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將30顆種子,搭載嫦娥五號並順利升空,意在不被「卡脖子」

2021-01-10 騰訊網

在2020年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成功完成無人採集月球土壤,對於中國而言可謂是再一次取得重大成果。要知道此前擁有這般能力的除了美國便是蘇聯,如今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成功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此外「嫦娥五號」升空之前,曾經搭載30多顆種子,其中包括水稻、蘭花、苜蓿等等。之所以要搭載這些種子,最大的原因是要解決多年來農業產量的問題,甚至對畜牧業也有著巨大的幫助。

比如說搭載紫花苜蓿,該植物擁有高蛋白、高產能,對於畜牧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來由於我國苜蓿產能不足,只能依賴引進別國苜蓿,基本上每年對於該植物的需求量在130萬噸左右。之所以搭載蘭花種子,首先蘭花作為中國名花之一,未來的市場十分廣闊。其次蘭花種子在太空特殊的環境下能夠實現變異,甚至花色、花形都容易發生變化。

可以說讓種子搭載「嫦娥五號」進入太空,並且完成空間誘變實驗之後,對於中國而言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畢竟使用航天育種,不僅能突破該領域的技術屏障,同時也能保證我國糧食發展不會被「卡脖子」。如果在這一領域能夠順利突破,那麼將會成功解決我國在糧食領域的難題。要知道多年來中國一直都是「糧食大國」,同時也是「種子大國」,可以說在這一領域中國有今天這般成就,屬實不容易。

此次「嫦娥五號」升空之後,我國在很多領域擁有了重大突破,比如說飛行器對接技術。拋棄了傳統的針孔式對接和機械臂抓取對接,首次採用無人化自動對接技術,此外還順利獲得月球土壤。對於中國而言,「嫦娥五號」對於航天發展,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搭載30顆種子升空之後,如果這一研究能順利成功,意味著此後中國將不會被「卡脖子」。甚至還有望解決我國糧食產能不足的難題,最重要的是可以促進糧食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編輯:華強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北京時間11月24日04時30分!
    嫦娥五號搭載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11月24日04時30分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探月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採集樣本帶回地球,為我國探月工程中「繞、落、回」三步戰略畫上完美句號。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乘客」水稻種子已經發!芽!了!
    去年,嫦娥五號順利實現了月球樣本採樣返回。其實,你知道嗎?在嫦娥五號同行的「乘客」中,還有一批40克重的「香絲苗」水稻種子,而在這批去過月球的珍貴種子中,有一些已經開始發芽了。可別小看這批種子,它們可創造了一個首次——我國水稻航天育種首次完成深空空間誘變試驗,將產出100%中國原創科研成果。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撰文 | 喬輝 來源:騰訊太空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搭載的是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 新民快評|「嫦娥五號」升空,仰望夜空中最亮的星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新華社  不曾停歇的2020年,常常在直播裡追遠方的星。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夜色中,在晨曦裡,我國自主研製的太空飛行器不斷出發,奔赴不同的遠方,去追尋,去探索。也不斷為地球上的我們賦能,帶來驚喜,帶來感動。  今天凌晨便是這樣歡欣喜悅地醒來。訂了個鬧鐘,4時30分。睜眼,便是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網絡直播打賞用戶將實名制...
    話不多說,趕緊跟隨虎嗅早報,來看看有哪些大事兒值得關注,先來看看今日科技新聞: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西藏青少年代表現場觀看「嫦娥五號」發射升空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西藏航空聯合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共同將代表西藏青少年夢想的20幅太空主題畫作電子版成功搭載進了「嫦娥五號」。
  • 我國2019年航天發射計劃披露:長徵五號7月中旬復飛 嫦娥五號任務重啟
    資料圖:2017年7月2日19時23分,搭載著實踐十八號衛星的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2016年11月3日首飛後的第二次發射任務。(拖拽/保存圖片可查看大圖)(科技日報1月30日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保華29日在京透露,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計劃在2019年7月中下旬完成復飛,遙四火箭將於年底發射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嫦娥...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 長徵五號一飛沖天,對中國意味著什麼?丨大伊萬問答
    大伊萬: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中國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五號遙五型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月面登陸/上升器組合體發射升空。按照預定計劃,嫦娥五號估計將在11月30日左右著陸月面「風暴洋」區域的「呂姆克山」地帶,完成採集月表與深層月壤的任務後,預定於12月17日左右返回地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中國首次實施月面著陸-月面上升-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世界上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面採樣返回的國家。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啟航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地月往返的探索之旅,又將經歷哪些「步步驚心」的時刻?這個階段,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當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就開始了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只有一次機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我們將可能遇到設備故障、突發情況等諸多風險,對月壤狀況也不知情。
  • 「嫦娥五號」完成第一次修正,NASA推文突然炸鍋,外國網友吵起來了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式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22時6分,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透露的消息,目前基本明確探月工程四期還有三次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確定是否去月背;「嫦娥七號」將是在月球南極進行的一次針對月球的地 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的綜合探測任務; 「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外,還要進行一些構建月球科研基地的前期探索
  •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正在執行的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太空探索永無止境。
  • 關於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你需要知道這些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 4:30,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在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升空當天,美國NASA就發推文稱,希望中國與其他國家科學家分享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所獲信息和數據。除此之外,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說道:「我們把蘇聯和美國採集的月壤樣本,與嫦娥五號帶回的樣本進行比較,就可能確定月球的地質年齡。」在去年的航天日晚會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曾介紹,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的樣本將會分為兩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一份保存在湖南。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