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陷65年來最嚴重衰退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65年來最嚴重衰退! 疫情致「安倍經濟學」黯然謝幕?

作者: 潘寅茹

新冠肺炎疫情劇烈衝擊日本經濟。

日本內閤府8月17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跌幅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創下的17.8%。

這一數值符合市場此前預期。由此,日本經濟出現了1955年以來最嚴重的萎縮。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此前主要受到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和銷售稅上調的打擊,此次則是直面疫情的衝擊。

而自6月中下旬以來,在日本捲土重來的疫情也加劇了各界對日本經濟復甦的前景。因此,有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出臺更多救援措施。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安倍的任期在明年秋季結束,進入尾聲的『安倍經濟學』很難達到高潮。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而安倍政府應對疫情的政策操作空間有限,因此極有可能留下負遺產,這無論對於日本經濟還是中日關係而言,都是非常值得擔憂的。」

緊急狀態的代價

今年第二季度,恰逢日本為期5周的「軟性抗疫」。4月初,東京、北海道等疫情嚴重的七地率先進入「緊急狀態」。鑑於當時的疫情並未得到有效緩解,日本政府宣布,自4月17日起,日本全境進入「緊急狀態」。這也是日本戰後以來,首次因公共衛生事件進入緊急狀態。

4~6月,日本私人消費環比下滑8.2%,導致日本當季GDP縮水4.5個百分點,私人消費一般佔日本經濟比重達50%。此外,資本支出下滑1.5%,好於市場預期的4.2%下滑。出口下滑17.8%,導致GDP下降3.1個百分點。

在不封城、不強制限制出行的「緊急狀態」,日本疫情得到顯著緩解,日均確診人數一度跌至二三十例。因此,日本政府在5月25日宣布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47個都道府縣的經濟生活恢復正常。

日本財務省8月11日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減少至7.31萬億日元,同比下降31.4%。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日本經常項目順差首次在上半年降至10萬億日元以下。數據還顯示,日本6月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下降86.6%至1675億日元,同比降幅較5月驟然擴大。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17日上午表示,日本經濟狀況嚴峻,但GDP萎縮幅度小於歐洲和美國,希望美國、歐洲和中國經濟復甦帶動日本出口。將在必要時做出調整,同時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發展以及對民生的影響,經濟在4月、5月觸底後,政府將繼續盡最大努力恢復經濟。

疫情反彈危及第三季度經濟?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日本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的時候,日本疫情卻匪夷所思地迎來了第二波暴發。

綜合日本厚生勞動省每日匯總的地方數據,日本7月上旬累計確診為2萬例,7月下旬累計超3萬例,到8月3日超過4萬例,而如今僅僅1周時間,累計確診患者猛增了1萬人,增速節奏不斷加劇。進入8月以來,每日確診人數均超過千例。

對此,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稱,目前日本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屬於變異後新冠病毒感染者。而此處所謂的「變異」,是指在此前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基礎上,進一步發生了6個鹼基變異。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這些鹼基變異與病毒傳染力的升高有關係,也不能認為基因變異就出現了新的病毒。

7月,原本日本政府計劃啟動了一項旨在重振國內旅遊和刺激消費的Go to Travel項目,覆蓋日本全境。但是,隨著人們對疫情在東京蔓延的擔憂加劇,東京最終被排除在外。鑑於疫情的反彈勢頭,不斷有地方政府呼籲民眾不要跨地區出行。由此,這一項目的初衷也被大打折扣。

此外,原計劃在7月底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也因為疫情延期一年。而東京奧運會曾被日本各界寄予厚望來拉動經濟復甦。

日本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調查」8月11日發布的7月企業破產統計數據顯示,負債1000萬日元以上的企業破產數達789家,連續2個月刷新歷史紀錄。疫情相關的破產有89宗,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該機構警告稱,日本政府推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導致部分企業破產的時間延後,今後有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陳子雷認為,日本經濟要在第三季度出現正增長,關鍵看復工復產的程度。「短期內,要看還有哪些經濟刺激政策可以實施,包括之前經濟刺激政策的後續效應,對企業個人的援助計劃的效果能否顯現等。」他說,「目前看是經濟增長滯緩。」

「安倍經濟學」或黯然謝幕

在陳子雷看來,「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從2013年射出後,貨幣政策實際上產生了一定效果,但也不及預期,因為當前依舊未達到通脹2%的目標,但對股市的反彈、日企稅後保留利潤的增加,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在財政政策方面,公共債務沒有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公共投資等也基本上沒有增長;增長戰略方面,距離把日本建設成一個國民人人都能在家庭和職場活躍的「一億總活躍社會」目標,尚存距離。

