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經典粵劇,廣東粵劇院「粵劇經典在線」請您睇戲

2021-01-10 金羊網

10部經典粵劇,廣東粵劇院「粵劇經典在線」請您睇戲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梁彥蘭  2020-02-18

2月18日,廣東粵劇院在其公眾號推出「粵劇經典在線」,一連十天請戲迷睇10部經典粵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梁彥蘭

圖/廣東粵劇院供圖

繼「線上春班」、「粵劇知識線上小遊戲」之後,廣東粵劇院在線上又有新動作——2月18日,廣東粵劇院在其公眾號推出「粵劇經典在線」,一連十天請戲迷睇10部經典粵劇。打頭炮的是由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經典粵劇電影《搜書院》。

廣東粵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六十多年來,老一輩藝術家努力耕耘,為後輩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藝術財富。本次推出的「粵劇經典在線」將精選10部經典粵劇,連續十天,每天推出一部,讓廣大觀眾在特別的日子裡,在線欣賞廣東粵劇院老一輩藝術家的經典劇目。

「粵劇經典在線」海報

選出來的10個劇目是廣東粵劇院藝術力量最鼎盛的時期——上世紀50-80年代的佳作,其主演個個都是鼎鼎大名,具有深厚藝術造詣的藝術家。除了《搜書院》,其他經典粵劇還包括《關漢卿》《荊軻》《花木蘭》《拉郎配》《秦香蓮》《袁崇煥》《附薦何文秀》《漢宮怨》《折子戲精選之<二堂放子><搶傘><五郎救弟><水淹七軍>》等。

經典粵劇《關漢卿》劇照

【「粵劇經典在線」排期】

粵劇電影《搜書院》

(1956年廣東粵劇團演出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

粵劇《搜書院》由楊子靜、莫汝城、林仙根根據同名瓊劇傳統戲改編。1954年由廣東粵劇團(廣東粵劇院前身)首演,導演麥大非,音樂設計黃不滅、黃錦培、羅沛枝、仇洪基,黎國榮、劉美卿、李飛龍、新珠、李翠芳等主演。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成粵劇電影,由馬師曾、紅線女、李飛龍等主演。

馬師曾、紅線女主演的經典粵劇《搜書院》劇照

1956年5月,馬師曾、紅線女率廣東粵劇團《搜書院》劇組赴京演出,周恩來總理觀看了演出,接見了主要演員,並書贈「批判性地接受民族文化遺產,創造性地發展地方戲曲音樂,使祖國的文化藝術發出新的光彩」的重要題詞。

粵劇《搜書院》問世六十多年來,被各大粵劇表演團體爭相搬演,成為粵劇舞臺上歷演不衰的經典劇目。劇中的《初遇訴請》《柴房自嘆》《步月抒懷》等唱段,被廣大粵劇愛好者傳唱海內外。

