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體 | 體用

2021-01-13 中燾體會

體、用(質、用) 

自魏晉以後,乃有「體」「用」的名詞。在先秦時,所謂體,指一端或形體,如《墨經》云:

「體分於兼也。」(經上)

兼是總全,而體是部分。又《易傳》雲:

「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繫辭上》)  此體即是形體之義。

至魏、晉時,玄學家頗言體用,王弼雲:

「雖盛業大富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老子注》)

以無為用,謂因涵無而有功能;《老子》嘗雲:「無之以為用」 (上篇),乃王弼此語所本。不能舍無以為體,猶雲不能舍無而存在;所謂體有存在者之義。南北朝時又有以質用對言者,梁範縝雲:「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神滅論)所謂質用,與體用同義。故所謂體,亦可謂有實質之義。唐崔憬周易探玄云:

「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假令天地圖蓋方軫為體,以萬物資始資生為用。動物以形軀為體,以靈識為用;植物以枝幹為體,以生性為用。」(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此解釋體用,實最清晰。王弼、崔憬講體用,實乃言一物(天或地或萬物中之一物)之體用,非言全宇宙之體用。其所謂體,實尚非宇宙中最究竟者之名稱。(——按即後來之「本體」、「道體」,則指本根)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本根論》P6-8


《老子道德經注》 [魏]王弼 注 中華書局


王船山有「體用胥有」之說:

「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從其用而知其體之有,豈待疑哉?用有以為功效,體有以為性情。體用胥有而相需以實。」(周易外傳二)

 註:胥:皆,都。




體用

「由自然泉源所發出的水流多半是不在舊槽道裡」

——培根《新工具》第一卷


體是無形的,而顯為用,則名一翕一闢。翕即幻似有形,假名為物。闢則是體之不舍其自性而顯現者,故於闢可以言體也。然一名為闢,便對翕言,便是就體之顯用而言,已不是尅就渾淪的本體而言。故其名以為體者,權詞也。……茲以理言,若尅就體上說,便名此體為實理,亦云真理。若通用上言之,闢者,萬變不窮也。

——《十力書簡》答徐復觀(見1987《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散論·一》

 

《梁漱溟 學術精華錄》


見言中西文化之發展似歸本於感情(理性)與理智各有偏勝。吾以為如本體透露者,則本體流行,觸處是全體大用顯發,感情理智決無偏勝。……

本體未發,即在虛妄(妄戲)分別中作活計,雖雲妄識為主公,而本體未嘗或熄,但妄識畢竟乘權,本體終難顯露。妄識流注,有勢用而無恆德,有偏勝而無圓滿(……)。故其行於物也,則猛以逐物與析物、辦物,而理智勝;其希求寄託也,則投依與執著之情性;其與人之交也,則對峙與爭衡之情亦勝。(爭衡謂由鬥爭而求得平衡)。見謂西人只是理智的,其實西洋人亦是感情的,但其情為妄情,不自本體流露耳。所以西洋文化一方面是理智,一方面又是最不理智。……

 ——與梁簌溟(同上·五)


古哲以真常言本體者,並非謂本體是恆常不變的東西。果如此,則體用將分成二片。佛氏便有此謬。……唯體是動躍的,現作心物萬象,如大海水是動躍的,現作無量眾漚。《新論》故說體用不二,而亦有分;雖分,而仍不二也。

——與梁簌溟(同上·六)

 

(註:文中劃線部分為童中燾老師在文摘卡中劃紅線部分)


