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難得羅列一下豆瓣上最受歡迎的65位導演,雖然沒有辦法做到每一個人都滿意,但是至少可以讓大部分人得到滿意!一起來看下這些大導演吧!
說幾個遺憾落榜的導演:賽爾喬·萊翁內、吳宇森、溫子仁、奧利佛·斯通、湯姆·提克威、大島渚、鄧肯·瓊斯。
65.比利·懷爾德
猶太裔的美國導演、製作人與編劇家,是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比利·懷爾德曾經兩度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共入圍奧斯卡獎21個獎項,其中有8次是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表:《控方證人》《熱情如火》《日落大道》《倒扣的王牌》
豆瓣影迷人數:4099
64.鈕承澤臺灣導演、戲劇製作人、演員。國光藝術戲劇學校影劇科畢業,祖籍北京市。2007年12月以《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獲金馬獎的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代表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63.張藝謀中國導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其電影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代表作:《紅高粱》《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有話好好說》豆瓣影迷人數:4265
62.索菲亞·科波拉美國女導演、監製、演員。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兒,從金酸莓十年最爛新星到史上百位偉大導演之一,2003年,索菲亞的第二部電影《迷失東京》上映,她也憑藉該影片獲得2004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2010年,索菲婭·科波拉執導的電影《在某處》獲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代表作:《迷失東京》《處女之死 》《絕代艷后》豆瓣影迷人數:4313
=
61.三池崇史日本導演、編劇。三池崇史的暴力影像則以赤裸裸的傷口舐觸你的神經,近乎迷戀般的描述鮮血狂飆時的快感,並帶有一種莫名的崇拜,世人稱之為日式cult片。2014年第9屆羅馬國際電影節「特殊貢獻獎」。代表作:《殺手阿一》《十三刺客》《熱血高校》豆瓣影迷人數:4468
60.梅爾·吉勃遜美籍愛爾蘭裔澳大利亞電影演員、導演及製片。他稜角分明的臉龐、英俊剛毅的氣質、至剛至陽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為世人奉獻了二位用生命捍衛神聖家園的偉大的愛國者,憑著自身的實力成為好萊塢頂級的電影巨星。曾經獲得1996年第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代表作:《勇敢的心》《耶穌受難記》《啟示》豆瓣影迷人數:4502
59.馮小剛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編劇。馮小剛作品風格以北方京味兒喜劇著稱,擅長商業片。是中國大陸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代表作:《大腕》《集結號》《唐山大地震》《甲方乙方》豆瓣影迷人數:4698
58.丹尼·鮑爾英國曼徹斯特的電影導演與電影製作人,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其作品極具後現代視聽風格,被視為希區柯克、庫布裡克和昆汀·塔倫蒂諾的混合體,從《同屋三分驚》到《猜火車》再到《海灘》,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他最為迷戀和最熱衷於表現的主題。代表作:《猜火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127小時》《海灘》豆瓣影迷人數:4732
57.羅伯託·貝尼尼義大利電影導演,著名喜劇演員,有「義大利的卓別林」之美稱。他是第一個贏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外語片演員。代表作:《美麗人生》《愛你如詩美麗》《獵豔狂魔》豆瓣影迷人數:4783
56.伊桑·科恩喬爾·科恩和伊桑·科恩兄弟是美國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製片。由於其作品的編劇、製片及導演都是兩人共同合作完成,故被稱為「柯恩兄弟」。他們的電影作品獨具特色,其情節不落俗套,往往強調命運的某種不確定性。代表作:《冰血暴》《缺席的人》《老無所依》《巴頓·芬克》《大地驚雷》豆瓣影迷人數:4884
55.查理·卓別林電影史上第一位偉大的銀幕喜劇演員,也是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同時還是天才的劇作家和作曲家,也是格裡菲斯之後,無聲電影領域最重要的電影製作人。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尋子遇仙記》《淘金記》《大獨裁者》豆瓣影迷人數:5043
54.奉俊昊韓國著名導演,獲得第51屆聖巴塞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新人導演獎、第2屆大韓民國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獲得第40屆大鐘獎最佳導演獎。代表作:《殺人回憶》《母親》《漢江怪物》《雪國列車》豆瓣影迷人數:5083
