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氏因善緣感化將軍,全城百姓性命得以保全,佛說:善心點亮心燈

2021-01-09 細說乾隆

宋朝郇國公章得象,是建州人,他的高祖章仔鈞在五代十國時期,曾在閩王王審知手下任高州刺史、檢校太傅,人稱章太傅。

太傅的夫人練氏,智慧過人。有一次,太傅準備出兵打仗,有兩個將軍遲到了,太傅要殺他們。練夫人為太傅置辦了好酒和美女,太傅非常高興,一直喝到深夜,喝得大醉。這時夫人偷偷地放了兩個將軍,讓他們逃跑了。

兩個將軍投奔了南唐,成為南唐的將領。後來,他們率領南唐的軍隊來攻打建州時,太傅已經死了,練夫人還住在建州。

兩個將軍派人送給練夫人很多金帛,並給她一面白旗,告訴她說:「我們要屠殺全城的人,到那時夫人可掛白旗為標誌,我們告誡士卒不準去打擾你。」

夫人退回金帛說:「如果有幸你們還思念過去的恩德,希望你們保全全城人的性命。假如你們必須殺掉全城的百姓,那我家願與大家一起死,不願獨自保全。」

她的話使兩將很感動,於是決定不屠城了。

佛說:善心,點亮心燈;慧心;使心燈長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兇化吉;覺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險為夷。

練氏,因為心存善念,偷偷地放走了兩位待死的將軍,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兩位將軍心存感激,善緣因此種下。

後來兩位將軍打了勝仗,準備屠城,因感念練氏曾經救過他們的命,便有意要保全她。這是練氏之前善緣的福報。

但練氏是大善之人,不忍看到全城百姓被屠盡而獨善其身。在她心裡,善不僅僅是信念,不僅僅是口中的「阿彌陀佛」,善是對他人的關愛,對他人生命的保護。讓自己苟活而放棄眼前萬萬千千的鮮活生命,她實在不忍心。

因此,她寧願自己陪著全城百姓死,在她提出這一要求時,她的善念震驚了兩位將軍,感化了兩位將軍。

在兩位將軍看來,放練氏一條生路,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最大回報。但是練氏絲毫不顧忌自己安危,毅然要和全城百姓一同赴死。

