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已過去83年,為什麼我們必須年復一年地祭奠?

2021-01-21 緩緩說


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這兩年中日關係在回暖,這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


尤其是在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國需要拉攏儘可能多的合作夥伴。


而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自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一碼歸一碼。


對於83年前的那場苦難,我們絕不能忘卻。


這和「仇恨教育」無關,而是對歷史的尊重和對遇難同胞的祭奠


日本官方,至今仍在試圖扭曲真相。


在日本的靖國神社,不僅供奉著侵華戰爭中罪行累累的甲級戰犯,甚至還歪曲歷史,美化日軍的罪行。


下面這張照片就拍攝自靖國神社,他們把「南京大屠殺」稱之為「南京事件」。



他們把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針對平民的大屠殺以及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描繪成「嚴厲懲處偽裝成平民的中國軍人」。


這是在赤裸裸地扭曲歷史。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在這座古城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天的燒殺擄掠,超過30萬同胞慘遭屠戮。


(日本侵略者有組織地活埋南京老百姓)


記得我第一次踏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被牆上的那一張張照片驚呆了。



僅僅是望一眼那些畫面,就已猶如一場噩夢,你能想像遭遇屠殺的同胞們的苦難嗎?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並把真相一代一代傳下去。


不要讓歷史被豺狼所扭曲。


以下內容來自我的一篇舊文,每年的12月13日,我都會補充一點內容,和大家一起緬懷這段歷史。



央視發過一個視頻,叫《90後談南京大屠殺》,視頻的拍攝者找了幾位90後談論那段沉重的歷史。





視頻的完整版不到3分鐘,強烈建議你看一看(比較遺憾的是,視頻製作者可能用錯了BGM)。


「中日關係應該是由歷史和現在構成的,南京大屠殺應該是歷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個曾給他國帶來血腥苦難的國家,如果想繼續前行,就必須認真對待和正視歷史。




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該結果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


日本外務省對此表示「極為遺憾」,並通過駐華大使館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


日方質疑中國提供檔案材料的真實性,他們不僅主張中國提交的照片「並非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還否認遇難人數超過30萬人。



80年來,日本右翼勢力通過所謂的「精確考證」,不斷篡改死難者數字,他們提出了20萬人、10萬人、5萬人、3萬人,甚至是3000人、47人等荒唐的結論。




我們的教科書裡寫著的是30萬人以上,這個結論的來源和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兩次法庭的審判,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分別簡稱為「東京法庭」和「南京法庭」。



「日軍僅於佔領南京後最初的六個星期內,不算大量拋江焚毀的屍體,即屠殺了平民和俘虜二十萬人以上」。


東京法庭認定20萬人為遇難者人數的下限,而這個「二十萬人以上」的結論尚未計入「大量拋江焚毀的屍體」



「查屠殺最慘厲之時期,厥為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壽夫部隊駐(南)京之期間內。計於中華門花神廟、寶塔橋、石觀音、下關草鞋峽等處,我被俘虜軍民遭日軍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屍滅跡者,有單耀亭等十九萬人。此外零散屠殺,其屍體經慈善機關收埋者十五萬餘具。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考慮到戰場客觀條件和事實認定的難度,南京法庭並未將19萬和15萬這個數字簡單相加,而是用了30萬人以上這個數字,保留了一定的餘地。


東京法庭認定的20萬人並未將「拋江焚毀的屍體」計入其中,但要注意的是,判決書裡用了「大量」這個詞,如果把這部分屍體統計進去,我們可以認為,東京法庭和南京法庭認定的遇難者人數是基本吻合的。


在南京大屠殺中,實際死亡的人數很可能超過34萬人,而日本右翼所謂的10萬人、5萬人、3萬人,甚至是3000人、47人等結論,不僅歪曲了歷史事實,更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2015年3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她在東京發表演說後在回答提問時指出:德國戰後正是因為認真直面過去,才獲得鄰國的寬容和國際社會的接納。


德國也曾在二戰期間犯下滔天罪行,當時的納粹黨對猶太人實施了有計劃的屠殺行動,僅僅在波蘭的華沙地區,就有40萬猶太人慘遭殺害。



1970年12月7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的維利·勃蘭特來到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下。


