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天有什麼習俗?

2021-01-09 歷史戰爭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

相信,很多人對於春節的習俗都頗有了解,但若是提及正月初九的習俗,卻鮮為人知,很多人甚至乾脆以為,正月初九壓根沒有習俗。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因為過年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從很早的古代就有了,而在古代人眼中,九乃極數,是最大的數字,古代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歡用上九來表示尊貴,比如說九鼎,九龍至尊,而其實正月初九,正是天上的九龍至尊玉皇大帝的生日。

提到玉皇大帝,相信諸位都不會陌生,畢竟很多神話傳說裡都有提到過此人,此人乃是天界最高神仙,掌管著天下。對於現代人而言,這種說法不過是個迷信,但古代人可不一樣,古代人就信這一套。他們對玉皇大帝十分尊敬,便把正月初九這個帶有極數的日子當成了玉皇大帝的生日,在這一天對玉皇大帝進行祭拜,以表示自己對他的尊敬,祈求一年的平平安安。

這一天又被稱為天公生(天公也就是玉皇大帝)跟玉皇會,據說在這一天,天下地下所有的神仙都會聚集在天庭,慶祝玉皇大帝生日。而玉皇大帝早在臘月二十五的時候,就會跑到人間各地前去視察,然後會懲罰惡人,表彰好人。等到正月初九,玉皇大帝便回歸天庭,去給自己過壽,在過壽時,他也會根據視察的結果,來表彰各路神仙,好讓他們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

而人間到了這一天也是無比熱鬧,古代人會提前準備好鞭炮,從午夜零時的時候就一直開始燃放鞭炮,燃放到凌晨四時,以表示對玉皇大帝壽辰的祝賀。在這一天,不管貧困貴賤,許多人都會在家中正廳擺好祭壇,然後放上玉皇大帝的肖像,以及一些祭品。若是大戶人家,那講究就更多了,他們會分為頂桌,下桌。頂桌供奉的自然就是玉皇大帝,而下桌供奉的一般就是一些天庭上赫赫有名的神仙。

供奉用的祭品也是很有講究的,玉皇大帝面前可是要擺放上很多東西,如三杯清茶,五種水果等。除此以外,祭品如果需要用上雞,那絕對不能拿母雞,只能選取公雞,有些大富人家也認為,如果想要表達心意誠,祭品就必須全部是完整的,比如說全羊,全牛,而不能有任何缺損,這樣是對玉皇大帝的不尊敬。不過小家小戶就沒這麼多講究了,他們本就難以餬口,能在這天祭拜玉皇大帝,便已實屬難得。

並且這一天來臨之前,任何人都需要沐浴更衣。等到正月初九當天,還不能在家裡面曬衣服或者是倒垃圾,倒垃圾這個習俗很容易理解,是怕把福氣給倒掉,但不讓曬衣服,目前說法比較多,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北方地區對於正月初九更為看重,許多人會在這一天抬著玉皇大帝的神像在街上遊蕩,以此來驅趕那些孤魂野鬼。

不過到了現代,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我們逐漸明白了玉皇大帝只不過是個神話,毫無科學可言。於是很多地區都取消了這些習俗,目前除了一些道觀或者是偏遠農村地區還會祭拜玉皇大帝,別的地區還真的是非常少見。倒是臺灣省以及閩南地區,這種祭拜的方式依然有所保留,相比較而言,那邊更為重視這一習俗。

