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760億元汶川地震捐款80%流入政府財政

2021-01-16 網易新聞

雲南省政府最近邀請一群人來看自己怎麼「割肉」。

在一些學者看來,由於長期「營養過剩」,政府胖了,而政府的肥胖導致中國慈善體制「不倫不類,人格分裂」。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說,這些年來,行政力量助推的「慈善風暴」席捲了許多地方,逼捐、派捐、以權謀捐的現象時有發生。

現在,雲南要對自己動刀子,割掉身上這塊「肥肉」。7月18日,民政部和雲南省政府聯合舉辦的「推進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組織」座談會上,雲南公開宣布「政府退出公益慈善募捐市場,除發生重大災害外,不再參與社會募捐」。

外界樂觀地認為,這意味著當地政府不再具有行政性募捐的權力。但也有學者表示,這僅僅是一種先聲,距離真正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政府不退出,就為慈善風暴準備了土壤

「社會管理創新必須要改變思維,要把老百姓看成可以自我管理、具有自治能力的人,而不是當動物來養。」當著這些官員的面,徐永光毫不客氣地說,「把人當動物養的管理,如果讓我打分,是零分以下」

為了割掉這塊「肥肉」,今年4月,雲南省委宣傳部和雲南省民政廳帶著相關人員,到北京請專家進行了3次「會診」。

隨行官員中,好幾位都是廳局級幹部。面對他們,專家們可一點也沒留情面。「社會管理創新必須要改變思維,要把老百姓看成可以自我管理、具有自治能力的人,而不是當動物來養。」當著這些官員的面,徐永光毫不客氣地說,「把人當動物養的管理,如果讓我打分,是零分以下!」

當時,北京專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政府應該退出募捐市場,不直接參與募捐,各個社會組織募集到的善款也不由政府分配,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組織之間的公平競爭。「如果政府不退出,把企業家的捐贈摟走了,通過組織又把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捐贈給摟走了,養分都搞走了,民間公益組織怎麼成長?這也為慈善風暴和慈善裡的權錢交易準備了土壤。」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何道峰說。

不過,在雲南省民政廳最初起草的文件裡,「退出」的前面謹慎地加上了「逐步」兩個字。一名專家看到這條內容批評說:「你們這是『放長線釣大魚』,不知道要『逐步』到什麼時候!」

7月18日文件正式對外公布時,「逐步」兩個字消失了。

徐永光當時並不知道,那些在他聽來都有些刺耳的話,被雲南來的工作人員「不經過加工和刪節,原汁原味」地整理給雲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3個月後,他們在昆明再次相聚時,雲南省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才說:「我們當時冒了一點險,你們在北京說了什麼難聽的話,我們都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了。」

作為欠發達地區、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量低於全國水平的西部省份,雲南此次的改革讓很多人感到吃驚。有媒體評價,它的力度甚至可能超過北京和廣東。實際上,在1990年代初,因為獨特的自然環境、多民族性以及貧困問題,雲南曾被稱作社會組織的搖籃。

「雲南的開放程度高,有條件做創新。」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

不過,雲南如今也遇到了其他地區一樣面臨的問題。雲南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二處副處長楊武成告訴記者,雲南一些社會組織存在政社不分的問題,一些研究會、學會就像「二政府」。到了縣裡,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系統募集的善款,往往會被挪入政府財政預算的盤子裡,用來修路。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這已經是個公開的秘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的團隊曾有統計,汶川地震760億元的捐款中,80%左右流入了政府財政,最終成了政府的「額外稅收」。

楊武成注意到,地震捐款進了政府財政戶頭這件事,是對政府公信力和公眾愛心的挫傷。而2012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不再指定個別或者少數公益慈善組織接受捐贈後,今年蘆山地震中,國內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壹基金「就冒出來了」。地震發生第一天,壹基金獲得的捐款數額是紅十字會的70多倍,當時媒體評價,官辦社會組織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了。

「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權力的讓渡從政府退出募捐市場開始。」楊武成說。他記得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曾表示,要創造做好事做善事的氛圍,給民間組織創造一個天地,不要讓社會組織變成「養老爺」的地方。

楊武成謹慎地表示,他目前無法保證底下每個縣都會嚴格按照規定去做,但至少地方官員「沒有依據」再刮「慈善風暴」了。「最起碼慈善組織不能再以政府名義募集資金,政府也不能發個紅頭文件,把紅會和慈善總會的帳號告訴人家了。」

