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靈沒有歸屬,當我們抱怨世界陰暗時,恰恰是自己的內心蒙了塵。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活在別人的眼裡。真正的平靜不是你靜坐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而是用一顆平和的心態看人間萬象,聽花開的聲音。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佔有,只能經歷,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而已。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橫山一家,每年只有在大哥純平的忌日那天才會團聚。純平是父母親心中完美的繼承人。從小在大哥光環之下長大的「我」,刻意選擇了走和大哥不同的道路,當大哥門門成績好,只有美術差的時候,「我」拼命地學美術,並在畢業後選擇了一份和「醫生」毫不相干的職業。但父親是一位視工作為人生的一切的人。他甚至覺得不這麼想的男人是沒有價值的。對他說「人生不是只有在事業上追逐成功而已」的人,只會讓他覺得是輸不起的喪家犬在嘴硬亂吠罷了所以每次見面,父親都會問「我」工作如何?能餬口嗎?」工作不穩定的「我」,不願意回到那個家。
大哥純平的去世是這個家庭最大的傷口,這種傷痛直到大哥去世多年後仍未消解。只是斯人已逝,而死者卻仿佛變成了一根貫穿所有人靈魂的魚刺。在飯菜的香氣背後,有老人喪子後,無法消失的,隱隱的痛。家庭的矛盾顯而易見。小心翼翼的對話又忍不住的爭執中,不經意觸動的回憶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說出口的秘密……
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停放棄的過程,放棄童年的無憂,成全長大的期望;放棄青春的美麗,換取成熟的智慧;放棄愛情的甜蜜,換取家庭的安穩;放棄掌聲的動聽,換取心靈的平靜,當我們能夠放棄,做到簡單、從容活著的時候,我們生命的低谷就過去了。
《步履不停》,講了一個日本家庭的一天,卻好似道盡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平淡中充滿了人和人之間不可言喻的深層次感情,看起來平凡不已,但細細想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是枝裕和啊!我們每一天都在重複的生活中積澱著不為人說的感情!不要說我們太普通,其實,堅守好一份普通的感情是最難的!建議大家去看看這本書,我覺得寫得挺好的!值得一看。
《步履不停》書中的語錄:
1、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說我還得到過什麼,應該就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這麼一種近似於任命的教訓吧。
2、因為正是在這一天,我第一次感覺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這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但即便我眼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麼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
3、震懾我的不是蝴蝶的誕生,而是蛹的死亡。我因為被一群死亡包圍而感到恐懼。
4、庭院裡曬衣架上的塑料墊搖曳著。透著夕陽的黃色光芒緩慢擺動的塑料墊,看起來寂寞而美麗。
5、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說我還得到過一點什麼,應該就是: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這麼一種近似於任命的教訓吧。
6、我光應付自己的人生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7、蝴蝶被海風吹著,與其說它在翩翩飛舞,不如說它是為了不被吹走而拼命拍打著翅膀。
8、每個人都有一兩個不願意想起的童年回憶吧,就算是家人,也沒有權利不經允許就打開人家的回憶來看。
9、這一天發生的這些連事件都稱不上的小事情,直到現在我都還清楚鮮明地記得。因為正是這一天,我第一次感覺到父母不可能永遠都像以前一樣。這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即便我眼看著父母年華老去,我卻什麼都沒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的遠遠看著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而第二天我甚至忘記了這些事件,仍對他們的存在感到厭煩。然後我馬上回到屬於我自己的、與他們毫不相干的日常生活。雙親會老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會死,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對於我完全沒有參與到這些事情,就像是有一根刺卡在我喉嚨裡,一直拔不出來。
10、汗流浹背對身體是有益的。
11、你才二十五歲而已。從現在開始努力,想做什麼都沒問題的。
12、順著眼前的狀況隨波逐流,事後卻反悔不已……這是我的壞習慣。
13、人生總會犯下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都無法挽回的過錯。但我真正領悟到這點,又是更以後的事情了。
14、人生,總有那麼一點來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親還有母親之後,我最真實的感受。
作者簡介:
是枝裕和,日本當代電影大師,被譽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1962年生人,早稻田大學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拍攝紀錄片,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色彩。1995年執導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幻之光》,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2004年以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無人知曉》,14歲的柳樂優彌憑此片榮獲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電影代表作有《步履不停》《幻之光》《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等,著有隨筆集《有如走路的速度》等,小說《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奇蹟》《如父如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