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路1331號的黑石公寓,成了網紅打卡地。如今面貌煥然一新的黑石公寓,其實已經96歲高齡。在日前榮獲上海市第十五屆「銀鴿獎」圖書出版一等獎《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一書中,作為徐匯區138處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之一的黑石公寓,也佔據一席之地。
在書中
黑石公寓被譽為「自成一派」
其中有什麼講究呢?
快隨住建君
一起來看吧
96歲的黑石公寓新生
對於老建築愛好者而言,黑石公寓的歷史更值得品讀。從公寓底樓「幸福集薈」書店內展示的黑石公寓初建成時的照片看,1924年時復興中路兩旁的梧桐樹剛剛種下,枝葉稀疏,樹幹直徑只有旁邊路燈杆的一半粗。相比今日復興中路梧桐樹的亭亭如蓋,時光的力量可見一斑。
初建成時的黑石公寓
今天的黑石公寓前,梧桐樹已亭亭如蓋
至於黑石公寓的自成一派,主要是指其建築風格上的莫衷一是。徐匯區138幢優秀歷史保護建築中,匯集了英式鄉村、法式、西班牙式、新古典主義、巴洛克等多種風格。
惟獨黑石公寓,卻沒人能確切地用一種建築風格來定義她:其南北立面中間頂部都有弓形山牆,上有垂花雕飾,有點巴洛克藝術的意思;主立面三段式劃分,左右對稱,屬於新古典主義的構圖法則;沿街中間底層凸出有大門廊,以科林斯式雙柱支撐,這在法式建築上多見……
顯然,當時上海的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學院派難叫座,建築上純粹的某一歷史風格並非一成不變,黑石公寓就成了這樣一種「甲方喜歡什麼,設計師就會多畫些什麼」的例證之一,被認為蘊涵了一種圓融的智慧,但也在外觀上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黑石公寓底樓書店陳設
作為當時上海的高檔住宅,黑石公寓深受民國政要和富商巨賈的青睞。1935年,北洋時期的國務院總理熊希齡,在66歲高齡再婚迎娶33歲的復旦大學教授毛彥文時,婚房就設在黑石公寓的3樓36號房。當時,36號房內設會客室、兩間臥室等,月租約210元。1945年,聯合國救濟總署曾在此辦公,插美國旗,於是黑石公寓又有花旗公寓的別稱。
今天的黑石公寓,已經從最初的五層磚石結構,增高成了六層樓。一樓是書店,二樓以上仍有不少住家,其中就有一些居民是音樂人。一樓書店內,以當年的馬賽克瓷磚顏色樣式定製修復的走廊,是公寓裡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在空間舒適的書店視聽室戴上耳機聆聽一番原版黑膠唱片,也能令人的心靈瞬間安靜下來。
網紅打卡點之馬賽克瓷磚走廊
一本會「自動更新」的書
在《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一書中,包括黑石公寓在內的徐匯區138幢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的前世今生,都被詳細地記錄了下來。
黑石M+園區
翻開600多頁厚的《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精美的海量圖片是這本書當仁不讓的「顏值擔當」。據了解,為精心打磨書中內容和細節,從2018年年初到2019年上半年,該書編輯團隊曾九易其稿。
比如,對於全書所涉及的138處徐匯區優秀歷史建築,拍攝團隊進行了全方位「地毯式」拍攝,前後拍攝了上萬張高清照片。最後挑選進入定稿的照片,只有1000多張,僅用了採集素材的1/10左右,可謂優中選優。
600多頁的《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
貫穿2018年的整個夏天的拍攝過程,也艱苦異常。起初是要搶在樹葉完全茂盛之前拍攝建築全貌,而後還要進入每棟房子拍攝大量建築細節。有時,為了表現出建築在晨昏不同光線中的最佳風貌,必須從清晨守候到黃昏。
除了建築的全貌,還需要從建築語言的角度拍攝更多細節,一些樓梯、雕花、窗框、門框,還有各式各樣的壁爐通常容易被忽略,但歷史和文化的真相就在這些細節當中,所以必須儘可能詳細地把這些細節拍下來。
建築內部細節(翻拍)
比如拍汾陽路79號的工藝美術博物館,攝影師和大多數遊客一樣,特別喜歡標誌性的大樓梯,但同在現場的書籍編輯團隊就特別提示攝影師,必須把電燈開關和門把手都拍下來,這些建築細部不止是漂亮,更顯示出建築保護的高超水平。
此外,藉由此次拍攝工作,很多平時難以進入的建築,也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比如衡山路53號國際禮拜堂,平時並不會把所有建築細節展示給普通遊客,通過這次的拍攝,終於採集到了細節。
衡山路53號國際禮拜堂的窗,細節之美(翻拍)
難能可貴的是,對於那些無法一一現場探訪的人們而言,《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這本書中收錄的每座建築都有對應的二維碼,掃一掃感興趣建築的二維碼,就可以獲知其基本信息。
不僅有文字版,還有中英文的語音版可以播放。今年6月,這些優秀歷史建築的VR視頻、中英文解說的3.0版本將進一步更新到建築可閱讀素材中。書中每個二維碼對應的建築信息,也將同步更新。這也意味著,這將是一本會「自動更新」的書,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為讀者帶去新的驚喜。
建國西路602號法式花園住宅內部細節(翻拍)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這是1933年,僅在上海停留了8小時的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對武康路生發出的讚美。這樣的讚美,也同樣適用於《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中收錄的優秀歷史建築。
– END –
資料:上海徐匯
編輯:張譯文
責任編輯:饒斌
來稿請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建委新聞宣傳中心
往期精選
上海住房城鄉建設管理
原標題:《收錄了138幢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的前世今生!這本書你讀過嗎?》
閱讀原文