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塞維茨曾說過:「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沒有人喜歡戰爭,戰爭帶來不只是生靈塗炭,還是人們心靈上的折磨,但是各個國家的發展,都沒有離得開戰爭的打磨。
前言:
各個國家歷史上都會存在著一些受爭議的歷史人物,中國的秦始皇就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皇帝,人們都說他暴躁、嗜血、殘忍屠殺平民老百姓。
但是秦始皇又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他統一六國,那麼中國長時間的四分五裂,只會更慢的發展。
▲秦始皇
而蘇聯的史達林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有人喜歡他,覺得他做事果斷、非常有才華,帶領著蘇聯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也有人厭惡他,說他是一個殘忍的人,沒有同情心。儘管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這並不妨礙史達林對蘇聯多年的統治。
▲史達林
雅科夫與史達林陌生的關係
在二戰的時候,史達林的兒子雅科夫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被德軍俘虜。史達林在得知消息之後並沒有尋思的解救兒子,而是將兒媳婦抓了起來,並且槍殺了兒子的舅舅和舅媽。雅科夫是史達林和第一任妻子所生,兩個人在一起一共三年,妻子生下雅科夫之後就去世了,於是雅科夫就一直被其舅舅和舅媽撫養。
▲史達林與兒子
雅科夫在自己的15歲的時候才第一次和史達林見面,由於長時間的不在一起,雅科夫和史達林之間的關係和陌生,但是雅科夫和史達林的脾氣卻非常的相似。1937年的時候,雅科夫和一位名叫尤利婭的女子相愛,但是史達林並不同意,原來尤利婭不只是一個猶太人,還是一個有夫之婦。但是最後雅科夫還是和尤利婭結婚了。
▲雅科夫
冷血的史達林
1941年的時候,蘇聯與德國之間的關係惡化,戰爭一觸即發。作為史達林的兒子雅科夫不得不前往前線戰鬥。當時他和尤利婭的女兒才出生不久。在1941年的7月,雅科夫和40萬蘇聯軍人被虜,德軍企圖用雅科夫換蘇聯手中俘虜的德國高級軍官。
▲雅科夫被抓
面對德國的提議,史達林拒絕了這個建議。憤怒的德國人開始四處散播雅科夫被俘虜的消息,並且謊稱雅科夫已經投降於德國。為了挽回人心渙散的國家,史達林只能抓住雅科夫的妻子,並且槍決了雅科夫的舅舅和舅媽,最後德國人的計謀被粉碎。
▲史達林
國家與兒子之間的抉擇
當時蘇聯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稍有不慎就會使整個國家破裂。為了穩定當時的局面,史達林不得不在國家和兒子之間做出抉擇。但是史達林畢竟是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他果斷的選擇了國家。事實上,雅科夫並沒有背叛蘇聯,而是一直堅信自己的國家一定可以勝利。在1943年的時候,德軍處死了雅科夫。
▲當時的宣傳 (圖釋意:「不要再為史達林流血!他已經逃到了薩馬拉!他的兒子已經投降,假如史達林的兒子已求保全性命,那麼你也沒有必要犧牲你自己!」 系德軍1941做的宣傳)
綜述:
史達林是一個有著國家情懷的人,面對國家與兒子之間的艱難抉擇,他選擇放棄自己的親生兒子,努力完成自己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職責。史達林是愛雅科夫的,在雅科夫死後,他妥善的為雅科夫處理一切事物。
【參考資料】:《克勞塞維茨》
【圖片來自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