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敦煌壁畫藏著那麼多我們熟悉的故事

2021-01-20 中國網

如果說,一塊塊畫像磚是古人生活的「照片」,定格了古人衣食住行、生產勞作的畫面,那一幅幅敦煌壁畫就堪稱是古人生活的「連環畫」,串起來就是一個以佛經為依據的故事。

作為敦煌石窟藝術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壁畫反映了各個時期的佛教文化、社會生活、神話傳說和開鑿歷史等方方面面,完整地呈現了敦煌文化發展脈絡。

12月27日,濃鬱的古風夾雜著華麗的色彩撲面而來,敦煌藝術大展就在萬眾期待之中驚豔亮相,強勢霸屏大家的朋友圈。如果最近幾天「言不提敦煌」,你簡直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成都人。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這場關於文化、藝術的饕餮盛宴,不聽講解簡直摸不著頭腦。一走進展廳,都不曉得從哪兒落腳。此時此刻,你不妨躲過臥佛前擁擠的人潮,來成都博物院負一樓欣賞幾幅「文物級」的臨摹壁畫。看不懂也不要緊,你只消把眼前的巨幅作品當做一本動漫或者連環畫,說不定會有意外驚喜。

你可知道1980年代風靡一時的動畫片《九色鹿》,就取材於敦煌壁畫《九色鹿本生故事》。榆林第3窟的《普賢變》中,不僅有峨眉山的迤邐風光,竟然還有唐僧、孫悟空、白龍馬的身影?你以為十二星座是西方文化的專屬,沒想到莫高窟第61窟的《熾盛光佛》中居然有黃道十二宮懸浮虛空……不可一語道盡。

日前,記者採訪了敦煌研究院專職講解員翟鵬,請他講述敦煌壁畫中那些隱藏的故事。

九色鹿:

敦煌最早的連環故事畫

對不少80後而言,對敦煌的印象來自一部叫做《九色鹿》的動畫片。這部曾經伴隨著幾代人成長的經典之作,來源於敦煌一幅《鹿王本生故事》壁畫。這是敦煌最早的橫條連環故事畫,曾經獲贊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

這幅壁畫,講述了九色鹿王用愛喚醒愛的故事:它救起了一個失足溺水者,卻被這個人出賣,惹來國王追捕。乍一聽有點類似於當下「扶老人」的社會新聞。

具體是這樣的:古印度恆河邊,有一隻美麗的鹿王,鹿角白如雪,身上的毛色有九種不同的顏色,它只要站著不動就能看到身體閃著七彩光,美得動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奮力救起一個失足溺水者。當溺水者感恩戴德,表示要當牛做馬報答它的恩德時,九色鹿只是懇求他保守見過自己這個秘密。溺水者滿口答應,揚長而去。

豪華的宮殿裡,王后夢見了美麗的九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用鹿角做打拂柄。禁不住愛妻軟磨硬泡,國王昭告天下尋找九色鹿。重賞之下,那個溺水者忘卻了當初的承諾,他向國王報告了九色鹿的秘密,並主動帶路去獵殺九色鹿。九色鹿雖有好友烏鴉的報信,終還是沒有來得及避開。當它見到那個溺水者時,悲憤的眼淚划過眼角。被俘之前,它向國王闡述了前因後果,深受感動的國王下令不許任何人捕捉九色鹿。而那個溺水者因為自食其言遭到報應,他渾身長瘡,滿口腥臭,應了當初的誓言。

明知救人可能暴露行蹤,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如果你是九色鹿王,還會不會毫不猶豫地伸出鹿角去營救?這與當下「扶老人」的困境如出一轍,發人深省。

值得一提的是,這幅壁畫的構圖獨具匠心,打破了一般作畫單向推進敘事的方式,改為從畫面的兩頭開始講故事,而畫面中央是故事高潮和結尾的特殊布局,給人留下回味和想像的空間。

普賢變:

