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不修佛之前都很自私,因為人的心性在視野沒有開放的時候,都看的很近,甚至看的咫尺之地。沒有開闊的胸懷,都只能是看到自己那小小的天地和自己那狹窄的空間。在生活中看的都很近不往遠看,沒有遠大的胸懷,沒有追求的理想,沒有至高無尚的品德 ,更沒有無私的人格,這些心性自私的產生,都是心靈的自私所造。人的開明和無私都是通過學習才能進步,沒有人生的閱歷和時間的艱苦鍛鍊,不可能找到生活的真諦和人生的經驗。在你的心靈中沒有任何見識,沒有任何了解和看到生活的本身,和人生是一杯沒有晾曬好的苦酒,都需要幾十年的生存和生活中的摩擦,甚至通過苦辣酸甜,才能使你增長經驗。看破人生的苦海,你才有一顆真正的大志之心去拼搏和奮鬥。人的本身在生活和追求中都是自我的,只有自己的路和自己的生活,走到最後和最艱辛的地步,才能回頭,才能看清自己的對錯。或者生活的失敗,才能看清你遠去的方向,才能給你生活真正的動力,或者才能找到人生的追求和希望。失敗是成功之母,得到是放下的開始,做到也是失敗的起源。在生活中是這樣,而在修佛的道路上做到才能修成。心性的自私和生活中的需要,都是互相關聯的。多大的心和胸懷,做多大的事情,鼠目寸光的人也只能是看到咫尺之地。人的遠方再美好,你都不可能看見,都會用你那種對生活的厭淡和無聊的心,放過每次成功的機遇和成功的道理。
因為你心性的自私,不可能往遠處看,不可能往遠處想,因為這些心靈的自私,就是心性的狹窄。心靈的貴賤和心性的自私,對一個人的生存起著絕對性的作用,包括工作和事業,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個遠大的胸懷和心靈的透徹,你都不會有真正的追求和人生的理想。心性決定著你的自私還是無私,你是否有追求和人生的理想。在生活中每當你心靈想開的時候,你的心就會有動力,你的精神就會有激情,你的感受就會發自內心的想好好做人。只求上進不求低下,甚至每時每刻都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不要氣餒,在修行中不要落後,一定要做人上之人。當你在生活中無聊厭世的時候,就會不顧及自己的恥辱和悲哀。人的思想和人的精神狀態,就是這樣的反覆無常,時時刻刻的都在暴露和變化。人性的自私和狹窄,使你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可思議,甚至都無法了解自己,使自己的心靈都無法面對自己的本身,和後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生活中這樣心態的人,人人都有,人人都犯了這種錯誤。在追求上沒有真正的選擇,在理想上沒有真正的目標,在心靈上沒有任何成功的準備。用一種荒唐的心裡和自私的心性,面對生活的每一天,甚至給生活帶來了無形的不順心和不如意。
你擁有的再多也不懂得珍惜,生活的再好也不懂得什麼叫幸福,得到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時候才感到珍貴。這種心情在生活中,人人都犯了共同的錯誤,後悔莫及,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地方。只有渡過你生活悲哀中的一切過往,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失敗。這就是人的心性自私,給生活中帶來無形的煩惱和後悔的傷痕。心靈的追求是無底的深淵,永無止境,苦海回頭才能是岸。我們每個修佛的人,在修行的路上,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失敗和悲哀,看到自己的庸俗和無知。因為苦惱是心靈的苦海,生活是無底的深淵,追求是人生的龐然大物,理想是人生的滴滴血淚,婚姻是生活中無情的枷鎖,富貴是人生失敗的笑臉,得到是生活中的負擔,擁有是人生的壓力,真正的輕鬆,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擁有,真正的得到,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富貴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但得到的同時你要失去多少,因為年華的奮鬥和時光的付出,人生的恥辱和生活中的悲哀,包括你流出辛酸的眼淚,和你生活背後的痛苦與悲傷,責任和毅力,它是能讓你堅強的努力。但在生活的道路上,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掉了尊嚴,走錯了人生的道路,人的心性和人的追求,都是你心靈自私的感受,親情、友情、感情、愛情都是心性自私的擁有。
一切的得到都要付出艱辛的回報,一切的得到都要付出真正的代價。無止境的攀登和生活中的追求,是否能看到你的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貪慾,你的理想就是一種無形的自私。人人都需要生活和美好,但要適可而止。人的理想和志氣人人都應該具備,但不能無止境的攀求。心靈的承受不是來者不懼,生活中的壓力不是你事事都能承擔,失去的過往應該真正的放下。停留在過去看不到今天,都是境界和思想的低劣。修佛人的心裡應該知錯必改,倔強的性格應該隨時拋棄。真正的成功是生活中的慈母,修佛人的境界應該是超越一切。想不開看不到,那不是修佛的本色;看不破放不下,那只是一個俗人自私的心裡。成功與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心靈境界的啟迪。人人的煩惱都是從自私的生活而起,人的痛苦和悲傷都是因為失去而哭泣。人生的無聊和墮落,都是因為失敗而起,人的無聊厭世,活著沒有意思,都是因為得不到而放棄。人的灰心和消沉都是因為沒有放下,人的低劣和無知是因為你沒有去好好的學習。人的困境,人的艱辛,人的墮落,都是因為你失去了方向,人的憤怒和仇恨也都是因為你的失去。修佛人的想開,就是因為有無尚的境界。無私的心裡一心向前,事事不去多想,一切順其自然,萬事隨緣,不去強求,不去苛求才是生活的真諦。人的負擔和壓力,人的失敗與痛苦,悲哀與快樂都是因為心性自私所造。只要你好好的修佛,才能解開生活的迷離。一切痛苦和悲傷,一切成功與失敗,都是心性自私所造。只有一心向佛,看破放下,明白知道,解脫一切和生活中的悲哀,才是修佛的真理。只有修佛才能真正的改變,生活中的痛苦只有修好,才能改變你生活中的煩惱。人的得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人生的路上和修行的路上,激情的努力,永不言敗,永不洩氣,就是風風火火。人生的格言只要做過就是擁有,只要你去好好的生活,再苦再累都是人生的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