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裡「挖文物」~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2021-01-15 騰訊網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拿起小鏟子層層挖土

再細細地掃去浮塵

刨出一塊未知的「寶貝」

想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快樂嗎?

@盲盒愛好者們

一款有趣又有意義的盲盒「上線」啦!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

竟是個「土疙瘩」?

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

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

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

先是用「考古神器」洛陽鏟挖土

再仔細地清掃

最後非常幸運地挖到了兩個「大寶貝」

圍觀帖子的網友說:

「手套那麼一戴,考古學家那感覺來了!」

據河南博物院介紹

這款考古盲盒有個特別的名字

——「失傳的寶物」

看上去是個「土疙瘩」

其實設計者把河南歷史文化名城的

土質、古代的著名文物都「包」了起來

當你用迷你版「洛陽鏟」把土一塊塊鏟開

就有可能看到青銅器、元寶、

銅佛、銅鑑、銀牌、銀元等文物仿製品

△洛陽鏟與「迷你版」洛陽鏟的區別

比起普通盲盒,考古盲盒更讓人

「有意外驚喜」的地方在於

你有可能會「挖空」哦~

這是設計者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

設計的「小驚喜」

但不用擔心,就算挖空

也會有精美的小禮品作紀念

去哪買?

還有哪些同款能買?

想要感受一下考古的快樂?

那麼去哪才能買到呢?

在淘寶搜索「河南博物院」

進入店鋪就能直接購買

但是就算現在下單購買盲盒

發貨時間也需要10~20天

在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的評論區

也都是「催貨警告」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買不到,咋辦?

隔壁還有好多同款等著你

陝西歷史博物館

青銅小分隊系列盲盒

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皿和紋樣為基礎

參考鴞、饕餮、觥大、觥二、

犧尊、鳳鳥等形象設計的Q版手辦

不少網友早就已經集齊一整套

△圖片來源:網友@想飛的ZL文

《國家寶藏》文創產品店

大唐仕女瑜伽系列盲盒

盲盒裡的手辦「擺」出各種瑜伽造型

據介紹,這款設計的靈感

來自於河北博物院彩繪散樂浮雕中的唐代仕女

△圖片來源:你好歷史旗艦店

除了考古盲盒

還有這些驚喜!

考古盲盒讓人在「驚喜」中感受文物底蘊

這些博物館的設計則是將文物融進生活

設計得相當有意思!

蘇州博物館——唐寅創意茶包

這款唐寅袋泡茶在一眾雅致中以賣萌「出圈」

明四家之一的唐寅就算化身茶包

也依然是一副多姿多彩又浪漫潦倒的樣子

上海博物館——江南春預調酒

這款江南春預調酒的瓶身圖

來自文徵明《江南春詞意圖卷》

將圖卷分5段印於瓶身

組合排列可成完整畫面

這喝的不只是酒,更是「底蘊」

故宮博物館——故宮貓·紫禁月滿·流沙杯墊

當故宮的貓

遇上紫禁城裡的金漆點翠玻璃屏風

兩個元素幻化出精緻的杯墊

御花園中

一輪滿月,故宮貓蹲坐太湖石

杯墊裡填充的金色流沙與銀色星星

猶如夜空中灑下的月光

中國國家博物館——溪山曉月小夜燈

這款小夜燈的設計

取意於元代畫家黃公望的《溪山雨意圖》

一輪明月隱匿於群山之後

繾綣的夜色與朦朧的「月光」

頗有寫意之美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的驚喜嗎?

還有一個好消息

大家期待已久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來了!

它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

帶著27件國之瑰寶

向我們走來!

今晚(12月6日)8點半

《國家寶藏》第三季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

正式開播

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我們不見不散!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綜合中國新聞網、河南博物院微博

