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爆發76周年 南京新認定10位大屠殺倖存者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76周年。昨天,共有10位老人獲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書,最大的93歲,最小的76歲,「他們每個人的親身經歷都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都將永久性地成為館藏展覽。」據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歷史的「活人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年來不少老人相繼去世,目前在世的不到200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大多數年邁多病。

  昨天,新認定的10位大屠殺倖存者分別是:金秀芳、岑洪桂、岑洪蘭(宿遷)、祝四孜、易翠蘭、徐家慶、巫吉英(鎮江)、阮定東、黃桂蘭、馬秀荷。由於年事已高,有的由家人代領證書。

  他們是怎麼認定的?朱成山介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認定是非常嚴格的,主要有三個條件:一是「在場」,南京大屠殺期間必須要在南京,在日軍屠殺施暴現場要有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或親耳所聞;二是有清晰的歷史記憶,記憶的相關內容必須要與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相吻合;三是本人曾受到傷害,有明顯的傷疤。

  據介紹,從2009年起,通過來電、來信等方式,紀念館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共接到有關倖存者的線索209條,經細緻走訪、證言整理及專家論證後,最終共有80人被確定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昨天上午剛剛獲頒證書的10位老人則是紀念館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發現並認定的。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會長張伯興表示,協會今後將進一步做好徵集倖存者線索、搶救性保護倖存者資料及發揮倖存者特殊歷史證人的教育作用等工作,從而為歷史留下更多珍貴的證言與史料。

  新認定10位倖存者

  金秀芳 女 1921.7.1出生。三舅失蹤,自己險遭日軍強姦,後躲入金陵女子大學。

  岑洪桂 男 1924.11.6出生。親弟弟被日軍燒死,自己被推入火裡,腿被燒傷。

  岑洪蘭 女 1934.7.5出生。日軍向父親開槍,父親沒有中彈,自己被子彈劃破了下巴,臉上至今仍有彈痕。

  祝四孜 女 1920.6.3出生。三姐家7歲兒子,腰部中彈,重傷身亡。五嫂子被炸死,肚子被炸開,腸子流出。

  易翠蘭 女 1923.5.6出生。躲過日軍尋找「花姑娘」行動,挨過一槍託。

  徐家慶 男 1925.6.15出生。看到哥哥、姐夫衣服被脫光,被日軍綁起來,嚇得大哭。舅爺就說日軍是好人,日本兵用馬刀試了試,後來把他們放了。

  巫吉英 女 1925.6.15出生。在家中,被闖進來的日軍在左大腿上刺了一刀,至今有傷疤。

  阮定東 男 1937.5.4出生。被爺爺抱上小船過江,撿回一條命。

  黃桂蘭 女 1924.10.15出生。日軍進村時,躲在閣樓上,日軍走後才敢出來,看到滿大街被日軍刺死的同村人。

  馬秀荷 女 1927年出生。看到家中夥計被日軍帶走後失蹤。

  往事不堪回首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口述史是當年歷史最好的證言,也是對那些企圖否定歷史的日本右翼的最有力反駁。多年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們忍受著侵略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傷痛,向世人講述當年侵華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並與那些企圖歪曲歷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不斷進行鬥爭。

  見證人易翠蘭

  臉塗鍋底灰

  才僥倖躲過一劫

  今年90高齡的易翠蘭表達有些吃力。她回憶道:「看到死的人很多,非常害怕,心臟病就是那時被嚇出來的……現在生活還是幸福的。」

  南京大屠殺發生當年易翠蘭14歲。她與家人躲在上海路(五臺山)附近「五條巷」的一處住房裡。「有一次,我親眼看到日本鬼子把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拉到塘邊,然後用刺刀活活捅死後推進塘中,我嚇得魂都沒了……」

  易翠蘭說,為了躲避日本鬼子搜找「花姑娘」,臉上塗滿了厚厚的鍋底黑灰,不敢洗臉,整天像「鬼」一樣,樓梯角落、廚房間、床底下到處躲。「日軍到我們住的地方找『花姑娘』,我沒被發現,但是親眼看到和我們住在一起的軍官太太被日軍抓走了。」

