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鳳凰藝術》之鳳的特點

2020-11-27 狐仙說歷史

一、鳳的特點

鳳凰的造型是美麗的,其形狀從股商時期的圖騰開始直到現在,期間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同一時期的鳳,由於地區和作者不同,其形象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但總的特點是:錦雞的頭,如意形的勝冠,鸚鵡的嘴,孔雀的脖子和羽毛,駕你的身體,鵬鳥的翅膀,仙鶴的足。其中,鳳凰的尾部是最美麗的,它不但富於動勢,而且具有一種節奏的韻律美, 這是最主要的特徵。

1.鳳的各部名稱

鳳凰

「鸞雛分大小,鳳凰分雌雄」,鳳可以分為雛、鸞和鳳凰三個成長階段。其中幼鳳稱為"雛鳳」、成年鳳稱為「鸞鳳」、成熟後的鳳稱為「鳳凰」的形體可以分為頭部、身部、尾部和足部四個部位。

鳳凰的頭部包括鳳嘴、眼、頸、冠和墜等。其中鳳有冠,而凰是沒有冠的,因為古代男子成年後要加冠(勝冠),它是雄性的象徵,所以,「凰」 就不能加冠。鳳嘴一般表現為鸚鵡或錦雞的嘴形。眼為細長形,一般稱為「丹鳳眼」。頸項(脖刺)的特點似孔雀。成年後的鳳凰其鳳墜較大,鸞則要小-些,而雛則無冠無墜。

鳳凰的身體包括胸、背、翅膀、腹和鳳膽等。其中鳳有鳳膽,而凰則沒有鳳膽,這是雌雄的標誌,鸞和雛沒有鳳膽。

鳳凰的尾部包括主鳳尾、次鳳尾和飄翎。主鳳尾一般為2至5根,也有多達9根的。鳳凰的尾羽有鳳尾眼。(圖45)

鳳尾和各部位

鳳凰的足部包括腿、跗蹠和趾足,其中趾足和鶴足一樣是分開的。 (圖46)

2.鳳的基本畫法

由於鳳展是集中了自然界中飛肅的各種優點,因此,其畫法和島的營兒似。下面摘錄段王樹村先生在 《中國民間面次》(北京工藝美術出版補2003年版)中對肅畫法的描述,以供參考。

「面飛角歌

(一)羽族萬狀,難畫群形,錦定彩鳳,白鶴黃鷺,棲枝細遍,奮霄巨鵬,德聲似前,轉羿如雲,毛兼五色,聲變幹音,西池恣浴,綿林肆鳴。回家商島,犧息花腦,顏腦蹲路,展後有情, 飛鳴食宿, 各具像生。

(二)羽翱嘴爪,以筆發明,先畫其嘴,眼照上唇,目寫頭額,願描背翎,半環大小,筆重筆輕,破鏡之狀,短長尖平,尾翎細細,圖出勾停,徐徐小筆,幾筆運增,羽毛翅脊,前後相承,腿肫胸肚,下筆細斟,寫完全體,後綴腳心,踏枝立幹,勢欲縱橫。展拳之訣,最忌伶仃。黃筌飛雁,徽宗立鷹,欲追神品,唐賢宋君。

(三)翎毛先畫嘴,眼照上唇安,留眼橫點額,接腿寫背肩,半環大小點,破鏡短長尖,細細梢翎出,徐徐小尾填,羽毛起脊背,胸肚腿肫前,臨了才添爪,踏枝或展拳(以上是畫鳥步驟)。自嘴、眼、腦毛、披蓑毛為部;又窩翅、梢翅、背毛為一部:又毛肚、腿胯、尾翎至拳爪一部,三部記清聯成體,畫出無不像。

翎毛畫理

畫翎毛者必須知道諸禽形體名稱。日:嘴、眼、腦毛、披蓑毛,翅有梢翅、窩翅。翅膀上有大節、小節,大小宿翎,次及六稍。又有抖風掠草、散尾、壓碉尾、肚尾、腿撥尾錐。腳有探爪(三節)、食爪(三節)、撩爪(四節)、託爪(一節)。背毛之間謂之「合溜」。山鶻、雞頭,各有歲時蒼嫩(皮毛眼爪)之異象。鵝鴨都有肚子。工飛水禽,自然輕俏。如此之類,或鳴集而羽翻緊戢,或寒棲而毛葉松泡。以上俱有名體處,必須融會,缺一不可。

畫鳥雀須知鳥有水、旱之分,蟲食、穀食之別,水禽嘴長而尾短,肉食禽嘴尖而爪利,穀食鳥嘴鈍性溫順。

畫孔雀鳳凰,補牡丹藥欄為景,富貴豔麗之色倍增。鷹鷙、壽帶、白鶴,要配蒼松古柏,易顯勁健逸趣。獲灘蘆港配水鳧寒雁,增平遠遼闊、景物蕭瑟之感。山塘草舍要填畫雞鴨,以生雞聲茅店月、水暖鴨先知之趣味。