53.雷德利·斯科特英國電影導演,以風格多變、題材廣泛著稱。獲得過1992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1992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獎、2001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和1992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獎。代表作:《角鬥士》《黑鷹墜落》《銀翼殺手》《天國王朝》豆瓣影迷人數:5101
52.凱文·科斯特納美國著名演員及導演,是好萊塢著名自導自演的藝人。1990年首次擔任導演、製片和主演史詩巨作《與狼共舞》,獲得了十二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獲得了七項大獎。代表作:《與狼共舞》《未來水世界》《郵差》豆瓣影迷人數:5229
51.寧浩中國電影導演、編劇。2009年,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這也使寧浩贏得新生代的「鬼才導演」的稱號。代表作:《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怒放》豆瓣影迷人數:5289
50.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義大利導演,導演了轟動一時的影片《革命前夕》(1964),並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業基礎。據說他年少時的夢想本是當個詩人,但有次在看到殺豬的場面時候毅然決定改用影像來記錄和感知生命表達自己的理想。代表作:《末代皇帝》《革命前夕》《一九零零》豆瓣影迷人數:5367
49.弗朗索瓦·特呂弗法國導演,他的電影作品呈現了一個叛逆傳統、反抗次序的電影藝術家,以及他的心路歷程。跟別的新浪潮導演相比,特呂弗避免了政治化傾向,風格雅俗共賞,顯示出雷諾瓦等人的影響。代表作:《四百擊》《朱爾與吉姆》《日以繼夜》《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最後一班地鐵》《隔牆花》豆瓣影迷人數:5381
48.彼得·傑克遜紐西蘭導演、編劇、製片。魔戒三部曲的導演,2004年,憑藉執導《指環王:國王歸來》獲得第7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而彼得·傑克遜在紐西蘭時拍攝的影片,藉助一個虛構的人類變殭屍的故事,極盡噁心、變態之能事,將血腥、暴力、無釐頭幽默、恐怖、驚悚等諸多B級片元素集合在一起,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充分體現了這個影壇奇才的掌鏡功力。代表作:《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金剛》《群屍玩過界》豆瓣影迷人數:5400
47.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代表作:《中國》《蝕》《放大》《奇遇》豆瓣影迷人數:5874
46.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好萊塢80年代四大導演之一,名震世界影壇的大導演。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奧斯卡埃爾文.G.撒爾伯格紀念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代表作:《教父三部曲》《現代啟示錄》《巴頓將軍》豆瓣影迷人數:5901
45.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美國著名導演,曾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14屆聖丹斯電影節導演獎。代表作:《黑天鵝》《夢之安魂曲》《摔角王》《死亡密碼》豆瓣影迷人數:6080
44.讓-呂克·戈達爾
法國著名電影導演,戈達爾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代表作:《法外之徒》《精疲力盡》《十分鐘年華老去:大提琴篇》
豆瓣影迷人數:6116
43.徐克香港導演、編劇、監製、演員。拍攝了近40餘部影片,並多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以及臺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為香港電影開創了新的時代。在現今香港電影界的幕前幕後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代表作:《新龍門客棧》《青蛇》《滿漢全席》《黃飛鴻系列》《笑傲江湖》豆瓣影迷人數:6165
42.樸贊鬱韓國著名導演、編劇。曾獲得2003年美國費城電影節最優秀電影獎、第5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團大獎、第41屆大鐘獎最佳導演、第24屆青龍獎最佳導演、第40屆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代表作:《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共同警備區》豆瓣影迷人數:6234
