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4日訊 9月3日,請完三天喪假,孟加生回到嘉興工作的廠裡復工。大多時候,他仿佛和之前並無二致,只是更拼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當人少的時候,他才會允許自己呆呆地看會兒天空。
這是孟加生將兒子孟磊遺體捐獻後的第六天。
如果沒有生病,1998年出生的孟磊,今年本應該和同齡人一樣正常讀完大學,開始嶄新的生活。
然而,疾病卻絆住了他前行的腳步。8月28日晚上,身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住院近十個月的孟磊的病情突然惡化,於8月29日凌晨離開了人世。
「吾兒孟磊,搶救無效今晨與世長辭……為回報社會,也為了讓吾兒回到生前學習生活的母校,按其遺願遺體捐贈母校。」那一天,孟加生含淚發了一條朋友圈,表示已經根據孟磊生前意願,將遺體捐獻給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用於教學研究。
孟加生記得,孟磊病中一直念著想回學校。最後以這樣的方式「回去了」也挺好,「我們尊重他的想法,這樣做,如果能為醫學事業出一份力,如果能讓更多人記得我兒子,我相信這也是孟磊最後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杭師大接到的第一例本校學生遺體捐贈。
一
2019年11月,因為持續背痛,孟磊前往醫院檢查。誰知,原本還在期待跨年的他,被告知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隨後,他不得不辦理休學,進行住院治療。
「開始我們還比較樂觀,覺得這麼年輕能熬過去,但隨著住院時間越來越久,希望越來越小。」孟加生說,好幾次陪夜閒聊時,孟磊對他說還記掛著已經報名的教師資格證考試,記掛著落下的課程,以及學校的老師同學們。
家在嘉興,學校在杭州,兩地並不遠。但平日裡,孟磊並不常回家,更喜歡和同學們玩在一起。現在回想起來,孟加生不免有些悔意,「我之前一直忙工作,我兒子又是個有事喜歡放心裡的人,父子倆聊天真不多,感覺溝通很少,他還是和同齡人有話說。」
生病期間,學習生活了近四年的學校,成了孟磊最想念的地方。他曾在朋友圈寫道:「自己要加油趕緊好起來,快點回到學校。」
在治療過程中,孟磊班級同學自發組織捐款,杭師大錢江學院主動給予「陽光基金」補助,師生、家長一同期盼奇蹟的發生。
然而,天不遂人願。今年5月,孟磊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骨髓來自於配對成功的父親孟加生。本以為完成骨髓移植後能很快回到學校,但是病情卻一次次延緩了孟磊回校的腳步。
這幾個月以來的事情,孟加生越想忘記,卻記得越發清晰,「當爹的抽點骨髓算什麼,只要能救活孩子,那時還祈禱著22歲底子好能有奇蹟。可惜,術後效果不理想,血液裡的真菌始終不能殺除,住院近十個月,因白血病合併嚴重併發症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兒子還是走了。」
二
孟磊的生命最終定格在了22歲,但由於遺體捐獻這個決定,他的名字被更多人記住了。
病重期間,孟磊向家人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不舍,並提出最後的心願:「捐獻遺體給母校。」
「作為家長,我們尊重他的決定。」父親孟加生回憶說,他隨即幫助孟磊向學校醫學院做了諮詢,了解整個流程,完成捐獻相關手續。
8月29日,醫生宣布孟磊離世後,孟加生就給杭師大醫學院實驗中心主任樓佳慶打去了電話,請樓老師把孩子接走。
隨即,孟加生和愛人從醫院回到嘉興家中。沒見上最後一面,家裡等候的親戚朋友中也有人表示不理解。面對遺體捐贈這件事,孟加生說:「自己的孩子,走了還不能帶回家,說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一想到,兒子之前說大四畢業了還想考研,還想考教師資格證,他那麼年輕,還有很多願望來不及完成,既然這是他的意願,我們一定要幫他完成。」
在醫院進行遺體交接時,至今仍在失子之痛中沒緩過來的孟磊媽媽反覆叮囑老師:「拜託學校好好照顧,逝者為大,我們為醫學教育做點貢獻,也請醫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千萬尊重死者。」
杭師大醫學院實驗中心主任樓佳慶認真介紹了相關的保存和使用情況。他說:「在進入實驗室前,遺體都要進行洗消、防腐、固定處理,接下來才能供教學科研使用。學生實驗時,要尊重『無語良師』,上課時一定要裝束鄭重,不能言行嬉戲。」
在杭州師範大學醫學院,有一塊「無言師碑」,上面刻有近百個名字,名字背後是逝者莊重的決定——將自己的器官、遺體捐獻出來。孟磊的名字也將刻在這塊碑上。
他的遺體將在杭師大至少保存三年,然後由醫學院實驗室負責送去殯儀館火化,依照親屬的意願,再進行骨灰安置,可以親屬領回,也可以安放在學校。
「醫學院每年接收的遺體有幾十位,他們生前來自各行各業,身後都以『無言良師』的身份,對醫學人才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世間留下更多的希望。」樓佳慶說。
孟磊家是農村自建房,孟磊的房間在三樓。現在,為了避免愛人睹物思人,孟加生已經將孟磊的照片等物件打包收拾在箱子中,「兒子生前也沒做什麼大事情,可以說就一個平凡人,但普通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他死後也算幹了件有意義的事,我為他驕傲。三年後,等我們把他骨灰取回來,連著這些東西,我們再好好安葬。」
「我們也不打算再要孩子了。」孟加生說,失去了孟磊這個獨子,年近50的他們夫妻倆也沒有心力再重新養育一個孩子了。同時他們堅信,孟磊,永遠就在身邊。
三
「這是一個偉大的決定。願石頭一路走好,在天堂依然開心。」這個消息,牽動了杭師大無數師生的心,孟磊所在的杭師大錢江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2016級同學們更是無限緬懷。
在同學們口中,孟磊被親暱地叫作「石頭」,是一個陽光開朗、樂於助人的大男孩。回憶起和孟磊在一起的大學生活,已經畢業的同學們語帶哽咽,「我們總想著,再到他的寢室去坐坐,和他一起談天說地,一起組隊遊戲。」
在孟磊的班主任郭莎莎眼中,孟磊雖然看起來文靜靦腆,卻是班級中不可或缺的氣氛製造者,「他特別陽光開朗,樂於助人,有他在的地方,氣氛總是特別好,他是班裡的開心果,把歡樂帶給每個人。」
「沒想到,那個平時看起來文靜靦腆的他,人生最後的一個決定居然這樣轟轟烈烈。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他還把樂觀留給別人,這種奉獻行為讓我們又感動又驕傲。」郭莎莎感慨道。
8月30日,孟磊生前所在分院黨總支書記,班主任等專程趕往孟磊家,送上學院慰問,並追授孟磊同學為「2020年度錢江驕傲」。
面對眾多榮譽和慰問,孟加生表示很感謝,但他更希望大家能關注這件事背後的意義。他對記者說:「本來我們也不想被媒體報導,但如果通過這個事,能讓更多人了解遺體捐獻,讓更多人加入到醫學事業發展中去,就很有意義。我們在醫院裡看到了很多無能為力的事,希望以後醫學水平能更厲害。等我們更老了,我們還打算早點籤署『遺體捐獻志願書』,我們一家人都來做這件有意義的事。這麼一想,我願意接受採訪,和你們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