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老子 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量的中外學者開始注意到與吸取道家的積極思想,有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氣概。"
大家都知道《抱樸子》是一部道家經典,分內篇與外篇兩部分。內篇主要介紹的是道教的丹法、禁術與養生,外篇則是兵略、政論等相關內容。九字真言就出自《抱樸子·內篇·登涉》中。中國道教有許多禁術,禁術又稱「禁法」,道教認為用此可遏制鬼物和毒蟲猛獸。禁術蓋由早期氣術、符法派生而來,始見於東漢末。可分為「氣禁」與「咒禁」兩類。其涉及內容五花八門,從行雲求雨、驅蟲避災到請鬼送神無所不能,天狗一直追求的「喚風雷·制鬼神」就是其中一種。
而這一禁忌秘術就是出自《抱樸子》,但僅僅只有九字,九字源自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闢」。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闢除一切邪惡。
臨者:
明天地所在,悟萬物本來,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臨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時刻感覺天地,萬物的存在,這就達到了臨字的本義,應該是臨字作為修行的本義。 兵者:
由臨而進,此時天地已明,陰陽已現,身內龍虎初啼,有爭鬥之意,當更進溫養,以待咆哮之時 鬥者:
此時身內天地分明,龍虎咆哮,上下爭鬥,又有調和之意,宜靜養龍虎待其鼎盛而調和陰陽。 者者:
者乃成相之意,與此當顯真意。龍虎上下而行,於玄關而合陰陽相遇,如春陽融雪,又如潑火遇油,自然而然一點本源現於混沌之中,活潑潑,圓融融,得大藥而金丹成。. 皆者:
與此當明無內無外,天地如我,我如天地,皆同一理,不可躁進,不可強求當溫養自然,漫求嬰兒,九月功成,自然元神內現,此刻誰是我?我是誰?無分彼此,皮囊元神本為一體何有彼此,皆是我,又皆非我。於此則天地為過客,黃庭有我而獨居。陣者:
神居黃庭,則萬物可為掌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道不仁以天地為芻狗,世間浮華當雲煙而過,入眼而不迷,入耳而不惑,入口而不味,入鼻而不嗅,觸身而不墜,入神而不思,當悟卻本性還歸本來,面目一明自然超脫。陣者,天地為棋,蒼生為掌,萬物有而神不惑。
列者:
與此本來已明,面目一新,當繼續精進,時刻一至自然超脫輪迴,天地合一,與道同存。列者,乃列天地之意,超脫之喻,此時天地之間有其位,萬物之內有其名是為列。
東密受到我國道教的影響,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陣列前行』抄成『陣列在前』,而沿用至今。在古代,大多數日本忍者都是東密的狂熱份子,儘管很多忍者不是刻意去修習密宗,但從生下來他們就被灌輸了密宗思想,以後會不自覺的沉溺於其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影響。所謂密宗是相對於佛教顯宗而言的,他是古印度後期佛教的特色,是佛教與印度教結合的產物。流派方面可分為代表印度和中國漢地密宗的雜密、由中國密宗流傳到日本後改良演化形成的東密和西藏的藏密。
日本忍者就這樣一錯再錯,一錯就是千年,他們就這樣錯誤的吟誦:臨、兵、鬥、者、皆、陣、烈、在、前」九字達數千年的時間,哎抄襲都抄襲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