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兒全身上下都是寶,身上的一切都可以製作成各種各樣的美食,比如牛肉乾、芹菜炒牛肉絲、紅燒牛肉等。
而在豐都,可以說是將牛肉吃到了極致,在近幾年的豐都廟會中,推出了烤全牛、萬人牛肉火鍋宴等「牛」字系列的美食,讓中外賓客和本地市民大飽口福。
來到豐都,怎能錯過這些牛味兒十足的美味佳餚?
毛肚、肥牛、牛筋、牛髓……據專業人士介紹,一頭牛全身有近20個部位可供人們食用,根據不同部位的肉質來進行各種花樣吃法,比如醉椒牛柳、木桶呲呲牛肉等。
醉椒牛柳
木桶呲呲牛肉
牛頸肉肥瘦兼有,肉質幹實,肉紋較亂,適合用於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非常不錯;牛肩肉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比如咖喱牛肉;牛上腦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牛胸肉在牛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牛眼肉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該部位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牛外脊肉是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適合炒、炸、涮、烤。牛裡脊是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適合做成牛排;牛臀肉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適合切絲或切片後爆炒;牛腩肉為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鬱,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牛腱子肉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滷。
肉牛部位分解圖
現在,小編就來介紹幾道豐都牛肉美食,保證一學就會,一吃就上癮。
香芹拌牛肉
將洗淨的芹菜去葉切段,鍋中放適量水燒開,放少許鹽,下芹菜焯至水復開後撈出過涼水備用。滷好的牛腱子肉切片,撒上芹菜段、紅尖椒、醬油、醋、鹽和雞精,拌勻即可。
孜香肥牛
牛肉切成條,加蔥結和薑片一起煮,煮到能用筷子可以戳進去的程度撈出。油鍋放裡放入適量鹽、十三香、孜然、味精、辣椒麵,倒入牛肉條大火翻炒收汁,裝盤後撒上蔥花即可。
說到烤全羊,大家肯定都知道,可是烤全牛卻是難得一見。近年來,豐都縣廟會期間都會推出烤全牛這道饕餮盛宴,充分滿足了市民和遊客的視覺、味覺享受。
據了解,烤全牛起源於元代「詐馬宴」,這一古樸的分食整牛整羊的民俗,後來發展為奢華的宮廷宴。烤全牛不僅其製作複雜講究,而且用了重達4噸的不鏽鋼自動環保烤爐,把傳統的烹飪技法「火燒」變為現代人類追求完美食尚的環保、生態、美食、美味的「烤」,色、香、味、形俱全。
烤全牛——上油
牛肉不僅可以被做成菜品端上餐桌,還可以將其製作成牛肉乾,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旅行中的休閒食品。
牛肉乾通常有三種叫法,風乾牛肉、風乾牛肉乾、牛肉乾。而牛肉乾的製作有麻辣牛肉、風乾牛肉、涼拌牛肉絲等,每種做法都有其獨特的口味。
豐都牛肉乾一般是選用當地黃牛,以五香味為主,製作方法如下。
主料要選用鮮肥壯牛前、後腿肉為佳,剔除脂肪和筋腱等,洗淨後再瀝乾,切成0.2-0.3公斤大小的肉塊;將肉塊放入鐵鍋中,清水煮開,撇去浮沫,煮約20分鐘,撈起五香牛肉乾起冷卻,原湯待用;然後按照不同規格切成條、塊和丁狀等,最好是切成大小一致,厚薄均勻;隨後將各種預調製的輔料放入原湯中熬煮,到湯汁濃度增加後,放入切好的牛肉,先用大火煮製後用中火燜煮,最後用文火收汁,待滷汁基本收幹,即可起鍋;牛肉煮好後要掛在通風處自然風乾,口感最佳。沒有條件的也可烘乾,烘烤50-55℃約9小時,烘烤時要翻篩2-3次,烤到肉坯質地發硬變幹時即可;食用前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肉乾表面撒上一層鹽、糖、味精、五香粉等輔料,一份美味的牛肉乾就製作完成了。
在豐都,有不少家豐都本土食品生產廠家作為牛肉產業精深加工的一環,生產出豐都本地牛肉乾,吃過的人都會為其味道和品質點讚。
來源:豐都日報、重慶農品巴味渝珍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