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謝組織方對我們的邀請。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第一次是四年以前過來的,這四年中國有了巨大的變化。我對中國的印象很好,我希望和我們中國的夥伴繼續的合作。
首先我會說一下印度汽車研究協會的簡介。就是ARAI,我是這個協會的會長,之後說一下我們怎麼和中國進行合作,最後說一下印度機動車法規管理以及面臨的挑戰。現在印度的汽車也是越來越多,之後我會來說相關的技術發展,最後是總結。
我們的協會是1966年成立的。我們現在是51年的歷史,去年我們是慶祝了我們50周年的歷史。現在主要是有三個中心,都是在印度的西部浦那,是印度重要的企業工業區。第一個中心是我們的總部,還有我們的產業分會和技術中心,我們還有不同的實驗室,在這裡都有闡述。鑄造產業分會和認證和技術中心等等,我們也和政府合作,我會更進一步的和大家來解釋。
第二個是印度汽車研究協會鑄造產業分會,第三個是印汽車研究協會認證和技術中心,我們是研究印度市場投放的產品,也研究一些出口的產品,我這裡著重的來說一下我們的發展歷程。我們是51年的歷史,我們的增長是和印度的汽車行業的增長息息相關的,我們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
首先在頭幾年,從印度政府那裡得到了製造,打造了我們的機構。在那之後來構造我們的經驗,這樣子可以推動印度汽車行業的發展。從90年開始到2010年是技術發展的階段,2010年之後是我們的研究階段。我們被授予了很多的獎項,我們也對這些獎項感到自豪,我們發表了一千多個技術論文,我們也提供不同的服務,包括了認證檢測和認證還有研發活動,向印度政府提供標準制訂以及法規和服務。第二個服務項目就是研發活動,它是符合國家利益的,專門為了汽車行業奪身定製的研發項目,這個也是要根據印度政府的相關的政策而制訂相關的研發項目。
那第三個呢,就是向印度政府提供標準制訂,以及法律法規的調和的服務,這個也需要我們和印度政府進一步的合作,也需要和相關的國際組織一起合作。第四個服務項目就是諮詢服務。第五個服務項目是很特殊的,是我們和印度的大學進行合作來推動一些相關的教育和培訓的項目。我們也有一個校園。這是我們的研發領域,包括了低碳的排放,行人乘員的安全,輕量材質,技術支持。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的兩輪車市場,全球第五大乘用車市場,全球第五大商用車市場。我們不但是大的生產國,也是一個大的消費國。還有一點,這個小的表格告訴我們上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如果我們看一下乘用車這一塊,汽車的千人保有量只有20,那麼二輪車只有108,公共汽車只有0.11,因此還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間,可以吸收很多的產品。
這是印度政府的支持的體現。這裡有一個相關的規劃。在下一個十年,我們預測整個的汽車行業會增加3.3倍。這是汽車零配件的銷售額,可以看到我們印度國內市場的需求可以推動它的增長,這是16、17年的情況。也是今年發布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增長率是14%。這是汽車零配件產業的出口額,印度的配件市場是在蓬勃的發展,同時它的出口量也是在蓬勃的發展,但是它的增長率卻是在減少。還有印度的拖拉機行業,這是2017年印度的拖拉機的撤銷的情況,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潛力。除了增長率之外,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關心的問題。比如是交通事故的問題,這裡是2015年的印度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和發生率的情況,在過去的二年內,它的死亡率是越來越嚴重了。還有空氣汙染也越來越嚴重,這個對事故交通也有影響,還有其他的一些挑戰。
我們協會的任務,也是推出越來越嚴格的法律法規來應對挑戰。印度也是要不遺餘力的增加路上安全,符合聯合國的承諾。我們有4E為核心的道路交通安全理念,中國和印度在這一方面有潛在的合作的機會。這是關於印度的機動車安全要求,顯示了印度在安全規範方面的進程,印度的安全規範是和歐洲相似的。我們的焦點領域包括了乘員的安全,行人的安全,汽車輔助駕駛系統,還有相關的認證。這一方面我們推出了越來越多的法律法規。