最早的唐僧取經畫

19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幾乎是暑假的標配。其實在榆林第3窟的西壁,有一幅叫做《普賢變》的壁畫。

壁畫之中,普賢菩薩乘著大象,舒展右腿半跏趺坐在蓮座上,冠帶、披帛、瓔珞隨風飄揚。他手拿經書,俯視蒼生,臉上寫滿了慈悲的表情。還有菩薩、天王、羅漢和天人,眾星拱月般地環繞著他,乘雲浮遊於大海之上。

如果仔細查看這幅氣勢磅礴的畫卷,你會發現畫面上方的仙山瓊閣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崇山峻岭之間,瀑布飛流直下,各個山頭之間的亭臺樓閣一目了然——這不就是四川峨眉山的風光嘛。

在畫面的左側有一個熟悉的情景,白馬、猴頭、僧人。這不是《西遊記》嗎?僧人頭頂著一圈耀眼的佛光,白馬背負著蓮花座和佛經。由此推測,這是玄奘取經成佛歸來的場景。不同於玄奘法師雙手合十、彎腰作揖的嚴肅,他身後毛臉雷公嘴的猴子仰著腦袋,有些野性未泯、玩世不恭的表情。

敦煌研究院專職講解員翟鵬介紹,早在唐、宋時期,就有民間藝人在宣講、演義唐僧取經的故事。如宋代就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女真人統治下的金國也有唐僧取經劇目《唐三藏》,元代有吳昌齡編寫的《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元末明初又有楊訥編寫的雜劇《西遊記》。明代吳承恩更是在上述傳說、平話、雜劇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百回的章回體小說《西遊記》,突出了玄奘及其假想弟子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一路降妖伏魔的神話故事。

除了劇本、小說,唐代就曾有過關於西遊記的繪畫作品,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著作就明確記載: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歐陽修與友人同遊揚州壽寧寺,看到該寺經藏院的一面牆壁上有五代時繪的玄奘取經畫,精美堪稱「絕筆」,只可惜後來畫與寺都已毀掉無存。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畫有6處與玄奘取經相關的場景,以這一幅最為清晰,而且比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了整整300多年呢。

五百歲出嫁圖:

剩女的擋箭牌?

眾所周知,敦煌4.5萬平方米壁畫堪稱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更被學術界公認為是「國畫版的半個中國美術史」,也是古人生活的連環畫,唐朝人如何穿衣打扮、吐蕃族女子如何舉行婚禮,還有婦女推的嬰兒車、小孩穿的背帶褲,都能從壁畫上一探究竟,並且與史書形成鮮明對照。

開鑿於盛唐的第445窟北壁的彌勒經變圖,其中勾勒了一幅古人婚禮的場景,不同於現在的小姑娘二十郎當歲就自稱為「剩女」,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催婚中敗下陣來,養成了一顆恨嫁之心。佛經中的女子五百歲才出嫁,婚禮照樣風風光光。如果再遭遇「每逢佳節被相親」,姑娘們不妨扯過這幅壁畫作為擋箭牌——著什麼急呢!

壁畫上的婚禮生動展示了唐代北方地區的婚禮場面和行禮時男拜女揖的習俗:在一個寬大的院子外面,搭建了一個大大的帳篷,一對新人和眾多賓客在裡面把酒言歡,其中一人還在翩翩起舞。其中有個有趣的細節,新人向雙親禮拜時,新郎五體投地跪拜賓客,新娘則欠身行禮,儐相側立於旁。因武則天掌權,唐朝女人地位比較高,實行男拜女不拜的習俗。

可是,為何女子五百歲才出嫁呢?隋唐時期,中國人覺得從印度傳來的「累世修行」有些無望,便開始漸漸流行「淨土思想」。為了吸引更多信眾,此時的佛國極樂世界降低門檻,佛國世界金磚鋪地,樹上生衣,不僅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還由龍王噴雨,夜叉鬼打掃,人的壽命長達八萬四千歲,女人則五百歲出嫁。