本文來源:燕趙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統計稱汶川地震760億捐款近8成流入政府「口袋」
    [導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的團隊曾有統計,汶川地震760億元的捐款中,80%左右流入了政府財政,最終成了政府的「額外稅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的團隊曾有統計,汶川地震760億元的捐款中,80%左右流入了政府財政,最終成了政府的「額外稅收」。楊武成注意到,地震捐款進了政府財政戶頭這件事,是對政府公信力和公眾愛心的挫傷。而2012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不再指定個別或者少數公益慈善組織接受捐贈後,今年蘆山地震中,國內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壹基金「就冒出來了」。
  • 汶川大地震後,這位德國人為我國捐款近億元,現今現狀卻讓人遺憾
    當四川汶川發生巨大地震時,中國人的心全部高高吊起,大家關心著每一個受苦受難的人,有一份光獻一份熱。這場難以言表的巨大傷亡也吸引了很多外國人的眼球,有位德國人便為我國捐款近億元,只不過老天很愛開玩笑,他的現狀令人遺憾不已。這位德國人名叫麥可·舒馬赫,出生於1969年。他的父親是卡丁車場的負責人,耳濡目染之下,舒馬赫愛上了賽車運動。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19:33:13  中國網:地震周年祭日當天,港澳臺媒體也紛紛發表社論、社評、文章,予以紀念。香港《文匯報》社評說,汶川特大地震將民間萬眾一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精神,推至了更高境界;在政府方面,以民為本、尊重生命,透明高效的執政理念和行動,將中國的國家品格抬升到新的高度。
  • 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_新聞中心_騰訊網
    騰訊網友冰點★零點:希望捐款都能用到災民每個人身上,希望捐款的利息也能分配到災民手上。 騰訊網友彈梆子:5月23日,凌晨1:38時,又有新的餘震,成都有較強震感,持續時間很短,估計餘震震級較大。騰訊網友冰島小魚:這次地震,關於甘肅的災情,我們能從媒體上得到的消息少之又少,但事實上,甘肅省受到地震波10個市州的52個縣市區,尤其是隴南地區,損失慘重,受災群眾缺吃少穿、風餐露宿,過著甚至比四川災民更加悲慘的生活。 騰訊網友和尚:廣坪-------急需援手!陝西漢中市廣坪鎮,鎮緊靠四川青川縣,屬於重災區!但這裡由於地處偏僻,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僅靠當地政府難以妥善救濟安置受災群眾!
  • 廢墟上人性挺立 中華文化汶川大地震中鳳凰涅盤
    香港《文匯報》6月4日發表評論指出,大地震震掉了中國人心靈的塵垢,清晰地顯示出中華文化鳳凰涅盤的軌跡,將中華民族復興的輪廓冉冉託起。  評論指出,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舉國震痛,凡我同胞不分地域、不分老幼,共赴國難。中國政府、軍隊、人民,在巨大災害面前,表現出大仁大義、大忠大勇、大德大愛,世所罕見,深刻詮釋了中華文化的真諦。在巨災之前,良知復甦,在廢墟之上,人性挺立。
  • 資料:汶川大地震死亡數字公布細節
    註:稿件原發於2008年06月05日  相關:雲南盈江地震遇難者名單公布,官員稱統計和公布遇難者人數的過程是要經過法定程序的,比方說DNA鑑定等這些程序都是必不可少的。[詳細]  在5·12大地震中,曾經「絕對不能問」的死亡人數成為每日公開發布的例行內容。但由於餘震的不斷侵擾和死亡人數的逐日上升,目前汶川大地震的死亡精確人數仍是一個謎  死亡人數可能在萬人左右這是汶川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局應急救援司副司長陳虹的第一判斷。「這都是人口密集的區域,」憑多年對地球物理運動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陳虹解釋說。
  • 姚明的"小氣"與"大方":吃剩榨菜 為災區捐款千萬
    姚明的"小氣"與"大方":吃剩榨菜 為災區捐款千萬   中新網4月24日電(於曉)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姚明的女兒姚沁蕾已經到了讀幼兒園的年齡。但相比其他明星子女由家長親自豪車接送的待遇,姚沁蕾每天只是乘校車上下學。
  • 汶川大地震寺廟都難以倖免於難,為何寺廟中的佛像卻毫髮無損
    雖然地震預報工作已經科學化和規範化,但地震通常是毫無防備的,防震減災一直是新中國政府的重要工作。 我國是一個地震震源淺、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破壞力嚴重的國家,平均每年規模地震十餘次,平均經濟損失達上百億元。從時間上看,中國的地震一直處於活躍期。
  • 汶川地震三周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四川成都市舉行
    救災見真情 重建注心血——汶川地震三周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成都舉行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葛晨)12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際,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成都舉行。一個個故事感染現場觀眾,臺下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 成都軍區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衣被
