要控制結果。一旦控制不住,就容易鬧情緒,就形成了越位的表現。

像海賊王中兩人之間的戰鬥,不需要幫忙,只能一對一解決。如果插手,就是對戰鬥雙方的不尊重。心理邊界是當你清晰自己的邊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對他人最好的尊重。多少幹涉都是打著愛和關心的旗幟,但幹涉者卻毫無察覺,甚至得不到對方的欣賞時還會生氣,納悶,你怎麼不懂我呢?

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個清晰、明確、健康的心理邊界,專注自己能控制的,放手自己不能控制的,這是心智成熟之路。

04 如何擁有清晰的心理邊界

知道了心理邊界清晰的好處和不當的表現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擁有清晰的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其實是在講三件事:自我負責;自己和他人及世界的關係;明白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1.保持邊界敏感

想要明確自己的心理邊界,首先要有意識,對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保持一種警醒。

首先,給自己建立一個懷疑的態度,而不是任何事情都全盤接受。其次,信任自己的感受。

明確邊界最好用的判斷工具我們都有,那就是自己的感受。

在任何你覺得不舒服或累的感受背後,可能都有自己的空間被擠佔、自己心理邊界模糊這樣的事發生了。

有了這兩點,你就開始保持一種邊界意識了。

如果目前還不能快速讓自我保持邊界意識,可通過冰山日記的方式提升自己看到自己和他人需求的本領。

【冰山日記】 薩提亞的冰山理論:以冰山作為隱喻,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

冰山上的行為:直接接收和感知到的信息

水平面的應對的行為模式

1.討好:不顧及自己

2.指責:不顧及他人

3.超理智:不顧及自己和他人

4.打岔型:不顧及自己、他人和情景

5.一致型:顧忌自己、他人和環境

冰上下的

感受:情緒

感受的感受:由一個感受帶來另一個新的感受

觀點:價值信念

期待:對自己的期待、對他人的期待、他人對自己的期待

渴望:被愛、被認可、被接納、被認同、被理解、被關愛、渴望有自由、有歸屬感等

自我:我是...

當然,光有這個意識還不夠,我們還得明確我們的心理邊界。接下來,教你一個很容易的方法。

2.明確心理邊界

權利和義務是法律裡的一對概念,拿來理清心理邊界卻有快刀斬亂麻的功效。

所謂義務,就是那些我們必須履行的責任,不履行是會受到懲罰的。而權利就是我們可以選擇做或不做的,選擇權完全在自己。如結婚其實是個人的權利,並非不得不做的義務。這樣就能回應父母的催婚了。

雖然義務是法律的規定,在日常生活裡雖然不談法律,卻可以用義務對應的責任。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搞清楚責任都是誰的,自己的責任自己負責,他人的責任還給他人。

在權力上,家長有給孩子工作選擇上的建議,但工作是孩子自己的事兒,孩子自己有選擇的權利,所以,可選可不選都在孩子自己。

如很多朋友的求助都只是想找個傾聽者,吐一吐自己的情緒垃圾而已,解決的答案他們心裡早就知道或者也明白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做選擇,所以旁觀者真的只需要一句「還有我在」就可以了!哪怕最後朋友選擇了糟糕的結果,也知道還有個肩膀能借自己哭一下,就足夠了。

朋友選擇找傾聽者是他們的權利,選擇傾聽是我們的權利,要幹涉的話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權利和義務。

有明確心理邊界的人不會打著「愛和關心的名號幹涉別人」!因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別人。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做好自己,周邊人自然會看到你的改變並因此受你正面的影響越變越好。

3.看破攻擊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被動攻擊」:個體會用消極、惡劣、間接、隱蔽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以此來「攻擊」令他不滿的人或事,也會衝擊你的邊界。

心理攻擊招數有很多,不過歸納起來還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一哭」,類似道德綁架,某件事情明明是對方越位了,你不幫他做都是你的錯。其利用的是你的愧疚心。「我這麼做為了誰?都是為了你!」「我這麼慘了,還不是因為你。」炮彈打來了,我們知道躲;但是包上糖衣的炮彈打來,很多時候就心一軟生生吞下。

「二鬧」,利用的是你的羞恥心。撒潑打滾你忍不了,於是息事寧人,退讓求安。

「三上吊」,利用的是你的恐懼。再不同意,你就要失去這段關係、這個人了。

這樣做的人是習慣了被動攻擊,會開始逐漸對這招無助,或者用這招傷人。一個心理邊界清晰的人,面對被動攻擊,往往能看破,對不合適的敢於說不。

一個人活得不好,也許和你有一定關聯,但是最大的責任還是他自己的,因為只有他能完全控制自己。所以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是你來負責。如果連負責人自己都不管理,你又如何能為他負責呢?