熾盛光佛:

壁畫上的十二星座

「山羊水瓶雙魚牡羊座,金牛雙子巨蟹座,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射手座,女人的心,千變萬化」,優質偶像王力宏的一曲《星座》,揭示了都市男女的婚戀觀——愛情印證著星座神話。其實在敦煌第61號窟中,古人依據《佛說無比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消災吉祥陀羅尼經》繪製了一幅熾盛光佛的壁畫,其中就有十二星座的圖案。

熾盛光佛即金輪佛頂尊,從佛身毛孔能發射出熾盛光明,主消災避禍。元代對此深信不疑,壁畫中的熾盛光佛,乘坐高輪牛車,車尾巴斜豎兩面龍紋旌旗,右手食指頂金輪,七曜(音:yao)星神四周簇擁,二十八宿列於雲中,黃道十二宮懸浮虛空。

壁畫上的十二星座圖,雖然距今已久,卻依然清晰可辨:南面的獅子座、寶瓶座、人馬座,還有北面牆上的雙魚座、巨蟹座、雙子座。摩羯座會更加不同一點,從羊身魚尾變成了龍首魚身。它們作為佛像的陪襯,隱匿在熾盛光佛和九曜星宮的身側。

你以為星座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其實我國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星座體系,比如周朝初期的《周禮》中已經有二十八宿的部分宿名,戰國曾侯乙墓的墓葬出土了繪有二十八宿圖像的漆箱蓋。

五百強盜成佛:

浪子回頭金不換

在莫高窟第296窟的南壁中層,有一幅《五百強盜成佛》的壁畫,講述了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根據佛經記載,在古代南印度一個叫憍(音:jiao)薩裡的王國,有五百個強盜佔山為王、開倉奪糧,與官府分庭抗禮、盤踞一方。各級官府雖多次用兵,但終未獲勝。

後來,告急的奏章紛紛飛送到都城,國王波斯匿王選派了精兵強將前去鎮壓,強盜寡不敵眾,戰敗被俘,遭受挖眼的酷刑,並且被放逐到常有野獸出沒的荒郊野外。

虎落平陽被犬欺,強盜悲憤絕望,發出悽慘悲切的呼號。佛祖聽到後心有不忍,於是用神力將香山妙藥吹入五百強盜的眼中,讓其雙眼復明。眾強盜驚疑不定,見佛陀已來到面前,他們無不感激佛陀的慈悲之心,紛紛跪倒在地,聆聽「善惡有報」的教誨。他們個個俯首悔罪,願意皈依佛門,於是佛陀為他們剃度說法。

