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一起DIY 這個老舊小區變年輕

2021-01-09 騰訊網

中學生在牆面上作畫。

變靚

花臺上畫漫畫

主題大多為「孝敬父母」,比如「教父母上網」「帶父母參觀你的工作地」等,畫風萌、主題暖心。

居民捐贈花草

整個小區四季鮮花不重樣,保證每個月都有一種花開放。

業主自製花盆

製作81個花盆,找來小區裡會畫畫的中學生給它「穿外衣」。

南岸區長生橋鎮桃花橋社區有點不一樣。一進小區門,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裝飾、手繪的樓道牆面、自製的花盆、精緻的盆栽,花臺邊的牆面是一幅幅藝術作品……到處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DIY創作,甚至讓人忘記了這裡原本只是個老舊小區。這些都是誰的作品?如果早兩天,你會看到一群志願者在小區裡忙碌。種花除草、粉刷牆面、自製花盆、花臺外立面作畫……他們各自使出「看家本領」,自發對老舊小區進行美化。環境逐漸好了,居民的心也凝聚在了一起。

以前髒亂的老舊小區變漂亮了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桃花橋社區江南麗景小區。走進小區,最先引人注目的是花臺上各式各樣的漫畫,主題大多為「孝敬父母」,比如「教父母上網」「帶父母參觀你的工作地」等,畫風萌、主題暖心。此外,小區的綠化也很吸引人。「以前,這裡和所有老小區一樣,除了髒、亂、舊,沒其他的。」居民黃大爺說,現在小區裡的DIY繪畫和盆栽,讓他覺得自己都跟著小區一起變年輕了。

「園丁」讓小區花開四季不重樣

這段時間,桃花橋社區移民小區業委會主任兼「金牌志願者」趙德國成了大忙人。昨日下午3點,他正忙著把幾十株花木拉回小區進行栽種,「讓整個小區四季鮮花不重樣,保證每個月都有一種花開放,這是我們的目標。」如何做到這一點?他笑著說,這都是小區居民的功勞。

原來,移民小區居住的多是從涼風村、茶園村一帶拆遷過來的花農。大家不僅精通園藝花草栽培,且很多人家至今仍保留了花木種植地,小區現栽種的花大部分來自居民的捐贈。趙德國說,為提升大家的共建意識,小區內每盆花都標註了捐贈者的姓名及花木相關信息,這不僅讓花木有了主人,還讓每位居民多了一份責任感和歸屬感。

「能工巧匠」打造花盆不求人

有了花木,自然少不了花盆。「我年輕時就會各種工藝澆築,這個不是什麼難事,最惱火的是一個人忙不過來。」趙德國說,移民小區共有27棟單元樓,按每棟3個花盆算,一共需要做81個花盆。他找來一群「閒不住」的社區居民,由他將花盆的模子做好,再手把手地教「徒弟」,一群人花了近一周時間完成了任務。「光禿禿的水泥花盆缺乏美感。我們又找來小區裡會畫畫的中學生,請他們來創作。」趙德國說,新鑄造的81個花盆都「穿」上了美麗的「外衣」,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孝老敬親」等主題,向居民傳遞著正能量。

「畫師」讓花臺有溫度有情懷

桃花橋社區江南麗景小區,小區業委會將步行街外的21個花臺進行了重新粉刷作畫。「畫的內容都是根據身邊的小故事原創的,要求必須接地氣,而且經過社區『兩委』的修改才形成最終方案。」業委會主任劉倫學說。

小區住著幾位美院的學生,他們自願做這事,業委會只出了工具費。這批花臺壁畫一出爐就獲得了居民們的點讚。79歲的牟貴芳老人說,「這一次的畫比原來那些有教育意義。」

事實上,移民小區和江南麗景小區只是桃花橋社區居民自發美化行動的一個縮影。在轄區的12個老舊小區中,湧現著大量的「熱心腸」居民,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批「自帶技能」又「閒不住」的好街坊,才讓如今的桃花橋社區美好和諧。