他向紀念碑獻上花圈,肅穆垂首,然後突然雙膝下跪,並發出祈禱:「上帝饒恕我們吧,願苦難的靈魂得到安寧。」



現場所有的人都看呆了,因為這完全在國事訪問的計劃之外。


但正是因為勃蘭特的這一跪,改變了德國的形象,贏得了鄰國的尊重。


1973年。勃蘭特接受義大利著名女記者法拉奇採訪時,曾談到自己當時的感受:


「我明確區分罪過和責任。我問心無愧,而且我認為把納粹的罪過歸咎於我國人民和我們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過只能由希特勒等發動二戰的戰犯去承擔。儘管我很早就離開德國(二戰期間勃蘭特流亡國外,從事反法西斯鬥爭),但對希特勒上臺搞法西斯主義,我也感到有連帶責任。出任德國總理後,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納粹時代的德國認罪贖罪的社會責任。那天早晨醒來時,我有一種奇異的感覺,覺得自己不能只限於給紀念碑獻一個花圈。我本能地預感到將有意外的事情發生,儘管我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獻完花圈後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這就是下意識吧?」



「他(勃蘭特)承擔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廣泛意義上的責任。由此產生了一個不同的德國人形象、一個不同的德國、一個自由民主和平的德國形象,它尋求與鄰國的和解。」


這也是為什麼,默克爾會在國事訪問時,敦促日本正視歷史。


一個曾給他國帶來血腥苦難的國家,如果想繼續前行,就必須認真對待和正視歷史。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執政一周年之際,參拜靖國神社,這引起了中韓兩國的強烈不滿。



安倍一邊辯稱未打算傷害中韓民眾感情,一邊卻又這樣解釋參拜的意義:


「對於為國捐軀的英靈們,表達崇敬之意是理所當然的權利。」


而安倍所謂的「為國捐軀的英靈們」,包括了發起二戰和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甲級戰犯。對於在歷史上犯下的累累罪行,日本政府不僅缺乏最基本的反思,反而對「不認帳」這件事表現得理直氣壯。
2015年1月,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稱,安倍在眾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對美國歷史教科書記載南京大屠殺死了40萬人一事表示驚愕。安倍說:「我們在國際社會上表現地較為謙卑收不到什麼成效,該主張的事情就應堅持下去。」同年10月,楊潔篪(時任中國國務委員)訪日時,安倍晉三在會談時,就中方申報《南京大屠殺檔案》登錄世界記憶遺產一事表示了遺憾,遭楊潔篪當場反駁。今年10月,接替安倍的新任首相菅義偉,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菅義偉在過去近8年的時間裡,都未曾參拜過靖國神社,也沒有供奉過祭品。可一旦當上了首相,屁股還沒做熱,就一改過去的態度去供奉戰犯。這反應的是當下日本政界對歷史的態度——不認帳,不道歉,死硬到底!當年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還不僅限於南京大屠殺,看看下面這組圖,或許會刷新你的認知。



如果說,參拜靖國神社還可以解釋為是為了迎合右翼勢力,是出於政治需要,那乘坐731編號的飛機又是怎麼回事?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上寫著拉貝說的那句話:「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但只有那些大屠殺的親歷者才有資格去談寬恕或者原諒。