41.費德裡科·費裡尼義大利導演、編劇,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是60年代以來歐洲藝術電影難以逾越的最高峰。費利尼更以他強烈的個人標記——「費利尼風格」,引導了戰後義大利的精神進程。代表作:《大路》《甜蜜的生活》《八部半》《阿瑪柯德》豆瓣影迷人數:6247
40.喬爾·科恩喬爾·科恩和伊桑·科恩兄弟是美國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製片。由於其作品的編劇、製片及導演都是兩人共同合作完成,故被稱為「柯恩兄弟」。他們的電影作品獨具特色,其情節不落俗套,往往強調命運的某種不確定性。代表作:《冰血暴》《缺席的人》《老無所依》《巴頓·芬克》《大地驚雷》豆瓣影迷人數:6452
39.新海誠日本動畫作家和電影導演,1996-2001年就職於Falcom遊戲會社,目前自由職業,以製作個人動畫為主。絢麗的2D動畫效果配合近乎完美的節奏感,給人以強烈的感官震撼。這就是新海誠在職F社5年間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作:《秒速5釐米》《言葉之庭》《星之聲》《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豆瓣影迷人數:6467
38.許鞍華香港女電影導演、監製、編劇。作為一名女導演她曾先後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及其它獎項不計其數,是香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三個導演之一。2008年9月18日榮獲了第19屆福岡亞洲文化獎大獎,她也是獲得此獎的首位女性導演。代表作:《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男人四十》豆瓣影迷人數:7221
37.小津安二郎日本導演、編劇,開創了表現平民家庭生活的「庶民劇」影片類型,被認為是最具日本特色的電影導演。他的影片多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家庭關係,刻畫人物性格,並獨創低鏡位攝影,使人覺得像是坐在榻榻米上觀察周圍的生活。代表作:《東京物語》《我出生了,但…… 》《秋刀魚之味》《麥秋》豆瓣影迷人數:7336
35.詹姆斯·卡梅隆加拿大電影導演,擅長拍攝動作片以及科幻電影。詹姆斯·卡梅隆的影片體現了成人化的幻想。1997年,他執導的電影《鐵達尼號》取得了18.4億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紀錄;該片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11個獎項,詹姆斯·卡梅隆亦憑藉該片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代表作:《鐵達尼號》《阿凡達》《終結者1、2》豆瓣影迷人數:7851
34.英格瑪·伯格曼瑞典著名的電影、電視劇、戲劇三棲的導演,傑出的電影劇作家,現代電影「教父」,「作者電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1975年伯格曼因執導戲劇的傑出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代表作:《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術師》豆瓣影迷人數:7858
33.朱塞佩·託納多雷義大利寫實電影流派的新貴導演,在義大利浩如煙海的電影導演中,託納託雷絕對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與安東尼奧尼的內斂含蓄不同,託納託雷的講述更加直白和清晰;也不同於羅貝託·貝尼尼的機智風趣,託納託雷更注重平實穩健;亦區別於帕索裡尼的詭異另類。代表作:《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豆瓣影迷人數:8847
32.楊德昌中國導演及編劇,其作品深刻、理性,有強烈的社會意識,被稱作「臺灣社會的手術刀」,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楊德昌擅長將西方電影理論與中國傳統電影美學相結合,他的作品注重人性層面的理性剖析,富有思辨色彩又不失哲理的鋒芒,題材偏重於人際關係以及社會家庭生活的描述。代表作:《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麻將》豆瓣影迷人數:8900
31.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蘭著名導演,被稱為「深紫色的敘事思想家」、「電影詩人」,但自認為是「樸素的、地方性的」導演。五十五年的短暫人生裡,電影也的確為他贏得了無盡的榮譽。在3大藝術電影節獲得12個提名,8次獲獎。代表作:《藍白紅三部曲》《兩生花》《十誡》豆瓣影迷人數:8908
30.侯孝賢臺灣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臺灣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經獲得過兩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代表作:《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戀戀風塵》豆瓣影迷人數:9075
29.今敏日本動畫導演,漫畫家。今敏的動畫以2D為主要創作平臺,但以精緻唯美的畫風、流暢緊湊的敘事及深具個人風格的表達方式建立起他的地位。他的作品特點是情節在虛幻和現實之間交錯重疊,呈現出一種如朝聖般的神秘色彩,令人為之驚豔。代表作:《紅辣椒》《千年女優》《東京教父》《未麻的部屋》豆瓣影迷人數:9506
