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回鍋肉有一個顯著特點
都在試圖創新,
那麼,他們創新的回鍋肉到底如何呢?
重慶人愛吃回鍋肉。
據說,重慶人心目中的回鍋肉排行榜,第一、二名永遠都是媽媽的回鍋肉和外婆的回鍋肉——我就奇怪了,為什麼沒有爸爸的回鍋肉和外公、爺爺的回鍋肉?
我猜,這和重慶男人的家裡地位低有關係。
重慶主流社會認為,在家裡,地位是按照「孩子、父母、老婆、狗、老公」這個順序排位的。
家庭地位連狗都不如,你回鍋肉做得再好吃,也只得歸功於媽媽和外婆訓練有方。
外婆在炒回鍋肉
那麼,除了媽媽和外婆的回鍋肉,還有哪裡的回鍋肉好吃呢?
貌似這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畢竟每家餐館的大廚,都把自己的胸膛拍得梆梆響,自稱自家的回鍋肉才是天下第一。
但是,是不是「吹起來天下第一,做起來有氣無力」呢?
魯迅先生曾經曰過:是騾子是馬,要牽出來遛遛才曉得。
所以,我們就邀請了重慶知名美食作家司馬青衫,來主持一場重慶餐館回鍋肉的暗訪行動。
這次暗訪,我們從大眾點評網·重慶【回鍋肉】菜品榜的前三十名中,選擇了20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特色的餐館來吃。
司馬青衫帶領著七位試吃者(資深吃貨),吃了一周後,終於把這二十份回鍋肉給吃完了。
大家邊吃邊按照「味道、俏頭、肉質、特色、外觀」五個標準打分(每人一百分,共八人),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的重慶餐館回鍋肉十強。
以下是按照
大眾點評推薦數重新排序後
被選入本次試吃的20家餐館名單
▼
⒈楊記隆府 老鹹菜回鍋肉·50元·187人推薦
⒉老兵邦全青椒魚 農村回鍋肉·32元·114人推薦
⒊月半 燒椒回鍋肉·30元·94人推薦
⒋盛天毛血旺 回鍋肉·38元·81人推薦
⒌半壇煮義 老鹹菜回鍋肉·28元·69人推薦
●
⒍純陽老酒館 苕皮回鍋肉·18元·66人推薦
⒎苗廚人家 苕皮回鍋肉·32元·62人推薦
⒏臨華飯莊 文革回鍋肉·28元·53人推薦
⒐湯和裡 聖餅回鍋肉·28元·49人推薦
⒑喜裡小江湖 回鍋肉焗飯·28元·48人推薦
●
⒒桌哥下飯菜 霸王回鍋肉·38元·43人推薦
⒓徐鼎盛民間菜 民間回鍋肉·26元·33人推薦
⒔渝江源 舅娘鹽菜回鍋肉·28元·27人推薦
⒕瓊瑤食店 排骨回鍋肉·39元·23人推薦
⒖沈廚娘小龍蝦 土豬回鍋肉·38元·22人推薦
●
⒗小未音樂酒肆 回鍋肉包·28元·16人推薦
⒘南笙私廚 精品回鍋肉·25元·16人推薦
⒙觀音居 農村土豬回鍋肉·38元·14人推薦
⒚帥味江湖菜 嘟面回鍋肉·26元·12人推薦
⒛太和小酒館羊莊 三土回鍋肉·38元·12人推薦
從上面這20款回鍋肉中
我們的八位品鑑員
又篩選出大家比較認可的前10款
▼
聲明:本次評分,純屬自娛自樂,沒有權威性,不作為各單位加工資發獎金的參考項。僅供回鍋肉的愛好者們參考。
— 聖餅回鍋肉 —
█ 店名 湯和裡·陳家雞湯
█ 特色 用薄餅(鍋盔)炒的回鍋肉,配菜搭配適宜,餅小而酥脆
█ 得分 618分
█ 價格 28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49人
█ 地址 加州城市花園9棟2-1新光裡對面
司馬青衫點評:肉質比較好,一吃就知道是土豬肉,香糯。但是,雖然在大眾點評上寫的聖餅回鍋肉,卻貌似不是用的聖餅,而是鍋盔。莫非重慶的教堂入鄉隨俗,用鍋盔充當了聖餅?這個烏龍擺大了。整個味道很正,大家一致認為,他家回鍋肉味道最正,是傳統回鍋肉的味兒,難得的是,鍋盔都很入味。
美中不足,肉少鍋盔多,更像回鍋鍋盔裡面混進了一些肉。建議老闆今後調整一下,多給大家幾片肉吃。
— 三土回鍋肉 —
█ 店名 太和小酒館羊莊
█ 特色 鹹菜炒的,加了炸湯圓,但湯圓太大,顯得肉少,總體很有特色