4.區分傷害

善良的人缺乏心理邊界,因為他覺得這會讓人痛苦,所以一味退讓,往往情況會更糟。

《拆掉思維裡的牆》自己和父母在人生選擇的時候,如找對象或選擇就業方向等,選擇自己爽,父母不爽現在來看只是「傷」,沒有「害」,慢慢地父母也會理解自己的!這也是一個看破攻擊,重建心理邊界的過程。反之,父母爽,而生活是你的,自己不爽,最後大家都不爽。這是邊界模糊,導致自己沒有重建心理邊界的結果。

「傷」和「害」是有區別的。就像拔牙會「傷」到我們,但卻不會「害」我們;吃糖不會「傷」,但是吃多了卻是一種「害」。 明確界線,短期的確會有「傷」,會有不和諧的感覺,但是長期其實是清清爽爽的過程。從別彆扭扭地拒絕,到正正噹噹地拒絕,本身也是一種修煉。你邊界清晰了,周圍人的邊界也會清晰,是件利人利己的事。

如果有些人因為你正當的劃定界線離你而去,就由他去吧!

5.清晰自我心理邊界

清晰的心理邊界關鍵,是「溫柔地拒絕。」

比如,你是「廣漂」,電話中你爸媽又一次提出讓你回老家來工作,你可以這麼回答: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肯定對方的動機);但是,廣州確實機會多,現在自己又在事業的上升期(說明現狀);這樣好不好,我們先過兩三年再說,一方面等等家鄉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看廣州的機會,如果好的話,也可以把你們接過來啊(替代方案)。

這個過程也許結果不一定好,可能會引來一輪心理攻擊,但是也應該保持溫柔地拒絕,表明自己的邊界。就和外交一樣,要練習邊界,就要先從安全、信任的關係裡的小事開始練起。

被人對自己不合理要求,是將他的心理邊界擴展到你的領域中。溫柔的拒絕,又可以叫做不含敵意的拒絕,才能真正的終結這一輪心理邊界的試探。這裡所說的不含敵意,不僅是對外表現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自我內心的平靜。如果因為別人的試探,造成你情緒的波動、憤怒、難為情、愧疚等,不管你表現出什麼樣的反應,實際上他人已經成功地實現了心理投射到你身上。

讓自己從安全、信任的小事開始有技巧地拒絕,然後慢慢重新建立自己的邊界。

要擁有一個清晰的心理邊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練習、努力和調適。當你可以清爽地拒絕別人,可以表現出真實的自己,讓我自活的更加沒有負擔。

當你的邊界越來越清晰,代表著你越來越成熟。

今日精進

今天你做了一件明確心理邊界的事情了嗎?