更多新聞

監製/唐怡 製片人/張慶

策劃/關美璐

編輯/王丹妮 豐樹琪 徐昳晨

央視新聞

覺得心動請點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在家裡「挖文物」~河南博物院的這個考古盲盒火火火火火了
    賣斷貨的考古盲盒竟是個「土疙瘩」?近日,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火了直接被考古迷們買到斷貨一位網友發帖講述了「拆盲盒」的過程先是用「考古神器」洛陽鏟挖土再仔細地清掃最後非常幸運地挖到了兩個「大寶貝」圍觀帖子的網友說:「手套那麼一戴,考古學家那感覺來了!」
  • 考古盲盒賣到脫銷:運氣好挖到「寶」 運氣差只有土
    這款出自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把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等「微縮文物」藏進土中。在玩家挖掘的過程中,親身參與的喜悅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看直播網友被種草 考古盲盒賣斷貨12月初,一名網友先後在豆瓣、微博發圖文帖,直播「考古盲盒」開盒全過程,他先後挖出了青銅虎符和兔首印章,引起網友圍觀並紛紛表示「被種草」。
  • 「中國郵政號」,今年火火火火火火火了!
    「中國郵政號」,今年火火火火火火火了!來源:中國郵政報原標題:《「中國郵政號」,今年火火火火火火火了!》
  • 一口兩口三四口…馬上讓生活紅紅紅紅紅紅紅火火火火火火火
    一口兩口三四口…馬上讓生活紅紅紅紅紅紅紅火火火火火火火 2020-06-2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魔力盲盒:作為興趣愛好,別讓盲盒「盲」了你的雙眼……
    「盒子上畫著的那隻實在是太難看了,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佳佳告訴記者,拆盒之後她才發現,實際開出的是另一隻造型可愛的玩偶。「那種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很刺激。」目前為止,佳佳已經擁有70多個茉莉,總花費在3000至5000元之間。「現實生活大多數是按部就班的,但是抽盲盒給人期待和驚喜感。」剛剛工作一年的笑笑認為,收集盲盒就像收集口紅和球鞋,都是一種愛好,只是形式不同。
  • 付一夫:挺好的盲盒 怎麼就成了「韭菜盒子」?
    例如,當前最火的Molly校園系列盲盒,每套包含12個造型各異的娃娃,另有極為罕見的隱藏款玩偶,單個盲盒的售價通常在30~80元之間。 追本溯源,盲盒是由日本的福袋文化衍生而來。盲盒到底有多受歡迎?我們可以從數據中窺探一斑。據媒體報導,某二手商品交易平臺上的盲盒交易規模已達千萬量級,數十萬購買者參與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買再買,諸如類似於「一對夫婦四個月在盲盒上花了20萬」、「60歲老人一年花70萬買盲盒」這樣的消息頻現報端,令人驚嘆。 旺盛的消費需求也利好了商家。
  • 「停不下來」的盲盒:隱藏款是玩家躲不過的坑
    她特別喜歡盲盒裡玩偶的造型,感覺會被「治癒」,同時也是對自己一周工作的獎勵。大商場裡隨處可見銷售盲盒的自動販賣機和商店,這份幾十元的自我獎勵觸手可得,並且負擔得起。盲盒顧名思義代表著「不確定」,從外表上判斷不出盒子裡玩偶的形狀,只有購買了這個盒子,消費者才能打開來確認。盲盒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中慢慢流行開來。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鄭同修雖然來自農村,但覺得想進20個名額不太容易,何況自己對考古一無所知,所以就沒有報名,「後來是我同宿舍的同學去報名,出門時跟我說要不也給你報上吧,結果我學了考古,他反而沒學」。 1984年大學畢業,鄭同修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一幹就是35年,「從沒挪過窩,因為考古是一輩子的事情」。
  • 一個不得已的「二次元」文物展,是考古人走心的執著
    文物運不過來,展覽又得辦,怎麼辦?於是,誕生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圖片展。浪漫的考古人大概是不同意把辛苦數載的考古成果太「平面」地展示給觀眾,「二次元」第一次在文物界得到如此原生態的使用。我專門查了「二次元」的定義,即由二維圖像構成的虛擬世界。雖然是二維,但從一個方向看過去,也得看出立體效果。
  • 一個小小盒子正成為無數年輕人新寵 "盲盒"魅力在哪?
    買到什麼全憑「瞎矇」  在印象城一家盲盒專賣店裡,市民卞小姐正在挑選一個12星座系列的盲盒娃娃。和一般娃娃不同的是,這種59元一隻的盲盒娃娃,12款都被裝在一模一樣的盒子裡,從外包裝上並不能判斷裡面究竟是哪個星座的,所以很容易買到重複的款式。之前,卞小姐買過13次這個系列盲盒,集齊了9個星座,這回她希望買到一個天秤座的。
  • 2016年,湖南一工地挖出清代古墓,考古專家叫停:這是我祖宗
