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暑假時!那些漯河90年代農村小學生的俏皮事

2021-01-09 騰訊網

時間過得挺快,轉眼睛又到了2020年的暑假,對於暑假來說,那絕對是學生們最快樂、最夢寐的事情了,終於不用看到老師的苦口婆心,終於不用早起貪睡,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更主要的是我們可以呆在空調房裡,吃著零食,看著電視,玩著手機,而在90年代,對於農村學生來說,並沒有那麼多物質上帶來的「優越享受」,但是,他們也有著如今學生不為人知的幸福趣事。

90年代農村,溫度很高,每天的太陽朝著我們追趕,知了的嘶鳴一遍遍傾訴著熱的心聲,還有樹葉的聳拉,無精打採的等待涼風的陣陣吹拂,對於我們這些小夥伴,無懼太陽的烘烤,照樣隨著自己的想法追尋那屬於自己的趣事,不信你往下看。

小時候的我們,菜園地裡成了最喜歡逛的好地方,因為那裡可以吃到很多的美味,比如說,西紅柿、黃瓜、豆角、甜瓜等等,通常幾個小夥伴一起,在下午3、4點的時候,那時候菜園地裡幾乎沒什麼人,偷偷的、小心翼翼的在鑽進這個大園林,一邊摘,一邊吃,或者招來一個細長的棍子,摘了好多西紅柿串起來,之後再一個一個慢慢吃,第二天之後,總會有人罵罵咧咧的說著誰偷她家菜園的西紅柿了。

「酒足飯飽」之後,怎能沒有些娛樂項目,來到一個溝邊,我們抓天牛玩,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叫啥,下面的圖片就是天牛,抓這個天牛可要小心,爪子不但會抓人,而且嘴還會咬人,抓到之後,有的直接用手拿著玩,還要的拿一根繩子綁著天牛的頭部,拉著她飛,據說這玩意天一熱就會叫,一般情況下一天不給她吃喝,第二天就見上帝去了。

玩死了水牛,晚上更是有趣的,農村的天一黑,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有星星的晚上如果不是走習慣的路,你依然會撞到牆上或樹上,一般我們在天黑才吃飯,而且比較晚,晚上的夜剛剛擦黑,很多人拿著手電棒來到了小樹林,也許不少人都知道幹嘛,沒錯——抓爬叉,我們這個地方叫馬子妞。我們捻手捻腳的來到一顆樹旁,用手電圍繞著照射,就這樣一個馬子妞被抓到,馬牛子由於怕光,只要你照的它,它就不走了,就在那等著你抓,一般一晚上抓上一斤沒問題。

有的夥伴沒有手電,這樣抓馬子妞就要小心了,不然你有可能抓到癩蛤蟆或其它噁心的小動物。

抓了馬子妞後,怎樣吃呢,把它洗淨後直接放在鍋裡炒,或者鍋裡加油燒熱炸著吃,味道特別棒。

吃完了晚飯,幹嘛呢?當然是看電視,那時候我們還沒有手機了,看什麼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電視劇,由於晚上比較熱,睡覺也比較晚,所以那時候直接躺在堂屋的客廳睡,因為有吊扇吹,也不知道用了多久,吹著、吹著也就睡著了,窗外的世界也與我無關了。

由於早上不用上課,一般早上醒來都在8點之後,當然家人已經起床,起床後由於養成了早上不吃飯的習慣,通常泡一包方面,就這樣早餐就這樣搞定。

吃過了早飯,又是一天開始,又是開始的各種玩,打個彈子,打個元寶等等,變著法想著怎麼玩,當玩的興趣正濃,那熱的溫度也就給忘記了。

上午的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中午,在夏季,吃的最多的飯就是蒜麵條,很多地方叫撈麵條,其實都是一樣,就是面煮好後放在涼水裡,然後搗些蒜汁,最後將麵條盛碗裡,上面加上蒜汁攪拌,之後上面再放些炒好的菜即可,味道很棒,吃著很涼爽,差不多每個人都能吃兩碗。

這就是漯河90年代小學生的一天,沒有空調、沒有手機、沒有太多的美味,但是吃的、玩的卻很開心,現在的暑假,吹空調,一部手機可以玩上一個暑假,相對來說90年代的「娛樂」還豐富些,更開心些,因為我們見慣了、嘗試多的很多,以至於很多都無趣了。