如今的桃花橋社區,幾乎人人都是志願者。桃花橋社區黨委書記康肇春說,「如果大家都有一份共建意識,樓面更美觀,道路更清潔,鄰裡更融洽,老舊小區也會煥發新生機。」

通訊員 逄金娜 都市傳媒記者 景然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逆襲」,居民豎起大拇指點讚
    「小區乾淨整潔了、亂停車的現象也少了」「我們小區有自己的門牌了」……這幾天,家住在青山區的多個小區居民感同身受,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逐步推進,居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逆襲」,在老舊小區治理上下的「功夫」,讓居民生活有了「品質」。
  • 秀洲讓更多老舊小區居民圓上「電梯夢」
    居民有需求,政府有行動。昨天上午,新城街道中山花園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開工儀式舉行,10臺加裝電梯工程正式破土動工。據悉,10臺電梯計劃於明年7月底前交付投入使用。中山花園小區位於秀洲區吳越路88號,東至吳越路,西至新秀路,南至亞廈路,北至中山路。
  • 濰坊老舊小區被曝光!五道廟,新元小區全上榜!
    「孩子在中新雙語學校上學,這個小區離得近,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我們就暫時在這租了房子。」劉女士說,沒想到住進來之後發現,停車是個大問題,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2018年,政府投資為濰城區槐香小區建設了立體停車場,兩年過去,這一立體停車場未曾使用過,被「廢棄」在角落裡。 4月19日,記者來到濰城區槐香小區,詢問居民立體停車位在哪兒時,多人紛紛表示:「不知道」。在詢問了五六位居民未果後,一位居民指著小區最北側說:「在北頭,但這個立體停車場浪費了,沒用起來。」
  • 居民奔波大半年 依舊是望樓興嘆 老舊商品房小區安裝電梯
    今年全國「兩會」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再進政府工作報告,用詞也從「鼓勵」變「支持」。我市年初出臺的《吉安市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也明確提出:今年將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舊住宅加裝電梯。這一利好消息讓像曾婆婆一樣期盼加裝電梯的住戶終於看到了希望。
  • 去年以來陝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40餘萬戶
    07:52:12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訊 (記者 陳宏江)日前,記者從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會上獲悉
  • 門頭溝這個老舊小區加裝的新電梯投入使用了!
    門頭溝區首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項目位於大峪街道月季園東裡社區,今天已建設完成並進入試運營階段。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一項方便百姓出行的民心工程,更是眾多老舊小區居民的迫切盼望。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內其他住宅樓的居民們紛紛前來體驗,大家都盼望各自的單元樓也能早日加裝電梯。
  • 新年走一線 爭當領頭雁丨雨花區:老舊小區提質 居民告別煩心事
    新年走一線 爭當領頭雁丨雨花區:老舊小區提質 居民告別煩心事 2021-01-11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揚州一小區60多戶門牌號變了,居民一連串信息需變更
    近日,揚州江都區的袁先生向我蘇特稿反映稱,他們小區的60多戶老房子貼上了新門牌後,新的門牌號卻和房產證地址上的門牌號不一樣。用了幾十年的舊門牌號,為何突然變了?新舊門牌號碼不一致居民:是不是貼錯了?(袁先生家的舊門牌號405被改成了402室)63歲的袁先生在揚州市江都區的亞威新村小區有一套房產,已經住了近20年時間。袁先生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他的家門口張貼了一塊嶄新的藍色門牌,上面還有該戶的二維碼信息。然而,袁先生卻發現,這個門牌號碼和之前用了20多年的門牌號碼不一樣:「我的老的門牌號是405,讓改成了402。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長沙知難而進
    事實上,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一熱點問題。2018年是「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2019年和2020年的表述則是「支持加裝電梯」。在舊城改造不提倡大拆大建的當下,增設電梯成為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一項重要內容。
  • 老舊小區居民供暖被停 各方「踢皮球」揭示出什麼問題?
    按照線索,記者跟隨督查組首先來到山西大同的一處城郊結合部的老舊小區。居民:目前是不給燒了,是完全不給燒了,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反映都沒人理,九十歲的老太太都在這住,都沒人管。問:現在是什麼原因?就突然之間不給供,今年開始的是嗎?居民:今年10月8號通知我們,一共是4排38戶。問:我看好像住的人現在不多了?
  • 《民法典》施行後,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會更容易?_騰訊新聞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一直是一個群眾非常關心的社會問題。高層居民加裝的願望迫切,而低層居民因為各種原因持相反態度,導致加裝電梯的工作推進一直不太順利。 今天我就想和良有方的朋友們一起學習下這個通知的同時,也談談自己對加裝電梯工作的一些想法。