【劇情簡介】

瓊臺書院掌教謝寶,生平嚴正不阿,不畏權勢。重陽節,書院學生張逸民登高遊覽,拾得斷線風箏一隻,即興題詞於風箏之上。鎮臺婢女翠蓮奉命尋回失落的風箏。鎮臺與夫人發現題詩,竟咬定是翠蓮勾引情夫,對她嚴刑拷打,關進柴房,並要將她送與道臺為妾。翠蓮改扮男裝潛逃,路遇謝寶,隨歸書院,得會張生,訴說遭遇,兩人願同患難,互訂終身。鎮臺聞訊,帶兵圍搜書院。謝寶得知詳情,既憐翠蓮身世的悲慘,又感兩人相愛的真誠,毅然挺身而出,設法營救。他巧妙設計,挫了鎮合的威風,解救了翠蓮的危難。翠蓮與張逸民奔回故裡,終成眷屬。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上傳經典劇目 讓觀眾足不出戶「睇大戲」
    據悉,廣州粵劇院正在創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典型人和事的短劇。    廣州粵劇院: 上傳經典劇目供觀眾線上觀看   過大年,看大戲。春班,是廣東珠三角及粵西地區別具特色的民俗,也是粵劇表演團體演出最紅火的檔期,春班的演出場次直接影響到粵劇演出團體全年的營業額。
  • 廣東粵劇院7月邀你「睇大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粵劇院在停演了五個月後,終於在6月底重新啟動了「周末睇大戲」系列演出。據悉,在7月份,廣東粵劇院又將有3臺劇目6場大戲陸續上演,讓粵劇戲迷過足戲癮的同時,助推廣州演藝市場全面復甦。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中 ,近日在廣州江南大戲院推出的《蝦腔永響·經典長存》的專場晚會吸引了廣大戲迷關注。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  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遺物質文化的瑰寶。
  • 「三喉」集於一身,譚念帖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12月1日晚,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上,著名粵曲三喉演唱家譚念帖,就以多種唱腔輪番上陣,攜同多位名家好友,為現場觀眾和收看視頻直播的網友,奉獻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水準粵曲欣賞會。
  • 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12月1日晚,「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著名粵曲三喉演唱家譚念帖,多種唱腔輪番上陣,攜同歐凱明、黎駿聲、崔玉梅等多位名家好友,用粵曲描繪多彩人生,傳承傳統文化,為現場觀眾和全球收看視頻直播的網友,奉獻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水準粵曲欣賞會。演出當晚座無虛席,粵劇粵曲界眾多老倌名家前來捧場支持。
  • 粵劇藝術博物館館長馬楠:博物館更「大」了 遊客更多了
    這個國慶期間又創新高——10月4日單日接待遊客10245人。粵劇藝術博物館通過持續不斷爭取社會各界捐贈支持和徵集購買等方式,加大專題藏品的徵集力度,現藏品總量為5000多件套,藏品種類涉及戲曲主題通草畫、陶塑、劇本曲本、戲服道具等多個類別。
  • 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演出當晚座無虛席,粵劇粵曲界眾多老倌名家前來捧場支持,包括前廣州市市長黎子流伉儷等。經典粵韻首首動情動人,譚念帖的三喉表演令人震撼,一聽難忘,觀眾大呼聽得過癮,現場掌聲雷動,歡呼不斷。「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由廣東省扶貧辦公室指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生活廣播主辦,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廣東廣播電視臺嶺南戲曲頻道協辦,廣東粵劇院一團承辦。南方生活融媒體、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APP「南方生活廣播」、「看直播」、「粵韻飄馨」、「反鬥新世代」進行了網絡視頻直播。
  • 【人物】畢氏名人:粵劇老倌白玉堂
    他1901年出生於花縣畢村宮溪鄉昌仁村,童年學藝,長大後,成為三、四十年代粵劇名演員,對省港粵劇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白玉堂白玉堂是畢釗南他成名後的藝名。11歲時,堂兄畢勁持(擅演醜生)常帶釗南到戲班玩,看戲班排戲和演出。來戲班幾次後,他居然有板有眼地唱起粵曲來。
  • 粵劇名伶「白牡丹」吳君麗離世,曾參演TVB劇集
    與鄧碧雲、鳳凰女、羅豔卿、餘麗珍、林鳳等7位粵劇女演員結義金蘭,8人被稱「八牡丹」,吳君麗為「白牡丹」。吳君麗年幼時,曾定居上海,在中信學校讀書, 1952年在戰亂中,隨母親遷居香港,師從香江粵劇學院名師陳非儂學習粵曲,做他的「入室弟子」。在粵劇界享有非常高的聲譽,老藝人的去世,也勾起了82歲謝賢的心聲,與吳君麗從六十年代相識合作多年的好拍檔胡楓受訪時透露,吳君麗去世前已經病重。
  • 淺談:粵劇服裝的種類與特點分析
    佛山在大基尾創立瓊花會館,成立了專門管理粵劇戲班的行會組織,標誌著粵劇的形成。據《廣東戲劇史略》記載,雍正年間,北京名伶張五在瓊花會館內教授京戲崑曲,對粵劇有較大影響。張五按漢班的制度,把粵劇分為十個行當。根據粵劇的唱腔和表演劇目分析,粵劇是由外來劇種演變而成的。
  •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黎耀威是香港粵劇界的青年演員,近年來致力於粵劇的年輕化。這天晚上,他在九龍葵湧劇場為觀眾帶來了名為《王子復仇記》的新編粵劇,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以粵劇的方式重新演繹,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作為傳統藝術形式的粵劇,在今日香江不乏傳薪人。
  • 戲曲連環畫冊賞析之《二女爭夫》-粵劇
    該書改編自廣州粵劇院二團演出的同名粵劇。故事講述的是張員外之女翠鳳、翠玉,嫌貧愛富,爭嫁闊表哥何仁。文武雙全的窮書生王錦丹,上京赴試途中,餓暈路邊,被張府花匠蔣智和丫環金蘭搭救。張員外誣王為盜,要送衙門治罪。蔣智急中生智,佯稱王有大富大貴之相。
  • 與祖國榮辱與共的紅線女,粵劇的標誌性人物,嶺南文化的瑰寶
    紅線女於1925年12月25日出生在廣州西關, 本名鄺健廉,廣東開平水口人。作為粵劇的標誌性人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代表性傳承人 ,紅線女是廣東文化藝術界的一張名片,為嶺南文化的瑰寶 。
  • 2018海內外華人粵劇粵曲展演登陸廣州
    2018海內外華人粵劇粵曲展演登陸廣州 2018年11月05日 11:09   來源:南方網
  • 用《港詭實錄》的方式打開經典粵劇《紫釵記》(上)
    很容易就讓人把粵曲和一些怨靈女鬼之類的恐怖故事聯繫起來但是,粵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既具有傳統曲藝的特徵和韻味,又具有較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仔細研究你會發現粵曲真的非常美,戰勝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恐懼,所以今天我們就把恐怖遊戲和粵曲相結合的方式,來為大家講解《港詭實錄》中的粵曲遊戲中的粵曲遊戲中的第二個故事是粵劇花旦分屍案
  • 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唱響經典粵韻
    近日,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舉辦的「多彩人生美如歌·譚念帖藝術傳承演唱會」上,著名粵曲三喉演唱家譚念帖,就以多種唱腔輪番上陣,攜同多位名家好友,為觀眾奉獻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高水準粵曲欣賞會。譚念帖在上世紀80年代考入廣東粵劇學校曲藝班,並成為關楚梅老師(諧曲)的藝術傳人及何麗芳老師的關門弟子。
  • 李居明拍攝粵劇紀錄片 汪明荃支持老公踏臺板
    (圖片來源:大粵網 香港提供) 【大粵網 香港】粵劇名伶羅家英早前眼見戲班兄弟們因肺炎疫情而半年沒有演出,生計大受影響,遂與龍貫天、陳鴻進等人決定効法前輩組織「兄弟班」演出,將分別於下月4日及5日晚,假新光戲院大劇場演出《福星高照喜迎春》及《枇杷山上英雄血》兩套劇目,希望令戲班兄弟們有工開,而是次演出更得到李居明義助演出場地,為此羅家英也表示非常感激李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