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日本女子來華尋親,聲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家喻戶曉!

2021-01-13 北海觀史

前言

人的一生之中,總會遇到值得自己用一生去尊敬、愛戴的恩人。而在我們的人生長河之中,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孕育我們成長。我們應該始終保持著一顆感恩的心,長大後報答父母的恩情。

抗日戰爭一觸即發,場面混亂

無論我們來自那裡,無論我們是什麼膚色。我們都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在一起。我國一直以來與他國和諧共處,團結互助。即使在很多年前,當時我國內憂外患,我國也保持著國家風範,幫助了在戰爭之中受到傷害的他國人民。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關於一個名叫加藤美穗子的日本女子的故事,她歷經四十年,依舊難以忘懷兒時在戰亂之中,對她有所幫助的恩人。是恩人給了她新的生命,在四十年後她一個人來到異國尋找恩人,渴望能夠相見的故事。

▲美穗子

在二十世紀末期,我國抗日戰爭勝利已經三十五周年了。一名日本女子美穗子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尋找她的父親,並且她還說她的父親是中國的開國元帥,那麼這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瀋陽發起了攻擊,這場戰爭被稱為九一八事變。這次戰爭拉開了抗日戰爭的序幕,歷時將近十四年。

日軍在中國領土上所做的一切,都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他們虐殺婦女,殺害兒童,毀滅了無數的家庭,帶來的只有恥辱和悲痛。而中國是怎麼做的呢?即使是兩國開戰,我國還是會安置在廢墟中和中國領土上的日本人民,因為他們是無辜的。我國一直保持著風範,並沒有趁機傷害日本人民。

▲聶榮臻元帥

而在1940年,八路軍為了更好地進行抗日,發動了百團大戰,這場戰爭雖然只持續了三個月,但是中日軍隊交戰次數達到歷史上最多,並且規模最大。戰火燃燒著土地,百姓們哀聲哉道,將士們都受到了嚴重的創傷。但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危,我國軍隊一次又一次地從廢墟之中站起來,面對著日軍,進行抵抗。最終我們取得了勝利,聶榮臻將軍帶領部隊,解放了鐵路沿線的土地,並且加大力度繼續向日軍進攻。

中國大將解救日本孩子,恩情銘記四十年

之後在清理戰爭的廢墟時,聶榮臻發現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大的也只有五六歲。她們就是美穗子,美惠子。美穗子抱著幼小的妹妹坐在殘敗的廢墟之中,衣服也都殘破不堪了,手上還受了傷。將軍向前詢問這對姐妹,發現她們是被父母遺棄了,找不到親人,也無法回到國家。中國人一直以來都是充滿著慈悲與憐憫,將軍更是有情有義之人。於是就將這兩個小生命帶了回去,並且妥善的安頓了她們。

▲聶榮臻與美穗子

來到司令部的美穗子和妹妹非常害怕,因為這裡都是陌生的面孔,不安和恐懼充斥了美穗子的身心。看著兩個小女孩的無助,將軍主動的上前安撫,並告訴她們,這裡很安全,等你們好了我就送你們回家。將軍派了還在哺乳期的婦女,給孩子餵奶。然後每天都會抱著還在襁褓裡的妹妹美惠子,美穗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她把一切都記在了心裡。感恩的種子,在她的心中萌芽。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戰爭還未結束,於是在將軍思量之後,決定送她們到石家莊的日軍指揮部,這樣她們能夠回到自己的國人身邊,不用再擔心和害怕。美穗子離開中國駐守部隊時,非常的不舍。她心裡已經把將軍當作了自己的親人。離別時將軍告訴美穗子,有緣我們還會相見的,你一定要好好成長。當美穗子和妹妹被安全送回後,世人都感嘆將軍的為人,覺得他不愧是中國大將,中國軍人。可是當美穗子和妹妹被送回後,妹妹在一次路途中不幸夭折了,美穗子在世界上只有將軍這一個親人了。時間一晃眼過去了四十年,美穗子已經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她有著幸福的家庭,穩定的工作,日子幸福快樂。但是她的心底一直充滿了遺憾,她想念將軍,因為將軍對她而言如同父親一般。她下定決定,來到中國尋找將軍。

▲聶榮臻元帥與美穗子

結語

於是在媒體的幫助之下,她找到了將軍,看著眼前滿頭白髮的老人,美穗子的眼淚掉了下來,她拉著將軍的手訴說著她的思念。將軍也很激動,他沒想到他們真的還會相見,兩個人都完成了心中的願望。雖然沒有骨肉親情,但他們之間也充滿了親情與感激。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大將的風範,看到了令人感嘆的親情。