  • 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現狀調查
    面對人們的期盼,全社會亟待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以攻堅拔寨的決心克服障礙,「提速」加快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好像做夢似的」——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加速」樓內,進行機電管線施工;樓外,安裝外保溫層……3月25日,記者來到朝陽區農光裡重汽小區,工程現場,不時有居民好奇地察看、詢問。
  • 西安明德門北區社區老舊小區改造
    沒錯,位於西安南郊的明德門小區是98年建成的老小區,小區分為南區和北區,而南區又分為東區和西區。今天我著重要說的就是明德門北區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經過20多年的變遷,這裡已經從當初無人知曉的偏僻地區,變的非常熱鬧繁華。明德門小區周圍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讓這個曾經很偏僻的小區還沒經歷幾年繁華,就已經跟不上時代。
  • 黨建引領 「改」出幸福「同心圓」 蓬萊區小區黨支部助力老舊小區...
    說起老舊小區改造,東城社區黨委書記張黎深有體會。作為擁有3600多戶居民的社區,如何找到群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該社區的6個小區黨支部發揮了大作用。   2019年以前,該社區的休閒廣場被私搭小店鋪侵佔,有些居民樓下也存在違建的小平房,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攔路虎」。   「違章建築為啥要拆除?拆除範圍有哪些?
  • 2020年太原市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片區)333個
    這僅僅是太原市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無數居民的一個縮影。太原市2000年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約3600個,總戶數約65.5萬戶。近年來,結合建築節能改造、文明城市創建、「三供一業」移交等工作,已完成單項改造或部分改造老舊小區2000餘個,戶數36.7萬戶。
  • 首創「9+1」集成模式,江幹打造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升級版」
    事實上,去年,杭州就率先啟動老舊小區提升改造行動,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未來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和服務提升,努力打造「六有」(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係)宜居小區,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 蒼南老舊小區居民也能圓「電梯夢」 可享受每臺3萬元財政補助
    蒼南新聞網12月24日消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近日,我縣多部門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相關優惠政策,目前已有2個小區進行了電梯加裝改造。靈溪鎮上江小區是我縣率先開始加裝電梯的小區之一,記者在該小區45幢居民樓看到,這裡共加裝了兩臺電梯,其中一臺已基本完成,另一臺正在進行基礎開挖。據居民介紹,這兩臺電梯是今年9月份經所有業主同意後開始施工的。每臺電梯安裝及後期運維費用由二樓以上的10戶住戶按樓層逐級遞增分攤。上江小區現有居民樓50多幢,目前向相關部門申請加裝電梯的雖然還不多,但是多數高層居民對於加裝電梯熱情較高。
  • 江蘇老舊小區裝電梯最高補貼20萬 先用後付錢
    今年南京計劃整治老舊小區93個、整治面積將達到320萬平方米,涉及房屋1021幢、居民5萬戶。   【推進適老化改造 讓老舊小區居民老有「頤」居】   配置室內外活動場地   讓居民老有所樂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範信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適宜養老住區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既有住區按照每百戶使用面積15至20
  • 老舊小區的電梯夢:本是利國利民,為何卻是阻力重重?
    12月8日,福建泉州豐澤區出剛剛新政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每梯可補貼4萬元!其實,老舊小區裝電梯已經是個老話題了,不過即使阻力重重,全國各地區對這項「民生政策」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當前熱議的「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到底爭議在哪裡,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南湖老舊小區約1300棵樹木集中「理髮」
    「進入秋冬季,我們陸續接到不少小區居民的反映,陽臺邊、窗戶旁的樹木太高了,既擋光又容易招引蚊蟲,要是能修剪掉一些就好了。」月河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走訪發現,最粗壯的水杉樹胸徑約有80釐米,最高的香樟樹比6層樓還要高,確實影響到部分居民家採光。」及時回應民生所盼,月河社區工作人員快速排摸出轄區內73棵需要「理髮」的大樹清單,通過街道匯總到南湖區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