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藏菩薩名號的解釋,有這樣一句話:「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其實真正的佛法,也就包含在地藏菩薩名號的秘密裡,因為眾生的「心地」中,其實包含著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可以說是個無窮的大寶藏,可以救拔一切苦難,也可以增長無量福報。
01心如田地
中國人形容一個人善良,有個詞叫「心地善良」。為什麼要把「心」和「大地」聯繫起來呢?
因為「心」,確實就具有「大地」一樣的種種特性。在佛經中和禪宗祖師的語錄裡,都反覆提到「心地」這個詞。一切佛法的根基,其實就在這個「心地」上。
比如六祖曾說偈道:「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佛說一切有情眾生都有佛性種子,不管善惡貴賤,貧富苦樂,佛性種子都一樣。眾生的心就象田地土壤,每個人的心田自己去耕種,是良田美稼,施以甘露,自然生出善果;是荒蕪惡田,又用毒水惡肥澆灌,田地被染汙了,自然就自食惡果。「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是善是惡,就看你選擇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田。
02心平則世界平
在《楞嚴經》中,提到了一位菩薩名號「持地菩薩」,這位菩薩的名號,還有他的修行經歷,其實與地藏菩薩的名號也有關聯。
持地菩薩在前世的時候是個比丘僧,經常到一些道路重要的關口,地上有崎嶇障礙,讓車馬難以通行的地方去;或者是平填土地,或者架橋鋪路,每天背沙負石的為大眾服務。如果大眾需要勞力來幫忙運送貨物,持地菩薩就幫其送到指定地方,放下貨物就走不取回報;如果有牛車陷到泥濘中出不來,持地菩薩就以大神力推動車輪而出,免除別人的苦惱。
直到後來毗舍如來出現於世,如來就為其摩頂說:你這樣為大眾服務去鋪路架橋雖然好,但是你眼中的大地並不平整。如果你的「心地」能夠平,那麼世界上一切大地都是平整通達,沒有崎嶇障礙的。
佛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由無數微塵組成,乃至我們這個人身,同樣也可以分解成無數微塵。這就象現代科學所說,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質子組成,甚至是最小的夸克。微塵和夸克如果繼續分解下去,最後就是「空」。
持地菩薩因為毗舍如來的話語,領悟到「心地」的真理。原來組成自己肉身的微塵,和組成世界的所有微塵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微塵自性皆空,所謂的「觸」實際上也是空的。只是因為這個肉眼凡胎,覺察不到世界的「實相」,因而在眾生眼裡大地才有種種高低崎嶇的不同。實際上,一切眾生的「心地」本來就是清淨平等的。於是持地菩薩由此而證悟到無生法忍,成就了阿羅漢果位。
有句話說:「菩薩看誰都是菩薩,凡夫看誰都是凡夫。」持地和地藏二位菩薩都一樣,以清淨平等的「實相」之心來看待萬物眾生,所以看誰都是菩薩,看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清淨平等的,因此才能做到「安忍不動如大地」。
03心能承載萬物,也蘊含無窮寶藏
大地給人的感覺就是厚重而踏實,可以承載萬物。在《地藏經》中,有這樣一位護法神靈——「堅牢地神」。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
這位大神的神力,諸神少有能及。因為他就是「大地」神,世界的土地都由他來守護,一切草木生靈,地下蘊含的寶藏,也都是從大地而生。所以佛讚嘆他神力,尤其是稱揚地藏菩薩的功德。
其實佛也就是在說,眾生的「心地」也和地藏菩薩名號一樣,不僅可以承載萬物,還含有無窮寶藏等待我們去開發。但是這個寶藏隱藏得很深,需要通過修行才能逐步開啟。因為人的潛能可以說就是無窮無盡,不可思議的,所謂成佛,就是完全開發出了人的「心地」寶藏。
所以,讀《地藏經》,不能只看到「地獄」的可怕,也要知道眾生「心地」中的無限美好。佛法中的般若智慧,五眼六通這些大神通,乃至一切佛法,無不是從「心地」中而出。
易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地藏菩薩的品德,更比大地還要厚重,甘願為一切眾生的苦而深入地獄中救苦救難;而地藏菩薩,也像大地一樣以無盡寶藏施福予眾生,讓眾生都能享受到大地的福澤,所以《地藏經》中,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鬼神才會一起讚嘆地藏菩薩的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由心造:《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所說的「地獄」到底在哪裡?
佛說:再大的福報,也經不起這三件事的消耗,能不犯,是多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