  在她的記憶裡,還有一件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事,在去金陵女子大學難民收容所的路上,「我滿臉塗著黑灰,頭上頂著一床棉被做遮擋,可是還是遇上了日本鬼子。」易翠蘭說,當時雖然沒被看出來,但是後腰卻重重地挨了鬼子的一槍託,「兩眼金星直冒,疼得眼淚直掉。」

  見證人岑洪桂

  被日軍推入火中

  腿被燒傷

  昨天,岑洪桂老人告訴記者:「被正式認定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一份責任,我要將自己親身經歷的那段慘痛的歷史告訴更多人。」

  其實,岑洪桂老人身份被認定的起因比較特殊。他的家人、也是申報人楊宜奎告訴記者:「我是移民到美國西雅圖的,有一次在圖書館,看到日本右翼出版的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書籍,非常氣憤,想到家裡就有受害者,回國以後就與紀念館聯繫,紀念館隨後對我舅舅(岑洪桂)的身份進行了論證,最終認定。」

  岑洪桂老人對當年的痛苦經歷仍記憶猶新:弟弟被日本人燒死,我被日軍推入火中,腿被燒傷,後僥倖逃脫。話語間,老人還激動地撩起褲腿,讓記者查看皮膚燒傷的痕跡。

  見證人阮定東

  爺爺被刺重傷

  抱著我爬上船逃生

  雖然滿頭白髮,但是76歲的阮定東卻是現健在的倖存者中最小的一個。

  1937年12月13日,阮定東還是襁褓中嬰兒。他的爺爺阮家田在燕子磯江邊集體屠殺中被日軍刺成重傷,強忍劇痛,緊緊摟抱著阮定東,拼命爬上一條小船,過江後,「我爺爺體力不支倒在江邊,後被家人抬回六合,不久後傷重去世。」