█ 得分 591分
█ 價格 38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12人
█ 地址 洋河中路富力海洋廣場
司馬青衫點評:吃過太和的羊肉館,很好吃。他家的回鍋肉第一次吃,居然也很不錯。特點是俏頭,用實心湯圓油炸,然後加鹽菜再炒回鍋肉。在味道過得去的情況下,他家的湯圓俏頭很討巧。
但是,這個俏頭也值得商榷,一坨圓不圓方不方的俏頭,配薄薄的肉片,仿佛不搭。建議把湯圓坨坨,改成片,再下鍋炸香,似乎更好。
— 霸王回鍋肉 —
█ 店名 桌哥下飯菜
█ 特色 十五年品牌老店,大刀肉,糊辣殼炒,焦香,有點像去皮二刀腿子肉,
█ 得分 581分
█ 價格 38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43人
█ 地址 觀音橋北城天街新隆路附5號國土局旁
司馬青衫點評:這家也有特點,肉大片,基本是淨瘦腿子肉,只掛了一絲肥肉,沒有肉皮。瘦肉爆得焦幹。特色是用糊辣殼炒回鍋肉,這個也是第一次吃到。但是我個人給它的分不高,我覺得肉太柴、俏頭太單一,這道菜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半創意。
糊辣殼回鍋肉,不是不能搞,但是也不能一盤都是辣椒,一點其它俏頭都沒有吧,建議加一點泡發的幹土豆片或者藕丁,也可以加萵筍片。我雖然不推薦,無奈大家喜歡,所以進入三甲。
— 文革回鍋肉 —
█ 店名 臨華飯莊
█ 特色 20年老店,燒椒的味道濃鬱,有層次,配菜豆乾很好吃,但多了容易壓味
█ 得分 575分
█ 價格 28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53人
█ 地址 觀音巖臨華路53號(普瑞眼科醫院旁)
司馬青衫點評:我個人挺喜歡這家的。青椒明顯是火燒過再處理的,有燒烤的煙火味兒,加上薄薄的豆腐乾片,典型的鄉村混搭風格回鍋肉,但是好吃。
美中不足,一是肉少,要從豆乾片中找肉;二是味道還不夠豐滿,火燒味突出,這是優點,但是只有這味道,也是有問題的,建議青椒再多一點,豆乾少一點,加點豆豉可能更好。
— 老鹹菜回鍋肉 —
█ 店名 半壇煮義
█ 特色 點評高分店,網評南坪江湖菜第一名,肉像燒白,但沒爆香,肥肉顯得有些鬆散,勝在配菜不錯,老鹹菜搭配尖椒。
█ 得分 564分
█ 價格 28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69人
█ 地址 南坪江南大道7號浪高國際C棟1樓
司馬青衫點評:把肉皮先烙過,像燒白的做法。徐鼎盛也是類似做法。用的老鹹菜加尖椒做俏頭,肉不是很入味,也沒有爆夠,但是俏頭好吃。
既然走燒白模式,建議用芽菜加尖椒,這樣會有芽菜的清甜在肉裡面。肉如果再稍微爆一下,口感會更好。
— 老鹹菜回鍋肉 —
█ 店名 楊記隆府
█ 特色 網紅店,外地遊客打卡必去,配菜是蘿蔔乾、泡姜和泡椒
█ 得分 560分
█ 價格 50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187人
█ 地址 臨江支路王府井百貨背後的紅綠燈旁
司馬青衫點評:我個人不喜歡楊記隆府的菜,號稱民國菜,卻嘗不到半點民國味兒。但這道回鍋肉卻挺不錯,在我的評分中,不止第六,可能是我比較喜歡蘿蔔乾鹹菜。
他家的蘿蔔乾不是很乾,有脆勁,使用泡椒泡姜炒,這是農村傳出來的手法,很多家庭回鍋肉也是這樣做的,算是江湖派的回鍋肉。
— 農村回鍋肉 —
█ 店名 老兵邦全青椒魚
█ 特色 特色農家菜館,蘿蔔乾醬味比較重
█ 得分 557分
█ 價格 32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114人推薦
█ 地址 人和萬年路169號(125公交終點站)
司馬青衫點評:這家也是用的蘿蔔乾,但是明顯要幹一些。他家蘿蔔乾經過處理,醬香味比較重,也是我喜歡的風格。但是配菜太單一,除了蘿蔔乾老鹹菜,建議要麼加燒椒,要麼泡椒,而且要放重一點,和蘿蔔乾的醬香恰好配得上。