3.鳳的表現形式

鳳的表現大多呈飛翔姿態,有時與祥雲相伴,有時與牡丹、梧桐等相伴,有的往上飛期,有的則向下盤旋,還有的享亭玉立站在山風上。根據鳳的不同姿勢,大致上可分為立鳳、坐鳳、飛鳳(翔鳳)、降鳳、團鳳、雲鳳、草鳳、拐子鳳等形式。

(1)立鳳

立鳳的表現形式為站立狀,有時單足落地,有時雙足站立。根據鳳的站立姿勢,又可分為「垂尾立鳳」(鳳尾下垂的鳳)、「揮尾立鳳」 ( 鳳尾往上飄動的鳳)等。(圖47-圖51 )

鳳凰像磚、石

(2)坐鳳

坐鳳的表現形式為緩緩飛行狀,雙翅平行展開,頭部側向邊,鳳尾呈圓弧形往上翻卷。由於姿態端正,宛如正襟危坐而得名。(圖52)

立、坐鳳紋

(3)團鳳

團鳳的表現形式為圓形的適合狀,即根據鳳的不同姿態適合在圓形之中,也就是圓形適合圖案或稱為「團花」。團花分大團花和小團花。小團花又叫「皮球花」,常由數個小團花合成一個紋樣,由兩個團花連接成一個紋樣的稱「雙球花」。小團花的單個結構較簡單,大團花則複雜得多,有對稱、放射、旋轉骨式的,也有平衡、散點、直立骨式的。團花在商周和戰國青銅器裝飾中已有所見,以後又應用在彩繪、刺繡上,隋唐以後則更多地出現在各種織物上。明、清時期的統治者還把「四團花」、「八團龍鳳」等團花內容及格式,規定是宮廷專用的服飾圖案。民間織繡工藝品常採用團花形式,題材更為豐富,花的團數有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等多種。(圖53-圖57 )

龍鳳紋京劇
丹鳳、丹鳳戲

4.翔鳳(飛鳳)

翔鳳的表現形式為雙翅展開呈飛翔狀態,它包括升鳳、降鳳、平飛鳳等形式。其中升鳳的形態是鳳呈往上飛行狀,即頭部朝上,鳳尾朝下,鳳頭朝左上方升飛的稱左側升鳳,鳳頭朝右上方升飛的稱右側升鳳。降鳳的形態則表現為頭部朝下,鳳尾朝上的飛行狀。平飛鳳的特點是鳳量水平狀態飛行。( 圖58-圖62)

平飛、升鳳、降鳳紋

5.行鳳

行鳳的表現形式為緩緩行走狀,為水平狀的正側面。也有鳳的頭部作回首狀的,使畫面更顯生動。( 圖63 )

6.雲鳳

雲鳳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鳳的形態呈雲形;一種是鳳和雲組合在一起的形態。鳳的頭、翅、尾呈雲形的鳳,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喜慶。與祥雲組合在一起的鳳,同樣給人以祥和喜慶之感。( 圖64-圖67 )

行鳳、雲鳳、草鳳紋

7.草鳳

草鳳的表現形式為風身、翅、尾等都星卷草形式,表現出的是一種茂盛、 長久的吉祥寓意。卷草的形式很美,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富有眾多變化,特別是在隋唐時期最為流行,形象更屬優美,成為種極有特色的裝飾紋樣,後人稱它為「唐草」。(圖68-圖70)

拐子、香草鳳紋

8.拐子鳳

揚子鳳屬於草鳳的範疇,它所表現出的是線條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圖71 )

9.綜合形式的鳳

經過歷代藝人們的不斷加工和創造,鳳紋從簡到繁,從淳樸到俊美,從變形(抽象)到具象,形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各種不同形象,構成深受各族同胞所共同喜愛的藝術形象。例如在戰國的絲織品上,鳳「延頸奮翼,五光備舉」,給人以神異的美感。秦漢以後,鳳的形象一掃神秘的古代圖騰的餘跡,強調向上向前的動態,將鳳的形象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唐代銅鏡上的鳳紋,往往和花卉相結合,尤其與譽稱「花中之王」的牡丹相配, 「鳥王」 加「花王」,更加增添了藝術情趣和魅力,普遍稱為夫妻恩愛、幸福和諧的象徵。當時還盛興「鳳銜花」、「鳳穿花」 以及「鳳鳥口銜同心結」,這種圖案典雅絢麗,更能象徵夫妻之間的和睦與幸福。(圖72-圖75)

