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疫情,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在控制住疫情了之後,是重中之重。
最近推出的優惠政策也有很多,例如,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重點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6月底前,對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不高於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50個基點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允許等額申請再貸款資金。
鼓勵引導全國性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努力使小微貸款利率比上年有明顯下降。國有大型銀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速要力爭不低於30%。政策性銀行將增加35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等等。
甚至疫情期間,科普君在家隔離,突然發現給我打電話的貸款銷售人員多了很多,而且上來就是企業貸,經營貸,都不跟你聊個貸的,就是講企業經營貸款。
企業發展就是需要借錢,借錢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資金流轉速度,實現覆蓋成本的同時收穫更大的盈利。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貸款條件不簡單啊!
某銀行給我打電話,可以先息後本,利率要年化12%或者更高,具體以批貸的時候為準,其實這個利率對於公積金或者商業住房貸款來說是很高了,但是從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角度,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另外有貸款人員給我打電話,條件,讓人非常動心呀,最低月化3釐,也就是年化3.6%,最高銀行貼息6個月,也就是前6個月不用給利息,還款方式先息後本、等額本息都行,我說那行吧,我們聊一聊。
結果貸款條件丟給我的時候,驚呆了!
1、營業執照滿兩年,有實地經營
2、公司有納稅滿2年,年納稅20000以上
3、公司年開票200萬起
4、額度30~300萬
5、利息3~6釐
6、期限12~36
我說好吧,你這個條件,我用屁股想,都不用跟你聊了,很難達到。
企業分類型,不是所有企業都有低息貸款資質
上面貸款條件,其實只適合生產型企業,那些有廠房,有生產線的,或者說一些初具規模的中型企業,小微企業或者說一些銷售型企業都無緣了。
還是以我了解的外貿或者電商公司來說,尤其是民營的外貿公司,基本都是儘量避稅,比如說一個月工資用多個不同的帳號打款給你,這樣每一筆都在5000元或以下,那就不用給員工交稅了。
進貨都是16XX,一般也不會需要發票,因為太麻煩,還有更重要的納稅額,都在速X通、某寶、Amazon這些平臺上經營,平臺收了佣金,一般也就幫忙交稅了,至於我們這些店鋪交稅多少,是真的不知道。
加上輕資產運營,租個農民房,也許都沒有辦公室,就搞起來了,一年銷售額可能幾百萬,也就是小作坊的模式,這些企業,是絕對滿足不了上面的要求的。
如果不做避稅,直接納稅,那麼「公司年開票200萬起」,也是小規模納稅人:年應徵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2018年4月份修正)。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來關於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政策有關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號 ):一、小規模納稅人源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知同)的,免徵增值稅。
但是要注意,如果你月度開票超過10萬的話,前面沒有繳納的要補交哦!
也就是說,年200萬的開票額,你是避不了稅的,就按照3%來算,一年也要繳納6萬的稅金。
再加上教育費附加等各種費,其實不止6萬的。
在壟斷競爭市場狀況下,大家都在打價格戰,今年可能還要面臨虧損,各種房租、人工、水電等加起來,可能直接倒閉,會比較省錢。
所以說,只有那些盈利比較穩定,規模比較大,納稅意識比較強的企業,才有可能得到低息借款的申請資格。
我個人覺得,上面的這個低息借款的條件,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什麼從中作梗?
說白了——道德成本太高。
對於銀行來說,你沒有資產,如果是騙子怎麼辦?
銀行擔不起風險,也不願擔風險,因為給你擔風險,他們又賺不到風險對應的收益。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之前也託人找過某銀行分行的一位小領導,看能不能銀行貸款,對方了解了以後說,還是接受房貸和車貸,對於銷售型企業,或者具體來說,對於外貿企業的流水來說,銀行認為是不穩定收入來源,一句話就把我堵死了。
所以這事也不能怪銀行,他們拿著儲戶的錢,也不能,也不敢亂來,銀行要是出問題了,可是大事。
而在審核的過程中,銀行不可能完全的去了解你的信用程度,所有的風控模型都是概率而已,就算一個之前還款記錄很好的人,但是突遇不測,無法還款,也是有可能出現的。
還是房子最穩妥啊,跑不了的資產。而且價格比較公開透明。
也不是說沒有融資渠道
當然也不是貸款途徑都堵死了,雖然說,低息借款借不到,但是方法還是有的,只是看承受能力了。
比如說上文提到的年化12%及以上的一些銀行貸款;還有就是16XX裡面也有商家貸款,比如說誠企貸這個產品,最低日化0.0375%,也就是年化13.68%,最高年化18.25%,如果說18.25%的年化利率,還是比較高了。
還有網X貸,年化9%,可以先息後本,純信用無抵押,看上去還挺誘人的,不過沒用過。
還有民間借貸,不過那就24%年化往上走了。
還有就是個人銀行信用借款,銀行借給個人,個人轉手再借款給公司,這種的話,不太好的一點就是要月付本息,對於企業資金周轉比較有壓力,對個人也會產生還款壓力。
總之經營有風險,疫情期間,科普君看到一個故事,一個麵包店老闆,2019年年底把父母的房子抵押了貸款,結果遇到現在的危機,都不知道能不能把房子贖回來。
還看到武漢的某遊戲交易平臺,因為大家都沒有帶電腦,無法完成甲方的任務,也陷入了危機……
希望大家2020都能度過難關,迎來春天。
(關於圖片版權聲明:所有圖片出自於pixabay等免費商用圖片網站,大家喜歡的話,可以到這些網站上面搜圖,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