28.金基德韓國著名導演、編劇。一個用畫面說話的導演,一個永遠關注邊緣人的藝術家,每一部作品帶有金基德獨特的個人魅力。沒有受過任何電影教育,卻在10年中拍了12部電影,作品在各大電影節上大方光彩。金基德憑《撒瑪利亞女孩》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威尼斯電影節上《空房間》最佳導演獎。他的作品每部都十分精彩,可是一直以來都飽受爭議。代表作:《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間》《弓》《撒瑪利亞女孩》豆瓣影迷人數:9621
27.杜琪峯香港著名導演、監製、編劇。他的創作是一以貫之的,大的來說就是黑色、暴力、動靜、宿命,人們喜歡、欣賞杜琪峯電影,除了他的黑色哲學、簡約手法和對暴力詮釋的審美態度以外,最重要的是因為他的電影總能夠給予觀眾視覺以外的男性感喟。代表作:《阿郎的故事》《槍火》《暗花》《神探》《放逐》豆瓣影迷人數:9927
26.羅曼·波蘭斯基法國大師級導演,2002年他憑藉《鋼琴家》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登上了事業的最巔峰。羅曼·波蘭斯基的導演生涯超過50年,他的黑色電影風格已經被載入世界電影史冊。代表作:《鋼琴家》《唐人街》《殺戮》《苦月亮》《穿裘皮的維納斯》豆瓣影迷人數:10430
25.韋斯·安德森美國電影導演兼編劇,被稱作是「作者導演」,他全面介入了自己電影製作的各個層面,編劇,攝影,美術設計,配樂選曲等等。他的電影有著古怪的冷麵幽默和頗具個性的視覺風格。代表作:《布達佩斯大飯店》《月升王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穿越大吉嶺》豆瓣影迷人數:10725
24.蓋·裡奇英國著名導演、編劇。儘管他的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但蓋·裡奇在全世界影迷心目中絕對佔有重要的地位。其在影片中充斥了無哩頭的英式對白和匪夷所思的巧合,酷炫鏡頭、快速剪接和英式搖滾等手法。對新派導演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代表作:《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搖滾黑幫》豆瓣影迷人數:10876
23.彭浩翔香港作家、編劇、導演。彭浩翔的電影集合黑色幽默、恐怖、離奇荒誕與警匪等元素。2010年,彭浩翔用15天拍出自己的裡程碑式作品《志明與春嬌》,描述了一個因吸菸而結識的兩個普通香港小青年的愛情故事,並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代表作:《志明與春嬌》《春嬌與志明》《買兇拍人》《青春夢工場》豆瓣影迷人數:10911
22.澤維爾·多蘭加拿大年輕導演、編劇、演員。2009年,不到20周歲的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我殺了我媽媽》入圍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並擊敗眾多名導演佳摘下三項大獎。該片講述的是同性戀男孩和他的母親間的故事。多蘭本人也是一位同志。代表作:《我殺了我媽媽》《幻想之愛》《雙面勞倫斯》豆瓣影迷人數:11332
21.黑澤明日本編劇、導演、監製。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他被稱為「電影天皇」,電影界的"莎士比亞"。《時代周刊》評價黑澤明是20世紀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說:「如果能和一位大師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這位大師就是黑澤明。代表作:《七武士》《羅生門》《亂》《生之欲》《影子武士》豆瓣影迷人數:11451
20.大衛·林奇
美國著名導演、編劇,當代美國非主流電影的代表人物。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運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現代人焦慮鬱悶的精神症候。其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自由遊走,對暴力和性的大膽表現,前衛奇異、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
代表作:《穆赫蘭道》《象人》《妖夜慌蹤》《我心狂野》
豆瓣影迷人數:12658
19.巖井俊二日本導演,作家及記錄片導演。日本新電影運動旗手,被譽為日本最有潛質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國影迷稱他為「日本王家衛」。九十年代以來,日本電影復甦,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日本新電影運動」。代表作:《情書》《花與愛麗絲》《燕尾蝶》《夢旅人》豆瓣影迷人數:13434
18.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美國著名演員、導演,他在好萊塢電影史上,絕對數得上為最豐富多彩的導演和演員。伊斯特伍德被稱為「城市牛仔」,他不僅是美國影壇的硬漢明星。自1955年從事電影事業五十餘年,共參演了四十八部電影,導演了三十一部作品,擔任過十八部電影的製片,並製作過九部電影的音樂。代表作:《完美的世界》《不可饒恕》《老爺車》《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換子疑雲》豆瓣影迷人數:13740
