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少奇同志對主席說:我想去延安或老家種地

2021-01-12 騰訊網

1967年1月,少奇同志見到主席後,他誠懇說:我想和妻子兒女去延安或老家種地。

1967年1月13日晚,主席和少奇同志在人民大會堂見面、談話。

談話時,主席問少奇同志:「平平的腿好了嗎?」他聽說平平從學校回家的路上被汽車軋斷了腿,需要馬上截肢。

少奇同志如實回答道:「根本沒有這回事。」

二人談話時,少奇同志提出:「我想辭去職務後,和妻子兒女去延安或老家種地。」

主席沉思了一會兒後,並沒有表態。只是建議他讀幾本書,特別介紹了德國動物學家海格爾寫的《機械唯物主義》和狄德羅寫的《機械人》兩本書。

二人談話的時間大約一個小時。分別時,主席送少奇同志出門,在門口跟他握手,並對他說:「好好學習,保重身體。」

此次見面談話,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最後一次會面。

相關焦點

  • 1961年彭老總回湘潭老家,國鋒同志做了何事?讓他十分感動
    1961年9月,在吳家花園開荒種地的彭老總(元帥)給最高首長寫了一封信。 元帥在信中說:「我想到農村做調查研究,先去湘潭三個月,了解農村情況。」 很快,最高首長批准了:「可以!到哪裡去都可以,半年也行。」
  • 【延安十三年】延安革命史大事記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歷經千難萬險,行程兩萬餘裡,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城,從此,延安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後方。黨中央進駐延安後,鳳凰山麓成為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的第一處駐地。
  • 1947年,胡宗南進攻延安,主席命令撤退:「我們要用一個延安換全中國」
    1947年,胡宗南進攻延安,主席命令撤退:「我們要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但是延安人們不畏強敵,決心誓死「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堅決粉碎胡宗南軍隊的進攻。 但是,在主席心中,戰爭的勝利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3月11日,他力排眾議,決定在必要時撤離延安。對於這個決策,廣大延安軍民一時想不通。 主席跟他們說:「蔣介石打仗是為了搶地盤,然後開慶功會。
  • 他是情報天才,曾救過主席性命,被主席贊為延安的「福爾摩斯」
    得知此消息後,陳泊在受當地黨組織指令,參與誅除叛徒李錦標的行動,陳泊等人本想用自製炸彈將李錦標炸死,不幸的是,在製作炸彈時發生意外,炸彈爆炸了,陳泊的左臂被炸掉,他的「獨臂」英雄稱號由此得來。傷好之後,陳泊就回到了國內延安,繼續從事情報工作,從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情報生涯。
  • 毛澤東為什麼要在1947年"放棄"延安?
    毛澤東要放棄延安?為什麼要放棄延安?這是當時延安的許多軍民都想不通的,從感情上不能接受。當時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師哲就想不通。他回憶說: 「在延安保衛戰打響後的一天晚上,我特地從棗園騎馬急行幾十裡趕到王家坪去見毛主席。」「我憂心忡忡地問主席備戰工作到底應該怎麼做?一定要疏散嗎?可否設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
  • 1973年周恩來總理在延安
    中午吃飯的時候,周恩來情意深長地對延安的領導同志說:「延安人民哺育了我們,使我們取得了全國革命的勝利,但是延安的農業還很落後,我們對不起延安人民。」說完這話,他又向延安的領導同志提出了一個問題:「延安能不能三年變面貌、五年糧食翻一番?」時任地委書記的許效民和其他同誌異口同聲地說:「行!」聽到延安領導同志的這個保證後,周總理動情地說:「好!
  • 毛主席去重慶,蔣介石來延安,這一去一來,蔣介石終於明白了什麼
    蔣介石驚喜若狂,他在當日的日記中記:「延安,固世界之所視為赤都者,而竟於其謀叛20周年(指1927年3月中山艦事件)之前夕,為我胡宗南部克服,亦云幸矣!」隨後,蔣介石下令南京與西安的商店和居民當晚一律懸掛「國旗」,燃放鞭炮慶祝「陝北大捷」。中外記者因此紛紛湧入延安進行戰地採訪。這讓胡宗南叫苦不迭。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67年)
    ……四十年的革命,落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蒯大富,是個什麼東西?就是個反革命!搞了個百醜圖。這些傢伙,就是要把老幹部統統打倒。這一次,是黨的歷史上鬥爭最殘酷的一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譚震林拿文件,穿衣服便要退出會場,說:「讓你們這些人幹吧,我不幹了!砍腦袋,坐監牢,開除黨籍,也要鬥爭到底!」陳毅說:「不要走,要跟他們鬥爭!」第二,搞「文化大革命」應不應該把老幹部都打倒。
  • 抗戰老兵臨終遺言:希望找回1947年延安出生的兒子
    原標題:抗戰老兵臨終遺言:希望找回1947年延安出生的兒子 楊寶山拿著父親的照片,希望能找回失散的哥哥  「父親臨終時說,1947年在延安我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出生,希望我能找到這位失散的哥哥。
  • 著名畫家陳龍、楊璽中國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展