相關焦點

  • 40年前,一日本女子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聽著耳熟
    1931年到1945年期間,我國正在經歷著第2次世界大戰。1937年時,我國國民也拉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在1940年到1942年期間,國民軍連起手來一起對抗日寇,後來又發動了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人們在學習二戰時期,必將要學到了一個課題。因為百團大戰具有一個轉折意義,是中國軍人從防守日軍的進攻,轉向向日軍發起進攻的一場戰爭。
  • 揭秘 開國元帥名字的真實含義
    編者按: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授銜儀式舉行,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名字不僅僅是標識一個人的「符號」,也寓含著一個人的抱負和志向。黨史頻道盤點開國元帥的原名,與網友一起分享他們取名或改名的背後故事。1. 朱德名字斯諾解讀為:「紅色的品德」
  • 嫁到中國的日本女子,從不教孩子日語,女兒的名字家喻戶曉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隊在軍國主義的洗腦下熱情高漲,日本國內民眾也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國家的戰爭。但是,戰爭終究沒有湮滅所有人的人性,一些日本人意識到了這場戰爭的本質,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一個日本女人毅然嫁到了中國,她從沒教過孩子日語,生了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女兒。
  • 劉華北遇害之謎:6歲遭暗殺,75年仍沒破案,父親是開國元帥!
    開國將帥中,能徵善戰的人很多,但是被稱為「軍神」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劉伯承!戰場之上他身先士卒,導致右眼中彈致殘,為避免傷及神經,強忍疼痛不施麻藥進行手術,比虛構的關二爺刮骨療傷還要強悍,因此被主刀的德國醫生稱為「軍神」。此後戰爭生涯中表現的戰術戰略指揮也當得起這個稱謂,他的敗仗極少,在十大元帥中都是最少的,從這個方面來說絕對的人生贏家。
  • 十大將軍省:從元帥到少將各個級別的開國將帥,只有三個省擁有
    來自江西的將軍佔據全國開國將帥的五分之一,約為20.26%。但江西省沒有走出開國元帥和開國大將,這點頗為遺憾。江西省走出的開國上將有3位,分別是蕭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陳奇涵(江西興國縣)、賴傳珠(江西省贛縣)。
  • 日本男子節目尋親 竟神似29年前20秒消失的男童
    海外網2月2日電 日本1989年曾發生轟動一時的男童失蹤案,當時年僅4歲的男童松岡伸矢突然人間蒸發,從此消失29年。如今一名想在日本TBS電視節目尋親的男子,眉宇間竟和小男孩十分相似,當局不敢大意,已進行DNA監定。該男子稱,曾被一名年長男子軟禁近20年之久。
  • 女子被隱瞞身世46年,得知父親是孫中山後,為何至死都不願公開
    誰料,孫中山不願"享齊人之福"無法接受一夫多妻制,無奈之下盧慕貞選擇了退讓,她主動提出離婚,成全丈夫與別的女子,並公開表示自己這麼做是為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讓他在外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好的照料。"國母"宋慶齡與盧慕貞離婚後不久,孫中山就娶了"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慶齡。
  • 1980年,一個日本人來到中國拍攝《長江》,負債28億30年才還清
    這部紀錄片是一個日本人投資拍的,這個日本人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負債28億日元(加利息共負債35億),他用了30年,開了4200場演唱會還債,至2012年才還清。1980年時,他28歲,風華正茂,2012年時,他已經60歲了。這個日本人的名字叫佐田雅志。這個名字不知道讀者們是不是熟悉,如果你是山口百惠的歌迷,山口百惠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叫《秋櫻》,就是他為山口百惠創作的。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那些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將領們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同時也標誌著我國的軍隊已經走向了正規化。 因此軍銜制度很重要,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部隊經過嚴格整合後,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這些軍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1960-1969尋親人信息(連載)二十
