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鳳的特點
鳳凰的造型是美麗的,其形狀從股商時期的圖騰開始直到現在,期間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同一時期的鳳,由於地區和作者不同,其形象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但總的特點是:錦雞的頭,如意形的勝冠,鸚鵡的嘴,孔雀的脖子和羽毛,駕你的身體,鵬鳥的翅膀,仙鶴的足。其中,鳳凰的尾部是最美麗的,它不但富於動勢,而且具有一種節奏的韻律美, 這是最主要的特徵。
1.鳳的各部名稱
「鸞雛分大小,鳳凰分雌雄」,鳳可以分為雛、鸞和鳳凰三個成長階段。其中幼鳳稱為"雛鳳」、成年鳳稱為「鸞鳳」、成熟後的鳳稱為「鳳凰」的形體可以分為頭部、身部、尾部和足部四個部位。
鳳凰的頭部包括鳳嘴、眼、頸、冠和墜等。其中鳳有冠,而凰是沒有冠的,因為古代男子成年後要加冠(勝冠),它是雄性的象徵,所以,「凰」 就不能加冠。鳳嘴一般表現為鸚鵡或錦雞的嘴形。眼為細長形,一般稱為「丹鳳眼」。頸項(脖刺)的特點似孔雀。成年後的鳳凰其鳳墜較大,鸞則要小-些,而雛則無冠無墜。
鳳凰的身體包括胸、背、翅膀、腹和鳳膽等。其中鳳有鳳膽,而凰則沒有鳳膽,這是雌雄的標誌,鸞和雛沒有鳳膽。
鳳凰的尾部包括主鳳尾、次鳳尾和飄翎。主鳳尾一般為2至5根,也有多達9根的。鳳凰的尾羽有鳳尾眼。(圖45)
鳳凰的足部包括腿、跗蹠和趾足,其中趾足和鶴足一樣是分開的。 (圖46)
2.鳳的基本畫法
由於鳳展是集中了自然界中飛肅的各種優點,因此,其畫法和島的營兒似。下面摘錄段王樹村先生在 《中國民間面次》(北京工藝美術出版補2003年版)中對肅畫法的描述,以供參考。
「面飛角歌
(一)羽族萬狀,難畫群形,錦定彩鳳,白鶴黃鷺,棲枝細遍,奮霄巨鵬,德聲似前,轉羿如雲,毛兼五色,聲變幹音,西池恣浴,綿林肆鳴。回家商島,犧息花腦,顏腦蹲路,展後有情, 飛鳴食宿, 各具像生。
(二)羽翱嘴爪,以筆發明,先畫其嘴,眼照上唇,目寫頭額,願描背翎,半環大小,筆重筆輕,破鏡之狀,短長尖平,尾翎細細,圖出勾停,徐徐小筆,幾筆運增,羽毛翅脊,前後相承,腿肫胸肚,下筆細斟,寫完全體,後綴腳心,踏枝立幹,勢欲縱橫。展拳之訣,最忌伶仃。黃筌飛雁,徽宗立鷹,欲追神品,唐賢宋君。
(三)翎毛先畫嘴,眼照上唇安,留眼橫點額,接腿寫背肩,半環大小點,破鏡短長尖,細細梢翎出,徐徐小尾填,羽毛起脊背,胸肚腿肫前,臨了才添爪,踏枝或展拳(以上是畫鳥步驟)。自嘴、眼、腦毛、披蓑毛為部;又窩翅、梢翅、背毛為一部:又毛肚、腿胯、尾翎至拳爪一部,三部記清聯成體,畫出無不像。
翎毛畫理
畫翎毛者必須知道諸禽形體名稱。日:嘴、眼、腦毛、披蓑毛,翅有梢翅、窩翅。翅膀上有大節、小節,大小宿翎,次及六稍。又有抖風掠草、散尾、壓碉尾、肚尾、腿撥尾錐。腳有探爪(三節)、食爪(三節)、撩爪(四節)、託爪(一節)。背毛之間謂之「合溜」。山鶻、雞頭,各有歲時蒼嫩(皮毛眼爪)之異象。鵝鴨都有肚子。工飛水禽,自然輕俏。如此之類,或鳴集而羽翻緊戢,或寒棲而毛葉松泡。以上俱有名體處,必須融會,缺一不可。
畫鳥雀須知鳥有水、旱之分,蟲食、穀食之別,水禽嘴長而尾短,肉食禽嘴尖而爪利,穀食鳥嘴鈍性溫順。
畫孔雀鳳凰,補牡丹藥欄為景,富貴豔麗之色倍增。鷹鷙、壽帶、白鶴,要配蒼松古柏,易顯勁健逸趣。獲灘蘆港配水鳧寒雁,增平遠遼闊、景物蕭瑟之感。山塘草舍要填畫雞鴨,以生雞聲茅店月、水暖鴨先知之趣味。
3.鳳的表現形式
鳳的表現大多呈飛翔姿態,有時與祥雲相伴,有時與牡丹、梧桐等相伴,有的往上飛期,有的則向下盤旋,還有的享亭玉立站在山風上。根據鳳的不同姿勢,大致上可分為立鳳、坐鳳、飛鳳(翔鳳)、降鳳、團鳳、雲鳳、草鳳、拐子鳳等形式。
(1)立鳳
立鳳的表現形式為站立狀,有時單足落地,有時雙足站立。根據鳳的站立姿勢,又可分為「垂尾立鳳」(鳳尾下垂的鳳)、「揮尾立鳳」 ( 鳳尾往上飄動的鳳)等。(圖47-圖51 )