「因此,疫情當前,再加上距離安倍離任還剩一年左右時間,要使經濟恢復高峰,尚存困難。」陳子雷說道。

目前,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日本政府先後因疫情的援助資金佔到GDP的40%,包括保留工作的補貼、貸款擔保和現金補助,防止企業破產和官方的失業率激增。不過,仍有分析師預計在秋季出臺更多的援助。日興證券經濟學家丸山正義(Yoshimasa Maruyama)表示:「無論政府是否會從其他地方帶來更多資金,肯定會出臺另一套應對措施。」

在陳子雷看來,日本政府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改變人們的預期,調整政策。「但是鑑於政策進入瓶頸期,『安倍經濟學』尚未達到高潮便謝幕,也是大概率事件,」陳子雷說道,「短期內要立竿見影,還是靠投資。但當前,企業財政狀況惡化,投資的資金從何而來,也是一大問題。之前安倍政府出臺的救助措施,主要還是針對個體。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仍舊保持增速的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安倍支持率下滑5個百分點 日本經濟衰退擔憂加劇
    周一公布的三項民調結果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率下降,其中兩項民調顯示,隨著日本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病例逐日增加,逾半受訪者對安倍政府對疫情的處理感到不滿。新型冠狀病毒在日本的疫情有所擴散,截至今日,日本已經累計確診421例,安倍政府被認為在應對疫情方面不力,近期支持率下滑5個百分點。疫情爆發之後,日本友人在物資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幫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寄語感動一眾網友,確實,病毒不會因國別不同而區別對待,這是全人類的「戰役」,日本疫情也有加重趨勢。
  • 安倍晉三黯然交出日本相位,潰瘍性大腸炎就這麼不好惹?
    熱點新聞事件:安倍辭職了! 據日媒報導: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17時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安倍在會上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無法做出正確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 安倍親信和對手同一天辭職,日本政壇風雨欲來或再現漂流狀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這個繼現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之後,在日本政壇上擔任防衛大臣的第二名女性,曾被視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後繼者,有望成為日本歷史上的首位女首相,但在被曝出隱瞞自衛隊工作日誌等一系列醜聞之後,黯然地退出了安倍內閣。共同社稱,稻田辭職對內閣支持率驟降的安倍政府而言,是一大打擊。
  • 陳志鴻時評: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安倍先生也屬於金神格
    而美國近二十年來卻連續出現了三任總統都是金神格(小布希先生幹支:丙戌,甲午,辛巳,丁酉。歐巴馬先生幹支:辛丑,乙未,庚午,丁丑。川普先生幹支:丙戌,甲午,庚申,辛巳)。金神格似乎已經成為美國上層建築的頂尖設計,成為霸凌世界的偶像。日本是美國的鐵桿盟友,數十年來,美國的一舉一動無不閃動著日本的影子。
  • 歲末盤點:日本首相安倍的本命馬年「折騰記」
    原標題:歲末盤點:日本首相安倍的本命馬年「折騰記」 資料圖   中新社東京12月28日電 (記者 王健)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在日本也有生肖本命之說。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恰逢其人生一甲子的本命之年。
  • 「令和大叔」接棒安倍,日本將如何與中美周旋?
    2012年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以後,任命菅義偉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這個職務上一直幹到這次出任首相之時,長達 7年零8個月。安倍卸任前,成為日本歷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而他的搭檔菅義偉,也成了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內閣官房長官。
  • 新一屆首相角逐開鑼,日本「門閥政治」依舊?
    自2006年9月,安倍晉三第一次當選至今,他一共當了四屆日本首相,一舉成為日本歷史上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自民黨內出現了提前大選的呼聲。
  • 「逮捕安倍」衝上日本熱搜:安倍辭掉首相後,發生了什麼?
    辭職後的安倍,發生了什麼?1 今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宿病主動辭職,終結了日本憲政史上創紀錄的最長連續執政,並於9月16日正式卸任離開首相官邸。 而就在安倍剛剛重出江湖未幾,11月23日,「逮捕安倍」就衝上了熱搜,而圍繞安倍晉三的「櫻見會」也成為日本各大媒體的頭條,引爆了近日日本的輿論。
  • 深度| 未來一年,菅義偉將如何掌舵「日本丸」?
    外界分析指出,安倍執政為日本帶來久違的穩定,當下,面對新冠疫情、經濟衰退等多重挑戰,在明年9月自民黨總裁任期結束前,確保延續性與穩定性是自民黨的首選,這也是菅義偉參選時作出的重大宣誓。基於這一總裁「選角」思路,可以發現菅義偉的獨特優勢。他富有從政經驗,且對安倍政策相當熟稔。
