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城管部門工作人員現場執法。
網格長主動深入一線為群眾服務,讓群眾辦事「一次都不用跑」。
紅網時刻通訊員 李小雷 長沙報導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街道縱橫,商賈雲集,車水馬龍,城市脈絡清晰。在這繁華熱鬧的背後,有一雙巧手織就一張張無形的網——城市網格化管理,助推經開區(高新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城管分局以黨支部為核心,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將轄區劃分為三個大網格、九個微網格,以單元網格為載體,以「精準、精細、精緻」的管理服務為目標,整合各種資源,及時發現並綜合解決各類問題,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創新求變】
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
力量下沉到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
經過多年的發展,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已成為瀏陽市經濟發展的「橋頭堡」。市委十二屆十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大力支持瀏陽經開區(高新區)聚焦「三主兩特四鏈」,打造「三高四新」戰略重要承載區。這無疑對園區的城市管理提出了全新課題。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金陽新城建設站在發展的新起點,如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帶著問題找出路,按照園區黨工委、管委會的要求,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城管分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探索、創新城市管理工作,組織幹部外出學習、交流。在借鑑其他城市管理經驗後,結合園區實際,在域內推行「黨建+微網格」的城市管理模式。
「經開區與高新區合併後,建成區總面積達到了35平方公裡,管理區域跨度大,再按照以往模式實行分線管理的話有點力不從心。」經開區(高新區)城管分局局長周志介紹,園區是瀏陽經濟的「主戰場」,要更好提升城市品位,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好園區企業和群眾,就要提升管理效能,把很多城市管理方面的具體問題第一時間解決,「推行網格化管理後,將權力下放到一線、職責明確到一線、力量下沉到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哪裡有問題,哪裡就能看到網格管理員的身影,做到了事前知情況、事中有監管、事後能管控。」
目前,城市網格化管理工作已經在經開區(高新區)全面鋪開。
經開區(高新區)城管分局將經開區(高新區)分為三個大網格(經開區南園、經開區北園、原高新區),根據管轄區域範圍又將三個大網格細分為九個微網格,從分局調整任命了三名管理經驗豐富、愛崗敬業、既是黨員又是退伍軍人的同志擔任網格長,把城市管理職能全部下放到網格,責任明確到具體的路段、具體的人員。
同時,要求環衛、綠化、電力等運維單位,將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相應安排到每一個網格。
「從試行的效果來看,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讓職能職責更清晰,避免內部科室、中隊之間因職能交叉而互相推諉扯皮;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能力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對運維單位的考核也更加精準、到位,服務品質較之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經開區(高新區)城管分局副局長姜洪波說。
【探索實踐】
一「網」攬盡城市各個角落
服務更高效執法更精準
退伍軍人歐鋒是經開區(高新區)一名普通城管隊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他又多了一個身份——網格長。
「以前是分線管理,只要管好我分管的事情就可以了,但網格化後實行分片管理,在我自己的片區,所有大小事宜,都由我這個網格長來處理,事事要過問,件件必躬親。」歐鋒擔任網格長後,工作時間一改以前的朝九晚五,現在在辦公室幾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因為他每天都深入片區,在一線為民服務。
就在採訪時,他又接到一個電話,隨即馬上前往目的地——經開區(高新區)一所新建的學校。
「學校開設永久性出口,需要施工,改變市政道路及綠化等設施,所以我必須到現場進行監管。」歐鋒說著又拿出手機,聯繫了自然資源、市政綠化、電力維護等部門人員一起前往,「由我牽頭,全部到現場辦公,以前申請單位需要分別找各歸口部門進行報備,比較麻煩。」
上午10點左右,市政、管網、電力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作為該網格的網格員全部到齊,經過現場測繪,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規劃好了學校的永久性出口。
「以前要辦好全部手續,至少需要三天時間,現在一個多小時就辦好了。」學校負責人吳先生高興地說,以前辦業務不知道該找誰,只能到部門挨個打聽,現在實行網格化管理後,明確了網格長,有問題就找「歐網管」。
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除了服務更高效優質,執法監管也變得更加精準。
因園區城鄉結合部多,不少偏僻荒地就成了亂倒渣土垃圾的地方,儘管以前也加大查處力度,但因追查難度較大,所以亂倒建築垃圾的現象常有發生。
但在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後,這一現象得到了有效改觀。「網格出了問題,責任在我們,為了遏制違法行為,我們現在實行24小時網格化巡查。」片區網格長劉江說,針對摸排出來的亂倒渣土垃圾的時間規律,他們專門部署力量在凌晨進行巡查。12月11日凌晨3點,一輛自卸車滿載渣土垃圾準備在永和路傾倒,還沒等渣土落地,就被「嚴陣以待」的城管隊員發現。接受核查後,該車車主受到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現在隨意傾倒、帶泥出場的違法行為基本得到了遏制。」劉江說,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後,城市各個角落裡的大小事情,都成了所屬網格長的主責,權責明確,管理便更加到位。
據悉,今年以來,園區城管部門依法查處各類渣土違法運輸行為76起,暫扣車輛175臺,查獲大型跨區非法運輸案件3件,有效震懾了違法運輸行為。
【新聞延伸】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
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
三個大網格、九個微網格,在網格化管理過程中,不少網格除了完成日常任務外,還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成效明顯。
為優化營商環境,各網格在門店招牌規範整改過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耐心細緻地為店主考慮,做好服務工作,贏得了店主的好評。
「以前我們開個新店,辦理門店招牌,需要跑幾次城管部門,現在一次都不用跑,只要找網格長,廣告許可就給你送上門來。」在經開區(高新區)新開了一家超市的店主劉先生說,他在籌備開店時,網格長就主動找到了他,並告知申辦門店招牌所需材料。
在準備好材料後,劉先生只需通過手機上傳,經過城管部門網上審批通過後,第二天,網格長就將廣告許可送到了劉先生的店裡。
「效果好不好,關鍵要群眾說了算。推行網格化管理後,我們將群眾『最多跑一次』,簡化為『一次也不用跑』,減少了群眾的負擔。」姜洪波說,現在城市管理更加規範化、精細化、專業化、效能化,群眾反映訴求的渠道更暢通,問題解決更迅速,怨言少了,笑顏多了,實現了人在城中走,事在網中辦。
如今穿行在經開區(高新區)的大街小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天藍、地淨、人和的和諧畫卷,城市道路整潔衛生,市容秩序規範有序。
在謀劃新的一年工作思路時,周志寫道:「通過『黨建+微網格』工作機制開展城市管理,效果明顯,下階段將繼續深入推進,並根據實施過程中的情況適時調整,進一步做活城市管理『精』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