    新華網成都10月6日電(記者劉永華、朱映濤)成都軍區6日開展了向四川地震災區「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 6日11時,成都軍區機關部分幹部戰士和離退休老幹部代表500多人來到捐贈現場,許多人捐出在假日期間專門為災區群眾購置的新衣新被。短短1小時內,成都軍區機關共向災區捐贈棉被3500多床、衣物11600多件。
  • 捐款最多的6個明星,聽說周潤發捐56億,都上不了排行榜第一
    多年來,成龍對於慈善總是首當其衝,08年成立自己的慈善會,汶川大地震捐款一千萬,至今捐款數額過億在汶川大地震中,「壹基金」一共捐款2400萬,其中840萬是李連杰個人捐款的,相比紅十字會,人們更願意捐到壹基金。
  • 雲南魯甸地震倒塌房屋至少80%是土坯房(圖)
    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倒塌房屋中至少80%是土坯房,絕大多數的人也是死在這些土房子裡。」地震後,魯甸縣龍頭山鎮鎮長陳國勇給出這樣的數據。    魯甸位於易發破壞性地震的小江斷裂帶上。6年前,雲南省啟動農村地震安全工程,政府對民居防震建設的補助投入逐年加大,新京報記者調查的情況是,部分村民得到的5000至1萬元補助,對窮困的他們來說,杯水車薪。
  • 08年汶川地震中,遇難者有8萬餘人,他們的存款和貸款如何處置?
    地震發生在深夜,震級達 7.8級,23秒鐘後,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682267間民用建築中有656136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4204個孩子成了孤兒。這並不只是電影,而是事實。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的一場震級達到了八級的大地震,這場地震中的遇難者足足有8萬餘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八千多億元。
  • 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成龍獻唱歌曲《生生不息》
    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成龍獻唱歌曲《生生不息》 成龍獻唱《生生不息》1905電影網訊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汶川地震12年:那年我9歲她10歲,現在我21歲她仍10歲
    歷史總會以驚人的速度變得模糊,但不包括大家對汶川地震的記憶。今天,汶川地震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富貴問實習小同學,還有那年的記憶嗎?她們說印象中有驚慌害怕,老師紅著的眼睛,給零花錢小氣的爸媽不吝嗇捐款……新聞哥做了一個話題,12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每個普通人的故事聚在一起,依舊驚心動魄。
  • 汶川地震 動物命運種種(組圖)
    2008年06月12日標題:汶川地震 動物命運種種  救王老太的義犬:曾成為流浪狗面臨被捕殺  搜救犬:腳掌被紮成兩半不吭聲  救王老太的義犬:曾成為流浪狗面臨被捕殺  5月20日,許多媒體都報導了彭州兩隻義犬——「前進」和「乖乖」在廢墟中守護六旬王老太8天8夜的故事。
  • 汶川大地震中的生命大營救——成都軍區總醫院汶川大地震救災紀實
    「5·12」汶川大地震當晚,成都軍區總醫院在籃球場展開大規模救治成都軍區總醫院,汶川大地震震區最大的一所軍隊綜合性醫院,在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及時、英勇而堅定地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營救。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離成都軍區總醫院下午上班還有2分鐘,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裡氏
  • 汶川大地震留下一輛神車!被紀念館破例收藏,只因車牌太特殊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國汶川地區發生了八級大地震,震驚了全中國,各個地區接到通知後紛紛展開救援工作。據統計此次地震近七萬人遇難,三十七萬人受傷,一萬七千多人失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8452億元人民幣,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仍然令我們覺得痛心。
  • 我國第一個汶川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對公眾開放
    5月8日,幾位成都軍區駐川某部戰士將一輛抗震救災中使用過的軍用摩託車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新華網成都5月11日電(記者王洋、苑堅、馮昌勇)11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據悉,這是汶川大地震後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地震博物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耗資3000餘萬元,有30多個展廳,收藏了5萬餘件與汶川地震有關的藏品。
  • [圖文]耿慶國:預測汶川地震驚人內幕
    事實:4月21日,堪察加發生8級地震。北緯61.092度,東經167.100度。與汶川地震經緯度較遠。  2006年11月7日,耿慶國又填了預報卡提醒他們。(編號061)  事實:11月15日,日本千島群島發生8.1級地震。北緯46.6度,東經153.3度。緯度與汶川地震31度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