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常常會有人抱怨自己總是運勢不好,做事多有障礙,心急如焚,又不知如何化解逆緣。毋庸置疑,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啊,都要經歷無常變幻,順境有之,逆境也是常有之事。不順多因業障,缺福報,需要斷惡行善消業,才能逐漸消解惡緣、轉逆為順。
有人求助於風水先生,祈求通過調理外境「風水」轉運。有人到寺院裡大量燒香磕頭,祈願佛菩薩慈悲加持,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其實,這些方法最多能改變的只是外在,而決定一個人命運之根本的是「心內」,境隨心轉。一個人開始「轉運」,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一、不再「貪」
有句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佛教不是禁欲主義,人可以有自己的欲望、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萬事不可生貪念、不可強求。人的福報有定數,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要惦記別人「碗裡的飯」。我們羨慕別人的福報,可以靠正道去爭取,切莫去搶別人的東西。「修來的都是福報,搶來的都是禍患」,人若不知足,凡事過了度,必然給自己帶來諸多再難和障礙。
佛門裡出家人常說「四大皆空」,這裡的「四大」指的就是我們世俗間所說的「酒色財氣」,這四種東西,一旦過度,都是災禍之源、害人害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自己德行好了,自然萬事順遂;自己心存僥倖,就不要怪因果不饒人。
二、不再「嗔」
《寒山詩》道: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嗔恨」是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惡習,脾氣一上來,各種惡言惡行暴發,這是非常損人的運勢的。佛說「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就是我們自身的「風水」和命運。心態平和、處事理智,再壞的處境也會轉好;心態暴躁,心中的怒火就會如烈火燒毀人的一切努力,功虧一簣。
我們學佛當修佛菩薩的境界和精神,不論我們所處的境緣是好是壞,是順還是逆,切記不要動念,不要讓心被外境所轉。人生多有不如意,遇到不順之事,當修一顆忍辱心,把心量放寬,多包容、多諒解,格局越大,未來的福報也會越大。反之,斤斤計較、嗔恚抱怨,只會讓自己的運勢越來越糟糕。人生多包容,命運多坦途。
三、不再「痴」
「痴」即愚痴不明事理,無知無畏、迷信智者。我們信仰佛法、信佛學佛,首先當建立正知正念正覺,不可迷信顛倒、毀謗三寶。《俱舍論》中有說道: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無明者,煩惱重,難解脫。愚痴,沒有智慧、障深慧淺,就沒有什麼福報,也難以有善根善緣聽經聞法、遇佛得渡。斷離愚痴,才是修福修慧的開始。
四、不再「慢」
「慢」即傲慢、目中無人。不論我們自身再優秀、再有成就,記住不要高傲、不要炫耀。得意忘形往往福禍相依,傲慢過了頭就是災禍。為人處世當懷敬畏之心,敬畏天地自然、敬畏因果,德行善道,德若配位,才是大福報。有句話說得很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與做事,千萬別太過;熟谷總彎腰,智者常溫和,行走人世間,低調沒有錯。低調謙卑是為自己積攢福德,狂妄自大是自損陰德。
五、不再「疑」
「疑」就是懷疑,一個疑心太重的人,往往活得最心累。疑心重的人,生活裡住不進去陽光,好運也會繞道走。我們如何待生活,生活便會如何待我們。疑心太重,患得患失,是自己給自己設置樊籠,自己折磨自己。不要疏遠身邊的人,沒有人對自己有惡意,一切都是自己的分別心出了問題。別人待我是因果,我待別人是修行。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好運不是天上掉餡餅,一切好運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人的福報,都蘊含著一個人的善良和人品。真正改善運勢,不是求神問卜,而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惡行消失、福氣自來。感恩閱讀與分享,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