童中燾老師個人郵箱

  jacktong716@163.com 

相關焦點

  • 體用
    體用是中醫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是基礎,用是作用。沒有體,這個用不可能發生,而沒有用的體,那這個體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
  • 關於——「體用」
    體用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本質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表象。一般說來,中國古代哲學中所謂「體」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謂「用」就是從生的,第二性的。這是「體」與「用」的最簡單最主要的意義。
  • 陰陽的體用關係
    陰陽除了上面的這些關係外,還可以從體用的角度來談,體用是傳統文化裡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是談基礎,用是談作用,談應用。
  • 斷卦中的體用生克
    在斷卦方法中,我們講,看體用五行生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是斷一個卦吉兇的主要標誌,是斷卦篇中的主要內容。但是,在看了後面的例題解中的卦例後,就會發現古人斷卦並非只以體用五行生剋變化來斷卦的吉兇的,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體用互變生克,到底重要不重要?是否是斷的主要標誌?
  • 生活禪語|體用結合
    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生活禪語|體用結合心性有何差別呢?心有生滅變易,性者如如不動。所以,性是體,心是用。明心用,見心體,這就是修行切要的功夫。佛教講的一切法,闡釋的一切道理,都是根據世間萬事萬物本自具足的體和用而宣說的。把體用弄明白了,在修行上,少走彎路,容易見效果。比如說,一盞燈,也有體有用。燈的本身就是體,燈所發的光明就是用。體用結合,才能把世間的萬事萬物說清楚。體用搞清楚了,在修行中才能真正找到本末,找到究竟的東西是什麼。
  • 形意拳之體用
    形意拳術有「本末體用」之說。本者,體也;末者,用也。但體用二字又分為兩層論法,茲分述於下。
  • 梅花易數:體用論通解
    或者說,先明體用,以後學有餘力,體用訣精通熟練之後,可以參之於卦爻辭,體會和體用訣所得結論之同於不同,方知體用訣實則已經具備卦爻辭之意。在人會通之也。梅花易數言,以數起卦也就是先天起卦法可不用卦爻辭,後天以物起卦則需用卦爻辭。實則大可不必。這是因為,先天卦梅花易數遵循的是伏羲八卦。實則伏羲八卦也不是以五行排序,比如離卦在東,東方木也,非火也。
  • 《周易》體卦用卦的應用
    怎樣用周易的卦象去斷看婚姻成敗狀況,無論以何種形式起卦必須要有一個動爻來分出體卦用卦,有動爻的卦為用卦,無動爻的卦叫體卦,斷測婚姻體卦代表自己用卦代表他人或事。根據日月先看體卦,用卦卦氣旺衰,再根據體卦用卦生克比和確定婚煙成敗機率。如果用卦旺相生扶體卦說明婚事易成或因此受益,若體卦旺相生扶用卦則婚事成功機率極低,也可能因此失財,體生用主洩氣。
  • 初學梅花易|體用關係
    在主卦中根據變爻的位置來區分體用關係,以體靜用動來表示。當然體用本身都是在變化之中,不過體用之間也會存在著相對的動靜的關係,以體為靜就方便於分析。在主卦之中,不含動爻的是體卦,體卦代表事物的主體。而主卦中的含動爻的卦象,互卦,還有變卦,則都是屬於用卦。用卦代表的,就是相對於主體之外的客體。
  • 中國哲學中的體用義
    摘要:體用論在中國哲學中運用甚廣,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使用的思想範疇,然體用這對範疇在傳統的哲學文獻中仍有不同的指義。為了清楚地了解體用論的淵源及使用,現簡要梳理哲學史上重要學者對"體用"範疇的使用,並考察其中有何不同的強調與轉變。
  • 八字經典《滴天髓》體用正解
    體和用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體,從人從本,本體。用,使之發揮作用。體是根本的、內在的、本質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表象。體用並舉,在今存古書中,最早的 見於《荀子》。《荀子·富國》篇:「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所謂體指一物的形體,所謂用指一物的功用。命理巨著《滴天髓》關於體用一說原文是:道有體用,不可以一端論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
