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女子遊泳「五朵金花」之一,享有「水蝴蝶」的美譽;她曾縱橫大運會、奧運會賽場,先後51次站上冠軍領獎臺;她是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冠軍,決賽中一個勇敢的決定讓她永載中國體育史冊……她就是錢紅,大運會、奧運會遊泳冠軍。
「大運會是給世界各國青年人的一個展示的平臺,大家可以盡情地狂歡、交流,大運會更能讓年輕人感受到體育本身的快樂。」作為1991年謝菲爾德大運會冠軍,錢紅對大運會有著不一樣的感情。近日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錢紅侃侃而談,而一段此前很少被她提及的、兒時與成都的美好記憶,也隨之重新浮現。對於2021年的成都大運會,錢紅有很多期待:「這將是一個讓世界近距離感受天府文化的絕佳契機,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成都市民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吸引更多的成都市民親身參與體育運動,真正起到以賽惠民的效果。」
憶奧運
冒溺水風險減少換氣「能追回0.01秒也值了」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決賽放在著名的蒙特惠奇泳池舉行。錢紅被安排在第5泳道,身旁是隊友王曉紅和德國選手阿爾姆西克。這是錢紅第二次站上奧運會100米蝶泳決賽的跳臺。1988年漢城奧運會,這位17歲的河北保定姑娘以59秒52獲得第3名。
巴塞隆納奧運周期是錢紅快速成長的4年。1990年北京亞運會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兩枚銀牌、1991年珀斯遊泳世錦賽100米蝶泳金牌、50米蝶泳(表演項目)第一名……用錢紅的話說,那段時期自己在亞洲「幾乎沒有對手」。
那時,錢紅與莊泳、林莉、楊文意、王曉紅在各項賽事中摘金奪銀,並稱中國遊泳隊的「五朵金花」,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巴塞隆納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重要奪金點。然而,在1992年4月的全美選拔賽中,美國女子遊泳隊的成績全面超過「五朵金花」,給錢紅和她的隊友帶來不小的壓力。
由於傷病長期積累,身體狀態不佳,錢紅並未參加出徵前的高原集訓。一直到巴塞隆納奧運會這場生死決賽前,她的狀態都沒有調整到最佳。「決賽出發不是跳進水去,而是掉在水裡的。」錢紅回憶,自己入水排在第五,打亂了教練賽前布置的所有戰術。
「所以前半程沒法留力,必須追趕對手。」但賽程過半時,完成轉身的錢紅髮現,自己與領先集團的差距依然明顯。於是她做了一個冒險的決定——為減小阻力,減少抬頭換氣的次數。
其實在巴塞隆納奧運會前的一些比賽中,錢紅曾嘗試過3、4次划水換一次氣,那已經接近運動員的身體極限了。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錢紅已經回憶不起當時究竟是怎樣換氣的,但據錄像資料顯示:錢紅在後半程的換氣頻率接近5次划水換一次氣。
巴塞隆納奧運會奪得冠軍的錢紅(圖據東方IC)
「奧運會賽場上都是零點零幾秒的差距,那次到巴塞隆納就是抱著必勝的心態,這樣能拼出0.01秒也是值得的。」正是憑著這股「狠勁兒」,錢紅在後半程追回了超過0.4秒的劣勢,最終以58.62秒、超過第二名阿赫曼·萊頓0.12秒的成績奪冠,這一成績也打破了當時該項目的奧運會紀錄。
評大運
輕鬆奪三冠留下美好回憶「大運會更能讓年輕人感受到體育本身快樂」
十餘年遊泳生涯,錢紅徵戰的大小賽事數不勝數,巴塞隆納奧運會無疑是其中最高光的。但在錢紅心中,一段有關大運會的記憶也格外值得回味。「輕鬆、美好、開心」,是錢紅對大運會最強烈的感受。
1991年7月,第1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英國謝菲爾德市舉行。出於為巴塞隆納奧運會練兵的目的,錢紅代表河北體育學院參賽。由於比賽相對輕鬆,錢紅的教練馮曉東沒有隨行。即便這樣,錢紅還是輕鬆拿到了100米蝶泳、4×100混合泳接力、4×100自由式接力三項冠軍。
因為成績壓力較小,錢紅在大運會期間有了更多體會外國文化、與國外年輕人交流的機會。「大運村的自助餐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有很多口味的甜點,冰激淋特別好吃,組委會工作人員還帶我們去吃當地有名的披薩。」錢紅回憶,她還和外國運動員一起逛街、開卡丁車,「那是我第一次開(卡丁車)。一轉眼過去快30年了,但現在想起來還是很開心。」
對於奧運會和大運會的不同,錢紅有自己的理解:「奧運會時我的目標很明確,對自己要求很嚴,根本沒有放鬆的時候,我們一般第二批進奧運村,比完賽就回來,沒有遊玩的感受,就是奔著拿冠軍去的。而大運會是給世界各國青年運動員一個展示的平臺,大家可以盡情地狂歡、交流,大運會更能讓年輕人感受到體育本身的快樂。」
2011年10月,錢紅出席奧運體育公益電影《跑出一片天》啟動儀式(圖據東方IC)