相關焦點

  • 黑洞老師談塔羅牌佔卜的基本邊界
    網上這方面的內容並不多,而參加塔羅學習的人所學到的這部分內容,都是塔羅教程講師自己的理解,再把這種理解傳授給塔羅牌佔卜的學習者。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在大陸,塔羅牌佔卜並不是得到官方正式認可的職業,所以塔羅牌佔卜理論在大陸的發展也是很緩慢,基本都搬自國外(包括中國臺灣)的一些書籍或課程。不過現有的塔羅牌佔卜的邊界界定也足以應付目前在中國大陸塔羅牌佔卜的基本需求了。
  • 心理年齡最成熟的三大星座女,輕鬆徵服男人心!
    心理年齡最成熟的三大星座女,輕鬆徵服男人心!金牛座:金牛座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星座,而且在他們的性格裡,慢熱,穩定,保守,是非常有成熟氣質的類型。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得非常小大人,很少做衝動的事情,金牛座的心理年齡,比自己的生理年齡高出幾倍,成熟穩重的特質,在金牛身上完美體現。正因如此,金牛在感情中特別佔優勢,男人都喜歡愛撒嬌的女生,但金牛卻是個例外,她對於喜歡的人,比較喜歡用「行動」去付出,而不是裝可愛、撒嬌這一套,而這種類型的金牛,如果突然撒嬌一下,另一半會覺得她好萌呢!
  • 八成受訪者認為應和同事交朋友 專家建議應有邊界意識
    調查顯示,排名最高的是「聊個人生活情感困惑」,佔比38%;而「一起抱怨老闆、同事、客戶」,「下班也玩到一起」、「進入對方社交圈」都在21%左右。看來,「走心」仍是區分朋友和同事最重要的邊界所在。  ■爭鋒  日久生情PK利益至上  在本報官網此項調查的評論區,網友對於這個話題意見交鋒不斷。
  • 成熟,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麼
    成熟,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的女孩子越來越獨立,雖然每天喊著想要甜甜的戀愛但是卻一直沒有行動,甚至在別人靠近的時候還想著逃避,記得我朋友曾經給我發過一段話,說這就是她現在的狀態「窮的沒錢做壞事,熟的沒法做情侶,餓的不知道吃啥,困了就是睡不著」我想那也是很多人目前的狀態,每天也不知道在做什麼,有錢就花,沒錢就吃泡麵,化妝只是為了取悅自己或者自拍,每天喊著早睡事實卻是熬夜到凌晨
  • 美麗沒有邊界,時尚也沒有限制,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特點
    每一個人都具有不同的造型特徵,所以說你也應該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要讓別人的想法影響自己,要有判斷性地去學習和改正,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個人優點。使自己能有一些新的發展和收穫,你就能不斷的進步,而不會總是停留在原地,只要能學會自我提升,學會豐富自己的內涵,你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 心理年齡測試,在線測試你處事成熟嗎
    裡面三個女主,明明都是30歲,卻都活出了不同的姿態:鍾曉芹,典型媽寶女,什麼事都要問媽媽,永遠都依靠著別人來替她打理生活。當鍾曉芹意外懷孕,猶豫不決是否要生下孩子的時候,是顧佳掏心掏肺的分享,讓鍾曉芹能以成熟理性的態度做決策。
  • 心理測試:哪隻眼睛最漂亮?測你的心理年齡是否成熟
    AD答案解析:A: 你的心理年齡大概停留在8~12歲,你的心智不是很成熟,但並不是說你很蠢,只是你不想讓自己的內心太過於成熟,你就相當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內心一直保持童真,不想被這個世界所改變。B: 你的心理年齡大概在16~20歲,你很青春有活力,你希望一切充滿希望的東西,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是你的信念和原則,有喜歡的東西就會去追求,不會害怕失敗,心態很年輕。C: 你的心理年齡大概在22~26歲之間,這時候的你心態剛好是成熟時期,一切想法都比較糾結的時期,既沒有幼稚天真的一塊,也沒有看透世界之後的失望與冷漠,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這是一個難熬的階段。
  • 為什麼男人都喜歡成熟的女人?三點告訴你!
    女人擁有美麗的外表不算有魅力,懂得打扮也不算有魅力,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必定是一個成熟的女人。因為她就像一隻蛻變的蝴蝶越變越美麗,她的魅力閃耀著永恆的光彩。成熟的女人,就像是一壇陳年老酒,甘甜醇厚,令人心醉。無論是在愛情還是在婚姻裡,最後深得男人心的往往是成熟的女人。
  • 成熟男人的10大表現
    每個男人都會從一個特定的時期開始,慢慢褪掉自己年少輕狂的外衣,開始逐漸走向成熟。1. 言而有信一個成熟的男性是不可能輕易許下承諾的,因為他們非常在意自己許過的諾言。所以在說出口之前,他們肯定會認認真真地思量,這樣他們說出的每一句話才能讓人覺得可以信賴。2. 適當沉默一個成熟的男人一定不喜歡高談闊論,也不喜歡誇誇其談。他們知道如何保持適當的沉默,平時說話一定是聲音輕柔條理清晰。3. 擁有豐富的學識,含蓄且內斂這樣的男人一定喜歡閱讀,願意接受新的知識和訊息,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內涵。