從此,五百強盜每日跟隨佛陀在山中修行,經過多年的苦修,最終修成五百羅漢。

相關焦點

  • 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敦煌壁畫中的天馬 2021-01-15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牛年觀牛,一起欣賞敦煌壁畫中各具神韻的大牛
    白牛 莫高窟第360窟 中唐二牛抬槓 榆林窟第25窟 中唐牛在敦煌壁畫的眾多動物形象中佔有重要地位,可以看到敦煌壁畫中不但有勤勤懇懇的耕牛,還描繪了其他很多種類的「牛」的角色。受驚的野牛 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山林中野牛篤定行走、受驚回首的形象被描繪在敦煌莫高窟第249窟壁畫上,畫師用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隻肌肉健碩、神態生動的野牛,它栩栩如生,幾乎要從壁畫裡跑出來了。
  • 敦煌藝術中的十二星座
    尤其是它的壁畫。 看過敦煌壁畫 才知道中國早就傳入了12星座 中國早在周朝初期就形成了自己的星座體系,而十二星座也很早就「穿越」到了中國。
  • 敦煌「文物醫生」 參與新津觀音寺壁畫修復(圖)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由於年代久遠,觀音寺的牆壁出現了空臌、起甲、龜裂等病害,危及壁畫與泥塑,亟待修復。預計下月,包括敦煌研究院在內的國內各界文物保護巨擘將為觀音寺壁畫、泥塑會診,擬定維修方案。這一處天府文化的瑰寶有待重放異彩。這是敦煌研究院首次參與成都文物保護,未來可能還會在四川建立基地。
  • 除了十二星座、孫悟空、峨眉山……敦煌壁畫中還藏著更多小秘密
    《九色鹿本生故事》。 敦煌壁畫中究竟畫了些什麼呢? 九色鹿:敦煌最早的連環故事畫 敦煌壁畫有6處與玄奘取經相關的場景,這一幅最為清晰,而且比吳承恩的《西遊記》早了整整300多年。
  • 敦煌壁畫再現古代勞作場景:建塔磨麵烹飪等[圖]
    原標題:十餘幅敦煌壁畫勞作場景面世 呈現傳統勞動記憶(圖)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   打鐵——榆林窟第3窟(西夏)。 敦煌研究院供圖 攝   時值「五一」小長假,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選取敦煌石窟中部分富有意趣的勞作場景,借其承載傳統勞動記憶。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此次選取的十餘幅壁畫涵蓋了北周、隋、唐、五代、西夏等不同歷史時期,有關民眾生活中播種、打鐵、伐木、汲水、建塔、磨麵、釀酒、烹飪、捕魚、收割、推磨、制陶、馴馬、屠房、修建房屋等富有意趣的多種勞作場景。
  • 揭秘敦煌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孫悟空其實不是猴?而《西遊記》竟也僅是敦煌漫長歷史中的一小段?隨著網易神秘項目「敦煌」的大熱,玩家的猜想和討論持續升溫。而小編在搜索敦煌的過程中,竟發現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傳說都源自於敦煌。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吧?
  • 視頻|國字臉男士跳性感東方舞,就像敦煌壁畫裡走出來的飛天
    衣袂飄飄的敦煌飛天仿佛復活了,不少網友感嘆,竟然毫不違和,很接地氣的感覺。9月24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上了這位舞者閆國超,聽他分享舞蹈背後的故事。他上過不少綜藝節目,《長安十二時辰》裡熱依扎在火炭上跳的那段驚心動魄的舞蹈,就是他編創的。
  • 敦煌壁畫解讀古代「秋分」:有牛為伴,篤定行遠
    敦煌壁畫中描繪了形形色色的「牛」之角色,圖為莫高窟第360窟中唐白牛。敦煌研究院供圖中新網蘭州9月24日電 (記者 崔琳)9月23日「秋分」這一天,晝夜時間均等,全國大部分地區白天夜晚各12個小時;氣候由熱轉涼,上半年的溫熱以及暑熱,開始轉向寒涼。
  • 七夕裡的敦煌壁畫:坐看牽牛織女,只羨鴛鴦不羨仙
    七夕裡的敦煌壁畫:坐看牽牛織女,只羨鴛鴦不羨仙 「七月七日何謂?看牽牛織女,女人穿針乞巧。」這是敦煌文獻p.2721《珠玉抄》所載,七夕節日的緣起。
  • 歡迎收看《敦煌戲精大會》
    三幅圖述說了一個故事,我們可將它視為一組講述張騫通西域的「連環畫」。|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敦煌壁畫,尤其盛唐時期,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反映在壁畫之中,也能深深感受絲路的商貿氣息,如莫高窟第45窟南壁的《胡商遇盜圖》就是一例。