經歷過奧運會、大運會的洗禮,錢紅深知舉辦一屆世界性賽事對一個城市體育文化、體育產業的巨大推動作用,「城市內部基礎建設快速發展,城市文化向外的影響力擴大,另外大賽能給城市留下體育文化的積累,體育將成為極具活力的產業以及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2021年開幕的成都大運會,錢紅表示:「這將是一個讓世界近距離感受天府文化的絕佳契機,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成都市民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吸引更多的成都市民親身參與體育運動,真正起到以賽惠民的效果。」
2011年深圳大運會,錢紅曾受邀擔任遊泳項目解說嘉賓。雖然目前暫時沒有出任成都大運會解說嘉賓的計劃,但她表示,成都大運會開幕時,會和朋友相約來成都觀賽,感受大運會的熱烈氛圍。
話成都
從13歲來蓉集訓到擔任成馬嘉賓「在成都第一次交到了全國各地的好朋友」
錢紅出生於河北保定,卻與遠隔千裡的成都頗有緣分。1984年底,第一屆全國青少年遊泳集訓營在成都成立,當時13歲的錢紅就在其中,與她一起的還有「五朵金花」之列的林莉和王曉紅。
當時在河北「一枝獨秀」的錢紅,在成都第一次見到眾多水平相當的同齡人,但在競爭中錢紅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在成都第一次交到了全國各地的好朋友,直到現在這批隊友還經常在名為「84年成都集訓」微信群裡回憶那段日子。」錢紅說。
84年集訓隊員們在四川省遊泳館門口合影(最後一排左起第12位是錢紅)
在成都訓練、生活的兩個月,錢紅學會了吃辣,那時接觸的成都美食至今令她難忘:食堂早餐的肉末豌雜麵、街邊的火鍋串串、金堂的橙子……「我吃辣的能力就是在成都練出來。」錢紅感慨,現在想起成都,都是特別美好的記憶。
由於歷年的全國冠軍賽、錦標賽都放在成都舉行,錢紅早年幾乎每年都來成都。據她介紹,全國性比賽能夠落戶成都,與這裡出色的場館條件有很大關係。「上世紀80年代全國擁有標準50米泳道比賽館的城市屈指可數,成都就是其中之一。」
從高敏到蔣氏姐妹,在遊泳人才產出方面,成都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錢紅看來,這與成都濃厚的遊泳氛圍密不可分。「成都之所以能出這麼多遊泳人才,得益於好的教練、環境、設施,有這種遊泳文化的沉澱,自然會培養出好的運動員。」
錢紅手寫祝福寄語成都大運會
2017年成都馬拉松,受邀擔任嘉賓的錢紅領略了成都這些年來在城市建設和體育文化上的巨大進步。「變化太快了!」據她回憶,曾經的訓練地四川省遊泳館當時周邊還是郊區,而近年已經發展成CBD,「整個變化跟小時候的記憶完全不一樣,就是國際大都市的感覺。」
談到成都體育氛圍的變化,錢紅說:「以前來集訓比賽,都是專業的交流,而現在的馬拉松比賽都是大眾參與,體育對於老百姓從觀賞變成了親身參與,這是最大的改變,是特別好的事情,體現了一個城市在打造體育文化方面的巨大進步。」
最近一次來成都,錢紅在老朋友張山(四川排管中心主任、巴塞隆納奧運會雙向飛碟冠軍)的陪伴下深入體驗了成都的生活氣息,「走在小巷子裡可以看到悠閒打牌的,吃火鍋可以從中午吃到晚上,那種感覺特別放鬆舒適。與此同時,成都也高樓林立,地鐵密布,城市建設迅速發展,這種反差恰恰是它最大的魅力。」在錢紅看來,「舒適不壓抑」是成都的獨特氣質,也是在發展過程中最值得延續的文化內核。
談事業
「減溺」項目助32萬孩子學會遊泳,「未來會打造成體系賽事,讓孩子每周都有比賽」
1993年退役後,錢紅赴新加坡深造,回到北京後曾嘗試做生意,但最後還是決定將事業重心放在體育上。1996年,錢紅回到家鄉保定籌備遊泳學校,為了改造遊泳館,她差點拍賣了自己的奧運金牌。1998年,在保定市遊泳館基礎上進行改造的錢紅遊泳館落成,一年後,以錢紅名字命名的遊泳俱樂部在北京西單成立。
2006年,錢紅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減溺(減少溺水事故)形象大使。通過這段經歷,她深刻地感受到:防止孩子溺亡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讓孩子遠離水源、設置圍欄或培養救生員,而是教會他們遊泳技能和救生知識。
2009年起,錢紅與李寧、水立方合作,共同發起了「減溺」項目:「中小學遊泳鍛鍊計劃」,對青少年進行系統的遊泳培訓。2016年開始,錢紅創辦了體育文化和體育科技公司,在全國多個縣級地區普及遊泳運動,目前累計啟動運作的各類遊泳場館已經超過50個。
錢紅在培訓中指導小學員
2017年,錢紅協助教育部開展全國學校遊泳課指南的編寫以及制定青少年遊泳考核標準等工作。「我們的教練員不光教孩子遊泳技能,還教安全知識,比如如何保護自己、搭救溺水夥伴等。」據錢紅介紹,培訓項目推行11年來,已經幫助32萬孩子學會了遊泳和基本的安全技能。一位家長曾在微博上給她留言,感謝她的遊泳培訓項目「把一個城市的體育激活了」。
但在十餘年的實踐中,錢紅也發現一些問題,「有些孩子學會遊泳就結束了,不會再從事遊泳這個行業,到頭來遊泳市場還是沒有活力。」錢紅告訴記者,未來計劃打造成體系的賽事,「讓接受培訓的孩子每周都能參加比賽,看到自己的持續成長,激勵孩子們形成參與遊泳運動、體育運動的慣性。」她也透露,考慮到成都在遊泳運動上的深厚底蘊和巨大的體育市場,以及大運會給體育產業帶來的機遇和空間,下一步會考慮來成都發展培訓計劃。
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 徐曉帆
編輯 喬雪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