  • 心理學:有這5個表現的人,都很不靠譜,一定要快快遠離
    和一位不靠譜的人相處是很頭疼的事情,如果和他成為了朋友就更難受了。沒人想要結交不靠譜的人,可是如何從人群之中把他們識別出來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用下面這5種行為的人,往往都很不靠譜,遇到這樣的人,要快快遠離。
  •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裝傻充愣
    聽完顏回的話,孔子不禁在心裡如此感慨道:都說眼見為實,看來即便是親眼所見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的,想真正了解一個人真不容易啊!孔老夫子的這番感慨確實有道理,但我對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感悟:很多時候,裝傻充愣真是做人的一項必備技能。
  • 天蠍座的兩種「邊界性格」:一種過於理智,一種過於熱情!
    星座寄語:有喜歡的人的時候,哪管其他人會怎麼樣。人類的本質是自私的,我們都是一樣的,所有的溫柔,都要留給所愛之人。這是陪伴大家度過的第122個故事,感謝每位看官的一路相伴!倘若各位覺得文章還不錯,請抬抬貴手點個讚吧!
  • 射手座成熟的樣子是什麼樣的?他們甚至讓人抓不到多少把柄
    射手座或許在不少人眼裡是比較大大咧咧,或是有些毛躁的個性,但是生活中也不乏一些成熟的射手座,看起來是很「不像」的,他們往往個性沉穩,性情也比較內斂周全,言談舉止讓人抓不到把柄,那麼射手座都是如何走向成熟的呢?
  • 這4個邊界星座,性格是矛盾共同體,最後一個融合得最好!
    大家所熟知的星座是12星座,但在12星座之外還存在著邊界星座,這些星座是矛盾的共同體,由兩個星座的性格交融而成,又稱邊緣星座、雙星座,存在著兩個星座性格特質,每一個星座和另一個星座之間都有一個交界的時間,在這兩個星座交界中間出生的人就繼承了這兩個星座的特點,所以被稱為雙星座,在生活當中他們的為人處世看起來像這個星座,但有時又像另外一個星座,這就是典型的雙星座,
  • 思想成熟,很有主見的獅子座,能謀善斷,讓人欽佩
    1點星座一個人的判斷力影響著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擁有良好判斷力的人,都能夠比其他人做事更穩妥。一個擁有良好判斷力的人,一定是一個會思考的人,並且善於自己總結經驗,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他人,獨立能力很強,很有主見。
  • 心理學:一個成熟的人通常具有這4種心理能力,你有哪幾種?
    每個人,都曾經是一名幼稚的孩子。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我們既希望自己能夠成熟起來,同時,很多人也會希望自己能夠遇見一個成熟的伴侶。那麼,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什麼?以下四個心理特徵,你看看你具有哪幾個呢?
  • 心理測試:年紀不是關鍵,有這三點特徵才是成熟的標誌
    人的一生的心理發展有獨立和成熟兩個主題,獨立是發現和建立自我的過程,成熟包含智力、情緒和社會三個方面,因此,人的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並不同步。同時,年齡也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準,因為有些成年人生理成熟,看起來獨立,但心理上並不成熟。而且一個人越是成熟,他就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接納自己和別人,他的生活是順當的,運氣也是好的。
  • 邊界聯防聯治 共建平安慈利
    邊界聯防聯治 共建平安慈利 2020-11-3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少有為,內心成熟的三大星座,目光長遠,擁有大格局
    擁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更加容易成功,葉子姐姐見過一位這樣的朋友,雖然年紀輕輕卻成熟穩重,目光長遠,寬以待人,從來不會為小事絆住了手腳。一個人的外表年齡並不能代表心理年齡,或許看起來某個人很稚嫩,實際上內心有著大智慧。
  • 你認為一段成熟的愛情是怎麼樣的
    所以,這就要求愛情的兩個人都要做到:不但要自覺地信賴對方,並且要自覺地做一個值得讓對方信賴的人,假如兩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滿意了老練愛情最基本的規範。愛情不是一種佔有,更非一種掠奪:在有些人看來,我愛你,你的全部就屬於我,你不能再有個人的私生活,你的空間必須全部敞開,情感必須完全透明,一舉一動必須由我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