雙鳳交頸、鸞鳳銜綬紋

傳統習俗中,人們總是把鳳凰與喜慶結合在一起,大都少不了飛騰奔放的形象,諸如丹鳳朝陽、百鳥朝鳳、吹簫引鳳、麟鳳呈祥、鳳戲牡丹等鳳凰圖案。結婚總是喜稱「龍鳳呈祥」,結婚時新娘要戴鳳冠、鳳釵,穿鳳頭鞋,拜堂要用龍鳳花燭,新房中的家具和日用品上都少不了鳳凰圖案。

鳳凰

好了,今天的狐仙說歷史,敘述鳳的種類就到這裡了,下期繼續敘述鳳的起源與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吉祥物:龍、鳳、龜、麒麟
    鳳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其實鳳凰是分雌雄的,雄的名鳳,雌的為凰,合在一起時叫鳳凰。相傳在很久以前,鳳和凰形影不離,齊飛齊棲,所以有「鳳求凰」、「鳳凰于飛」這些象徵愛情和夫妻和諧的詞語。當然鳳和龍一樣,是否真的存在我們也不得而知。
  • 中國的鳳凰與西方的鳳凰有什麼不同?
    中國四大聖獸:青龍、朱雀、玄武、白虎。而鳳凰,嚴格來說是鳳。《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至於後來為什麼演變成孔雀尾就不得而知了。而鳳居百鳥之首,身披五色,象徵著仁義禮智信五德,也象徵天道五行。《廣雅》中說到鳳凰身上有五個很像文字的紋理:「……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
  • 膠花水晶、鳳羽晶、鳳凰幽靈之間有什麼聯繫呢?普琳絲與您揭秘!
    然而鳳羽晶和鳳凰幽靈的外觀形象是非常的相似,很多人對這兩款水晶也是比較容易混淆的,接下來PLSTONE將為大家詳細的揭開膠花水晶、鳳羽晶、鳳凰幽靈之間環環相扣的聯繫吧!鳳羽晶手鍊膠花水晶、鳳羽晶、鳳凰幽靈的形成過程是如何?
  • 莫高窟龍鳳藻井圖案:標誌著佛教藝術中國化、世俗化
    龍和鳳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在中國歷史上充滿著吉祥的色彩。龍鳳呈祥,龍鳳和鳴等都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在封建社會,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后則是鳳舞九天,可以說龍和鳳在古代人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莫高窟石窟中的藻井圖案,本是仿照中國古代建築中,宮室內部屋頂上用方木疊套而成的方井結構和裝飾手法,即所謂「交木為井,繪以藻紋」而創作的。
  • 剪紙欣賞:鳳凰作為百鳥之王,都有哪些美麗的傳說?
    鳳凰,原本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神鳥。後來,它與龍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和平與奮進的象徵。據我國第一部解釋詞義的詞典《爾雅》註解:鳳凰為祥瑞之鳥,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羽毛色彩絢麗。在神話故事中,鳳凰每次死後,周身都會燃起大火,然後會在烈火中獲得比以前更加強大的生命力,這稱為「鳳凰涅槃」。如此周而復始,鳳凰便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之稱。自古至今,鳳凰一直被人們視為瑞鳥,是天下太平的象徵。相傳,黃帝在位時,想親眼見一下傳說中的鳳凰。為此,他向自己的輔臣天老請教。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1.鳳凰是東方集團的崇拜對象鳳凰這一意象源自中國燦爛的史前文化。早在八千多年前,就已經初現曙光。例如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著名的「鳳凰朝陽紋」,距今就有七千多年的歷史。
  • 公雞和燕子誰才是真鳳凰?竟然都是真鳳凰,動物們都是真正的鳳凰
    鳳是中國古人對多種禽鳥、某些遊走走的動物及太陽和風等自然現象多元融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在古代神話中,部落首領們幾乎都是以某一種動物的化身,或者本來就是某種動物,然而,這些動物往往是那些兇猛、威武的形象。
  • 中國戲曲是有獨特規律的藝術,寫意傳神則是它藝術方法的本質特點
    中國戲曲是一種具有獨特規律的綜合藝術。它的形成和發展,始終和人民群眾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中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觀念深刻地影響著它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方法。經過幾百年的競爭、選擇、提煉和融合,形成了它的為群眾喜聞樂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藝術傳統,在歷史上起了積極的作用。
  • 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及特殊符號就是書法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
  • 中西方文化中意義迥異的「四靈」:麒麟、鳳凰、龜和龍