2020年之後我們是更加的專注於對安全技術的影響,我們要一步一步的達到智能化的管理。我們還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改善空氣的質量,此外還有對機動車的管控這一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雖然我們在汽車行業有很大的潛力,但是我們現在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是道路事故的問題,還有空氣汙染的問題,我們的主要的專注點是公共運輸這一塊。和此相關的,道路公共基礎設施這一塊,也是重點。那能源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減少空氣汙染,是我們非常關鍵的工作。而且我們的法規和標準也要和國際接軌。還有機動車的解決方案,我們也要努力,這麼一個綜合性的舉措,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清潔的空氣。
目前我們提高了公共運輸的運輸的比重,禁止車齡10年以上的商用車上路,城市內的商用車的限行,智能運輸系統和交通管理。此外我們還非常的關注技術審查,並且儘可能的提升駕駛員的技術,在新型公共車上使用壓縮天然氣。另外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推動新的排放標準,這個相當於O5的一個標準,這個到2020年的時候,會帶來一個非常大的推進。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生物原料進行電子出行。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型式批准體系,我們的檢驗和維護的機制是比較差的。那我們印度汽車研究協會,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來實現清潔空氣,我們認為像公交車等等,必須要用壓縮天然氣,所以這些呢,都是我們倡導做的。我們研發了新的天然氣項目,積極的倡導它在德裡使用,而且我們也使用空氣管理方面的一些研究,給政策的制訂者提供建議。我們對在用的機動車的納米顆粒排放進行研究,我們幫助做這種定期的檢查和認證等等。此外我們也在非常努力的對可替代性的燃料進行研究。我們現在嘗試用10%的乙醚燃料,20%的混合燃料,另外還用氫氣,二甲醚之類的可行性研究。
那關於電子出行,我們也是非常的關注這一類的研究。我們有電子出行方面的專門,和我們一起分享在這一領域的共識。這些表示就是他們設置的幾個階段的檢測中心,那設置到技術進步這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把市場的中心進行轉移,採取高級的技術,現在我們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小型的比較出色的機動車方面方面,而且我們有研究虛擬技術和仿真技術,在技術領域的合作也日益增強。
中國和印度可以在這些領域進行合作,去開發適合亞洲市場的一些產品。因為印度的道路的狀況和其他的國家不一樣,我們必須要對汽車進行優化,這種情況在亞洲的其他的國家也面臨,所以作為一個研究機構,我們有很多的數據可以進行研究。如果中國想要去研發一些適合中國市場,或者是亞洲市場比較適合的產品,我們可以進行技術合作,進行研究合作。然後共同的研發出一些優化的汽車產品。
那燃油經濟性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有的兩輪車,三輪車都要符合燃油經濟性,我們是符合歐5的排放標準,印度上下都在努力的應對這些挑戰,我們也歡迎中國的同事和我們一起合作。三輪車在印度是非常的受歡迎的,在印度用的非常的多。
對於乘用車的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日益的增長。對於重型車,我們現在正在制訂燃油經濟性的標準,那大家可以看到,立法或者是技術等等的,對於我們的燃油經濟性帶來了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在用車輛的管控方面,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而且我們也儘可能的減少汽車的排放,這個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那中國應該和印度進行合作。去研究怎麼樣減少排放,提高原油的使用效率。
我們會用混合動力車,或者是進入電池動力系統,燃料電池等等研發這樣子的替代性的推進系統,我覺得很多的學術,或者是機構可以參與這一方面的一些研究。我也邀請各位更多的去研究電子出行這個方向。比如說像車輛配置,還有象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的本地化等等,電池的管理,電池的存儲,電機和控制器,我們都可以大做文章,那我介紹了非常多,謝謝各位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