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梡(Kuan)蓋石
梡蓋石與明針不同作用,主要是用來清理壺蓋或壺底的脂泥。明針主要是用牛角製作的,而梡蓋石有牛角材質的、還有竹製、塑料的。
通常刮取壺蓋上的脂泥採用的都是竹製的梡蓋石,因為竹子本身會存在絲頭,所以在刮取壺蓋的過程中,會留下螺旋紋,但是不用擔心的,通常在壺蓋上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能證明是手工製作的紫砂壺。
二、壺壁上的螺旋紋
前面的文章小瑞有講過手拉胚壺非常明顯的特徵,這類壺是由轉盤手拉製成,因此在壺壁內必定要留下密集的螺旋紋,如果在壺壁內出現密集的螺旋紋,那就需要注意了,因為全手工的紫砂壺內壁只會出現木紋和手紋,就算是半手工的也不可能出現很密集的螺旋紋。
壺壁壺壁上如果出現放射線狀的留痕,到不用擔心,手工刮底難免出現的情況。
三、壺底出現的圈紋
對於壺底上的螺旋紋就更不用擔心了,制壺人用竹製的工具和清理壺蓋用的工具是一樣的,進行清理時,會留下的一圈圈比較規整的螺旋紋,底部會出現螺旋紋與壺藝人習慣有關,有時候用的其它的工具,留下的痕跡也會有所不同。
當然如果怕影響壺的效果,在定製的時候可直接與做壺師傅明確提出,在進行後期精修時,會採用明針功夫進行代替。
總的來說,手工壺或者半手工壺在壺蓋或壺底出現了螺旋紋那麼就放心的購買和泡養,判斷紫砂壺真假時,也可以以此作為評判的一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