現在這種味道,太過單一,缺乏結構和厚度,這也是這次品嘗,很多回鍋肉共同的毛病。
— 苕皮回鍋肉 —
█ 店名 苗廚人家
█ 特色 有名的苗家菜,整體比較辣
█ 得分 543分
█ 價格 32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62人
█ 地址 觀音橋建新西路大融城7樓
司馬青衫點評:苕皮回鍋肉,很不好做,稍微冷一點,苕皮就凝成一坨,要人幫忙才分得開。建議苕皮先處理,比如過一下油,使它不那麼容易粘成一坨。
他家比較辣,也屬於江湖派回鍋肉,走的少林武功剛猛路線。
— 民間回鍋肉 —
█ 店名 徐鼎盛民間菜
█ 特色 俏頭老鹹菜,肉像燒白
█ 得分 528分
█ 價格 26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33人
█ 地址 觀音橋步行街金源大飯店背後錦菲大酒店樓下
司馬青衫點評:前10名中,有兩家都把肉像燒白那樣處理過。徐鼎盛這家,沒有什麼大問題,味道也沒有什麼很出彩,尚可吧。
— 嘟面回鍋肉 —
█ 店名 帥味江湖菜
█ 特色 小清新的江湖菜館,像傳統回鍋肉,但沒加甜麵醬,沒有回甜味,用土家族特產嘟面塊做俏頭
█ 得分 528分
█ 價格 30元
█ 大眾點評月推薦數 12人
█ 地址 大坪正街106號
司馬青衫點評:我是沒有把這家選起的,不過大家比較喜歡他的都巴塊——這是一款用蕨根粉做的粑粑,做甜品很好吃。炒回鍋肉也可以,但是不容易入味。這家回鍋肉裡面的都巴塊兒,我覺得就沒有入味。
新派回鍋肉,或者叫江湖派回鍋肉,使用這類創新型俏頭,一定要考慮能不能入味,一定要用味道重的調料,比如泡椒老鹽菜和辣一點的燒青椒,不然就索然無味了。
— 重慶回鍋肉整體狀況堪憂 —
司馬青衫總評
▼
本次回鍋肉主題品鑑,由於所品回鍋肉全部來自大眾點評的前三十名,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性。
吃完我們隨機選出的20家後,不由對重慶回鍋肉的整體情況感到憂慮。
— 肉質 —
總體肉質不夠好,真正可以確定使用土豬肉的,貌似只有一家。其餘雖然也很多自稱土豬肉,但是我們的嘴巴都沒有吃出土味兒來。
很可能,我們的嘴巴都集體失靈了,這當然是有可能的。
— 傳統 —
我們發現,傳統回鍋肉已經被重慶餐館集體拋棄。雖然偶爾也有餐館在堅持做傳統回鍋肉,但是絕大部分餐館,都拋棄了這個非常好吃的品種,不知道是為什麼。
我們八位,對傳統回鍋肉和新派回鍋肉一視同仁,好吃就是王道。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辣麼好吃的傳統回鍋肉,居然沒有一家做?
菜品必須創新,但是也必須做好傳承,尤其是大家熱愛的回鍋肉。
— 創新 —
有創新,但只走了一半,糊辣殼炒回鍋肉和湯圓坨坨回鍋肉,我對他們所代表的創新精神很認可。但是,這種創新只走了一半。這兩家餐館的老闆,雖然有創新精神,膽子足夠大,但是對回鍋肉的精髓了解顯然太有限,所以他們的回鍋肉新則新矣,卻破綻百出,有待提升。
這說明餐館大廚們,對回鍋肉的研究深度明顯不夠。
— 亮點 —
也有值得讚賞的地方,從這次品嘗的回鍋肉中,可以看出重慶的大廚們都極富出探索精神,除了少數幾家明顯不負責任的外,其餘回鍋肉都找不到雷同,在燒椒的使用、各種老鹹菜、俏頭的運用,每家餐館都在力圖創新。
我們相信,這樣發展下去,總會有一款讓人驚豔的回鍋肉,會綻放在餐桌上。
下周,我們還將繼續搜羅我大重慶的回鍋肉。下周的搜羅重點,是大眾點評榜之外的、重慶蒼蠅館子的回鍋肉。
特別歡迎朋友們,把你認為最安逸的那家回鍋肉,推薦給我們。
我們將從朋友們推薦的回鍋肉中,選20家試吃,從中再評出10家。
主編/司馬青衫
編輯/楊中豔
版式/康敬康
「 菜品均實物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