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睿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瀋陽的 40多個孩子雖然沒有失去母親,卻難以得到母愛———他們的媽媽大多殺了他們的爸爸,正在監獄服刑。
據付廣榮自述,在 2000年初,她在到遼寧省女子監獄作幫教時,受一些女犯人的託付,開始照顧犯人的孩子,隨著孩子的增多,她說自己賣房子、當首飾籌資 160萬元建立了陽光兒童村。 2002年,付在兒童村裡建立了遼寧省法制道德教育基地,被人們稱為「付媽媽」。幾年來,數以萬計的人被付廣榮的善舉而感動,他們捐錢捐物,付出一份份愛心。
然而, 5月 14日,中央電視臺《社會記錄》卻將付媽媽和她的「陽光兒童村」推上了風口浪尖。節目用鏡頭記錄下這樣一個場景:灶臺上並排放著兩個大炒鍋,一個鍋內的湯裡面有幾片白肉和一些酸菜。另一個鍋裡是米飯。飯廳兩張圓桌,每桌一盤鹹菜,大一點的孩子拿著碗挨個盛菜,年紀小的孩子只是幹吃米飯或饅頭。節目還披露,兒童村裡的孩子不上課被帶著四處去演講,演講之前要想死去的爹和服刑的媽,演講時還要擠眼淚,而演講的目的是為了募捐。
媒體紛紛對兒童村孩子生活狀況和接受捐款是否透明等問題提出質疑:兒童村裡的孩子到底過著怎樣的一種生活,他們是快樂還是無奈,是幸福還是麻木?「付媽媽」到底是純潔的天使還是利用社會善心的騙子?
一池酸菜冬吃到夏不穿新衣為博同情
一位曾在兒童村工作過的老師說,兒童村有一個大水泥池子,每到秋天,這裡就會漬上兩萬斤酸菜,從冬吃到夏,酸菜吃光了,才會買一些便宜的應季蔬菜。開始老師們也跟孩子一起吃,後來實在難以下咽,就從家裡帶點餅乾。據了解,酸菜是一種醃製食品,裡面含亞硝酸鹽及有害菌落,長期食用對人體不利,對正在發育中的兒童更是有害。「目的就一個,付廣榮為了省錢。」
付廣榮反駁說,兒童村每月都要殺一頭豬改善生活,平常吃飯都是兩三個菜,說孩子們天天吃酸菜純屬捏造。但在孩子的記憶裡,今年「五一」兒童村殺了一頭豬改善夥食,並沒有每月殺一頭豬。通常來講,他們也只是在節日才能吃一次肉。但在孩子眼裡,有吃有住就已經是很幸福了。
一位李女士透露,一次付廣榮領著孩子們探監,監獄大隊長要給孩子量身裁衣,一個孩子說,警察叔叔,你就是照著我們的身材量了,我們也穿不到身上,老師回去都給我們收走了。一位姓鄭的市民說,他曾在 2002年冬給兒童村的 44個孩子每人買了一件鴨絨衫和一個新書包。但 2003年冬他再來,看到孩子們依然穿著單薄的衣服,凍的瑟瑟發抖,依然背著個舊書包。
為什麼不給孩子們穿群眾捐獻的衣服?一位知情者說,付廣榮認為孩子穿得太好了,就難以激起參觀者的同情心。
付媽媽曾對中央電視臺的記者說,每個孩子每月的生活費需要三四百元。可除了每個月 5元錢的零用錢和春節時的壓歲錢外,孩子們平時身上幾乎沒有什麼錢。而這些孩子的學雜費、書本費、活動費,學校是全免的。「一個月三四百塊錢,這些錢究竟花在哪兒呢?」一位教師的疑問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不用打工衣食無憂英國留學「富女兒」
出現在媒體面前的付廣榮穿著做工考究的藍色套裙,脖子上掛著珍珠項鍊,手腕上帶著玉鐲,車是桑塔納 2000。她單獨住的那幢樓的樓梯和大廳都是木板裝修,據說衛生間內安著一個韓國產桑拿淋浴房。付解釋,那是女兒帶著女婿從英國來,為了不給中國人丟臉,花 2000多元裝的。而據一位懂行的人講,這樣的淋浴房恐怕得花上萬元。
付媽媽對外界聲稱,女兒在英國留學很辛苦,只能靠打工賺錢,她這個當媽媽的只顧這些兒童村的孩子的生計了,根本顧不上女兒。
媽媽的愛心只留給別人的孩子,怎麼會不讓人感動。但據知情者說,他的同學與付媽媽的女兒在英國同一所大學,而這所學校也如同她母親在瀋陽一樣,很有名氣,原因是———有錢人才上得起。
據這位知情人講,付媽媽的女兒從來不用打工掙錢,生活衣食無憂,身上穿的都是名牌,同學都知道,她媽媽是開福利院的,很有錢,時間不長就會收到一張幾萬英鎊的匯款。付廣榮還供養著她妹妹在德國留學的孩子。 2002年夏天,兩個從國外回來的孩子到兒童村待了兩天,她們衣著光鮮,跟村裡的孩子們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輟學演講講述血腥痛哭失聲為拉贊助