    比如,「四靈」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中就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徵意義。在中國文化裡,四靈指的是麒麟、鳳凰、龜和龍四種動物,其中麒麟、鳳凰和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是人們想像並創造出來的。這四種動物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是代表吉祥的瑞獸,而在西方文化中與四靈相對應的動物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這種奇特的文化現象反映了不同民族深刻的文化內涵。
  • 朱雀與鳳凰的前世今生
    終南山下樓觀臺道教天之四靈四大神獸圖騰有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是道教推崇的四象版本: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這裡面蘊藏了上至天象星宿、下達五行風水的道教理論。另一版本是儒家推崇的禮教版本:龍,鳳,麟,龜。
  • 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是雞的前身,比鳳凰厲害
    國人傳之,鹹以為真鳳,貴,欲與獻之。遂聞於楚王。王感其獻於己,召而厚賜之,過買鳥之值十倍矣。這個故事大意說的是,一個楚國人從未見過山雞,外出時在路上碰到一個挑著山雞的村夫,見到長著漂亮羽毛和修長尾巴的山雞認定它不是一個俗物,便問他問這是什麼神鳥。村夫見他不認識山雞,便信口說道是鳳凰。這楚人聽了心中一喜,請求村夫將「鳳凰」賣給他。
  • 「朱雀」和「鳳凰」是如何產生,為何「朱雀」與「鳳凰」常被混淆
    二、古人各種常見的動物的特點雜糅在一起,為我們帶來了鳳凰鳥類中最尊貴的代表,《禽經》中對於鳳凰有過這樣的記載;「鳥之屬三百六十,鳳為之長。」三百六十中的鳥類之中鳳凰是其中當之無愧的王者。提及鳳凰的形象,人們往往會想到一隻五彩斑斕張開雙翅的神鳥。對於鳳凰的記載中往往有這樣的描述,鳳凰的聲音迷人動聽,就好像樂器笙簫發出的聲音一樣。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鳳凰繞著太陽飛翔是非常吉祥的圖案,名為「丹鳳朝陽」,寓意美好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的鳥中之王,在日本畫師加藤丈博的筆下,將其鳳舞飛天的表現。他將鳳凰的亦稱幾種來歷,如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作以不同的繪畫表現「鳳凰」。「鳳凰」在中華文化中是僅次於「龍」地位,只有皇后才能稱之為「鳳」。
  • 神隱山海經(4)|上古神獸鳳凰涅槃重生 是100年前郭沫若編的一個梗
    它是百鳥之王,是舞神,是祥瑞,是儒家德、義、禮、仁、信的化身;到後來鳳鳥能力擴展到「能究萬物、通天地、象百物」,德行十全十美,以至於「備文武,王下國」,最後成為古中國的神獸序列中,唯一與龍比肩,站在神權頂端的瑞獸。 儘管如此,鳳凰在1920年以前,還不會「浴火」,也不會「重生」,而教會它這兩項技能,是一個28歲的中國留學生。
  • 是麒麟、龍、鳳、龜;而不是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
    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上文出自《山海經》中的「南次山經」章節,裡面提到的鳥就是鳳凰,被視作祥瑞的象徵。除了鳳凰之外,還有龍、麒麟和龜,它們都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合稱四瑞。
  • 最像鳳凰的四種鳥,哪一種是鳳凰的原型呢?
    鳳凰作為我們民族的神鳥,跟龍一樣,是刻入中華民族基因裡的圖騰。在古代,一般用龍來代替皇帝,而皇后就被稱作鳳。皇后的東西也用鳳來做前綴,如鳳冠,鳳服等,足以見得鳳凰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鳳凰到底是事實存在過的,還是一種完全想像出來的動物呢?大家爭論還是很大。
  • 為什麼鳳凰被稱為「不死鳥」
    最近電視劇《香蜜沉沉燼如霜》持續熱播,而當中的演員也獲得了眾迷妹的支持,其中鄧倫主演的天族二皇子旭鳳,真身乃上古神鳥鳳凰,今日小編也來蹭一下熱度,說一說這鳳凰的來歷以及意義。鳳凰的起源差不多在新石器時代,是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不死之鳥,素有「百鳥之王」的稱號,也被稱為丹鳥、火鳥、鶤雞等,與龍同為漢族民族圖騰標誌。鳳凰與麒麟一樣都是雌雄的統稱,鳳為雄,凰為雌,所以稱為鳳凰,但是有的人認為鳳是女的,這是錯誤的認識,古時鳳凰有很多的典故,其中有一曲名為《鳳求凰》,意為男子像女子表達愛意。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原始社會圖騰雕塑
    正如學者們指出的:「商周時期以及以後的繪畫、雕塑中盛行的龍、鳳、梟、朱雀、玄武、金烏、蟾蜍等神話性質的紋樣圖案,也許和這時代蜥蜴、鷹、梟、烏龜、蛙等動物與形象有著信仰。上的繼承演變關係。」(《美術史論叢刊》第二輯,陳少豐、楊庚新文)它們是動物崇拜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