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中國的日本女子,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2021-01-09 烽火望瞭臺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隊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熱情高漲,日本國內民眾也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國家的戰爭。但是,戰爭終究沒有湮滅所有人的人性,一些日本人意識到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一個日本女人毅然嫁到了中國,她從沒教過孩子日語,生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女兒。

這個日本女人就是佐藤屋登,中國著名軍事家蔣百裡的妻子。蔣百裡年輕的時候去日本留學,他想在危難中一展宏圖,拯救中國,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次日本留學的經歷會影響他的幸福。

認識佐藤屋登的時候,蔣百裡正值情緒低落期,救國大業屢遭困難,讓他有了開槍自殺的想法,但是子彈沒有奪去他的生命,只讓他去了醫院。

住院期間,照顧蔣百裡的護士是佐藤屋登,因為蔣百裡在日本留學過,所以他們沒有語言障礙。不過蔣百裡獲救後仍覺得生活無望,但善良的佐藤屋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安慰。她逐漸成為他的精神支柱。蔣百裡不知不覺愛上了這個異國女子。幾經波折,兩人走到了一起,雖然當時中日水火不容,但佐藤屋登還是毅然嫁到了中國。

與蔣百裡結婚後,佐藤屋登擁有了丈夫給她起的中文名—蔣佐梅。她曾經去抗日前線救人,孩子出生後也沒教過她們說日語,堅持用中文和她們交流。

蔣作梅和蔣百裡一共養了五個女兒,其中三女兒蔣英是一位優秀的歌手,嫁給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後,蔣英的名字貫穿了錢學森的後半生,中國人都很熟悉這個名字。

可惜蔣百裡先生很早就因病去世,但蔣作梅早已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家,她選擇留在中國,撫養女兒,最終長眠於自己熱愛的這片土地。

一個日本人還能被慘烈的戰爭觸動,即使站在家庭和國家的對立面,也不做不義之事,由此可見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了一己私慾就背叛國家的人有多麼可恨,活該背負千古罵名。