相關焦點

  • 那些讓你無法忘懷的90年代復古潮流
    這兩年90年代的復古風回溯,而且在設計師的演繹下,又重新催生了新的活力。那些讓你無法忘懷的90年代復古潮流,有誰能抵擋。這些布蘭妮在16歲創作的歌曲讓她一夜成名,布蘭妮成為了90年代甜美POP的開創者。 其實在布蘭妮的出道MV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流行元素,露出的掛脖、亮片高腰的短款上衣等, 都是90年代的標配。
  • 重生年代逆襲文,他重回90年代初,幸好有金手指,讓媳婦吃香喝辣
    重生年代逆襲文,他重回90年代初,幸好有金手指,讓媳婦吃香喝辣步入春天咯,到處都是萬物復甦的一切景象,不少人也有浪漫的粉色心情吧。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這關於年代文的小說,也是很多書迷們喜歡的類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關於重生年代逆襲文,他重回90年代初,幸好有金手指,讓媳婦吃香喝辣第1本:《重生燃情年代》——銀色紀念幣小說簡介:這是一個烈火烹油,風雲激蕩的大時代。 激情燃燒在每一個有理想的人心中,奇蹟每天都在發生,數不清的傳奇故事和英雄人物,如流星一般划過天空,譜下絢爛篇章。 再次睜開眼睛,梁一飛回到了似曾相識的90年代。 然後,一飛沖天!
  • 河南漯河農村結婚風俗:從說媒到結婚的整個過程
    對於結婚風俗,每個地方的形式都不太一樣,那些電視上的結婚風俗只是大多數城市或鄉村的表現,這樣的表現形式也是一概而過,並不會告訴你太多的細節內容,身為漯河農村人,突然想起我們那的結婚風俗,抱著一種分享的心理與大家介紹下!
  • 90年代「割蛋狂魔」,一年之內77人遇害
    也因此,彭妙計被稱之為90年代的「割蛋狂魔」。那麼,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間惡魔? 從小隨父母逃荒到周至縣投靠姨母,12歲時被人拐賣到河南漯河,兩年後又一路乞討逃回周至,在關中、渭北一帶流浪和靠給人打工為生。1982年,年僅16歲的彭妙計將其母親拐賣到江蘇,兩年後又以其妹妹作抵押將母親贖回,後將其母在江蘇所生的一子賣掉。1989年,彭妙計過繼四川籍孤寡老人王建輝,改名為王宏德。第二年,彭妙計與胡某女兒跳牆私奔,後逃到戶縣以修自行車為業,其間生育兩個兒子,並將小兒子賣掉。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八九十年代,最能體現農村熱鬧場面的就是活紅白喜事了,那時候遇到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拉水,搭棚,壓面,立桌子……都是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壯年。灶臺周圍都是年輕的媳婦們,不管是燒開水,還是做飯洗碗,大人幹活,小孩滿院子追逐嬉鬧,都是熱鬧和諧的氣氛。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扎麻花辮的女學生們歡快地在操場上跳繩70年代,一個滿大街同志的年代一個80%中國人都還生活在農村的年代!80年代,婚紗成為時尚許多新人結婚時會去拍一套婚紗照80年代是掛曆的鼎盛時期買掛曆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消費80年代的服裝也更加多彩大腿褲早在那個時代就是流行了看著這些老物件很面熟吧?滿滿都是回憶殺。
  • 農村的那些光棍,後來怎麼樣了...
    從20世紀90年代起,下石勒的男人們就不得不在農閒時出去打工補貼家用。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是個勤快人,20歲出頭就下煤窯、打小工。他煙不抽、酒不喝,可一年掙幾千塊,攢不下個錢。侯永籽31歲時,有人給他介紹姑娘。不過,姑娘家要求侯永籽到縣城當上門女婿,外加蓋一座房子,「蓋起來就跟你,蓋不起就走人」。
  • 那些留在90年代記憶中的歌,《大海》上榜,相信這些歌你都聽過
    本文由夢悅娛樂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那些留在90年代記憶中的歌,《大海》上榜,相信這些歌你都聽過一說起90年代,大家總是會充滿回憶,在那個年代裡,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創作型歌手,他們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這些經典歌曲,至今還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 北京50年代到90年代的春節老照片,終於找全了!
    記憶中兒時的過年不是這樣啊!> 1953年春節,北京的兒童在天安門前放爆竹 1955年春節,北京市的小學生們慰問軍人家屬
  • 李冬梅與媽媽的「七天」:90年代農村女性生育悲歌
    在李冬梅的成長期,等待弟弟出生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媽媽有次和人產生摩擦,對方罵媽媽「半邊戶」。沒有兒子在那裡是可以被羞辱的把柄。每次媽媽懷孕,對男孩的切盼無時無刻不在老人面上流露。當年村裡有錢有門路的人家在女人懷孕後會找醫院查孩子性別。李冬梅家沒有找過,就這樣有了二妹、三妹、四妹。那個年代那個地方,女人都在家生產, 臨產時就把接生婆叫去。
  • 70,80,90年代穿搭,那些土氣的經典爆款,紅配綠領銜時尚
    凸顯出人的時尚氣息,時尚也會分年代的,就例如我們看不上我們爸媽那個時候的穿搭一樣。那我們就來看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個社會主力軍的穿搭喜好吧!70年代時候,大家都清楚,70年代的前輩們非常貧困,當時穿搭可不能像現在一樣,露個大腿啥啥啥的,因為當時處於非常時期,任何與大眾不一致的東西都會被身邊的人視為異己。大家都想著保持著一個理念:不愛紅妝,愛武裝。