  • 說說《梅花易數》中的「體用」
    「體用」在《梅花易數》中佔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原本屬於中國哲學的範疇,被邵康節借用到了《梅花易數》中。「體」為根本。是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梅花易數》中「體」代表自己,「用」代表事物的運行動態。那麼,「體用」該如何區分呢?
  • 梅花易數——體用生克一
    次看卦之體用,以論五行生剋。體用即動靜之說。體為主,用為事。應用生及比和,則吉;體生用及克體,則不吉。又次看克應。如聞吉說見吉兆,則吉;聞兇說見兇兆,則兇。見圓物,事易成;見缺物,事終毀之類。又凡佔卦中決斷吉兇,其理洞見,止於全卦體用生克之理,及參《易》辭,斯可矣。今日以後天卦,卻於六十甲子之日取其對方之魁,破敗亡滅跡等以助斷決。蓋曆象選時,並於《周易》不相干涉,不可用也。卦斷遺論凡佔卜決斷,固以體用為主,然有不拘體用者。
  • 「體用」是中國哲學的重要概念(中)
    ,本體論地說,是由體開用;認識論體說,是由用見體。像這樣自我的道德感受,是已經在「用」的層次上了。但,這「用」一定是有更上一層的根據,於是上推一層,推它必有根據,將那根據當作是人的本性,這樣便可以說人性的善,這是孟子的路,孟子是典型的由用證體。當然孟子也可以說是由體開用:我們有仁義禮智之性,所以我們有仁義禮智之行。
  • 風水: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金鎖玉關》先天為體,後天為用河圖乃陰陽升降之數,洛書乃陰陽迭運之數,河洛互為體用,相為經緯,為五行妙化之根。 文王因先天作後天之卦,震代老父,巽代老母,乾坤退處於西北,西南。先天離東坎西,取日月之生;後天離南坎北,取日月之旺。 故易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 體用之道是命理學的奧妙所在
    、若因生日主的五行過多為動態的就用耗,這樣就大致得出強的用克洩耗的動向;而因失令因克洩耗過多而弱的則用生用助、因七殺為害又日主有根可扎的就用食神或傷官制殺合殺。在傳統的子平術中,是不單單專注於日主這個「體」的運用,還需要結合月令定格的這個「用」來「雙管齊下」的定天地主氣、推理富貧貴賤的方圓。故命理有體用之道,如周易八卦中的應用體用一樣,這「用」並不是單單取捨於日主的所需,而是日主為體,月令為用;以日主這個「體」去動用月令這個「天地」主氣、用這個月令的司權行「用」。
  • 梅花易數——體用生克篇四
    體用生克、比和,吉兇可見。此五色之應也。使於本卦分體用,此一體一用也。以卦五行明生克比和之理,此一用卦。最切看互卦變卦,互變亦用也。此內之體用也。又次看應卦,亦用也。此合內外之體用也。然則不止一體一用,所謂體一用百也。生克即分體用,則論生克。生體則吉,克體則兇,比和則吉,不必論矣。生體多者則愈吉,克體多者則愈兇。
  • 體用關係在易經預測學中的重要作用
    「體用」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組合,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本質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表象。中國古代哲學中「體」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用」就是從生的,第二性的。這是「體」與「用」的最簡單最主要的意義。
  • 卦分體用,八字中的體用是什麼呢?
    有一定易學基礎的朋友都知道,卦是分體用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八字也是分體和用的。那麼什麼是八字中的體和用呢?今天於艦程老師講一下八字的體用關係。什麼是體?什麼是用?在八字中,命主需要得到的,為己所用的東西,就叫「用」,此用非用神之用!
  • 遊久說事_丹丹體 造句容易成文太難 從「丹丹體」走紅再看各種「體」
    如此看來,「丹丹體」就不再那麼簡單了,用「丹丹體」造句的人也同樣包括各種階層,他們或抨擊,或勸說,或支持,看似調侃的每一個句子卻都代表著每個人的最真實內心。他們同樣代表這社會的三個階層,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解讀下這幾種人。其實我應該再細分一下,將社會高層再分為兩個部分,一類是任志強、潘石屹式的只管到處建房,不管他人住房的房地產大佬;一類則是在他們背後默默服務的政府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