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青山綠水
福州採取「堵查引疏」四法強力整治違建墳墓
本報記者 王瑩
「起大厝,建大墓」,這是福建福州沿海一帶鄉村多少代人留下來的習俗。近年來,這一習俗逐漸演變成一種陋習:村民們生前比房子,死後還得比墓地,攀比之下,使「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愈演愈烈。
3月29日,福州市長樂區、福清市、連江縣等沿海部分地區存在毀林違法建設「豪華墓」「活人墓」等現象被媒體曝光。隨即,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承諾,10天之內將曝光區域內的違建墳墓全部拆除,並採取堵、查、引、疏等強力整治措施,在全市範圍專項摸排整治工作,
上接第一版 堅決破除「死人」與活人爭地的陋習,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青山綠水。
將近一個月過去了,整治效果如何呢?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實地進行了探訪。
拆除違建墓地堅決「堵」
經初步調查,2016年至2018年,福清、長樂、連江三地舊墓翻修及新建的違建墳墓達6434座,舊墓翻修佔8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墳墓佔用林地約1.8萬平方米,沒有佔用耕地。
3月31日上午,在福清市城頭鎮峰前村,鎮、村幹部正組織村民和工人對附近山上的違建墳墓進行拆除、覆土,並在覆土地面上種植了木麻黃、相思樹等樹苗,恢復山林植被。
村民說,拆除的墳墓裡面還有一些是「活人墓」。「這是我們當地的風俗,許多人在生前就給自己建墓地,建好後掛上紅花或者蓋上紅布、紅紙,跟其他墓地區分開,建得越豪華就越有面子。」
據統計,截至當天下午18時,城頭鎮峰前村、溪邊村、東皋村附近的鳳山頂以及東皋水庫周圍山體的79座違建墳墓全部被拆除並完成覆土,種植樹苗達6300株。
周邊部分地區毀林違法建設墳墓被媒體曝光,福州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違法違規私建墳墓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違建墳墓專項摸排整治工作,對違建的「豪華墓」「活人墓」堅決予以拆除並覆土深埋、植樹復綠,並杜絕新建行為發生。
專項整治通知下發後,福州民政、林業、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迅速派出工作督導組深入一線,現場督導整治工作。截至4月5日,違建墳墓現象嚴重的6個街道鄉鎮涉及的313座違建墳墓已全部完成拆除並覆土植樹,恢復植被21094平方米,植樹24069株。
「福州市還針對其他縣區存在的類似情況,舉一反三,在全市範圍開展硬化面積6平方米以上墳墓的摸排整治工作,確保於6月底前全面完成違建墳墓的整治和復綠工作。」福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建國說。
截至4月15日,福州全市10個縣(市)區、高新區已整治違建墳墓1200座,其中「活人墓」125座。
啟動問責機制嚴格「查」
現行的殯葬管理制度對違法建設墓地有明確的規定。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仍有大量違建墓地相繼「冒頭」,這除了封建習慣作祟以外,還在於基層領導幹部和相關工作人員對違建墳墓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疏於管理所致。
日前,福清市對江田鎮三溪村、溪山村、南陽村、長林村4個村的個別群眾及敬老院違法倒賣墓地問題進行了嚴厲查處,並對與此案有關的鎮、村幹部和護林員啟動問責機制。經過對20多名涉案人員的調查,4名重點涉案人員已被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近日,福州市紀委專門召開整治違建墳墓監督專題會,要求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從嚴督查、深入排查、精準問責、嚴厲懲處,對違建墳墓中失職瀆職的監管責任人、違法違規責任人進行追責。
在隨後開展的督查中,長樂區紀委監委進駐江田鎮,發現黨員幹部參與違建墳墓問題線索6件,已黨紀立案2件2人。連江縣也全面摸排查處黨員幹部參與違建問題,已對其中2條黨員幹部參與違建墳墓的問題線索立案處理,對2條涉及職能部門及領導幹部失職失責問題線索正在抓緊核實。
黨員幹部帶頭積極「引」
清明節前後,正在廣州出差做生意的林某聽說長樂老家正在開展違建墳墓整治,急忙趕了回來。回到家第二天,他便主動拆除了前幾年給自己建的「活人墓」。
「墳墓才建了一半,已經花了十幾萬元。不過拆掉我也不後悔,鎮裡已經答應給我們村修建公墓了。」林某告訴記者,村裡過去沒有公墓陵園,周邊山林又多,自己建墳墓只是為了「百年之後」考慮,「以前不知道這種做法是違反法律政策的,現在既然知道了,就得立即改正。」
為了引導村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違建墳墓整治行動中,福州市紀委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帶頭引領作用,專門出臺了一條政策:對涉及違建墳墓的黨員幹部,凡在規定時間內自覺整改、帶頭拆除,並主動恢復原狀的不予追究責任。
目前,已有不少黨員幹部積極響應。一些黨員幹部積極做親屬思想工作,主動拆除親屬建的「活人墓」。
福清市還在鞏固原有整治成效的基礎上,完善「一約一會一隊」工作機制,健全村規民約對殯葬規定,發揮494個村(社區)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勸導隊等民間團體作用,協助做好殯葬改革管理相關工作,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行動,做到市不漏鎮、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讓每個人都成為整治行動的宣傳者和參與者。
建設生命公園有序「疏」
4月3日上午,福清市漁溪鎮漁溪村村民吳仁康來到村裡的生命公園,將親人的骨灰遷移至此安放。
記者在生命公園看到,每個佔地僅0.4平方米的生命裡程碑整齊有序地安放在植被間,綠色的草地和綻放的映山紅,為公園增添了一抹春色。「讓逝去的親人在青山綠水之間入土為安,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吳仁康說。
郭建國介紹說,除了嚴防死守違法建墓現象發生、從「堵」上下功夫,福州更重視「疏堵結合」,通過加快殯葬設施建設,基本滿足群眾的喪葬需求,做到管建並重,長效管理。
其實,從2017年3月開始,福清市就提出了把生命公園建設作為疏導違法建墓現象的治本之策。
「我們探索將墳墓生態整治與公園建設相結合,利用舊墳區、荒地、山坡地改造成鄉村公園,再在公園內因地制宜設置花葬、樹葬,從源頭上杜絕散埋亂葬問題。」福清市民政局局長陳鐵士說,這樣做既滿足了群眾入土為安的風俗習慣,又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截至目前,福清市已建成生命公園71個。預計到今年年底,福清市7個街道將全面完成生命公園建設任務,17個鎮80%的村(社區)將完成生命公園建設任務。
郭建國說,在總結福清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福州將建設生命公園的做法面向全市推廣,接下來,還將大力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骨灰樓堂建設,合理確定規模布局和數量,力爭用三年時間達到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