  • 倉頡廟裡精美壁畫故事多(圖)
    倉頡廟裡的壁畫,有水墨畫,也有水彩畫;有人物畫,也有山水畫。而且後兩者往往是互相摻混和彼此糅雜的。倉頡廟壁畫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如果擇其要者而言,大體有黃帝功德、倉頡政績、神話故事、白水盛景以及名人詩賦等五個部分。
  • 先生們與《敦煌藝術大辭典》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目光投向了敦煌。敦煌飛天、敦煌壁畫、敦煌彩塑、敦煌樂舞……凡是與敦煌相關的名詞,漸漸地成為大眾所熟知的內容。然而,敦煌藝術走出西北一隅,其實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光。時間回到百廿年前。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即今編號第17窟)內發現的數萬件古文獻及數百件精美繪畫,震驚了英國人斯坦因和世界考古學界。
  • 常嘉皋|追憶敦煌:鼠年賀卡
    敦煌藝術,主要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建築、彩塑和壁畫組成的綜合藝術。敦煌壁畫中有不少畫作是經變畫和故事畫,大量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社會生活,市井文化,有十二生肖動物的畫面比比皆是,栩栩如生,生動有趣。十二生肖紀年法,形象易記,使用方便,屈指可計,在敦煌文獻中廣為採用,同期的敦煌古藏語文獻,敦煌回鶻語文獻也大量採用生肖紀年法,可見生肖文化在中華大地植根已久,源遠流長。
  • 六桂文化邂逅敦煌文明丨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黃金」全新上市
    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聯名出品的「福韻·敦煌古法黃金」系列全新上市,以敦煌元素為靈感融入珠寶設計,通過六韻古法及高溫琺瑯工藝匠心創作,向大眾演繹敦煌文化藝術。敦煌作為絲路上的咽喉要地,蘊含兩千年的歷史文明,敦煌代表的是「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精神,偉大的敦煌精神使璀璨的敦煌文化藝術一直「活著」。而六桂文化也有千年的歷史,其不斷創新發展,也是「活著」的精神文化,源於六桂文化的六桂福珠寶傳承千年文化精神,堅守匠心。此次,六桂福珠寶與敦煌博物館的聯名合作,如同千年文化之約,是敦煌文明與六桂文化兩種寶貴精神的交匯、融合。
  • 佛畫與功德:敦煌藝術史中,贊助人的名字遠多過工匠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活躍的道真和尚,俗姓也是張,與張氏歸義軍同姓,那麼他是否與介入寺院學習的張姓學士郎同宗,不得而知。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推測,在張氏政權時期,三界寺似乎已是一個官家供養的名寺。後來也同樣成為曹氏政權下的官寺。
  • 87年敦煌出土失傳竹簡,其中一本是乘法口訣,專家嘆息:可惜啊
    文/勿忘87年敦煌出土失傳竹簡,其中一本是乘法口訣,專家嘆息:可惜啊說到敦煌,人們腦海裡的第一反應便是以壁畫、石窟這個獨特的文化名揚千裡。敦煌隸屬於甘肅省,地域級別為縣級市,在我們眼裡它除了有精美的壁畫就再也找不到能吸引人們去探索的點了。
  • 常書鴻:敦煌的守護神
    張議潮的故事,常書鴻已不陌生。在敦煌,張議潮是個劃時代的人物,就像此時的常書鴻一樣。公元 848年,張議潮率領敦煌軍民起義,歷經百戰,先後收復敦煌和河西地區,終於使敦煌脫離了吐蕃長達百年的統治,重新回歸唐王朝,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大業。
  • 你是敦煌人嗎是什麼梗啥意思 怎麼反懟回懟你是敦煌來的吧
    你是敦煌人嗎是什麼梗?你是敦煌來的吧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被人問你是敦煌人嗎或你是敦煌來的吧怎麼回懟的方法。  你是敦煌人嗎,你是敦煌來的吧梗意思介紹  最近在貼吧裡面的熱梗還是相當多的,目前最火的就是「你是敦煌人嗎」、「你是敦煌來的吧」這個梗了,大致的用法小編給大家模擬一下情景:
  • 擇一事、終一生——「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做客新生見面會
    原創 復旦口腔 上海市口腔醫院訂閱號「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為復旦首屆口腔醫學本科新生講述敦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