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六根互用」與「戒定慧」?萬物的體相用都只是一個體相用

2021-01-08 意識的宇宙

一、認識「六合精神」

「六合精神」就是團隊精神。

六合是︰戒和﹑身和、口和、意和、見和﹑利和;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和敬是生活原則,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還是共同遵守的目標和宗旨。

天地靈氣,一心一意。

二、做事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顯現

一件事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境界,反映的都是做事那個人的綜合素質。一個人做事體現的就是身口意,做事的結果體現了能力、品質、心理。

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這就是各自綜合素質的表達。如果沒有事情來襯託,他這個人是沒有價值的,他的品質和能力也體現不出來。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心態和能力。

唯有做事才能體現出人的能力格局,慈悲奉獻,智慧圓融。成事需要多種因緣的和合,需要多維度的支撐。慈悲智願行都會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這些都是成事的關鍵。

成事具德行,所做應智慧。

品質需心態,功德正因成。

三、修道不能急於求成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生都要行持的事。

急於求成會打亂了事物發展規律,容易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更會加重「我執」。如果破不了我執,何談修道。火燒得太猛了,把鍋都燒紅了,反而把裡面的東西燒乾、燒焦、燒壞了!

只要福德智慧具足、圓滿,則該來的都會來。

功德需累積,成就春冬時。

急成背道馳,所悟必有因。

四、修行人必須達到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即六根要同時可以起用。

萬物皆為體、皆為相、皆為用,萬物的體相用其實都只是一個體相用,萬物的體相用所使用的都是一個自性,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當明心見性後,即知六根都是本俱全的自性,可同時起用、互用。

不住念,念念住,只有專注了,就不會被妄轉。一個人只要時刻都能處在覺知覺照中,即能六根互用。

業障深重心難平,有願行持功德積。

學佛做人明來去,了我潤根眾不離。

五、何為沙門?何為戒定慧?

沙門即剃度的出家修道人,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出家人,是斷惡息心者。

戒定慧是佛教用語,即戒律、禪定、智慧。

戒是修行的行動;定是徹見自己本性;慧昰徹見自性而發成。

戒是律;法是定;慧是僧(大沙門為智慧成就)。

戒是以戒為師、定是入定、 慧是開智慧。

戒為戒律,品德;定為靜心,心力;慧為智慧,妙有。

修戒,能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能致力於內心平靜;修慧,能培育智慧。

續佛慧命者為沙門!無漏三學為戒定慧!也就是佛法僧三寶!

把自性修行作佛叫沙門,最主要要分清楚人間佛教和世間佛教的差別,才能成就真正的戒定慧功德。

六、「閒看雲飄飄,忙時睡大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何以故?