相關焦點

  • 日本少女嫁給中國將軍,奔走抗戰前線,生五女兒從不教她們說日語
    這名護士的名字叫作佐藤屋登,日本北海道人,比蔣百裡小8歲,她出生於貴族家庭,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從護士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在日本駐華公使館擔任護士。在看到蔣百裡枕頭下面的安眠藥之後,佐藤知道蔣百裡還想自殺。她溫柔地勸說蔣百裡:「你要忍耐,自殺並非勇者的行為,而是在逃避人生的責任。只有懂得忍耐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業。有熱血、有擔當的男兒從不輕言犧牲。」
  •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將軍,生下五女從不教日語,64年也未曾回過國
    他認為要有像大海包容百川一樣的胸懷才能夠成就大事,而中華民族正是因為其猶如大海一般的包容性,才幾千年來長盛不衰,甚至也包容了一位名叫佐藤屋登的日本女護士,她在嫁給中國抗日名將蔣百裡的64年間,從不曾返回自己的祖國,還生下了一位現在人盡皆知的女兒。
  • 河南小夥到日本打工,被日本市長女兒相中主動求嫁,現狀怎樣
    雖然,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早已經解決了基本溫飽問題,可仍然有大量的河南人去外地發展。原因不外乎三個:一是想出去見見世面;二是尋求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多掙錢;三是因為追隨愛人而在家鄉以外的地方定居和工作。正因如此,2007年,河南小夥胡文兵跟隨滾滾外流的人潮,選擇了去日本打工。他不但在日本取得了不錯的工作成績,還在日本娶了一個市長的女兒。
  • 她擁有日本皇室血脈,卻毅然嫁中國人入中國籍,從不教子女說日語
    當時跟在溥儀身邊的還有他的親弟弟溥傑,從小他就和溥儀關係好,在溥儀被趕出皇宮後,他一直跟在溥儀身邊,之後,溥傑再日本人的安排下,娶了一位日本女人,她叫嵯峨浩,是一位日本侯爵嵯峨公藤的孫女,同時也是日本皇室的近親,嵯峨浩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而當時日本人叫她與溥傑結婚,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她監視溥儀兄弟。
  • 兵學泰鬥自殺未遂,卻娶了位外國女子,其女婿家喻戶曉人人敬重
    他早年畢業於日本軍校步兵科,後又到德國深,文武兼資,是我國的兵學泰鬥。他一腔肝膽,救亡圖存,但有志難伸,四處碰壁,於是想通過一死以誓天下,但是自殺未遂,卻意外認識了一位外國女護士,後來娶她為妻,生下5個女兒,其三女婿家喻戶曉,人人敬重。這位兵學泰鬥叫蔣百裡。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日本漢字的源頭雖然在中國,但漢字漂洋過海千年後,從模仿到取捨再到創造,本土與舶來之間互相碰撞,不斷拓展著文字的體系。基督教文化圈用羅馬字、希臘正教用希臘文字、俄羅斯正教地區用西裡爾文字、猶太教文化圈用希伯來文字、伊斯蘭教文化圈用阿拉伯文字、儒家文化圈用漢字,可見世俗世界多有套用「聖典」文字的意識。自戰國時代起,漢字逐漸傳播到境外。有調查顯示直到今天,越南語約90%的詞彙、韓語約70%的詞彙來自漢語。在越南和朝鮮半島,漢字均已經先後被取代,甚至漢字20世紀在中國的遭遇也是一波三折。
  • 年入古稀的日本老爺爺:在武漢開咖喱店,還免費教日語
    12011年,我在華中師範大學讀大二,主修商務英語,輔修日語。聽校友說,華師文化街有家日本料理店的老闆是日本人,每天晚上免費教日語。我尋思著這是個練習日語的好機會,便背著書包尋了過去。華師文化街聚集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店面,除了各種特色飲食店面,還有不少工藝品小店,其中也夾雜著一些本校藝術生開的小畫廊、吉他社。
  • 一位日本女人嫁中國人,其女兒是著名的高音歌唱家,女婿的名字聞名...
    而在二戰中,日本是讓我們最痛恨的一個國家了。他們在我們國家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但是我們看東西不能太片面的去看,也不能以偏概全,一個國家這麼大,除了有壞人之外還有很多好人的,就比如在近代,有這樣一名日本女護護士,她和一名中國人結婚之後生了一名女兒,後來他們的女兒和女婿都成為了。非常有名的人物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1945年她嫁了個醫生,總感覺丈夫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錢學森的嶽母蔣佐梅也是個日本女子,作為戰地護士護理受傷的中國士兵,蔣佐梅與蔣百裡結婚後生下了5個女兒,而蔣佐梅從不教女兒們學日語,她本人也只用漢語。 郭安娜和蔣佐梅都是中國人的日本妻子,而有一名唐山女子改嫁後有了位日本丈夫,名為山崎宏,1945年,唐山女子嫁給山崎宏時,只清楚對方是個脾氣溫和的醫生,並不介意她帶著個女兒,還為女兒取名叫
  • 那些嫁老外的中國體育明星
    那些嫁老外的中國體育明星跨國戀在現在的科技發達的時代並不少見,中國體育明星,作為更加容易接觸到外國人的團體,更可能由心生愛意的,那麼在中國的體育明星,有哪些和老外結合家庭了呢?韓國球員安宰亨不斷的通過禮物和書信和焦志敏建立關係,當時的中國和韓國之間的關係也處於微妙期,兩人之間的戀情逐漸曝光。小山智麗與日本小山英之小山智麗,原名何智麗,出生於中國上海,原女子桌球運動員,後嫁給日本人併入日本國籍,改名為小山智麗。1989年,何智麗移居日本,同小山英之結婚,改名小山智麗。