  阮定東說,爺爺去世時才47歲,「今年,紀念館把我爺爺阮家田的名字刻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哭牆』)上,我們一家終於有了祭奠親人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2013年4月4日清明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等人,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哭牆祭奠大屠殺死難者。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選在9月3日?胡錦濤向10位老戰士、愛國人士和將領代表頒發紀念章。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為何選在12月13日?
  •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12月13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一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不管日本會否承認這一次大屠殺,毋庸置疑,這一天始終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蓄謀已久下給南京市民帶來了一場長達六周的災難,他們在這裡屠殺,姦淫,搶劫,讓南京市民處於恐懼當中。
  •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是哪一年發生的?2019年南京大屠殺幾周年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 但請記住,今天不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開始的日子。每年這天,上午10點,南京全市都會長鳴防空警報,紀念在1937年那場慘案中逝去的30萬名遇難同胞,而每一位南京市民,都要放下手中所有事低頭默哀。到今年,已經82個年頭了。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九旬高齡的謝桂英,說起南京大屠殺會哭,說起這些年來與日本友人松岡環的情誼也會抹眼淚。
  • 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時間幾月幾日 2019年國家公祭日多少周年
    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哪一天開始?2019年國家公祭日多少周年?近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通告稱,2019年12月13日上午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2019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時間及活動安排  通告指出,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原標題 南京大屠殺80周年:拉貝和羅森後人「再回首」  約翰·拉貝,《拉貝日記》的作者;喬治·羅森,「羅森報告」或「羅森檔案」的撰寫人。  兩位德國人,見證南京大屠殺,一些場合被稱作「南京好人」。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原標題: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反映國家敬畏平民生命 明天迎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公祭儀式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 長沙老人親歷南京大屠殺:跪下磕頭才保住命
    昨天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全國多地舉行悼念活動,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曾在地窖中躲過殺戮,當時長沙年紀最大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戎瑞霞去年離世。
  • 日本史學界如何看南京大屠殺
    ……凡我同胞,其有身經當日大屠殺慘禍暨在敵偽暴力壓迫之下,受有各種枉曲者,餘均願詳知其事實及屠殺壓迫之主謀,……一經查明屬實,定處分別以戰罪提付審判。」(《中央日報》,1945年12月21日)稍後,蔣更召見陳裕光等人,親自過問大屠殺專案調查進度。惜因內戰爆發,調查匆匆中止,未能給後世留下充裕的原始材料。
  • 「梅花慘案」倖存者及後人講述「最黑暗的日子」
    聽「慘案」倖存者及後人講述「最黑暗的日子」——銘記,為了不能忘卻的記憶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1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五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梅花慘案的倖存者只剩下我母親一個人還健在了。」樊月香的兒子李印忠說,語氣間飽含著唏噓和感慨。在2018年,僅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就有20人離世,全國各地無數慘案的倖存者更是有很多人已經離世。越來越多的慘案見證者的離開讓人痛心,可證人會離開,證言、證據不會被遺忘,真相更不會被遺忘。
  • 七七事變紀念日:勿忘國恥
    七七事變紀念日:勿忘國恥枯木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爆發了盧溝橋事變,從而開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今天,是七七事變八十周年紀念日,我們隆重紀念為抵抗日寇犧牲的所有中國同胞!隆重紀念被日本殘酷殺害的國民同胞!隆重紀念為抵抗小日本拋頭顱灑熱血的中華志士!  我們要警惕小日本,不管到了任何時候都要警惕!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1957年教材已現「南京大屠殺」 現在中小學都學
    熱帖  以前教科書中沒有「南京大屠殺」?  昨天,被眾多網站轉載的《曾「消失」的南京大屠殺》稱,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也經歷了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教育。  昨天,他透露,在他的印象中,1979年前大陸歷史課本中,沒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任何記載,「比如1958年版《中學歷史教師手冊》『中外歷史大事年表』中,1937年內容只有『日軍侵佔上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簡單記述,全然不提『南京大屠殺』……直至1979年版中學歷史書中,『南京大屠殺』一詞才首次列出。」
  • 南京大屠殺已過去83年,為什麼我們必須年復一年地祭奠?
    「中日關係應該是由歷史和現在構成的,南京大屠殺應該是歷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曾給他國帶來血腥苦難的國家,如果想繼續前行,就必須認真對待和正視歷史。2015年10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該結果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
  • 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按香港特區政府此前公布的2017年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相關活動事宜,2017年全年都將舉行不同的慶祝活動,並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彰顯「一國兩制」,推動香港社會團結。重點項目會在4月至9月舉行。
  • 日本質疑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 事實是數字少算了
    特別是日本右翼勢力,他們通過所謂的「精確考證」,提出20萬人、10萬人、5萬人、3萬人乃至3000人、47人等結論。誠然,死難者數字的消長並不會影響對日軍罪惡行徑的定性;但是,這種質疑行為的根本意圖是,企圖以人數的「不精確」和「不客觀」,來證明事實認定的「不精確」和「不客觀」,進而將南京大屠殺由客觀事實定義為被害者主觀建構的「被害記憶」,從而否定大屠殺事實的存在。
  • 國家公祭南京大屠殺的意義:銘記伸張正義之艱難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人的指揮下,日軍在南京對中國戰俘和居民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餘萬無辜的中國人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這樣滔天罪行和暴行當然每個直接犯罪者都負有法律和道德的責任。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認定南京大屠殺的罪惡事實和懲治有關罪犯方面卻歷經曲折,至今餘波不斷。
  • 加議會首現「南京大屠殺聲明」 華裔議員呼籲將12月13日設為紀念日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開始長達6周的血腥暴行。關慧貞在聲明中說,80年前發生的南京大屠殺,導致數萬名中國婦女被強姦,30萬人遭到屠殺,南京被西方目擊者形容為「人間地獄」。現在,《南京大屠殺檔案》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在之後的議會提問階段,關慧貞再次提到侵華日軍的暴行,稱12月13日加拿大多地將舉行活動,紀念南京大屠殺事件80周年。
  • 兩岸三地舉行活動 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爆發70周年
    兩岸三地舉行活動 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爆發70周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7日 08: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題:七七事變70周年祭       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