17.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拍攝驚悚懸疑片。希區柯克在英國拍攝了大批默片和有聲片之後,開始前往好萊塢謀求發展,於1956年加入美國國籍,並保留了英國國籍。在長達六十年的電影藝術生涯裡,希區柯克總共拍攝了超過五十部的電影作品,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這個名字再也不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懸疑驚悚的代名詞。代表作:《驚魂記》《電話謀殺案》《迷魂記》《後窗》《西北偏北》《蝴蝶夢》豆瓣影迷人數:14089
15.呂克·貝松法國導演,兼任製片、編劇、演員和剪輯等,因為屢創票房佳績,被譽為法國的史匹柏。這位影壇孤獨的探索者,即使是在他的商業巨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對歷史和生命的終極認識,觸摸到他作為一名法蘭西戰士的心路歷程。代表作:《這個殺手不太冷》《碧海藍天》《第五元素》《天使A》《妮基塔》豆瓣影迷人數:14638
14.馬丁·斯科塞斯美國導演、編劇,好萊塢80年代四大導演之一,享譽世界影壇的電影大師。在好萊塢這個充滿藝術泡沫的圈子裡也存在著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而拍攝一部「大片」;在史匹柏、盧卡斯等人依靠上億美元和電腦特技吸引觀眾的同時,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以電影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頑症;在好萊塢只崇尚商業結果的環境下,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遺餘力地追求電影語言的探索,這個與眾不同的導演就是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斯科西斯。代表作:《好傢夥》《憤怒的公牛》《計程車司機》《賭城風雲》《禁閉島》豆瓣影迷人數:14724
13.本·阿弗萊克美國著名演員、導演、編劇。1997年,本·阿弗萊克與好友馬特·達蒙自編自演的電影《心靈捕手》獲得九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聯合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2006年,憑藉電影《好萊塢莊園》獲得當年的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13年,本·阿弗萊克憑藉自導自演的《逃離德黑蘭》獲得第70屆美國最佳導演獎和第8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代表作:《逃離德黑蘭》《失蹤寶貝》《城中大盜》豆瓣影迷人數:14861
11.斯坦利·庫布裡克他是過去40年間始終最吸引人的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讚揚幾乎和招致的咒罵一樣多。影片中不可思議的視覺風格為他贏得如潮好評,而他非傳統的敘述感又常常會引來輕蔑的挑剔。儘管如此,他在重複和模仿主導的傳媒圈仍舊是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庫布裡克的作品儘管不多,風格樣式也靈活多變,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力求以電影來體現哲理化的意蘊,儘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觀賞性,但他特立獨行的思索給影壇注入文化與哲理的亮色。代表作:《2001太空漫遊》《發條橙》《閃靈》《光榮之路》《奇愛博士》《巴裡·林登》《全金屬外殼》豆瓣影迷人數:17482
10.周星馳香港喜劇演員、導演、編劇、監製、製片人、出品人。自編自導自演《國產凌凌漆》、《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多部影片,6度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並獲得8個年度冠軍,成為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最多者和冠軍記錄保持者。2013年導演的《西遊·降魔篇》破23項華語電影票房記錄,全球票房達2.1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代表作:《國產凌凌漆》《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西遊·降魔篇》豆瓣影迷人數:17685是星爺影迷的速度來挨打
9.王家衛香港電影導演、監製及編劇,擅長文藝電影。他導演的電影是一個具有獨特的、 或者說是虛無的世界,雖然根據影片不同時代的設定、空間的設定也不同,但是他描寫的世界總是一樣的。1997年導演影片《春光乍洩》,獲得第50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香港導演。代表作:《春光乍洩》《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旺角卡門》《花樣年華》《阿飛正傳》《墮落天使》豆瓣影迷人數:18677
8.李安中國著名導演、編劇。1995年,李安憑藉英文電影《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進入好萊塢A級導演行列。1999年,因執導《臥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在截至2013年的導演生涯中,李安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李安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代表作:《家庭三部曲》《理智與情感》《少年派的奇幻漂遊》《臥虎藏龍》《色,戒》《斷背山》豆瓣影迷人數:19498