  • 1980年日本女子來華尋親,聲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家喻戶曉!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關於一個名叫加藤美穗子的日本女子的故事,她歷經四十年,依舊難以忘懷兒時在戰亂之中,對她有所幫助的恩人。是恩人給了她新的生命,在四十年後她一個人來到異國尋找恩人,渴望能夠相見的故事。一名日本女子美穗子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尋找她的父親,並且她還說她的父親是中國的開國元帥,那麼這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瀋陽發起了攻擊,這場戰爭被稱為九一八事變。這次戰爭拉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歷時將近十四年。日軍在中國領土上所做的一切,都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他們虐殺婦女,殺害兒童,毀滅了無數的家庭,帶來的只有恥辱和悲痛。而中國是怎麼做的呢?
  • 一位日本美女,嫁到中國為妻,為抗日策反千名日軍,一生默默無聞
    她是一個日本女子,卻深深愛著中國。她熱愛中國的一切,甚至超過了對日本的愛。25歲時,她愛上了一個中國人,並不顧家人的竭力反對,嫁到中國為為妻。抗日戰爭時期,她積極為抗日奔走,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策反了千餘名日軍,她是不折不扣的抗日英雄,她的一生卻默默無聞。這名傳奇女子是誰?她就是抗日女英雄——綠川英子。
  • 怎樣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
    那麼怎麼用日語讀中國人的名字呢?大致有以下兩種讀法。傳統讀法:漢字音讀眾所周知,漢字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所以現在日語中的漢字還保留了類似於漢語的讀音方式,這叫做「音讀」。比如「天」讀作「てん」(ten),「海」讀作「かい」(kai)。所以,讀中國人的名字的方法就是按照音讀把漢字念出來就可以。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陳敏學,1929年生於廣東深圳,日軍進犯中國之後,為了實行奴化教育。
  • 專演日本鬼子,成名後回國慘遭毆打。現將女兒入了中國國籍
    也許因為演了太多日本鬼子,所以他回到日本國內的時候慘遭毆打,這件事發生後,他毅然決然的讓自己的女兒加入了中國的國籍在2001年的時候,他偶然間接了一個華誼《永恆戀人》的角色,於是決定來中國發展。 一開始,他來到了北京。要知道日本曾經對我們做過什麼,所以我們對日本人的態度並不算友善。在這段時間,他開始接觸中國的媒體和文化,慢慢的了解到,原來自己的國家篡改了歷史,他們在歷史課本上學習到的,都不是真正的歷史。
  • 日本人怎樣取名字:戰敗後對漢字的使用大加限制
    生女兒時下雪,就叫她「雪」;生兒子時下雨,起名雨。狼男死了,花從城市搬到山村,避人而居,撫養姐弟。雪喜歡做人,生來孤獨的雨在風雨之夜恢復了狼形,回歸山林。姐弟在大自然中嬉戲,人漸漸奔跑為狼,畫面很感人,過後想的是他們的名字。「花」出生時屋後的秋櫻開了,父親給女兒起了這個名,希望她像花一樣笑口常開。單名一個「花」字,近年頗流行,若是在過去,男「太郎」、女「花子」是典型的日本人名字。
  • 連日本人都會念錯的日文名字?教你怎么正確讀日本人名
    日本人名的讀法有多難?難到日本人在填寫表格中的姓名時都需要標上讀法。許多小夥伴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也感嘆,即使記住了大量單詞和語法,還是會遇到不會讀的日本人名。本期我們就一起來吐槽一下日語人名為什麼這麼難讀,以及了解怎樣有效記住日本名字的讀法。
  • 中國再掀日語熱 日語人才供不應求
    華聲報消息:中國出現第一次日語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當時,很多人學習日語的目的是去日本留學和打工。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今年在日中關係剛剛多雲轉晴之後,在中國大陸考場有21萬餘人報考了今年的日語「託福」考試,比去年激增了45.6%,並首次突破20萬人大關。中國再一次爆發日語熱。
  • 李鴻章將年輕女兒,嫁給44歲老頭,生出的孫女在民國家喻戶曉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李鴻章將年輕女兒,嫁給44歲老頭,生出的孫女在民國家喻戶曉。李鴻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在清朝的地位可以說是權傾朝野,而且他開創了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腳步,李鴻章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對於孩子們的婚姻李鴻章也是費盡心思,李鴻章的三個兒子娶的妻子都是總督的千金,而他的女兒作為掌上明珠,居然嫁給一個44歲的大臣,這樣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後來他的女兒和這位大臣生養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名人,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這些中文名字千萬別用日語念出來!
    ,大家表示太過有趣,笑到不行。我們中國奇葩的名兒也挺多,也有很多本身意境非常好的名字,只不過有的時候,有的中文名字用日語念出來,聽的總覺得有點奇怪,讓人吐槽不已。如果你擁有以下名字,請注意了,不要讓日本人念出來……變成大家的「爸爸」日本人為了表示對人尊敬,會在對方名字後面加上表示禮貌的「さん」,類似中文的「先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