這是放下煩惱的一種方法。一切皆因心動。心若不動,何來多事?提的起才放得下。

如提不起,就放不下。

其實神馬都是浮雲,唯天地潤物細無聲。

花自飄零花自開,我為我欲我為是。

相關焦點

  • 念佛修行三種人,戒定慧都是不能少的
    佛陀說需要三方面的條件:戒、定、慧。就像是一個鼎的三條腿一樣,少了哪一個條件,這個鼎都站不起來。戒,是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與素養,它使我們遠離惡的不好的行為。這樣我們既不傷害別人也不被別人傷害。戒是定和慧的前提和基礎。定,是內心的安寧與平靜。在戒的基礎上,我們內心不再散亂,通過一定的方法,我們訓練我們的心力,使他有力量。
  • 中國畫體 | 體用
    至魏、晉時,玄學家頗言體用,王弼雲:「雖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老子注》)以無為用,謂因涵無而有功能;《老子》嘗雲:「無之以為用」 (上篇),乃王弼此語所本。
  • 「以禪為體,以密為用,以淨為歸」,切記修行八忌
    禪淨一枝花,用心都到家。兩者的目的地都是一樣的。  淨土即大涅槃;禪定即大智慧。若知淨土,若知禪定,區別又在哪兒呢?  下手處是有不一樣的方法,但事實上,十六觀門、持念佛號也是要經過四禪八定這個共法的!  分別通過淨念相繼和止觀,以去無明,顯自性。
  • 修「戒定慧」,首先從五戒開始
    所有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惹出來的,就像平靜的水面一樣,你不往裡面丟石子,它自然就波瀾不驚,這就是原本真實的狀態,我們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都是妄想和執念所導致的假象,並非真實。生命的本真如同平靜的水面,水原本清靜,都是人為攪渾的,心靈被渾水侵蝕,難免憂患多勞,而一旦返回到本真的大自在境界,福報就會源源而來。那麼怎樣迷途知反,回到自己本真狀態呢?——修戒定慧。
  • 陰陽的體用關係
    沒有體,這個用不可能發生,而沒有用的體,那這個體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上面這個體用的關係怎麼說明陰陽呢?具體地說,陰陽之間,哪一個屬體?哪一個屬用?很顯然,如果我們把陰陽看作一個整體,那麼,反映用的主要是陽,反映體的主要是陰。在《中基》裡,當談到肝的功能時,有一個體陰用陽的概念,實際上,不但肝如此,整個陰陽都是如此。我們從一年來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 斷卦中的體用生克
    在斷卦方法中,我們講,看體用五行生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斷一個卦吉兇的主要標誌,是斷卦篇中的主要內容。但是,在看了後面的例題解中的卦例後,就會發現古人斷卦並非只以體用五行生剋變化來斷卦的吉兇的,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體用互變生克,到底重要不重要?是否是斷的主要標誌?
  • 梅花易數——體用生克一
    大家不要看到篇幅很長,而且還是文言文就放棄了,其實很簡單的,稍微有點文字基礎的人都可以看得懂。故用爻之辭,兼《易》卦辭以斷之也。又後天起卦,與先天不同,其數不一。今人多以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之數為用。蓋聖人作《易》畫卦,始乙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加一倍,數自成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故佔卜起卦,合以此數為用。又今人起後天卦,多不加時,得此一卦,止此一爻動,更無移易變通之道。故後天起卦定爻必加時而後可。
  • 燒香為什麼要燒三根呢?別真的什麼都不懂!
    向神明上香時,要用左手插香(左手為陽,為大,表示對神明尊敬)。三柱香插在香爐中的總寬度最好不要超過一寸,這叫「寸誠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誠意,道經說:「寸心可達九重天」,這是指真心誠意,能夠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佛家燒香一般都是三根香,代表供養佛、法、僧。 代表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那麼三根香是一起插上去的嗎?
  • 易經如何起卦,「六爻」和「體用」的全面解讀,其實很簡單!
    如通過六次搖依次為①少陰、②少陽、③老陰、④老陽、⑤少陰、⑥少陰。此卦是雷水解,動爻是老陰和老陽。注意在六次搖卦是要意念統一,注意力集中,不要沒搖完就接電話或幹別的事情,要六個爻都搖完為止。 六爻表示方法及讀法,體、用爻關係我們知道一個卦由上下兩個卦組成,共有六個爻。這六個爻代表一個事情發展的六個過程。
  • 連山易之根——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乾坤互聯互索,各得三共六,即乾坤生六子。陰陽互連所生六子加上「老父母」即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連三(山)爻八卦方始成。八卦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即從四正四偶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像。
  • 風水: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河圖,一、六為水居北,二、七為火居南,三、八為木居東,四、九為金居西,五、十為土居中。 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五中土,五中土克一六水,此五行相剋之序也。
  • 為什麼祭拜燒香要插3根?這其中代表的意思你知道嗎?
    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燒香的時候,家裡長輩都會要求我們祭拜完之後在香爐中插3根香。這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包括電視劇中的黑道拜關公也是插的3根香,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從佛教說起來,自從佛教走入中國之後,人們都開始信佛,佛教對老百姓的影響很大。
  • 人參鑑別——五形六體
    漫長的生長時間、特殊的生長環境都決定野山參特殊的身體構造以及外表特徵。由於野山參稀有性和高價值性,野山參的鑑別就顯得十分重要,品相、年頭不同都將影響野山參的價格。相比論斤買賣園參,野山參則以品質、價值為重點,反而個頭大的不一定是野山參,大家都知道參以老為貴,參齡越高價值越高,特定的參齡就會表現出一定的形態。雖說野山參稀少,普通人了解野山參基本特徵,有助於在日常購買中判斷選購。
  • 斷卦基礎;64卦裡體用互變關係如何辨析
    簡單粗暴只是快速判斷事物的吉兇成敗。裡面的原理推算並不是很了解,具體詳情更是不知,所以我們還是要靜下心來,深入研究基礎理論和演算方法。不可操之過急。要做好筆記和每次的起卦方式和解卦方案,記錄對比從而自己的推算提高水平。下面來講起卦後的體用互變的方法和作用;凡卦象成列之後,我們要排列出它的互卦和變卦。主卦為事之初,互卦為中間的過程,變卦為佔事之結果。主卦有體用之別。
  • 梅花易數:體用論通解
    互卦則是一卦的中間四爻所組成的卦。其中互卦又分為本互和變互。本互就是本卦的互卦。變互就是變卦的互卦。且互卦又可分為上互和下互。每個卦均有上互卦和下互卦。且這兩互卦不以整體卦論之。如本卦澤火革互卦為乾卦和巽卦。其中乾卦為上互,巽卦為下互。其實,完全可以組成一個卦,看其卦意所啟示。只不過可作為輔助耳。比如此兩互卦組成天風姤卦,有陽遇陰之義也。
  • 八卦萬物類象射覆實例解析
    周易八卦的萬物類象,不但是象事解卦的根本,也是梅花易數射覆具體事體卦象的依據。所謂射覆,它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高超有趣的玩樂方式。「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由一人隨意選擇一物品或同類的多種物品,覆蓋起來,或藏於器皿下,射者通過「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或時間及其它途徑起卦佔筮,推測覆蓋器皿裡所藏的物件。類似於猜迷語遊戲,只是迷面為各自所得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