    建國初期,我國剛成立考古隊的時候,很多考古工作者進入古墓後,發現這裡的文物都已經失竊,棺槨或者壁畫都已經被摧毀,一個個都是痛心疾首。然而有些人就問了,要是你考古專家自己祖先的墓,難道你也挖出來研究展覽嗎?還別說,在2016年,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件。
  • 阿狸盲盒迷你公仔也太好看了吧,當作給女朋友的生日禮物不香嗎
    之前看到主播在直播間抽獎,把阿狸盲盒作為禮物送給直播間的觀眾,當時覺得阿狸盲盒好可愛,這也太漂亮了吧。她說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獻給依然相信童話的人。雖然我已經有一點點上了歲數,但是聽到這句話也是老淚縱橫。
  • 59元盲盒,轉手價格翻50倍!「偷心」遊戲背後有何隱情?
    原來屬於休閒玩具的「盲盒」衍生出「炒盲盒」的市場,業內人士認為,炒高的盲盒價格不排除是故意為之的市場行為,抬高的商品價格會反向帶動這款盲盒在其他渠道的銷售。盲盒催生二手交換市場「盲盒」又叫做「驚喜玩具」,在不透明的盒子裡隨機裝著系列的公仔形象,商家在一組系列的盲盒中會放入一定比例的隱藏款,但是數量稀少,玩家只有在打開盒子的那一刻才能知道抽中的是哪一款。
  • 【多彩假期】火火火火火!世界客都·長壽梅州「雙節」旅遊人氣火爆
    梅州蕉嶺是抗日英雄謝晉元的故鄉,遊客可探訪謝晉元故居、謝晉元紀念館等景點,謝晉元紀念館由「投筆從戎、北伐建功」「抗擊日寇、血灑淞滬」「臨危受命、浴血四行」「身陷孤營、奮發自強」,「痛失英雄、舉國哀痛」「緬懷先烈、流芳千古」等六大展陳組成,通過謝晉元各個時期的200多幅珍貴歷史照片、圖表和大量歷史文物及影像資料向人們展示其光輝的一生。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盲盒是什麼?  盲盒指的是一種外包裝沒有對內部的東西進行標註的盒子,只有購買打開之後才能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因此,盲盒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很多小孩和部分成人會比較喜歡。
  • 挖好每一鏟土,她在北大考古拿下最高榮譽獎學金!
    2017年進入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阮可欣在大二那年選擇了博物館學專業,學年末她的綜合素質測評排名年級第一,總績點專業排名第一。同時,學工、社團,她也從不缺席。她先後擔任過校團委宣傳調研部副部長,考古文博學院的團委副書記和北京大學平糧臺考古實習基地臨時團支部書記。她的學校生活並不輕鬆。談及「如何平衡學業與生活」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時,她笑言,這歸根到底是沒有辦法平衡的。
  • 人境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文物上手得多,又有考古老師指導,外加參與野外發掘,羅澤雲很快練成了一身硬功夫:各種不同種類的陶器殘片放到蛇皮口袋裡,可以盲摸出究竟是陶豆、陶罐還是其它器型的陶器殘片。羅澤雲繪圖工作照1992年,一個他從未接觸過的工作找上門來,那就是考古繪圖。此時,距離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已有5年。
  • 陝西考古博物館明年9月開放|A級通緝犯落網,賣文物涉案超2000萬
    ■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白土良墓群出土文物 ■ 杭州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進入實施階段 已累計出土文物7000餘件 ■ 雄安新區文物考古進展順利 崇禮太子城遺址考古完成 【遺產】 ■ 金上京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同步推進
  • 人境•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多來年,他幾乎畫遍了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所有文物,青銅神樹上引吭高歌的神鳥、青銅大立人所著華服、金杖上所刻的人臉、箭、魚身等信息,在他筆下纖毫畢現。有了照片,還要繪圖幹嘛?畫遍三星堆文物的羅澤雲,恰巧是廣漢人,老家就在三星堆不遠處。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發現,當地老百姓聽說挖到「寶貝」了,都跑去看熱鬧。
  • 從考古大咖到山東省博物館掌舵人 鄭同修將對歷史的熱愛刻入生命
    鄭同修雖然來自農村,但覺得想進20個名額不太容易,何況自己對考古一無所知,所以就沒有報名,「後來是我同宿舍的同學去報名,出門時跟我說要不也給你報上吧,結果我學了考古,他反而沒學」。1984年大學畢業,鄭同修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一幹就是35年,「從沒挪過窩,因為考古是一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