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春節食品有哪些

2021-01-10 太平洋親子網

中國傳統春節食品有哪些

2017-01-27 00:20:5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民俗很多,吃在春節,圖個團圓和氣。春節各種美味佳餚在春節的餐桌上總是層出不窮,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中國傳統春節食品有哪些?

  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裡,「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號以「年糕錢」為名。

  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餈粑

  餈粑同樣也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餈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餈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特色食品:餃子
    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   餃子起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
  • 漫話中國傳統節日食品
    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自誕生起便成為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除了發揮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作用外,傳統節日也成為維繫華人世界的文化紐帶。
  • 點心郎:中國傳統手工藝食品,將何去何從?
    傳統手工藝品的脫節不但內部傳承制度封閉,在外界情況也非常不樂觀。在製造業非常發達的中國,人們在大街小巷都能發現大同小異的「手工藝品」或主打著「傳統食品」旗號的商品。尤其在繁華的各個旅遊區、商業街,同質化特別嚴重,多數為小工廠或家庭式流線型產物,只為快速牟利,粗製濫造、質量不過關都是常見的事。
  • 思念食品搶灘春節檔大銀幕 有思念「沒有過不去的年」
    元旦剛過不久,2021年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過去我們會算著日子等著過年、等著春運、等著回家,但是今年由於疫情,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沒有了一桌團圓的春節,傳統的年味該去哪裡找?這個年又該怎麼過呢?這個時候,一部將於1月15日上映的電影《沒有過不去的年》,也許能夠治癒大眾關於過年的焦灼,掀起人們對親情、團聚、愛與期待的思考與討論。
  • 速凍餃子助推中國傳統食品"走出去"
    中國商業聯合會透露,在近期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協調委員會第21屆會議(CCAISA21)上,中國提出的《速凍餃子》、《粽子》兩項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標準提案通過立項審查,兩項標準提案均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提出並全程組織完成提案的研討與撰寫。此舉將助推中國傳統食品「走出去」。
  • 春節傳統美食有哪些?寓意?
    另外就是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意為「」招財進寶「」,人們更會將硬幣包在餃子裡,吃到該餃子的人會在新的一年會有好的財運。2.魚春節飲食講究好寓意,當然少不了魚,一般為餐桌上最後一道菜,有些地方這道菜基本留下來不吃的,意為「年年有餘」。並且有些地方對挑選年夜飯裡的魚也是有講究的,鰱魚為連年有餘,鯽魚和鯉魚為大吉大利,鮭魚則為富貴有餘。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中國一年中有八個傳統節日,節日食俗及節日必吃食品薈萃
    導讀:年節文化食俗又稱節慶食俗,專指年節期間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節慶食品和飲宴風尚。它淵源於農事活動的調適、祭祀典禮的傳承、宗教活動的薰染、神話傳說的積澱、英雄人物的速念和社交遊樂的需要,並且具有歷史性、準時性、全民性、多樣性和傳說性等特徵。
  • 春節有哪些傳統食物?春節你家鄉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春節,對於華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除了有壓歲錢、新衣服外,還有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也不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但那些具有年味的傳統食物,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如果過年的時候不吃這些美食,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麼。
  • 寓意吉祥的傳統賀年食品
    油角又叫角仔,是廣東廣州等地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年節食品。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 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中國,曆法,陽曆,陰曆,袁世凱...
    原標題: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  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說文·禾部》中將「年」解釋為「谷熟也」,華夏先民將穀物的生長周期命名為「年」,據記載,春節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春節的起源,現今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
  • 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有哪些講究?
    臘月廿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下面就來具體看看臘月二十八這天需要做些什麼吧。
  • 春節廟會排行榜,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去哪裡逛廟會呢?我們知道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是中華大地上為老百姓點染著斑斕色彩的一隻萬花筒。那麼在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這十大著名的大型廟會都位於何處吧!據悉,整個春節、元宵節期間的觀眾往往達五、六百萬人次之多。秦淮燈會越來越顯示出無比的生命力,發揮了較好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為弘揚傳統民間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2,萬歲山春節大廟會萬歲山春節大廟會,目前中原地區陣容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廟會,每屆廟會都要吸引遊客百萬餘人次,被媒體譽為:「中原最超值廟會」、「中國最具魅力廟會」。
  • 惠州春節年味小吃「糖環」,甜香酥脆,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
    糖環是廣東惠州人過年傳統小吃之一。對惠州人來說,過年必備的年貨是糖環。舊時惠州,每逢春節前幾天,大多數家庭都會親自動手油炸數斤糖環,春節用來接待拜年的親朋好友。糖環是惠州民間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食品,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之一。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春節必吃的美食,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你要知道
    距離春節還有7天,春節是中國最具特色節日,更是一個家人團聚的節日。國家規定是放假3天,但是好多公司為了讓員工過好春節通常都會放假10天左右。學生放假、員工放假、打工仔回家,只要是中國人都在努力的準備春節。但是春節都吃什麼美食你知道嗎?
  • 中國的傳統春節可以由農曆新年變成陽曆新年嗎?
    有人問:假如我國廣大農村最重視的節日變成陽曆新年,那傳統春節怎麼辦?這種假設很大膽,但並不新鮮,其實中國傳統的春節並非亙古未變,在西漢時期的漢武帝以前,那時的春節的時間就不是現在的春節時間,而是在農曆十月、冬至等,怎麼說也比現在的陽曆新年要早。
  • 「春節在美國」:美國商家熱捧中國元素
    【環球網綜合報導】這個春節,不光給中國人拜年的外國領導人不少,蹭熱點推出中國風商品的美國商家也挺多。美國迪士尼加州冒險樂園和去年一樣推出了中國年主題,不僅有唐裝米妮,更有許多似曾相識的中國風小吃。除了食品,服裝商家也大顯身手。和往年一樣,耐克今年也推出了豬年限量版。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祭祖趕走「夜光鬼」 探秘韓國過春節傳統習俗
    在韓國,春節的氣氛已大不如前,大部分的習俗已被「韓國化」,唯一沒變的只有壓歲錢的紅包。在韓國的華人過年的時候已經漸漸習慣用年糕代替水餃。人們會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送灶神,然後是發麵蒸餑餑祭祖、寫春聯。大部分人還祭祖,需要大餑餑、麵塑的豬頭、剩蟲、鋦鋦等,但已經沒有人自己揉面蒸餑餑了。幾乎都是訂做,或購買從中國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