(2)坐鳳
坐鳳的表現形式為緩緩飛行狀,雙翅平行展開,頭部側向邊,鳳尾呈圓弧形往上翻卷。由於姿態端正,宛如正襟危坐而得名。(圖52)
(3)團鳳
團鳳的表現形式為圓形的適合狀,即根據鳳的不同姿態適合在圓形之中,也就是圓形適合圖案或稱為「團花」。團花分大團花和小團花。小團花又叫「皮球花」,常由數個小團花合成一個紋樣,由兩個團花連接成一個紋樣的稱「雙球花」。小團花的單個結構較簡單,大團花則複雜得多,有對稱、放射、旋轉骨式的,也有平衡、散點、直立骨式的。團花在商周和戰國青銅器裝飾中已有所見,以後又應用在彩繪、刺繡上,隋唐以後則更多地出現在各種織物上。明、清時期的統治者還把「四團花」、「八團龍鳳」等團花內容及格式,規定是宮廷專用的服飾圖案。民間織繡工藝品常採用團花形式,題材更為豐富,花的團數有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等多種。(圖53-圖57 )
4.翔鳳(飛鳳)
翔鳳的表現形式為雙翅展開呈飛翔狀態,它包括升鳳、降鳳、平飛鳳等形式。其中升鳳的形態是鳳呈往上飛行狀,即頭部朝上,鳳尾朝下,鳳頭朝左上方升飛的稱左側升鳳,鳳頭朝右上方升飛的稱右側升鳳。降鳳的形態則表現為頭部朝下,鳳尾朝上的飛行狀。平飛鳳的特點是鳳量水平狀態飛行。( 圖58-圖62)
5.行鳳
行鳳的表現形式為緩緩行走狀,為水平狀的正側面。也有鳳的頭部作回首狀的,使畫面更顯生動。( 圖63 )
6.雲鳳
雲鳳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鳳的形態呈雲形;一種是鳳和雲組合在一起的形態。鳳的頭、翅、尾呈雲形的鳳,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喜慶。與祥雲組合在一起的鳳,同樣給人以祥和喜慶之感。( 圖64-圖67 )
7.草鳳
草鳳的表現形式為風身、翅、尾等都星卷草形式,表現出的是一種茂盛、 長久的吉祥寓意。卷草的形式很美,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富有眾多變化,特別是在隋唐時期最為流行,形象更屬優美,成為種極有特色的裝飾紋樣,後人稱它為「唐草」。(圖68-圖70)
8.拐子鳳
揚子鳳屬於草鳳的範疇,它所表現出的是線條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圖71 )
9.綜合形式的鳳
經過歷代藝人們的不斷加工和創造,鳳紋從簡到繁,從淳樸到俊美,從變形(抽象)到具象,形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各種不同形象,構成深受各族同胞所共同喜愛的藝術形象。例如在戰國的絲織品上,鳳「延頸奮翼,五光備舉」,給人以神異的美感。秦漢以後,鳳的形象一掃神秘的古代圖騰的餘跡,強調向上向前的動態,將鳳的形象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唐代銅鏡上的鳳紋,往往和花卉相結合,尤其與譽稱「花中之王」的牡丹相配, 「鳥王」 加「花王」,更加增添了藝術情趣和魅力,普遍稱為夫妻恩愛、幸福和諧的象徵。當時還盛興「鳳銜花」、「鳳穿花」 以及「鳳鳥口銜同心結」,這種圖案典雅絢麗,更能象徵夫妻之間的和睦與幸福。(圖72-圖75)
傳統習俗中,人們總是把鳳凰與喜慶結合在一起,大都少不了飛騰奔放的形象,諸如丹鳳朝陽、百鳥朝鳳、吹簫引鳳、麟鳳呈祥、鳳戲牡丹等鳳凰圖案。結婚總是喜稱「龍鳳呈祥」,結婚時新娘要戴鳳冠、鳳釵,穿鳳頭鞋,拜堂要用龍鳳花燭,新房中的家具和日用品上都少不了鳳凰圖案。
好了,今天的狐仙說歷史,敘述鳳的種類就到這裡了,下期繼續敘述鳳的起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