在那一刻,練氏仿佛變成了救苦救難的菩薩,她的要求讓兩位將軍無法抗拒。最終,兩位將軍在善緣的號召下,放下了執念,放下了屠刀。

善,讓人間充滿希望。

相關焦點

  • 善心善緣 | 新年寄語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善心善緣】願和您一起,風雨兼程,共同堅守世間溫暖。 【善心善緣】全體員工祝願天下愛心人士以及所有大病患兒家庭: 辛丑吉祥 身體安康 萬事順遂 闔家幸福!
  • 第九篇:善心善緣成善業
    面對著社會現實生活,面對因中華孝道文化缺失而導致的各種問題,慈恩人也在警醒中銘記著自己的誓願,堅持著神聖而偉大的善業。第九篇:善心善緣成善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人生旅途中行走。或悲或喜,獲得或失,或近或遠,或寒或暖,或恩或怨,都在我們的生命中,呈現著萬千的面目。我們不斷地問自己,當下的生活,是否如我們所願?當下的自己,是否自在祥和?當下的生命,是否神聖而莊嚴?
  • 善心善緣—仁山法師
    善心善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半喜歡跟自己投緣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尊重,這就是習慣上認為的善緣相聚。其實,我們生命中的每個相遇都不是偶然的。我們如何來面對當前的遭遇,則是我們需要用心去學習的一門功課。
  • 佛說,夫妻緣分,命中注定,無論是惡緣善緣
    佛說,夫妻是一種很深很深的緣分,無論是惡緣還是善緣!  今生,相愛的夫妻,註定是前世的因緣,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世間緣分種種,唯有情緣最難得,最難守。  今生能成為夫妻的人,除了愛情,還需要很深的緣分註定。
  • 己亥年太歲老爺謝太大將軍的傳說
    2018年為己亥年,輪值太歲老爺為謝太大將軍,今天小道士我就為您說一下謝太大將軍的故事。傳說中,謝太大將軍,又名謝廷輔,明時降生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某天,謝太大將軍外出,偶然間在路邊撿到了一個包袱,打開一開,竟然是數百兩白花花的銀子。
  • 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
    世人都想得到福報,兒女都好、皆有前途;父母長壽、福氣安康,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千萬不能做損人利己的壞事,正如佛說:這五件事,最能為自己積攢福報,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老話常說:「千裡去燒香,不如回家敬父母。」佛家常常教導我們,父母就是家中的兩尊佛,孝養父母,就是供養佛;報父母恩,就是報佛恩。03與人為善古人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佛說:人的運氣好壞,都有因果
    【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如果真的有風水一說,那麼,善心與德性,就是人一生最好的風水。 一切福地,不離善心 人若存善念,行善舉,福雖未至,禍已遠行。
  • 明朝古墓出土將軍骸骨,枕骨砍斷坐實清朝百年傳聞,網友:淚目
    崇禎皇帝繼位後,改四衛營為勇衛營,上至將軍總兵下至普通士兵,皆穿皂布衣甲,畫虎頭,所以又被叫做「黑虎頭軍」。勇衛營兵力並不多,巔峰時也不過萬人,但因由崇禎皇帝親設,並由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等猛將訓練指揮,所以戰鬥力極強,無論是面對八旗兵還是大順軍,幾無敗績。李自成攻寧武時,面對的正是這樣一支軍隊。寧武守軍白天出城鏖戰,夜晚憑城據守,數日拉鋸,大順軍在關前死傷數萬。
  • 明朝古墓出土將軍骸骨,枕骨砍斷坐實清朝百年傳聞,看完讓人淚目
    寧武城中的百姓感念周遇吉的忠義,自發與大順軍展開巷戰,李自成憤恨之餘下令屠城,史載:農民軍破城後,嬰幼不遺,全城屠盡。 但是,從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山西寧武民間卻口口相傳著周遇吉的另外一種結局:「縋城被執」,即周遇吉是主動跑到李自成大營大罵對方,被李自成斬殺的。
  • 明朝古墓發現將軍屍骸,枕骨砍斷證實清朝傳聞,大義之舉令人淚目
    我們要討論的便是這位將軍,只因明朝古墓發現將軍屍骸,枕骨砍斷證實清朝傳聞,大義之舉令人淚目。二、 且看寧武之戰守方之實力山西守城總兵乃周遇吉,他除卻此身份外,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勇衛營之將領。若說道這勇衛營,那邊要從親衛軍說起,親衛軍乃朱元璋設立的御林軍。隨著明朝之衰弱,明末的御林軍也變成了擺設一般的存在。
  • 善心結善緣,武漢小夥兒意外中獎42.9萬元
    買彩票,講究一個善心結善緣,最近有一位武漢小夥,因為善念初衷幫助別人,沒想到竟然自己意外中獎,收穫了42.9萬元大獎。彩民澳先生(化姓)是一位僑胞,在武漢定居,多年前結識了在賣水果的42010026號站的銷售員,因為這名銷售員誠信友善,澳先生逐漸和他成了朋友。
  • 明朝宦官大都是反派,但這個宦官有絕對權力,卻被百姓稱為「佛」
    一說起來,就覺得明朝的宦官都是反面角色,其實也不盡如此,有一個宦官就出汙泥而不染,不光朝堂上下對他好評如潮,老百姓也稱他為「佛」。這個倍受好評的宦官叫陳矩。嘉靖二十六年被選入宮做了一個小太監,那年他八歲,正該是讀書的年紀。陳矩的運氣不錯,因為他的師父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忠是個工作能力很強、品行又十分周正的人,跟著這樣的師父,陳矩自然也壞不到哪裡去。
  • 佛說:情人、夫妻、兒女的因緣,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難怪佛說:愛情、夫妻、兒女的緣分的真相,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報恩、報恩、討債、還債。其實,不光親密關係如此,所有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皆如此。01報恩佛家講前世,今生,來世,每一段都不是割裂的,凡事必有前因,才有後果,這就是因果輪迴。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
  • 佛說:生氣的時候,牢記十句話,火氣立刻消除
    佛說,因緣而來,因緣而往,締結善緣,終有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佛說,學佛之人,必斷惡,行善,方得善果。佛說,「不要因為是佛說的就相信,要以理智仔細觀察無誤再相信。」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佛說,少生氣才能健康長壽,少生氣才能家庭和睦,少生氣才能一生平安。
  • 失而復得《金剛經》:原來你的好運裡藏著累世的善緣
    當年的冬天,相府夫人查帳,偶然發現了這當票,就過問了此事,因夫人平日就尊佛重道,又曾聽聞自家老爺說起過此經,便命嚴都管把這五十石米當作自家齋贈,不用寺廟來贖回了,並把經書還回寺中。
  • 印光大師:善心助人,福報連綿;不願付出而求佛保佑,何來福報
    上一節說到有一個人因事業受挫,前來報國寺求見印光大師。他剛剛走進寺院門口,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出家人招呼說:「居士,你是遠方來的吧?」「你何以知道?」這教員對寺院出家人故弄玄虛的行徑很是反感,耿直地反問。那出家人並不生氣,仍然和藹地說:「大師有規定,每逢初一十五,接受當地人的皈依,遠地而來的居士,則隨時為之說法皈依。
  • 西晉簡史-司馬氏的起源
    司馬氏的祖先是西周的程伯休父。他生卒年不詳,封於程邑,是程國的國君。爵位是伯爵,字休父,所以人稱程伯休父。西周開始設置司馬、司徒、司空。司馬執掌兵權,大約相當於後來漢朝的大將軍。程伯休父官至司馬,徵戰有功。周宣王特許他們家可以以官職為姓。所以他的後人有一部分以他的官職司馬為姓。還有一部分人以國為姓,因此姓程的和姓司馬的是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