我們誰都沒有資格替那些死去的前輩談原諒,我們該做的是記住,記住這段歷史,記住我們民族曾經遭遇的苦難,並把真相傳遞下去。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籤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83年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
  • 83年,我們從未忘記!
    儘管83年過去了,回首往事,老人們依然會覺得劇痛襲來。今年已92歲的艾義英老人說:「看到哭牆上爸爸的名字就想哭」。91歲高齡的夏淑琴老人說,自己8歲從「死人窩」裡爬出來,「我想念我的親人們,他們死得太慘。我不知道未來還能來參加幾次家祭,希望有生之年,日本政府親口對我說一聲『對不起』,我也就心安了。」今天,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上空。全國多地也同步舉行悼念活動,緬懷遇難同胞。
  • 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1963-1968年,經盛鴻就讀於南京大學哲學系,上世紀70年代末,他入南京大學歷史系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生,是文革後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可以說我一直在南京求學,但我們的老師從來不講南京大屠殺,教科書也不提,任何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都不提。」  質疑  網友找出當年課本:有這段歷史!
  • 83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個日軍,最後的下場怎麼樣?
    導語: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民族仇恨,是我們需要謹記的,雖然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對於當年的歷史了解得越來越少了,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可以遺忘這段歷史。要知道,如今身在中國能夠享受這麼美好的生活,不用經歷戰亂,大家都能衣食無憂,要感謝當年那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同時那些在戰爭中無辜死去的人們,也是值得我們紀念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83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比賽殺人的兩個日軍,最後的下場怎麼樣?1937年,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節節敗退,繼而南京遭遇淪陷,日本軍官松井石根和谷壽夫指揮士兵們攻進了南京城。
  • 83年,從未忘記!
    △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石秀英等9家  25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家人  一起在這裡緬懷83年前  遇難的親人和同胞
  • 83年,永不忘卻的紀念!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世長辭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黑白照為已故倖存者)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 83年,從未忘記!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日本等地出版拉貝日記影印版經過在美國多方尋找邵子平終於找到了馬吉的兒子他們一起在堆滿雜物的地下室查找終於在四個銅盒裡發現了13個小方盒每個小方盒裡盛放著一小卷膠片37分05秒的馬吉影片重見天日2019年,約翰·馬吉先生的兩位兒子和「美國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
  • 83年,從未忘記!不能忘記!
    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南京大屠殺是謊言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拉貝日記已無蹤跡馬吉影片下落不明被污衊為並不存在的「鬼片」1995年,張純如飛赴南京採訪了夏淑琴等數十位倖存者之後她在耶魯大學圖書館找到了有關拉貝的記錄開始尋找拉貝日記
  •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南京2019國家公祭日直播時間入口12.13國家公祭日的全稱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要是為了祭奠誰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所有死難同胞(包含慰安婦)。
  • 七七事變爆發76周年 南京新認定10位大屠殺倖存者
    昨天,共有10位老人獲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書,最大的93歲,最小的76歲,「他們每個人的親身經歷都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都將永久性地成為館藏展覽。」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歷史的「活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不少老人相繼去世,目前在世的不到200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大多數年邁多病。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3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不管日本會否承認這一次大屠殺,毋庸置疑,這一天始終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蓄謀已久下給南京市民帶來了一場長達六周的災難,他們在這裡屠殺,姦淫,搶劫,讓南京市民處於恐懼當中。
  • 81年了,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
    也許有人會問  南京大屠殺與你我有什麼關係  我們想說的是  這段歷史,與你我的過去和未來勾連    就在12月2日凌晨和12月3日凌晨  又有2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趙金華和陳廣順老人去世  目前登記在冊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 日本史學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殺
    關於該書的緣起,據曾任國民政府「國際宣傳處」處長的曾虛白晚年在其《自傳》中披露:「我們花錢請田伯烈本人及由其代約史邁士寫兩本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目睹實錄印行問世。此後,他照辦了;他的《日軍暴行紀實》與史邁士的《南京戰禍寫真》兩書,風行一時,成了暢銷書,達成宣傳目的。
  • 但請記住,今天不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開始的日子。每年這天,上午10點,南京全市都會長鳴防空警報,紀念在1937年那場慘案中逝去的30萬名遇難同胞,而每一位南京市民,都要放下手中所有事低頭默哀。到今年,已經82個年頭了。
  • 83年!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
    又一次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83年前的那場腥風血雨,何曾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悍然侵佔南京,燒殺、搶劫、強姦,千年古都生靈塗炭、血流成河,「南京市內簡直成了火海,到處都發生了火災。」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歷史真相豈容歪曲!日本的種種舉動,遭到日本國內有良知的民眾唾棄。日前,日本民間團體公開致信大阪市及各市村町教育委員會,要求取締採用了9年的育鵬社教科書,停止對孩子們的思想毒害。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明天迎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公祭儀式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 長沙老人親歷南京大屠殺:跪下磕頭才保住命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多地舉行悼念活動,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曾在地窖中躲過殺戮,當時長沙年紀最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戎瑞霞去年離世。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2013年4月4日清明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等人,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哭牆祭奠大屠殺死難者。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選在9月3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為何選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戰爭初期日本軍國主義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姦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