  • 安倍「一根筋」於日本無益
    拿現實中人物對號入座,安倍應該算是「一根筋」似的人物。媒體評論給他的評價就是「一路向右」。  本周日本政壇最大的看點就是安倍換閣。除了主要閣僚留任,其餘12人均為新人,且大多為「右」。比如新任防衛大臣江渡聰德、總務大臣高市早苗、綁架問題擔當大臣山谷惠理子等閣僚不僅主張參拜靖國神社並親身踐行,還在慰安婦、教科書等敏感問題上與安倍「意氣相投」。  有人說,安倍行為舉止師從小泉純一郎。此論確實公允。而小泉就是著名的「一根筋」式人物。從2001年小泉出任日本首相以來,「歷史問題」就迅速成為日本和亞洲受害國家之間的重大爭議。
  • 日本經濟遭遇65年來最大跌幅,是什麼拖累了日本經濟?
    日本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更是成為了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日本經濟卻遭遇了65年來最大的跌幅。據日本內閤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的話就萎縮了27.8%,遠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在2009年第一季度創出的17.8%降幅,是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這將近30%的經濟跌幅,讓不少人認為,日本的經濟輝煌已不復存在,甚至評論道此次跌幅,把「安培經濟學」的成果全部抹殺了。
  • 黑豹辭世,安倍辭職,這個周末讓我們牽「腸」掛肚
    這除了引導人們把目光更多的投向這個小小的人體器官之外,相比於行事低調的好萊塢影星,作為一國元首的安倍可能要面臨更多的質疑聲了。 那麼安倍究竟是怎樣的一位首相呢?為何僅僅咫尺之隔,數年來,我們都鮮有聽到這位首相的消息?甚至連換屆選舉的風聲都從來沒有過?
  • 安倍晴明:日本陰陽道的一個舉足輕重的人
    在平安時期,以「陰陽」為職業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陰陽道在此流行起來,與「陰阻道」相關的陰陽師職業也陸續出現,而安倍晴明就是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幼年跟隨在賀茂忠行在京都修行陰陽道(日本讀物《今昔物語》有忠行教子的故事)。後來「賀茂流」分為了其子賀茂光榮和安倍晴明為代表的兩支流派,都效力於朝廷。兩人經常到藤原道長府上為其佔卜。
  • 日本新相,對華強硬?
    1菅義偉1948年12月出生於秋田縣秋之宮村,作為草莓養殖農家長子,高中畢業後本應繼承家業從事草莓養殖,由於不喜歡從事農業,菅義偉如離家出走一樣與同伴組團去東京尋出路。然而,「東京居也大不易」,他只能在街道的紙箱工廠打工。「上京」兩年後,菅義偉一邊在如今已被遷走的「築地市場」打工,一邊讀私立大學中學費最便宜的法政大學法學部政治專業。
  • 人物丨安倍晉三的8年和147天:抱憾退場還是「撂挑子」?
    今年8月24日對於65歲的安倍晉三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到當天為止他已連續擔任日本首相2799天,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然而,4天後,他因身體原因,宣布將辭去首相職務。現在,要選出一個什麼樣的首相來替代安倍,新首相會如何塑造日本下一個時代,這個問題已經迫在眼前。兩度「入閣拜相」,功過幾何1954年9月21日,安倍晉三出生於一個日本政壇世家。
  • 安倍突然進醫院檢查,引發日本政壇不安
    又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從日本傳來了。若要說起國際上優秀的政治家、領導人,大家都會想起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等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著世界格局的發展與走勢。但大家往往都會「忽略」一個人,他就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外界眼中,日本由於戰後影響,失去了軍事上的主動權,不得不依靠駐日美軍的存在來保障自身安全。
  • 安倍做夢都沒想到,關鍵時刻國內爆發特大災難,求救電話已被打爆
    據環球網報導,安倍做夢都沒想到,就在全國仍處於疫情嚴重影響的關鍵時刻,國內竟然又爆發了一起特大災難,求救電話已被打爆。近段時間,亞洲多國都在發生連續性強降雨的情況,日本也是如此。由於長期大量的降雨,導致周邊河流的水位在不斷升高,最終日本球磨川流域的一個堤壩還是決堤了,導致了這場大規模洪災的爆發。
  • 歷經大衰退,世界經濟能否新生
    據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機構最新預測,世界經濟增速2020年將下降4.4%和4.2%,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為上世紀30年代以來之最;全球九成以上經濟體同步陷入衰退,為世界經濟史罕見。 一是短暫反彈後再陷停滯,經濟復甦一波三折。
  • 韓國學者:安倍勿帶日本患上「民族失憶症」
    韓國學者:安倍勿帶日本患上「民族失憶症」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多次拋出荒謬言論,公然否認歷史,強迫日本民眾集體「失憶」,其價值觀念和國際社會共識形成嚴重衝突。
  • 日本和平憲法70周年,民眾改編櫻桃小丸子歌曲反對安倍修憲
    在野黨、學者、律師、市民團體成員等日本社會各界代表發言,表達對安倍政權的不滿和守護和平憲法的決心。在野黨日本民進黨黨首蓮舫發言時嗓子已破音。她說,憲法應是屬於國家、為了國民而存在的,應該讓國民來決定。但現在,安倍政權的做法已經令「主權在民」「尊重基本人權」和「和平主義」這日本憲法三項基本原則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