    、楊璽書畫作品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原延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飈同志;原延安市政協主席樊高林同志;原延安市政協副主席、延安魯藝書畫院副院長馬曄同志;著名畫家陳龍先生;著名畫家楊璽先生;解放軍原陸軍部西安軍事代表局周光明大校;新疆新域發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艾爾西丁艾孜孜同志;原延安市交通局副局長張曉輝等同志。
  • 1967年震驚全國的「衝擊毛主席」事件始末
    《中國現代史論》第五卷本封面原載《中國現代史論》第五卷 作者:薛慶超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化大革命」中,就引起人們震驚的程度而言,到1967年夏天為止,「七二〇事件」是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大事件」。
  • 1938年,賀老總對主席說:結婚大喜,您要請我們吃飯、喝酒
    1938年11月的一天, 八路軍第120師 師長賀老總來到延安開會。 會議結束後的一天,在與最高首長(主席)談完工作臨出門時,賀老總笑著說:「您還不請我們吃飯?為什麼還不請客?」
  • 彭真被捕入獄六年,出獄後改了兩次名字,原名再也不用了
    彭真當上北京市委書記後,最高興的是他山西老家的親戚,他在老家有個弟弟,對親戚們說:「這下咱們傅家可算翻身了!我哥當了這麼大的官,以後我們就不愁吃喝了!」弟弟不經彭真同意就來到北京,開門見山地說:「哥,肥水不流外人田,好事不能讓別人佔了,你得給我們在北京謀個好差事。」彭真有些生氣,說:「我當這個官,是給老百姓服務的,不是給傅家人光宗耀祖的。
  • 周慧敏:我1967的,王祖賢:我也1967年的,那英:我是哪一年的?
    【周慧敏:我1967的,王祖賢:我也1967年的,那英:我是哪一年的?】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歪弟,歡迎大家來到二歪侃娛樂,歪弟在此謝謝大家了。娛樂圈內美女如雲,尤其是現在的小姑娘們,那顏值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老一代的幾位女星了,她們出生在同一年,今年都已經51歲了,看看誰包養的更好吧。周慧敏,出生於1967年,被譽為「玉女掌門人」,那個年代的她,是多少男人的夢中情人,那時候的她,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完美無缺。
  • 1946年延安的「九一」運動會
    原標題:1946年延安的「九一」運動會 延安運動會場景 在1942年成功舉辦了「九一」擴大運動會後,因為戰爭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延安幾年沒有再組織什麼大型的運動會。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陝甘寧邊區人民歡欣鼓舞,革命戰鬥和生產學習的熱情持續高漲。1946年7月26日,邊區青年聯誼會在延安職工俱樂部召開執委會,商討紀念「九一」國際青年節(5月4日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確定的中國青年節),會上,邊區青聯主席王治周提議、各委員一致同意舉辦抗戰勝利後的第一次延安「九一」運動會。
  • 毛澤東欲辭去國家主席職務,掰著手指數自己的四個「接班人」
    我勸那些容不得我這個觀點這句話的好心的同志想想我曾想過的問題:如果我說雷鋒活著也不適合當軍長、師長,你怎麼想?讓科學家去種地,去打掃衛生是錯誤的,那麼某省一度讓農業勞動模範去當公安局副局長能是正確的嗎?能是真正愛護這位勞動模範的明智之舉嗎?班長這個位置並不影響雷鋒的光輝。
  • 鄧小平談毛澤東:1957年以後錯誤越來越多了
    延安時期那一段,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比較完整地形成起來的一段。毛澤東思想中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包括黨的建設的理論和處理黨內關係的原則,在延安整風前後,都比較完整地形成了。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主要是批判三次「左」傾路線,對照著講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沒有專門講毛澤東思想的全部內容。
  • 名人們的春節:主席捐出年夜飯,蔣介石在老家過年
    一八九○年,當時的湖廣巡撫張之洞乘船由武漢到荊州檢查河堤。到達時,這位地方官員大擺宴席,想取悅上級。沒想到張之洞一看就怒氣衝衝,把地方官罵得狗血淋頭。隨後,他帶著隨從在船上吃住,直到返回時才踏上了半步。因此,張之洞進取心強,俸祿少得可憐,沒錢過年更是家常便飯。
  • 毛澤東曾詼諧地對賀子珍說:「你是鐵,我是鋼,碰到一起響叮噹」
    當年,毛澤東在中央蘇區時期曾和她大吵一頓,事後還詼諧地說:「你是鐵,我是鋼,碰到一起響叮噹。」 毛澤東與賀子珍(資料圖) 她看到革命形勢發展很快,深深感到自己知識不夠,尤其是革命理論方面太欠缺了,想多做些工作,卻深感力不從心。隨著越來越多的男女知識青年和愛國學生湧至延安,毛澤東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又喜歡同這些知識青年交往聊天,所以跟賀子珍的交流就越來越少,這更讓性格倔強的她陷入一種莫名的危機感之中。 1937年春,毛澤東和賀子珍在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