7.宮崎駿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動畫師及漫畫家,1985年與高畑勳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代表作:《千與千尋》《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幽靈公主》《天空之城》《紅豬》《魔女宅急便》豆瓣影迷人數:22863
6.蒂姆·波頓美國電影導演、編劇。這個鬼才式的人物由於擁有封閉、孤獨的童年生活而習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只用繪畫表達對生活和世界的看法。直到他在加州藝術學院學習時得到了迪士尼的獎學金,這是用來贊助給年輕動畫人以幫助他們成就夢想的基金。由此他開始正式成為迪士尼的動畫師,之後成為導演。蒂姆·伯頓熱衷描繪錯位,善於運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常以黑色幽默,獨特的視角而著稱。代表作:《大魚》《愛德華剪刀手》《殭屍新娘》《文森特》《聖誕夜驚魂》《理髮師陶德》豆瓣影迷人數:24556
5.姜文
中國演員、導演、編劇、監製。作為導演的姜文亦獲得較多肯定,他擅長在電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風格,並以此反映某些時代現實。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被《時代周刊》評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抗戰題材影片《鬼子來了》在2000年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榮獲了評審團大獎;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刷新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並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2014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代表作:《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太陽照常升起》
豆瓣影迷人數:27961
4.伍迪·艾倫美國電影導演、戲劇和電影劇作家,電影演員、爵士樂單簧管演奏家。他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艾倫也以他速度飛快的電影拍攝過程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艾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艾倫則汲取自文學、性、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份、歐洲電影,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代表作:《安妮·霍爾》《西力傳》《子彈橫飛百老匯》《曼哈頓》《罪與錯》《午夜巴黎》《性愛寶典》豆瓣影迷人數:28707
3.大衛·芬奇美國著名導演、編劇,他的兩部影片《七宗罪》和《搏擊俱樂部》因為深刻反映了當代社會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人們評價他是「一位不落俗套與常規電影語言分道揚鑣的導演」。大衛·芬奇的電影慣常的陰鬱、憂沉、哀傷的基調,並且通過燈光的布置和攝影技術的運用營造這種低沉的氛圍。在他的影片裡很少使用自然光,大量的使用人造燈光以製造配合影片基調的光影效果。「這樣做是為了讓觀眾能擁有和主演拍戲時一樣的心情和感受,一種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說有些偏執狂的意味。」代表作:《七宗罪》《搏擊俱樂部》《班傑明·巴頓奇事》《社交網絡》《十二宮》《龍紋身的女孩》豆瓣影迷人數:29060
2.昆汀·塔倫蒂諾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及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稱。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毫無疑問,昆汀是個鬼才。而所謂「鬼才」,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麼」。代表作:《低俗小說》《落水狗》《無恥混蛋》《被解救的姜戈》《殺死比爾系列》豆瓣影迷人數:31413
1.克里斯多福·諾蘭英國導演、編劇、攝影師及製片人。在數字和3D橫行於世的當下,諾蘭堅守膠片創作,熱衷用道具、模型拍攝實景效果,並藉由IMAX攝影機實拍,為觀眾帶來更恢弘的視覺衝擊力。以形式詭譎的敘事手法和深藏藝術修養的視覺風格創作出眾多經典之作。諾蘭是一位「採夢大盜」,電影的奇謀與意識的詭異在他的作品裡總是如雙蛇潛行、蹤跡莫測,而這位有著英國紳士矜持外表的導演卻在心中盡情玩味著這種蜿蜒不絕、糾纏不清。他似乎可以在夢境中醒來,又在電影中銜夢而飛。代表作:《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記憶碎片》《追隨》《致命魔術》《星際穿越》豆瓣影迷人數:36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