  • 90年代深圳照片:圖四夫妻多人混住,圖八靚麗的深圳髮廊姑娘
    圖為90年代的深圳已滿是高樓大廈,自80年代深圳建立經濟特區以來,源源不斷的外國商人和華僑前來深圳投資建廠,尋找商機。頃刻間,深圳成為當時投資者的香餑餑。而隨之而來的,道路的小車也一輛輛的增多。如圖90年代的深圳,已經車水馬龍。
  • 80、90年代的歌曲記憶 說說你心中的經典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流行歌曲伴隨著文化的發展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留給了幾代人難以磨滅的印象,每當人們回憶起那些年代時,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的唱起那些伴隨他們成長的歌曲。這些歌曲的誕生和傳唱激發了人們創業的精神,尤其是開始時期的80、90年代的歌聲更是改革開放的音樂記憶,這些流淌在歲月長河裡的旋律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更迭而失去色彩,它們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永遠年輕。
  • 粉絲俏皮喊老婆 林青霞耿直提問「你是男人還是女人」
    粉絲俏皮喊老婆 林青霞耿直提問「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時間:2020-12-16 12: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粉絲俏皮喊老婆 林青霞耿直提問你是男人還是女人 林青霞,被評為華語影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演員之一,從影生涯縱貫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風格橫跨文藝、武俠和女裝及反串都能獨領風騷
  • 漯河市民協主席李建國一行到舞陽縣調研人文歷史文化
    舉報 8月16日,漯河市民協主席李建國一行到舞陽縣王亞東賈湖窯古陶展示館
  • 為何《新華字典》中有兩個「漯河」
    但註解中均有「漯河」,一是「[漯河]地名,在河南省」;一是「漯河,古水名,在今山東省」。要弄清為何有兩個「漯河」,必須從「漯」字的源頭說起。「漯」本作「濕(溼,shī)」。已知最早的「濕」見於戰國時期的「平都矛」上。「濕」由「日」「水」和「絲(絲)」會意,表示在太陽下曬溼絲的意思;「絲(絲)」兼表示讀音。
  • 2020-2021學年河南漯河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2021學年河南漯河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2021漯河市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全市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放假時間為:2021年1月29日(農曆臘月十七)至2021年2月28日(農曆正月十七)。3月1日(農曆正月十八)正式上課。
  • 那些說以前農村窮,卻很快樂的觀念,有道理嗎
    80年代前農村所過的生活,真的是很窮,卻很快樂嗎?我覺得不是,理由如下:吃80年代前那時的農村,農民們過的日子按現在的生活來看,是很窮的,那時候農民們最主要關心的是吃飯的問題。那時的農村可不像現在這樣,天天都有肉吃,也就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肉,當時的農村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饞得不行,都盼望年底快點到來,交了糧、結了工分,再購買些豬肉解解饞。不過雖然那時窮,農村家庭的小孩可沒少生,像我村裡那年代輩分的人,都是5個左右的兄弟姐妹。
  • 漯河,原來你是這樣的城市!
    >「文明出行、文明旅遊、愛護環境衛生等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內容,不但自己要做好,還要帶動更多人做好,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堅決抵制不文明行為。」信用積分達到A+級以上,享受免費乘車,給予優先貸款,就醫時住院費用0.5萬元以內可免交押金,辦理個人健身年卡和在市域A級旅遊景點購買門票時給予9折優惠;信用等級越高,優惠幅度越大……
  • 城鄉小學生幸福感的分野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小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在中等偏上,城鄉小學生差異不顯著。近些年農村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家對農村教育日益重視並且投資逐年增多,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逐步提高,這樣就使農村孩子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的滿意度與城市孩子差異不顯著,甚至還略高於城市孩子。值得關注的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活滿意度顯著低於正常家庭的孩子,反映出父母離婚對孩子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