相關焦點

  • 今天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
    天日即正月初九,漢族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 「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是什麼意思 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都有哪些習俗呢?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在中國民俗信俗中,在古代人們將正月初九視為玉皇聖誕,民間俗稱「玉皇會」,傳說這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
  • 正月初九是什麼節日?
    正月初七是「人日」,正月初八是「穀日」,那正月初九又該是什麼節日呢?——天日。人的生日過了,吃的生日過了,該給老天爺過生日了,很有意思。天日,也叫「玉皇誕」、「玉皇會」,閩南和臺灣地區稱「天公日」,天水民間則直接稱為「天爺生日」。名稱不一樣,但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說正月初九這天,是玉皇大帝的誕辰日。玉皇大帝何許人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應該大多是電視劇《西遊記》的功勞。
  • 正月初九拜天公,正月初十祭石頭,難辦的事放在初九辦一定成功
    正月初九祭拜天公禁忌大年初九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有這樣一句民俗「上九辦事一大堆」。「上九」是指「農曆正月初九」,意思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
  • 正月初九敬天公傳說和由來 大年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圖)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正月初九|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出門一大堆」啥意思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在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中,正月初九是傳說中的玉皇大帝生日,如果玉皇大帝在生日這天過得開心快樂,心滿意足,他就會降福人間,在新的一年一定是個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發財年。在我國福建、臺灣等地的人民也把它叫作「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
  • 正月初九民俗:拜玉皇、安太歲、還願日
    農曆正月初九在我國民俗中稱作「玉皇誕」,是天界最高神祗玉皇大帝的誕辰日,在這一天民間的人們要備齊香燭、水果等諸般供品,向「天公」(即玉皇大帝)上香禮拜祈福,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節日習俗,不過除了拜玉皇以外,正月初九還有什麼民俗呢?
  • 正月初十有哪些民間習俗?
    春節的節日很多,正月初十也不例外,是什麼節日呢?地日。老祖宗很有智慧,每個節日都安排的合情合理,初七「人日」,初八「穀日」,初九「天日」,初十「地日」,真是滴水不漏,首先要給我們人自己過生日;民以食為天,又要給五穀過生日;老天爺如果不照顧,五穀也長不好,於是又給玉皇大帝過生日;那大地更離不開呀,所以接著就給大地過生日。地日,是我們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正月初十是石頭神的生日,也叫「石頭節」、「石磨日」、「石不動」等等。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大帝又叫天公,因此正月初九又俗稱「天公生」或者「玉皇會」。 傳說正月初九這一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示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正月初九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正月初九拜祭老天爺,屬牛龍雞的人命犯太歲求老天爺保佑賜福!
    農曆正月初九在中國民俗中稱為天公生,是天界的主宰者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所以,民間又稱他為「天公」、「老天爺」。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 正月初九拜天公!可不僅僅只有拜天公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在漢族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 正月初九閩南人習俗拜天公,隆重熱鬧又講究
    拜天公其實就是敬拜老天爺,每年正月初九,敬拜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南民俗之一,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會殺豬、殺鴨、殺羊、殺雞來敬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事業有成和風調雨順。拜天公從大年初八晚上12點開始。
  • 廈泉初九"拜天公"習俗略有不同 傳統供品紅龜粿受熱捧
    今天是正月初九,這一天被稱為「天公生」。從昨天晚上開始,廈門的許多市民都在家擺上供品「拜天公」,傳統供品紅龜粿受到熱捧。供品一度賣斷貨昨日下午1點,記者在第八市場看到,前來購買供品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看到,市場內不少攤位都擺出了紅龜粿和發糕,旁邊還放了兩層的蒸鍋,邊蒸邊賣。在一家賣紅龜粿的攤位前,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
  • 大年初一到初十各有什麼風俗或禁忌呢(下)
    走親戚也成為了我們民間的一種習俗。初一至初十是新的一年的開端,那麼有什麼禁忌和習俗你知道嗎?下面是初五至初十的習俗。正月初六,這一天被稱為「馬日」,要「送窮」,這一天我們應該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全部清清除乾淨。這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過年風俗。當人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窮辦法,雖不相同,但基本寓意都是一樣的。目的都是送走窮鬼。
  • 廈泉初九「拜天公」習俗略有不同 傳統供品紅龜粿受熱捧
    今天是正月初九,這一天被稱為「天公生」。從昨天晚上開始,廈門的許多市民都在家擺上供品「拜天公」,傳統供品紅龜粿受到熱捧。供品常有的小紅圓、發糕。在一家賣紅龜粿的攤位前,不斷有市民前來購買。攤主陳先生在攤位上忙著做紅龜粿,他把搓好的紅色糯米圓團壓扁,包上花生芝麻和成的餡,抹上油,再放入模具按壓。做好的紅龜粿放入蒸鍋中,十多分鐘後,熱騰騰的紅龜粿出爐了,一下就被市民搶購光了。  店主陳先生說,從前天開始,紅龜粿、紅圓就特別好賣,一度賣斷貨了。「一天下來要用掉三四百斤糯米粉,小紅圓一天能賣一萬多個,紅龜粿賣的數量更多。」
  • 大年初九禁忌的傳說故事 臨沂人拜天公要準備什麼
    今天是正月初九,在中國民間,有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習俗,天公就是玉皇大帝,傳說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正月初九除了要拜天公,人們還認為這一天辦事會特別順利。小編來給您講講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禁忌。   正月初九這一天,一般是初八夜十二時過後,聽到公雞頭一聲報曉,各家各戶當家人和參拜天公的家庭成員就起床了。
  • 漳州人過年初一到十五習俗完整版,拿走不謝
    辭舊靈雞歌日麗瑞犬迎春柳色新漳州新年的習俗是什麼?快過來看看吧!或許是從除夕到初二,一直是忙碌並高興著,有些累了,初三不互訪拜年(現在習俗也沒有這樣硬性規定,隨意就好),剛好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所以閩南順口溜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飽」的說法。正月初四這天是「迎神日」,亦稱「接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