一位老師透露,付廣榮讓大一點的孩子到附近工廠做童工。但付廣榮解釋說,孩子滿 16歲可以出去幹活,但賺的錢她絕對一分都不要。一個孩子說,她打工的錢自己並沒有拿到過手。付說,錢,她讓工廠的老闆替孩子們保管著。
瀋陽 139中學一位班主任介紹,兒童村開始有十幾名孩子上學,但堅持讀到初三的只有一名學生。學校多次與付廣榮進行溝通,但對方說:孩子因為個人原因不想上學了,他們也沒辦法。
付廣榮經常組織兒童村的孩子們到一些學校作報告,講述他們自己與兒童村的故事,以博得社會捐款。
孩子們的保留節目是講述自己的身世,演講稿由兒童村的老師代為潤色。每一次演講,孩子們都因陷入痛苦的回憶而失聲痛哭。他們去瀋陽市的一些廣場和商場進行募捐;去學校參加座談,現身說法教育正常家庭中的孩子們珍惜自己的家庭。「那種方式讓我不舒服。」一位聽眾說,「我覺得孩子們每次講述暴力,都等於重新經歷暴力。」但付媽媽卻說,這種報告會是為了讓他們有發洩的機會,對他們的身體有好處。
付媽媽總告訴孩子,想想爸爸沒了,媽媽也沒了就會哭,哭了才能感動別人來捐款。一位老師感嘆,對這些經歷過家庭血腥場面的孩子,心理輔導很重要,但整個兒童村好像沒一個老師關注這事。
所捐款物遭受質疑審計結果不日公開
兒童村到底收到了多少捐款?付廣榮面對不同的記者,說出了不同的數字: 40萬、 60萬、 80萬、 64萬或 67萬、 105萬。
5月 26日下午,付廣榮對遼寧電視臺記者的回答是:不是 64萬元就是 67萬元。而之前她對 3次到兒童村採訪的中央電視臺記者說了 3個數字: 40萬、 60萬、 80萬。後來,她說出的數字又成了 105萬。
付廣榮覺得自己冤枉。她算了一筆帳: 43個孩子平均每月的生活費是 2萬元,一年的學費 4萬元,兒童村所有的開支一年下來是 20多萬元。近 3年來,包括基地建設等日常開支加在一起,她為兒童村一共投進了 273萬元。她說,當年為建兒童村,她把自己開的法律服務所的房子賣了,得了 80萬元。此外寫書賣了 20萬元,當律師掙了 20萬元,這些錢全部投到了兒童村,「我當了雷鋒,沒想到還受到這麼不公平的質疑。」
付廣榮說:「幾乎每一筆捐款捐物,我們都有記載。」她提供了 3個帳本(其實就是三本《非贏利性專用收款收據》),上面寫著捐款者的名稱及捐款數額,有的蓋有「陽光兒童村」字樣的章,有的蓋著「陽光兒童村財務章」字樣的章,更多的則沒蓋章。
一個多月來,媒體對陽光兒童村的社會捐款提出質疑後,瀋陽市成立調查組對其財務狀況進行了審計。目前審計已結束,結果尚未公開。
善心善舉與玻璃口袋
最近有兩則報導頗為引人關注———寧波恩美兒童福利院面臨三重苦惱:一是媒體報導越多,送來的棄嬰越多,二是願意收養孤兒的家庭很少,三是福利院本身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經濟狀況十分堪憂;大同乳娘村是以寄養的辦法讓孤兒找到家的感覺。但是,家庭寄養方式解決了孤兒的養育問題,卻並不能解決就業、教育、康復等問題。
二者的苦惱,說到底是沒錢的苦惱。至於陽光兒童村,就不僅錢少這麼簡單了。幾年前,曾經發生這樣一件事:麗江民族孤兒學校 12年先後收到各類捐款 800餘萬元,但在 2001年曾多次向學校捐款的美國媽媽聯誼會卻將校長胡曼莉告上了法庭。美國媽媽聯誼會說,胡曼莉在對善款的使用上存在嚴重的問題。法院經過幾個月的調查,認為胡曼莉將善款挪作他用,違背了捐贈人的意願,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事業捐贈法的有關條例,並判決胡曼莉返還美國媽媽聯誼會捐贈的善款 91萬 5000元。
目前,我國政府對福利院缺少監管,由此引發一系列疑問:兒童村的性質是什麼?兒童村產權究竟是誰的?兒童村收到多少捐款?進帳和出帳有沒有明確的財務記錄?有多少用在孩子們身上?兒童村的生活到底怎樣?兒童村有沒有從事贏利性活動?誰來對兒童村進行監管?兒童村今後如何發展?
著名的卡耐基基金會主席曾經說過:慈善事業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就是說你的口袋裡有多少錢,做什麼事情,要透明得像玻璃一樣,人人都可以看見。因為慈善事業,運營的是公眾的信任和期許,承擔的也是公眾的信任和期許。
本版撰文新報記者趙睿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