    >我聽家裡人說媽媽來的時候大概不到20歲(具體年齡不詳),當時媽媽好像被人販子追打到我們村附近,被村裡人攔下,趕跑了人販子,後來就留在我家與父親成家了,後來生下我(1995年4月3日出生)。被拐女子記得自己叫熊玉香(音),父親叫熊抱於(音)哥哥叫熊友才(音)。家在河口快石(音)大隊是九小隊。被拐婦女熊玉香約16歲被人販子誘拐,疑似被灌入大量精神藥物致其頭腦混亂精神異常口語不清。幸得河南南召縣白土崗鎮村民解救,人販子心生毒計冒充熊玉香『家人』再次拐出欲賣往其他地方。村民再次發現後將其扭送進當地派出所關壓了起來。可是因熊玉香當時無法表述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姓名。
  • 前世今生:8個聲稱擁有前世記憶的孩子
    據說,他夢見了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日本沿海發生的墜機事故的許多細節。當父母問他的時候,他會說自己駕駛的飛機在日本沿海被日本人擊落,而這個飛行員的名字叫詹姆斯。此外,相比較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對於飛機的操控和飛機的各種名詞都太過於熟悉了。即便他已經在電視上看到過這些,也不大可能能夠記住如此詳細的信息。
  • 渡邊祐子:基督教傳教與日本的開國
    9月17日的第一場講座題為「日本的開國與基督教——以日本政府的基督教政策為中心」。她在本次講座中,就1853年開國以後日本政府對基督教政策的轉變過程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與評析。 1549年以後的天主教史和宗教政策 講座伊始,渡邊教授首先就1549年天主教傳入日本以後的發展過程展開介紹。
  • 又一開國將軍辭世,開國將星僅存11顆
    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11人均為開國少將。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政委、部長張中如於2019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張中如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存11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 被祖國親人拋棄的日本遺孤,由中國收養,遺孤:我百分百是中國人
    他們多出生於日本平民家庭,廣泛分布在東三省、內蒙古東部地區,人數多達6000多人。如何處理好這些戰爭遺孤,就成了重要問題。 從情感上來說,撫養這些侵略者的孩子對於在戰爭中飽受磨難的中國人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正如聶榮臻元帥所說:「這些遺孤們是無辜的,應該讓所有人明白,敵人雖然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的同胞,但我們決不能傷害日本人民和他們的後代。」
  • 唯一健在的元帥夫人,93歲依然精神抖擻,孫女是大明星,名字耳熟
    就像這樣一位元帥夫人,她現在依然身體安康,獨自生活在北京,已經有了93歲的高齡。家裡的兒孫們也事業有成,哪怕一個人生活,但依然能夠將笑容掛在嘴角,這位元帥夫人名字叫做李剛。 李剛出生於1927年,是湖南人。李剛在1945年時參加了運動,第2年又來到了延安,並且在延安的各個聯合大學學習,也是在文職工作中認識到了一位優秀的男子,名字叫做葉劍英。
  • 開國中將及以上軍銜有254人,他是唯一北京籍將星,部下18位上將
    作為清政府曾經的大本營,革命的春風吹到北京時受到了不少阻撓,這也導致了開國中將(含)以上的軍官僅有一位北京籍,而且是中將級。雖僅僅被授予中將軍銜,但他曾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之一的129師巨頭之一。129師師長是劉伯承,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副師長是徐向前,也是元帥軍銜,政委是鄧,如果參與授銜,元帥之位也跑不掉。1955年大授銜,開國元帥有十位,大將也是十位,上將五十七位,中將一百七十七位,倪志亮55年授中將軍銜,是北京籍中將(含)以上唯一的將星,當年能以參謀長身份與這些人在一起討論方案制定計策,可見其出色的軍事能力。
  • 《孽債》 當年那5個到上海尋親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本報記者 董沛文    拍攝於1994年、描寫上海知青生活的電視劇《孽債》,曾經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在電視風靡全國的同時,劇中那五個到上海尋親的孩子更是讓所有人牽腸掛肚。他們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最終四個小童星卻不約而同地回到了家鄉,只有「小美霞」董蓉蓉至今還活躍在螢屏上。
  • 江蘇發現一枚漢代金印,卻證實了日本歷史,終結日本一200年爭論
    1980年,在江蘇揚州邗江甘泉公社,考古專家挖出一座漢墓。由於古墓曾經被盜,內部堆滿了碎磚、雜土和陶瓦片,於是考古專家就將這些「雜物」堆在考古工地四周。1981年,村民陶秀華在取土鋪路時,在這些「雜物」堆中,無意之中發現了一枚黃金印章。由於陶秀華丈夫在考古隊做過民工,覺得此物不凡,於是就來到南京博物館鑑定,結果這麼一鑑定卻鑑定出一枚罕見的國寶。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來看看這個開國上將的解釋
    1988年10月,葉挺被中央軍委確定為我軍36名開國軍事家之一。2009年9月,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葉挺被評為「新中國百位英雄模範人物」之一。不過,葉挺評帥的短板也很明顯。廣州暴動失敗後,葉挺不服瞿秋白中央的錯誤指責,竟然在一氣之下,遠走國外,自動脫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