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天,就要迎來中國人每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了,在中國,有農曆和陽曆一說,農曆新年一般比陽曆新年要晚一段時間,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2020年的春節1月底就來了,要比前幾年更早,這是為什麼呢?看看人民日報的解答。根據人民日報官微的解答,①傳統農曆以月亮圓缺變化周期為依據,與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②為使春節在陽曆時間保持相對穩定,據二十四節氣「置閏」,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③農曆己亥豬年是平年,故2020春節「提前」。
簡單的說,就是日曆與月曆(農曆)的區別,兩者之間有11天的時間差,為保持春節在陽曆時間比較穩定(農曆中是正月初一,這一天不會變),所以3年左右就會積累出來多餘的一個月,有2個一樣的月份,不然的話我們就有可能在炎熱的夏天過春節。
多出來的一個月如何安排要看二十四節氣,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春節就會提前,反之就是春節遲到幾天。去年是乙亥年,不是閏年是平年,所以今年的庚子鼠年就提前了。
翻閱過往年曆,1月25日過年還不是最早的,近年來最早的一次是2004年的春節,1月22日過年,最近的一次則是2012年的春節,1月23日過年。
昨天(1月20日)是24節氣中的大寒,是最冷的一天(實際上不一定是),而2021年的昨天才剛臘八節,2月12日才會過年。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 豁然開朗請打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